五
關燈
小
中
大
次日清晨雨停了。
河水已經漲了許多,它卷着浮萍在激急地流着。
西北角的海口開了閘門了。
雖然隻有那麼久的雨而且已經停息,山上的和田裡的水,仍在不息地湧向這條小小的河道。
田野裡白亮亮的一片汪洋,青嫩的晚稻,仿佛湖中的茭兒菜似的沒了莖,隻留着很短的上梢在水面。
沿河的田溝,在淙淙泊泊的響着。
種田的人又有幾天可以休息了,喜悅充滿了他們的心。
華生自從昨天由鄉公所出來後便被阿波哥拉了去,一夜沒有回家。
阿波哥是個精明能幹的人,他知道傅青山的陰謀毒計很多,不放心華生在家過夜。
他要先看看外面的風勢,硬把華生留下了。
他邀了兩個年青人川長和明生,就是頭一天晚上和阿浩叔反對的,随後又邀了隔壁的秋琴來。
她是一個十九歲的姑娘,讀過五六年書,不但在傅家橋的女人中間最開通,就是男人中間也很少有她那樣好的文墨。
她比什麼人都能談話,常常看報,知道一些國家大事,她有着一副很大方的相貌,寬闊的額角和寬闊的下巴,大的眼睛,高的鼻子。
她的身材也高大豐肥。
她的父母已經死了,沒有兄弟妹妹。
現在隻留着一個七十幾歲但還很強健的祖母。
她們倆是相依為命的,不忍分離,因此她還沒有許配人,她父親留下了幾十畝田,現在就靠這維持日子。
他們最先談到華生和阿如老闆的争吵,都起了深深的憤怒,随後又談到頭一天晚上和阿浩叔幾個人争執的事來,随後又轉到了亡國滅種的事。
過去的,現在的,國家大事,家庭瑣事,氣候季節,無所不談,一會兒哈哈笑了起來,一會兒激昂起來,這樣的白天很快過去了,阿波哥就借着天黑下雨的理由,硬把華生留住了一夜。
但華生的氣雖然消去了一大半,卻一夜翻來覆去的沒有睡得安穩。
他想着這樣,想着那樣,尤其是一天不曾看見菊香了,她的影子時刻在他眼前晃動着。
天一亮,他就從床上翻了起來要回家。
但阿波哥又硬要他吃了早飯,還到田頭去看了一遍他所種的幾畝田。
指手畫腳的說了許多話,華生終于隻聽了一半,就跑着走了。
他從橋西那邊跑過來,走過豐泰米店的門口,狠狠地往店堂裡望着,故意遲緩着腳步,向阿如老闆示威似的。
但阿如老闆并沒有在那裡,他也一夜沒有回來,這時正在傅青山家裡呼呼睡着。
店堂裡隻剩着一個學徒和工人。
他們一看見華生,就恐慌地避到店堂後去了。
“有一天,燒掉你這店堂!……”華生憤怒地暗暗的想,慢慢踏上了橋頭的階級。
橋下的水流得很急,泊泊地大聲響着,這裡那裡轉着漩渦,翻着水泡,隐約地可以看見橋邊有許多尖頭的鳳尾魚。
它們隻是很小的魚兒,扁扁的瘦瘦的,不過二三寸長,精力是有限的,但它們卻隻是逆着那急湍的流水勇往地前進着,想鑽過那橋洞。
一浪打下去了,翻了幾個身,又努力頂着流水前進着,毫不退縮,毫不休止,永遠和那千百倍的力量搏鬥着,失敗了又前進。
它們的精力全消耗在這裡,它們的生命也消失在這裡。
橋上有好些人正伸着長的釣竿在引誘它們一條一條的紮了上來。
“這些蠢東西,明知道鑽不過橋洞去,卻偏要拼命的遊着哪!——啧!又給我釣上一條了。
”釣魚的人在這樣說着。
但華生卻沒注意到這些,他一路和大家打着招呼,慢慢地往街的東頭走去了。
這街并不長,數起來不過四五十步。
兩邊開着的店鋪一共有十幾家:有南貨店,醬油店,布店,煙紙雜貨店,藥店,理發店,銅器店,鞋店,餅店……中間還夾雜着幾家住家。
街的東頭第三家是寶隆豆腐店,坐南朝北,兩間門面,特别深寬,還留着過去開張時堂皇的痕迹。
這時是早晨,買豆腐的人倒也不少。
菊香拖着一根長辮子正在櫃台邊側坐着,一面望着夥計和學徒做買賣,一面和店内外的人打着招呼,有時稍稍談幾句話。
華生遠遠地望見她,就突突地心跳起來,什麼也忘記了,很快的走近了櫃台邊。
“菊香……”他溫和地叫着。
菊香驚訝地轉過身來,立刻浮上笑容,含情地望着他的眼睛。
“昨天的事情怎麼樣呀?真把人駭壞了……”她說着像有馀悸似的皺上了眉頭。
“有什麼可怕!十個傅阿如也不在我眼裡!……你的爸爸呢?” “沒有在家,”她回答說。
“請裡面坐吧。
” 華生搖了一搖頭,他覺得她父親不在家,反而進去不便,甯可在外面站着,免得别人疑心。
“前天晚上呢?”他盯住了她的眼睛望着,微笑地。
菊香的兩頰立刻通紅了,她低下頭,搓撚着白衣衫上的綠色鈕扣,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又微微仰起頭來說: “那還用問嗎?……”随後她又加上一句,像是說的是她父親,“喝得大醉了呢。
” 華生會意地笑了起來。
他覺得自己才像是喝醉了酒似的渾身的血液在強烈地激蕩着。
他看見菊香的眼光裡含着無限的熱情和羞怯。
他仿佛聽見了她的心在低聲的對他密語。
他幾乎遏制不住自己,要把手伸了過去,把她抱到櫃台外來,狠狠地吻她。
但他忽然聽見後面的腳步聲
河水已經漲了許多,它卷着浮萍在激急地流着。
西北角的海口開了閘門了。
雖然隻有那麼久的雨而且已經停息,山上的和田裡的水,仍在不息地湧向這條小小的河道。
田野裡白亮亮的一片汪洋,青嫩的晚稻,仿佛湖中的茭兒菜似的沒了莖,隻留着很短的上梢在水面。
沿河的田溝,在淙淙泊泊的響着。
種田的人又有幾天可以休息了,喜悅充滿了他們的心。
華生自從昨天由鄉公所出來後便被阿波哥拉了去,一夜沒有回家。
阿波哥是個精明能幹的人,他知道傅青山的陰謀毒計很多,不放心華生在家過夜。
他要先看看外面的風勢,硬把華生留下了。
他邀了兩個年青人川長和明生,就是頭一天晚上和阿浩叔反對的,随後又邀了隔壁的秋琴來。
她是一個十九歲的姑娘,讀過五六年書,不但在傅家橋的女人中間最開通,就是男人中間也很少有她那樣好的文墨。
她比什麼人都能談話,常常看報,知道一些國家大事,她有着一副很大方的相貌,寬闊的額角和寬闊的下巴,大的眼睛,高的鼻子。
她的身材也高大豐肥。
她的父母已經死了,沒有兄弟妹妹。
現在隻留着一個七十幾歲但還很強健的祖母。
她們倆是相依為命的,不忍分離,因此她還沒有許配人,她父親留下了幾十畝田,現在就靠這維持日子。
他們最先談到華生和阿如老闆的争吵,都起了深深的憤怒,随後又談到頭一天晚上和阿浩叔幾個人争執的事來,随後又轉到了亡國滅種的事。
過去的,現在的,國家大事,家庭瑣事,氣候季節,無所不談,一會兒哈哈笑了起來,一會兒激昂起來,這樣的白天很快過去了,阿波哥就借着天黑下雨的理由,硬把華生留住了一夜。
但華生的氣雖然消去了一大半,卻一夜翻來覆去的沒有睡得安穩。
他想着這樣,想着那樣,尤其是一天不曾看見菊香了,她的影子時刻在他眼前晃動着。
天一亮,他就從床上翻了起來要回家。
但阿波哥又硬要他吃了早飯,還到田頭去看了一遍他所種的幾畝田。
指手畫腳的說了許多話,華生終于隻聽了一半,就跑着走了。
他從橋西那邊跑過來,走過豐泰米店的門口,狠狠地往店堂裡望着,故意遲緩着腳步,向阿如老闆示威似的。
但阿如老闆并沒有在那裡,他也一夜沒有回來,這時正在傅青山家裡呼呼睡着。
店堂裡隻剩着一個學徒和工人。
他們一看見華生,就恐慌地避到店堂後去了。
“有一天,燒掉你這店堂!……”華生憤怒地暗暗的想,慢慢踏上了橋頭的階級。
橋下的水流得很急,泊泊地大聲響着,這裡那裡轉着漩渦,翻着水泡,隐約地可以看見橋邊有許多尖頭的鳳尾魚。
它們隻是很小的魚兒,扁扁的瘦瘦的,不過二三寸長,精力是有限的,但它們卻隻是逆着那急湍的流水勇往地前進着,想鑽過那橋洞。
一浪打下去了,翻了幾個身,又努力頂着流水前進着,毫不退縮,毫不休止,永遠和那千百倍的力量搏鬥着,失敗了又前進。
它們的精力全消耗在這裡,它們的生命也消失在這裡。
橋上有好些人正伸着長的釣竿在引誘它們一條一條的紮了上來。
“這些蠢東西,明知道鑽不過橋洞去,卻偏要拼命的遊着哪!——啧!又給我釣上一條了。
”釣魚的人在這樣說着。
但華生卻沒注意到這些,他一路和大家打着招呼,慢慢地往街的東頭走去了。
這街并不長,數起來不過四五十步。
兩邊開着的店鋪一共有十幾家:有南貨店,醬油店,布店,煙紙雜貨店,藥店,理發店,銅器店,鞋店,餅店……中間還夾雜着幾家住家。
街的東頭第三家是寶隆豆腐店,坐南朝北,兩間門面,特别深寬,還留着過去開張時堂皇的痕迹。
這時是早晨,買豆腐的人倒也不少。
菊香拖着一根長辮子正在櫃台邊側坐着,一面望着夥計和學徒做買賣,一面和店内外的人打着招呼,有時稍稍談幾句話。
華生遠遠地望見她,就突突地心跳起來,什麼也忘記了,很快的走近了櫃台邊。
“菊香……”他溫和地叫着。
菊香驚訝地轉過身來,立刻浮上笑容,含情地望着他的眼睛。
“昨天的事情怎麼樣呀?真把人駭壞了……”她說着像有馀悸似的皺上了眉頭。
“有什麼可怕!十個傅阿如也不在我眼裡!……你的爸爸呢?” “沒有在家,”她回答說。
“請裡面坐吧。
” 華生搖了一搖頭,他覺得她父親不在家,反而進去不便,甯可在外面站着,免得别人疑心。
“前天晚上呢?”他盯住了她的眼睛望着,微笑地。
菊香的兩頰立刻通紅了,她低下頭,搓撚着白衣衫上的綠色鈕扣,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又微微仰起頭來說: “那還用問嗎?……”随後她又加上一句,像是說的是她父親,“喝得大醉了呢。
” 華生會意地笑了起來。
他覺得自己才像是喝醉了酒似的渾身的血液在強烈地激蕩着。
他看見菊香的眼光裡含着無限的熱情和羞怯。
他仿佛聽見了她的心在低聲的對他密語。
他幾乎遏制不住自己,要把手伸了過去,把她抱到櫃台外來,狠狠地吻她。
但他忽然聽見後面的腳步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