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
關燈
小
中
大
午後那一陣暴雨下來的時候,周阿梅正為了“去不去”的問題又和老婆吵嘴。
同樣是“去不去”三個字,從阿梅兩夫婦嘴裡說出來的,卻各人有各人的意義。
周阿梅的“去不去”,指的是他和同廠的夥伴是否終于讓步而接受了老闆的條件随廠到漢口去;可是他的老婆阿珍姐的“去不去”卻是根據昨天那翻砂工人石全生的“一個好消息”:法租界的一家工廠正在擴充,添招熟練工人。
“人家歪面孔找到了工作沒有?”周阿梅臉兒繃得緊緊地向阿珍姐吼。
“你就相信他那沒頭沒腦的謠言,天天吵得我煩死!” “啊喲喲,你真是不識好人心。
人家不要翻砂工人呀!石全生好意通知你,可是你倒……” “我倒什麼?”周阿梅正端起一杯茶,砰的一聲放下了。
“不肯找那姓姚的打聽打聽?我才不相信姚紹光放的狗屁!” “管他是真是假,問問也不要緊。
” “不去!” “你不肯去,我去!白問一聲,又不傷脾胃。
” “你也不許去!” 周阿梅猛然跳起來,臉都漲紅了,怒氣沖沖睜大眼看住了阿珍姐,這可過分了一點。
阿珍姐撅起嘴,連聲說着“我偏要去”,就往外走。
周阿梅一把拉住她,就往屋裡一推。
吵嘴要發展成為打架了。
可就在這當兒,隔着一塊灰色布後面的鋪闆上,睡着的小弟突然哇的一聲哭起來了;這哭聲就好比一瓢冷水,把這一對夫婦的火氣澆滅了。
阿珍姐跑進了那作為帳幔的灰色布,立刻就驚叫起來。
周阿梅拉開那片布,看見小弟就同水裡撈起來似的抱在阿珍姐懷裡,那鋪闆上全是水。
最大的一股屋漏從那半坍的棚頂下來,打在鋪闆上,笃笃地響。
兩夫婦也顧不到替小弟換去濕衣,忙着先搶救他們的東西。
鋪下,地面,已經積有寸把水。
一個月前,冒着亂機的轟炸掃射,在他們的南市舊居内搶救出來的一口半舊的充皮箱,已浸了水。
“啊喲!這可完了!” 阿珍姐突然驚叫着奔向那有一對小窗的屋角。
周阿梅也跟着跳過了那翻轉的鋪闆。
屋角像有一條瀑布,沿土壁而下,地上半口袋的米和一口袋的面粉适當其沖,從面粉袋邊滲出來的水已經泛着乳白色。
落湯雞一般的小弟坐在那張破闆桌上隻知道張開嘴哭。
幸而來了兩人。
這是蕭長林和阿壽。
他們幫着周阿梅夫婦把淹在水裡的東西都安置好。
阿珍姐也替小弟換了幹燥的衣服,便抱着他,提一把壺到老虎竈上泡茶去了。
風聲雨聲好比高速開動的十架車床。
三個男人品字形坐在那破闆桌邊,誰也不先開口。
阿珍姐提着茶壺回來,往桌上一放,就說道: “長林哥!你來評評這個理。
我勸他去問問姚紹光,那家工廠招工可是真的?他就像吃了生米飯一樣,一句好口氣也沒有。
原說廠裡機器拆卸完了,大夥兒就到漢口去;可是現在老闆假癡假呆,把我們陰幹在這裡。
坐吃山空,不拘什麼工作,有總比沒有好些呀!” 周阿梅不作聲,從衣袋裡摸出半包香煙來,一看,不知何時也已經漬了水;他懶懶地把這水漬煙抛在桌上,嘴裡咕噜地罵了一句。
蕭長林拿出自己的煙來,給了阿梅一枝,又自己動手斟了一杯茶,心平氣和地說: “嫂子,别着急!大家從長計較。
” “姚紹光那張嘴靠不住。
”阿壽也幫着說。
“當真有工作的話,我也不去!”周阿梅噴了一口煙,大聲說。
“那天大夥兒講得明明白白,要是嚴老闆不答應我們的要求,我們就告他到社會局去!我周阿梅是親口發了誓的,我不能出賣工友,自己偷偷地去找工作!” 蕭長林點着頭,卻不開口。
“啧啧啧,社會局?”阿珍姐搶着說。
“社會局才不管呢!” “大家一條心,不怕老闆不答應!”阿壽又幫着阿梅說。
“阿珍姐,你别着急,還有三天,看顔色!” “好,好,看顔色!廠已經拆了,又不等着開工,嚴老闆才不着急呢!” 阿珍姐負氣地說,把手裡的孩子往阿梅身上一放,就去料理那些水漬的衣物。
阿珍姐這句話正觸痛了周阿梅他們的心事。
昨天唐濟成告訴他們:蔡永良在找房子,準備保藏那些裝了箱的機器。
嚴老闆本來不大願意把廠遷到内地,現在他正好借口工人的要求太高,取消他的遷廠諾言。
工人們的要求是:廠方應津貼每人搬家費一百元,從上海動身後到将來正式開工之日,每人暫照原薪八折支領,餘下的二成開工以後照補,又此次随廠赴内地的工人以後廠方不得無故開除。
這三條要求是在拆卸工作快要完成的當兒提出來的。
嚴老闆延宕了三天不給答複。
等到拆卸工作完成,蔡永良這才代表廠方隻答應
同樣是“去不去”三個字,從阿梅兩夫婦嘴裡說出來的,卻各人有各人的意義。
周阿梅的“去不去”,指的是他和同廠的夥伴是否終于讓步而接受了老闆的條件随廠到漢口去;可是他的老婆阿珍姐的“去不去”卻是根據昨天那翻砂工人石全生的“一個好消息”:法租界的一家工廠正在擴充,添招熟練工人。
“人家歪面孔找到了工作沒有?”周阿梅臉兒繃得緊緊地向阿珍姐吼。
“你就相信他那沒頭沒腦的謠言,天天吵得我煩死!” “啊喲喲,你真是不識好人心。
人家不要翻砂工人呀!石全生好意通知你,可是你倒……” “我倒什麼?”周阿梅正端起一杯茶,砰的一聲放下了。
“不肯找那姓姚的打聽打聽?我才不相信姚紹光放的狗屁!” “管他是真是假,問問也不要緊。
” “不去!” “你不肯去,我去!白問一聲,又不傷脾胃。
” “你也不許去!” 周阿梅猛然跳起來,臉都漲紅了,怒氣沖沖睜大眼看住了阿珍姐,這可過分了一點。
阿珍姐撅起嘴,連聲說着“我偏要去”,就往外走。
周阿梅一把拉住她,就往屋裡一推。
吵嘴要發展成為打架了。
可就在這當兒,隔着一塊灰色布後面的鋪闆上,睡着的小弟突然哇的一聲哭起來了;這哭聲就好比一瓢冷水,把這一對夫婦的火氣澆滅了。
阿珍姐跑進了那作為帳幔的灰色布,立刻就驚叫起來。
周阿梅拉開那片布,看見小弟就同水裡撈起來似的抱在阿珍姐懷裡,那鋪闆上全是水。
最大的一股屋漏從那半坍的棚頂下來,打在鋪闆上,笃笃地響。
兩夫婦也顧不到替小弟換去濕衣,忙着先搶救他們的東西。
鋪下,地面,已經積有寸把水。
一個月前,冒着亂機的轟炸掃射,在他們的南市舊居内搶救出來的一口半舊的充皮箱,已浸了水。
“啊喲!這可完了!” 阿珍姐突然驚叫着奔向那有一對小窗的屋角。
周阿梅也跟着跳過了那翻轉的鋪闆。
屋角像有一條瀑布,沿土壁而下,地上半口袋的米和一口袋的面粉适當其沖,從面粉袋邊滲出來的水已經泛着乳白色。
落湯雞一般的小弟坐在那張破闆桌上隻知道張開嘴哭。
幸而來了兩人。
這是蕭長林和阿壽。
他們幫着周阿梅夫婦把淹在水裡的東西都安置好。
阿珍姐也替小弟換了幹燥的衣服,便抱着他,提一把壺到老虎竈上泡茶去了。
風聲雨聲好比高速開動的十架車床。
三個男人品字形坐在那破闆桌邊,誰也不先開口。
阿珍姐提着茶壺回來,往桌上一放,就說道: “長林哥!你來評評這個理。
我勸他去問問姚紹光,那家工廠招工可是真的?他就像吃了生米飯一樣,一句好口氣也沒有。
原說廠裡機器拆卸完了,大夥兒就到漢口去;可是現在老闆假癡假呆,把我們陰幹在這裡。
坐吃山空,不拘什麼工作,有總比沒有好些呀!” 周阿梅不作聲,從衣袋裡摸出半包香煙來,一看,不知何時也已經漬了水;他懶懶地把這水漬煙抛在桌上,嘴裡咕噜地罵了一句。
蕭長林拿出自己的煙來,給了阿梅一枝,又自己動手斟了一杯茶,心平氣和地說: “嫂子,别着急!大家從長計較。
” “姚紹光那張嘴靠不住。
”阿壽也幫着說。
“當真有工作的話,我也不去!”周阿梅噴了一口煙,大聲說。
“那天大夥兒講得明明白白,要是嚴老闆不答應我們的要求,我們就告他到社會局去!我周阿梅是親口發了誓的,我不能出賣工友,自己偷偷地去找工作!” 蕭長林點着頭,卻不開口。
“啧啧啧,社會局?”阿珍姐搶着說。
“社會局才不管呢!” “大家一條心,不怕老闆不答應!”阿壽又幫着阿梅說。
“阿珍姐,你别着急,還有三天,看顔色!” “好,好,看顔色!廠已經拆了,又不等着開工,嚴老闆才不着急呢!” 阿珍姐負氣地說,把手裡的孩子往阿梅身上一放,就去料理那些水漬的衣物。
阿珍姐這句話正觸痛了周阿梅他們的心事。
昨天唐濟成告訴他們:蔡永良在找房子,準備保藏那些裝了箱的機器。
嚴老闆本來不大願意把廠遷到内地,現在他正好借口工人的要求太高,取消他的遷廠諾言。
工人們的要求是:廠方應津貼每人搬家費一百元,從上海動身後到将來正式開工之日,每人暫照原薪八折支領,餘下的二成開工以後照補,又此次随廠赴内地的工人以後廠方不得無故開除。
這三條要求是在拆卸工作快要完成的當兒提出來的。
嚴老闆延宕了三天不給答複。
等到拆卸工作完成,蔡永良這才代表廠方隻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