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戰時景氣”了。
從東戰場的大城小鎮乃至村莊,從江灣、吳淞、南市、閘北,貧富不等的難民,總有十之六七都往就近的而且好像是“保險”的兩租界跑;終至這“島”上也憑空添加了上千的三四等的逃難寓公,從他們的一天一天癟下去的錢袋裡貢獻出他們的消費力,助成了這“島”上的繁榮。
現在,秋季早晨的寒冷的濕風照樣也吹過這裡那些狹窄曲折而龌龊的街道,照樣也使得那些擠在破舊而陰濕的平房和樓房裡的人們索索發抖。
但是各種攤子,各式各樣的負販,早已熙來攘往,将那幾條狹窄而曲折的街道,塞得滿滿的了。
“第×難民收容所”的大門前,因為街道寬了些,仿佛也能算是個“廣場”,便麕集了全“島”的精華。
這裡叫賣的,有烤番薯、白糖粥、大餅油條,有點兒發黴的面包、偷宰的死牛肉、“花生大王”、五香豆腐幹;居然還有個敞開着對襟排鈕藍布短衫的漢子,頂一個廣漆鑲銅的大托盤,盤裡油亮晶晶的,是一些熏烤的豬腸、豬肚、豬心肝,還有素雞、素火腿。
“第×難民收容所”大門鐵栅兩旁的階沿上,又有幾個賣舊貨的地攤;這是逃難寓公們姑妄為之的窮辦法,内中甚至也有住收容所的人們的一份兒。
明明知道不會有主顧,然而總存着萬一的希望。
肚子不滿足,比什麼都嚴重。
歪面孔擠過了那些飲食攤販的縱深陣地,各種食品的香味刺激起他的食欲,簡直是難熬。
想起自己和家裡人已經多少日子不見油了,便望着那漢子的托盤隻管發怔;特别是那彎彎的粗圓而晶亮的豬腸叫他連吞下幾口饞涎。
他心裡咒罵蔡永良刻薄:為什麼老是鹹蛋,不換點花樣,——比方說是豬腸?如果那頂托盤的漢子肯和他交換,那他就樂極了,而且他相信老婆也不會罵他的。
這樣想着的時候,他已到了鐵栅門前面。
照例有不少黃瘦的臉兒嵌在鐵栅的方格裡,眼眶陷落的那些眼睛特别見得大,都貪婪地注視着栅門外那五光十色的飲食擔。
能夠這麼自由自在飽一會子“眼福”,在他們已經算是交了運了,因為那個常常罵他們是“饞鬼”的鐵面稽查這時還在床上尋他的好夢,——但也許在夢中他正揮起皮鞭趕這批“饞鬼”們回到各自的鋪位上去。
在那些貪婪饑餓的眼睛中間,歪面孔看見了他的十歲女兒阿銀,小臉兒夾在兩個大人的枯柴一樣的胳膊中間。
歪面孔下意識地将手摸進衣袋,抓住一塊大餅,就進了鐵栅門。
阿銀也眼尖,立刻就從人堆裡擠出來,追着叫“爸爸!” “哦!”歪臉上浮過一絲笑影,“拿去——吃!” 一小塊的大餅放在阿銀手裡了。
阿銀接了,又跳回到鐵栅門邊,好像光是朝外邊看看也能叫嘴裡的大餅更加有味似的。
歪面孔走過了職員辦公室外邊的空場,穿進一條弄堂,前面又是個空場,場上有兩三個大的垃圾堆,這是以前那工廠遺留下來的,有些小難民爬在那裡掘着挖着,希望能夠撿得什麼值錢的。
對着這空場,是一排五間的起碼樓房,但内部的隔牆已經拆掉一些,變成了上下四大間。
歪面孔走進了樓下第二間,靠窗有一張破席子,他的老婆坐在上面,攤開了他們唯一的奢侈品——質料尚好然而肮髒不堪的棉被,在捉臭蟲和虱子。
這破席子所占的空間就是歪面孔的“家”。
歪面孔剛坐在席子上,就急急忙忙把兩個口袋裡的大餅和鹹蛋挖出來,都放在老婆跟前。
等到兩個口袋都空了的時候,他籲一口長氣,就仰身倒下,似乎他全身的精力到這時候當真完全榨幹了。
鹹蛋和大餅将房裡其它難民的視線陸續吸引過來。
從天亮到天黑,永不會停止的啼饑号寒,咒罵口角,怨天尤人,男女老小的聲音,這當兒漸漸沉靜下來了,最後,隻剩幾個發燒的病人還在喃喃不休地說昏話,還有,害了三天肚子瀉的一個中年漢子和一個女人雖然也瞪大了眼睛望着那一對白得出奇的鹹蛋,嘴裡卻還是“啊唷,啊唷”地叫着。
但不到一分鐘,訴說和咒詛的聲音又高了起來,将病人們的呻吟和呓語都壓下去了。
這一間狹長的房間,算面積不過10×25尺,中間一條十字走路,但“家”的單位卻有十個,男女老小足有四十多。
白天,一些精力還好,兩條腿還撐得住身體的人,都不願意悶在裡頭吞那又辣又臭的穢氣,受着臭蟲虱子不斷的騷擾。
但最近,再也撐不起來,而長日蜷伏在草席上的,已經陸續增加到一打
從東戰場的大城小鎮乃至村莊,從江灣、吳淞、南市、閘北,貧富不等的難民,總有十之六七都往就近的而且好像是“保險”的兩租界跑;終至這“島”上也憑空添加了上千的三四等的逃難寓公,從他們的一天一天癟下去的錢袋裡貢獻出他們的消費力,助成了這“島”上的繁榮。
現在,秋季早晨的寒冷的濕風照樣也吹過這裡那些狹窄曲折而龌龊的街道,照樣也使得那些擠在破舊而陰濕的平房和樓房裡的人們索索發抖。
但是各種攤子,各式各樣的負販,早已熙來攘往,将那幾條狹窄而曲折的街道,塞得滿滿的了。
“第×難民收容所”的大門前,因為街道寬了些,仿佛也能算是個“廣場”,便麕集了全“島”的精華。
這裡叫賣的,有烤番薯、白糖粥、大餅油條,有點兒發黴的面包、偷宰的死牛肉、“花生大王”、五香豆腐幹;居然還有個敞開着對襟排鈕藍布短衫的漢子,頂一個廣漆鑲銅的大托盤,盤裡油亮晶晶的,是一些熏烤的豬腸、豬肚、豬心肝,還有素雞、素火腿。
“第×難民收容所”大門鐵栅兩旁的階沿上,又有幾個賣舊貨的地攤;這是逃難寓公們姑妄為之的窮辦法,内中甚至也有住收容所的人們的一份兒。
明明知道不會有主顧,然而總存着萬一的希望。
肚子不滿足,比什麼都嚴重。
歪面孔擠過了那些飲食攤販的縱深陣地,各種食品的香味刺激起他的食欲,簡直是難熬。
想起自己和家裡人已經多少日子不見油了,便望着那漢子的托盤隻管發怔;特别是那彎彎的粗圓而晶亮的豬腸叫他連吞下幾口饞涎。
他心裡咒罵蔡永良刻薄:為什麼老是鹹蛋,不換點花樣,——比方說是豬腸?如果那頂托盤的漢子肯和他交換,那他就樂極了,而且他相信老婆也不會罵他的。
這樣想着的時候,他已到了鐵栅門前面。
照例有不少黃瘦的臉兒嵌在鐵栅的方格裡,眼眶陷落的那些眼睛特别見得大,都貪婪地注視着栅門外那五光十色的飲食擔。
能夠這麼自由自在飽一會子“眼福”,在他們已經算是交了運了,因為那個常常罵他們是“饞鬼”的鐵面稽查這時還在床上尋他的好夢,——但也許在夢中他正揮起皮鞭趕這批“饞鬼”們回到各自的鋪位上去。
在那些貪婪饑餓的眼睛中間,歪面孔看見了他的十歲女兒阿銀,小臉兒夾在兩個大人的枯柴一樣的胳膊中間。
歪面孔下意識地将手摸進衣袋,抓住一塊大餅,就進了鐵栅門。
阿銀也眼尖,立刻就從人堆裡擠出來,追着叫“爸爸!” “哦!”歪臉上浮過一絲笑影,“拿去——吃!” 一小塊的大餅放在阿銀手裡了。
阿銀接了,又跳回到鐵栅門邊,好像光是朝外邊看看也能叫嘴裡的大餅更加有味似的。
歪面孔走過了職員辦公室外邊的空場,穿進一條弄堂,前面又是個空場,場上有兩三個大的垃圾堆,這是以前那工廠遺留下來的,有些小難民爬在那裡掘着挖着,希望能夠撿得什麼值錢的。
對着這空場,是一排五間的起碼樓房,但内部的隔牆已經拆掉一些,變成了上下四大間。
歪面孔走進了樓下第二間,靠窗有一張破席子,他的老婆坐在上面,攤開了他們唯一的奢侈品——質料尚好然而肮髒不堪的棉被,在捉臭蟲和虱子。
這破席子所占的空間就是歪面孔的“家”。
歪面孔剛坐在席子上,就急急忙忙把兩個口袋裡的大餅和鹹蛋挖出來,都放在老婆跟前。
等到兩個口袋都空了的時候,他籲一口長氣,就仰身倒下,似乎他全身的精力到這時候當真完全榨幹了。
鹹蛋和大餅将房裡其它難民的視線陸續吸引過來。
從天亮到天黑,永不會停止的啼饑号寒,咒罵口角,怨天尤人,男女老小的聲音,這當兒漸漸沉靜下來了,最後,隻剩幾個發燒的病人還在喃喃不休地說昏話,還有,害了三天肚子瀉的一個中年漢子和一個女人雖然也瞪大了眼睛望着那一對白得出奇的鹹蛋,嘴裡卻還是“啊唷,啊唷”地叫着。
但不到一分鐘,訴說和咒詛的聲音又高了起來,将病人們的呻吟和呓語都壓下去了。
這一間狹長的房間,算面積不過10×25尺,中間一條十字走路,但“家”的單位卻有十個,男女老小足有四十多。
白天,一些精力還好,兩條腿還撐得住身體的人,都不願意悶在裡頭吞那又辣又臭的穢氣,受着臭蟲虱子不斷的騷擾。
但最近,再也撐不起來,而長日蜷伏在草席上的,已經陸續增加到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