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大綱片斷

關燈
亦欲拜門牆,不知曹大家肯收我這朽木之材否?婉笑謂不敢。

    和光說:婉卿選讀了六朝骈文百篇,卻就賞識了這篇。

    婉卿說齊梁绮靡,梁令娴此一祭文,真似羯鼓解穢。

    良材吐舌道:婉弟連杜工部也否定了,老杜還一唱三歎地說庾信“暮年詩賦動江關”呢!又道:和兄,我真羨慕,今而後,我算把閨房之樂有甚于畫眉這句話從俗解中了悟出新義來了。

     婉卿已有醉意,卻又說:我們三人從沒比過,誰的酒量最好。

    和光以自己杯舉向婉卿說:自然推你第一。

    婉卿就黃手中喝幹了那一杯,卻搖頭道:你這月白,有私心,人家不服。

    良材笑道:我怎麼不服呢!我也來敬你一杯。

    也把自己的酒杯遞過去。

    婉卿接來,一口幹了,吃吃笑道:可惡,你們兩個串通着給我戴高帽子,想灌醉我罷?我非回敬回敬不可。

    舉起自己的酒杯走向良材,卻不料腳下步子一歪,倒在和光身上。

    和光半扶地把婉卿扶向内室去了。

     第十五章初稿一段 天氣逐漸涼快。

    良材侍奉瑞姑太太回了錢家村。

    上遊沒有大雨,河水馴順,錢家村和小曹莊一帶的稻田估計還可以獲九成,這算是好年景了。

    農民們松一口氣,秋涼的晚間,螢火點點,上下飛舞,引得一些孩子們四處奔跑撲螢,滿村全是笑聲。

    良材卻孤獨地隔離在這氛圍外邊,忙他自己的事。

    他從書房(就是老蘇必恭必敬地稱說的老太爺的簽押房)後身的套間内翻騰出許多書籍和報刊來,這些報刊裡有他父親當年買的《新民叢報》和《民報》,也有他自己近年買的《新青年》、《新潮》、《每周評論》,甚至還有《響導》。

    他把這些刊物各歸其類,放在書房裡,自己立下個規章,每天早起練拳,然後看書,邊看邊做筆記,十分認真。

    午後,嗣母睡過中覺,良材便攜着小繼芳陪着嗣母說閑話,又教繼芳識字。

    這時候,繼芳最高興了,偎在她爸爸懷裡,高聲念了一個字,便格格地笑,又偷眼看着她奶奶,似乎說:爸爸在家,多熱鬧。

    老太太也高興,為的良材好像收了心,不想出去跑碼頭了;但是老太太冷眼看來,良材這安靜生活的背後蘊藏着一個很大很強的未知數。

    或許竟像是大風雷前的陰霾。

     老太太的憂慮,不是沒有根據的。

    白天,良材腳步不出中門,怕見鄉親;晚上,睡得很遲,但既不看書,也不寫字,隻在卧室裡踱方步,一會兒眉棱高聳,捏緊拳頭,一會兒又搖頭歎氣,眉梢皺緊。

    他是有心事,是有一團亂絲似的矛盾的思想在磨折他的火熱的心。

    …… 婉小姐智激錢良材 朱行健在縣立中學内教物理、化學已二十多年,在中學創辦時,是錢俊人(三老爺)介紹他進去的,每月薪金六十元。

    這個暑假将完,與朱相好的袁維明告訴朱競新,王伯申等串通校長曾百行将鼓動學生在班上鬧事,使行健下不去,自己辭職。

    朱競新告急于和光、婉卿。

    婉卿出謀:不如行老以衰老告假,薦子自代。

    和光謂曾百行勾結王伯申、趙守義,左右逢源,目中無人,你此計雖妙,未必奏功。

    我看不如請良材出面,跟縣署範科長說如此如此,料想範科長是會賣這情面的。

    婉:好,那得競新到錢家村去一趟。

     于是即吩咐阿壽雇定财寶的船,又備了若幹禮物,托競新帶給錢永順,并請錢永順夫婦及子女進城來玩幾天過中秋節再回去。

     和光說,一切由競新相機行事,我竟不寫信了。

    競新遲疑,看着婉卿。

    婉說:“和光想得周到,競這麼辦罷。

    競新,這位良少爺的脾氣是不喜歡人家已經商定了辦法而由他出面的,你隻說縣校風聲如何如何,請他設法挽救。

    他如問行老有何打算,你才可以把我們商量的辦法告訴他。

    ” 次日,競新一早走了。

    婉小姐親自帶領阿巧和木頭施媽,奶媽抱着義女家玉,到二廳樓上三間打掃一番。

    剛進房,就有一股黴氣撲鼻而來。

    婉皺眉道:“我說過,屋子不住人,窗子要常開,通通空氣,可你們總忘記了。

    ”回頭叫奶媽去取花露水來,自己抱着家玉,指點灑掃,一會兒奶媽取了花露水和噴霧器來了。

    這裡床鋪現成,夠永順一家大小六口安息。

    婉小姐一一看過,又命阿巧換了新蚊帳并被褥等等,什麼都安排定當。

    看看日色西斜,婉把家玉渾身上下打扮一新,這孩子更胖更白……兩睛如點漆,賴在婉卿身上,叫:“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