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關燈
小
中
大
淑貞并不生氣,隻這麼說一句,又回到床前,沒精打采地倚了那床柱,兩眼定定的,看着士秀。
“一定能治好!”徐士秀又鄭重說,“前幾天醫院裡還有信給老頭子……” “醫院裡還不是那一套話,”淑貞不耐煩地搶着說,“治得好也罷,治不好也罷,反正我有我的打算。
” 這是第二次,淑貞說她自有打算。
徐士秀也注意到了。
正想問她,可又聽得樓下有人高聲喊道:“舅少爺還沒走麼?老爺請他說話。
”徐士秀趕快應了一聲,轉身想走,但又回頭朝房裡瞥了一眼,好像要看看有沒有東西遺忘。
他走到房門外了,卻又聽得淑貞急口而低聲喚道,“等一等,——哥哥!”他轉身又進去,看見淑貞站在床前的小方桌旁邊,開了抽屜,一手在找摸;徐士秀正要開口,淑貞很快地将一個小紙包塞在他手裡,便使眼色叫他走。
徐士秀捏一捏那紙包,明白了是什麼東西的時候,反倒不好意思起來,但淑貞隻說了句“你省點兒罷”,就反身去伏在枕上,那裡住了半天的酸淚奪眶而出,再也止不住了。
徐士秀滿面慚愧,低聲說“記得”,便惘惘然出了房門,下了樓。
前面廳上一盞小洋燈照着趙守義獨自繞着桌子踱方步。
他看見徐士秀來了,很客氣地讓坐,又說道,“剛才——真是抱歉抱歉。
” 徐士秀也客氣了幾句,心裡覺得奇怪,為什麼老頭子今天特别禮貌周到,但口裡卻又悄悄問道:“都沒事了罷?…… 都平安?” 趙守義點頭,輕輕歎口氣,有意無意地朝屏門那邊瞧了一眼,輕聲說了句“也夠麻煩啦”,忽然揚聲笑了笑道:“有點小事,打算勞駕,不知你有沒有工夫?” “嗯,什麼事呢?” “哦哦——”趙守義卻又不回答,沉吟了一會兒,笑了笑又說:“一點小事情,小事情。
”便踱到窗前的賬桌邊,開了鎖,取出一本厚賬簿翻了半天,才檢出一張紙,向亮處照了照,踱回來,看着徐士秀說道:“這單子上是十八戶,——反正都在錢家莊和小曹莊一帶,費神,費神。
” 徐士秀接過那紙來一看,就明白是催讨欠租和高利貸。
還沒開口,趙守義又囑咐道:“内中那姜錦生的一戶,可刁得很哪,哦,前年春天借的二十塊錢,二分半息,六個月期,嗨嗨,轉過五期,不過加他到六分月息,可是兩年中間他解來幾個錢呢?才不過十來塊!這,這簡直是不成話!如今又到期了,一定要跟他結一結;誰有這閑工夫跟他老打麻煩?反正他有三畝七分的田抵押在我這邊……哦,你跟小曹莊的曹志誠商量着辦罷:要是姜錦生不能夠本利還清,那我就要收他的田!” 徐士秀想了想,說道:“錢家莊麼,是要雇了船去的。
隻是,親翁,何不叫雄飛兄走這一趟?在這些事情上頭,小侄也不大了了。
” “雄飛麼,”趙守義淡淡一笑,“他恐怕分身不開。
”側着耳似乎聽聽有沒有什麼響動,然後又皺着眉湊過頭去悄悄說道:“樓上那個,說是又鬧胃氣痛了,咳,連夜要請何郎中。
雄飛已經去請了,明天呢,少不得又要他伺候,别人她都不中意。
哎哎,這一鬧胃氣痛,不知道又要多少天!”趙守義無可奈何地笑了笑,又轉到談話的正題:“至于催租讨債這些事兒,你不大熟悉,那不要緊;好在那邊還有曹志誠,他是這一行裡的老手了。
你不過代我到一到,好叫那些鄉下人有幾分忌憚罷哩。
” 徐士秀移近燈光,細看那單子,心裡盤算,口裡又說道:“一家一家追讨,恐怕總得花這麼三五天工夫;嗨嗨,三五天的開銷倒也……” 不等他說完,趙守義就接口道:“這一層,嗯,你就宿在曹志誠家裡,食宿都很方便。
” “可是志誠是住在小曹莊的,單子上有好幾戶卻在錢家莊,相隔總也有十來裡罷?”徐士秀故意又拿起那單子來,一一數過去,心裡卻想道:這老剝皮的,竟打算跑斷人家的兩條腿,我就不信樊雄飛肯替他這麼省…… 趙守義瞪着眼睛不作聲,等徐士秀把一張單子都數完了,還是沒有話語。
徐士秀笑了笑,将單子放在桌上,鄭重說道:“鄉下地方,我也不大熟悉,不過大略看一看,來往二十多裡的,也就有五六處啦!” “可是我有個辦法,”趙守義提高了聲音,好像準備慷慨淋漓來幾句了,“不必兩條腿跑。
——其實到鄉下還是兩腳走路痛快,不過這樣的大熱天,那自然,還是弄條船罷。
嗯。
你找曹志誠去借一條赤膊船,搖船的呢,就是陸根寶。
本來每個月裡,他應當來我這邊做五天工,上月内他隻做了三天半,本月份也還欠着兩天,如今就叫他搖船抵補。
他熟門熟路,那十八家他全認識,再方便也沒有了。
” 徐士秀可聽得怔了,心裡倒也佩服這老頭兒算盤真打的精,口裡卻不能答應這種大非“禮賢”之道的辦法;他沉吟了一會兒,這才毅然說道:“老伯說的還會錯麼,可是我有一個毛病:太陽一曬就會發痧,那時誤了老伯的事,倒不大好。
好在雄飛兄至多三四天也該分身得開了,不如仍舊……” “嗯,哎哎,——”趙守義連忙搖手。
樊雄飛上次代他讨債,卻把讨得的錢如數花光這一個教訓,至今他思之猶有餘痛。
他無可奈何地歎了口氣,又看了徐士秀一眼,估量這個年青人在這坐船一點上大概不肯馬虎,于是又歎口氣說道:“那麼,就雇一條船罷。
爽性食宿都在船上,也不必打攪曹志誠了,反正又不能白白地要他的,——不過,大熱天氣,船上其實不如曹家涼快。
” “哈哈,不妨,不妨。
老伯差遣,哪裡敢怕熱哪。
”徐士秀高高興興從桌子上又拿起那張單子,折成方塊,放進口袋,眼睛一溜,又用了一半商量的口氣說道:“船呢,自然得雇一條可靠的,癞頭鼋那一條,也還将就用得。
哦,——兩塊錢一天,包飯是兩毛五一頓,二五得一十,三四十二,……” “好好,不用算了,反正是一個可觀的數目。
”趙守義拍着大腿不勝感慨似的說,“人家還在背後說我重利盤剝鄉下人,可是你瞧,這一趟追讨本息,光是盤川就花了那麼多!本來是五分利的,這一來,不就隻有二三分麼,你瞧,這,這不是差不多給鄉下人白當差?士秀,年青人裡頭,你是個知好歹的,你說一句公道話:我姓趙的幾時取過不義之财?我要是跟他們一樣濫花,哼,……”他淡淡一笑,拍一下大腿,忽而轉口道:“包飯二毛五,該是小洋罷?嗨,這也叫包飯,簡直是放搶!士秀,你說,人心就壞到這等地步!”“對!”徐士秀忍住了笑回答,“那麼,不包飯也行,我們自備東西,隻叫船上燒。
” 可是趙守義連忙搖手,側過頭來,小聲然而鄭重地說:“你不知道癞頭鼋要偷菜偷米的麼?你自備料要他燒,那是他求之不得的啊!算了,算了,還是包給他罷;這一塊肉隻好便宜了他,又有什麼辦法?” 趙守義站了起來,轉身把小洋燈的火頭旋小了些,似乎大事已畢,準備送客。
徐士秀到這時候,才想起他從宋少榮嘴裡聽來的“消息”,就一五一十告訴了趙守義,又故意笑道:“朱行健這老頭兒,大概是靜極思動了;要不然,他還是和王伯申暗中有往來,一吹一唱。
不過——老伯的十年征信錄早已辦好,他們亦是枉費心機,叫做癞蛤蟆想吃天
“一定能治好!”徐士秀又鄭重說,“前幾天醫院裡還有信給老頭子……” “醫院裡還不是那一套話,”淑貞不耐煩地搶着說,“治得好也罷,治不好也罷,反正我有我的打算。
” 這是第二次,淑貞說她自有打算。
徐士秀也注意到了。
正想問她,可又聽得樓下有人高聲喊道:“舅少爺還沒走麼?老爺請他說話。
”徐士秀趕快應了一聲,轉身想走,但又回頭朝房裡瞥了一眼,好像要看看有沒有東西遺忘。
他走到房門外了,卻又聽得淑貞急口而低聲喚道,“等一等,——哥哥!”他轉身又進去,看見淑貞站在床前的小方桌旁邊,開了抽屜,一手在找摸;徐士秀正要開口,淑貞很快地将一個小紙包塞在他手裡,便使眼色叫他走。
徐士秀捏一捏那紙包,明白了是什麼東西的時候,反倒不好意思起來,但淑貞隻說了句“你省點兒罷”,就反身去伏在枕上,那裡住了半天的酸淚奪眶而出,再也止不住了。
徐士秀滿面慚愧,低聲說“記得”,便惘惘然出了房門,下了樓。
前面廳上一盞小洋燈照着趙守義獨自繞着桌子踱方步。
他看見徐士秀來了,很客氣地讓坐,又說道,“剛才——真是抱歉抱歉。
” 徐士秀也客氣了幾句,心裡覺得奇怪,為什麼老頭子今天特别禮貌周到,但口裡卻又悄悄問道:“都沒事了罷?…… 都平安?” 趙守義點頭,輕輕歎口氣,有意無意地朝屏門那邊瞧了一眼,輕聲說了句“也夠麻煩啦”,忽然揚聲笑了笑道:“有點小事,打算勞駕,不知你有沒有工夫?” “嗯,什麼事呢?” “哦哦——”趙守義卻又不回答,沉吟了一會兒,笑了笑又說:“一點小事情,小事情。
”便踱到窗前的賬桌邊,開了鎖,取出一本厚賬簿翻了半天,才檢出一張紙,向亮處照了照,踱回來,看着徐士秀說道:“這單子上是十八戶,——反正都在錢家莊和小曹莊一帶,費神,費神。
” 徐士秀接過那紙來一看,就明白是催讨欠租和高利貸。
還沒開口,趙守義又囑咐道:“内中那姜錦生的一戶,可刁得很哪,哦,前年春天借的二十塊錢,二分半息,六個月期,嗨嗨,轉過五期,不過加他到六分月息,可是兩年中間他解來幾個錢呢?才不過十來塊!這,這簡直是不成話!如今又到期了,一定要跟他結一結;誰有這閑工夫跟他老打麻煩?反正他有三畝七分的田抵押在我這邊……哦,你跟小曹莊的曹志誠商量着辦罷:要是姜錦生不能夠本利還清,那我就要收他的田!” 徐士秀想了想,說道:“錢家莊麼,是要雇了船去的。
隻是,親翁,何不叫雄飛兄走這一趟?在這些事情上頭,小侄也不大了了。
” “雄飛麼,”趙守義淡淡一笑,“他恐怕分身不開。
”側着耳似乎聽聽有沒有什麼響動,然後又皺着眉湊過頭去悄悄說道:“樓上那個,說是又鬧胃氣痛了,咳,連夜要請何郎中。
雄飛已經去請了,明天呢,少不得又要他伺候,别人她都不中意。
哎哎,這一鬧胃氣痛,不知道又要多少天!”趙守義無可奈何地笑了笑,又轉到談話的正題:“至于催租讨債這些事兒,你不大熟悉,那不要緊;好在那邊還有曹志誠,他是這一行裡的老手了。
你不過代我到一到,好叫那些鄉下人有幾分忌憚罷哩。
” 徐士秀移近燈光,細看那單子,心裡盤算,口裡又說道:“一家一家追讨,恐怕總得花這麼三五天工夫;嗨嗨,三五天的開銷倒也……” 不等他說完,趙守義就接口道:“這一層,嗯,你就宿在曹志誠家裡,食宿都很方便。
” “可是志誠是住在小曹莊的,單子上有好幾戶卻在錢家莊,相隔總也有十來裡罷?”徐士秀故意又拿起那單子來,一一數過去,心裡卻想道:這老剝皮的,竟打算跑斷人家的兩條腿,我就不信樊雄飛肯替他這麼省…… 趙守義瞪着眼睛不作聲,等徐士秀把一張單子都數完了,還是沒有話語。
徐士秀笑了笑,将單子放在桌上,鄭重說道:“鄉下地方,我也不大熟悉,不過大略看一看,來往二十多裡的,也就有五六處啦!” “可是我有個辦法,”趙守義提高了聲音,好像準備慷慨淋漓來幾句了,“不必兩條腿跑。
——其實到鄉下還是兩腳走路痛快,不過這樣的大熱天,那自然,還是弄條船罷。
嗯。
你找曹志誠去借一條赤膊船,搖船的呢,就是陸根寶。
本來每個月裡,他應當來我這邊做五天工,上月内他隻做了三天半,本月份也還欠着兩天,如今就叫他搖船抵補。
他熟門熟路,那十八家他全認識,再方便也沒有了。
” 徐士秀可聽得怔了,心裡倒也佩服這老頭兒算盤真打的精,口裡卻不能答應這種大非“禮賢”之道的辦法;他沉吟了一會兒,這才毅然說道:“老伯說的還會錯麼,可是我有一個毛病:太陽一曬就會發痧,那時誤了老伯的事,倒不大好。
好在雄飛兄至多三四天也該分身得開了,不如仍舊……” “嗯,哎哎,——”趙守義連忙搖手。
樊雄飛上次代他讨債,卻把讨得的錢如數花光這一個教訓,至今他思之猶有餘痛。
他無可奈何地歎了口氣,又看了徐士秀一眼,估量這個年青人在這坐船一點上大概不肯馬虎,于是又歎口氣說道:“那麼,就雇一條船罷。
爽性食宿都在船上,也不必打攪曹志誠了,反正又不能白白地要他的,——不過,大熱天氣,船上其實不如曹家涼快。
” “哈哈,不妨,不妨。
老伯差遣,哪裡敢怕熱哪。
”徐士秀高高興興從桌子上又拿起那張單子,折成方塊,放進口袋,眼睛一溜,又用了一半商量的口氣說道:“船呢,自然得雇一條可靠的,癞頭鼋那一條,也還将就用得。
哦,——兩塊錢一天,包飯是兩毛五一頓,二五得一十,三四十二,……” “好好,不用算了,反正是一個可觀的數目。
”趙守義拍着大腿不勝感慨似的說,“人家還在背後說我重利盤剝鄉下人,可是你瞧,這一趟追讨本息,光是盤川就花了那麼多!本來是五分利的,這一來,不就隻有二三分麼,你瞧,這,這不是差不多給鄉下人白當差?士秀,年青人裡頭,你是個知好歹的,你說一句公道話:我姓趙的幾時取過不義之财?我要是跟他們一樣濫花,哼,……”他淡淡一笑,拍一下大腿,忽而轉口道:“包飯二毛五,該是小洋罷?嗨,這也叫包飯,簡直是放搶!士秀,你說,人心就壞到這等地步!”“對!”徐士秀忍住了笑回答,“那麼,不包飯也行,我們自備東西,隻叫船上燒。
” 可是趙守義連忙搖手,側過頭來,小聲然而鄭重地說:“你不知道癞頭鼋要偷菜偷米的麼?你自備料要他燒,那是他求之不得的啊!算了,算了,還是包給他罷;這一塊肉隻好便宜了他,又有什麼辦法?” 趙守義站了起來,轉身把小洋燈的火頭旋小了些,似乎大事已畢,準備送客。
徐士秀到這時候,才想起他從宋少榮嘴裡聽來的“消息”,就一五一十告訴了趙守義,又故意笑道:“朱行健這老頭兒,大概是靜極思動了;要不然,他還是和王伯申暗中有往來,一吹一唱。
不過——老伯的十年征信錄早已辦好,他們亦是枉費心機,叫做癞蛤蟆想吃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