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
關燈
小
中
大
影子還在前面,不高興又同這管事先生打麻煩,于是故意跟到這兩個人身後,慢慢的走着。
聽到兩個人說到城裡什麼人什麼事情,聽到說開河,又聽到說學務局要總爺辦學校,因為這兩人全都不知道有人在後面,所以自己覺得很有趣味。
到後又聽到管事先生提起碾坊,提起媽媽怎麼人好,更極高興。
再到後,就聽到那城裡男人說:&ldquo女孩子倒真俏皮,照你們鄉下習慣,應當快放人了。
&rdquo 那管事的先生笑着說:&ldquo少爺歡喜,要總爺做紅葉,可以去說說。
不過這磨坊是應當由姑爺管業的。
&rdquo 三三輕輕的呸了一口,停頓了一下,把兩個指頭緊緊的塞了耳朵。
但仍然聽到那兩人的笑聲,想知道那個由城裡來好象唱小生的人還說些什麼,所以不久就仍然跟上前去。
那小生說些什麼可聽不明白,就隻聽那個管事先生一人說話,那管事先生說:&ldquo少爺做了磨坊主人,别的不說,成天可有新鮮雞蛋吃,也是很值得的!&rdquo話一說完,兩人又笑了。
三三這次可再不能跟上去了,就坐在溪邊的石頭上,臉上發着燒,十分生氣。
心裡想: &ldquo你要我嫁你,我偏不嫁你! 我家裡的雞縱成天下二十個蛋,我也不會給你一個蛋吃。
&ldquo坐了一會,涼涼的風吹臉上,水聲淙淙使她記憶起先一時估計中那男子為狗吓倒跌在溪裡的情形,可又快樂了,就望到溪裡水深處,一人自言自語說:&rdquo你怎麼這樣不中用!管事的救你,你可以喊他救你!&ldquo 到宋家時,宋家嬸子正說起一件已經說了一會兒的事情,隻聽宋家婦人說:&ldquo&hellip&hellip他們養病倒希奇,說是養病,日夜睡在廊下風裡讓風吹,&hellip&hellip臉兒白得如閨女,見了人就笑,&hellip&hellip 誰說是總爺的親戚,總爺見他那種恭敬樣子,你還不見到。
福音堂洋人還怕他,他要媳婦有多少!&ldquo 母親就說:&ldquo那麼他養什麼病?&rdquo &ldquo誰知道是什麼病?橫順成天吃那些甜甜的藥,什麼事情不做在床上躺着。
在城裡是享福,到鄉裡也是享福。
老庚說,害第三期的病,又說是痨病,說也說不清楚。
誰清楚城裡人那些病名字。
依我想,城裡人歡喜害病,所以病的名字特别多;我們不能因害病耽擱事情,所以除打擺子就隻發燒肚瀉,别的名字的病,也就從不到鄉下來了。
&rdquo 另外一個婦人因為生過瘰疬,不大悅服宋家婦人武斷的話,就說:&ldquo我不是城裡人,可是也害城裡人的玻&rdquo&ldquo你舅媽是城裡人!&rdquo &ldquo舅媽管我什麼事?&rdquo &ldquo你文雅得象城裡人,所以才生瘍子!&rdquo 這樣說着,大家全笑了起來。
母女兩人回去時,在路上三三問母親:&ldquo誰是白白臉龐的人?&rdquo母親就照先前一時聽人說過的話,告給三三,堡子裡總爺家中,如何來了一位城裡的病人,樣子如何美,性情如何怪。
一個鄉下人,對于城中人隔膜的程度,在那些描寫裡是分明易見的,自然說得十分好笑。
在平常時節,三三對于母親在叙述中所加的批評與稍稍過分的形容,總覺得母親說得極其俨然,十分有味,這時不知如何卻不大相信這話了。
走了一會,三三忽問: &ldquo娘,娘,你見到那個城裡白臉人沒有呢?&rdquo 媽媽說:&ldquo我怎麼見到他?我這幾天又不到總爺家裡去。
&rdquo 三三心想:&ldquo你不見到怎麼說了那麼半天。
&rdquo 三三知道媽媽不見到的,自己倒早見到了,便把這件事保守着秘密,卻十分高興,以為隻有自己明白這件事情,此外凡是說到城裡人的都不甚可靠。
兩人到潭邊,三三又問: &ldquo娘,你見到總爺家管事先生沒有?&rdquo 若是娘說沒有見過,反問她一句,那麼,三三就預備把先前遇到總爺家那兩個人的一切,都說給媽媽聽了。
但母親這時正想起别一個問題,完全不關心三三的話,所以三三把方才的事瞞着母親,一個字不提。
第二天三三的母親到堡子裡去,在總爺家門前,碰到那個從城裡來的白臉客人,同總爺的管事先生。
那管事先生告她,說他們昨天曾到碾坊前散步,見到三三,又告給三三母親說,這客人是從城裡來養病的客人。
到後就又告給那客人,說這個人就是碾坊的主人楊伯媽。
那人說,真很同三小姐相象。
那人又說三三長得很好,很聰敏,做母親的真福氣。
說了一陣話,把這老婦人說快樂了,在心中展開了一個幻景,想起自己覺得有些近于糊塗的事情,忙匆匆的回到碾坊去,望到三三癡笑。
三三不知母親為什麼今天特别樂,就問母親到了什麼地方,遇到了誰。
母親想,應當怎麼說才好,想了許久才說:&ldquo三三,昨天你見到誰?&rdquo 三三說:&ldquo我見到誰?沒有。
&rdquo 娘就笑了,&ldquo三三你記記,晚上天黑時,你不看見兩個人嗎?&rdquo 三三以為是娘知道一切了,就忙說,&ldquo人是有兩個的,一個是總爺家管事的先生,一個是生人&hellip&hellip怎麼?&rdquo &ldquo不怎麼。
我告你,那個生人就是城裡來的先生,今天我見到他們,他們說已經同你認識了,我們說了許多話。
那少爺象個姑娘樣子。
&rdquo母親說到這裡時,想起一件事好笑。
三三以為媽媽是在笑她,偏過頭去看土地上竈馬,不理母親。
母親說:&ldquo他們問我要雞蛋,你下半天送二十個去,好不好?&rdquo 三三聽到說雞蛋,打量昨天兩個男人說的笑話都為母親知道了,心裡很不高興,說道: &ldquo誰去送他們雞蛋,娘,娘,我說&hellip&hellip他們是壞人!&rdquo 母親奇怪極了,問:&ldquo怎麼是壞人?什麼地方壞?&rdquo 三三紅了臉不願答應,母親說: &ldquo三三,你說什麼事?&rdquo 遲了許久,三三才說:&ldquo他們背地裡要找總爺做媒,把我嫁給那個白臉人。
&rdquo 母親聽到這天真話什麼也不說,笑了好一陣。
到後看到三三要跑了,才拉着三三說: &ldquo小報應,管事先生他們說笑話,這也生氣嗎?誰敢欺侮你?&hellip&hellip&rdquo說到後來三三也被說笑了。
她到後來就告給娘城裡人如何怕狗的話,母親聽到不作聲,好久以後,才說:&ldquo三三,你真是還象小丫頭,什麼也不懂。
&rdquo 第二天,媽媽要三三送雞子到砦子裡去,三三不說什麼,隻搖頭。
媽媽既然答應了人家,就隻好親自送去。
母親走後,三三一個人在碾坊裡玩,玩厭了又到潭邊去看白鴨,看了一會鴨子,等候母親還不回來,心想莫非管事先生同媽媽吵了架,或者天熱到路上發了痧?&hellip&hellip心裡老不自在,回到碾坊裡去。
但是過了一會,母親可仍然回來了。
回到碾坊一臉的笑,跨着腳如一個男子神氣,坐到小凳上,告給三三如何見到那先生,那先生如何要她坐到那個用粗布做成的軟椅子上去,搖着蕩着象一個搖籃。
又說到城裡人說的三三為何不念書,城裡女人全念書。
又說到&hellip&hellip 三三正因為等了母親半天,十分不高興,如今聽到母親說到的話,莫名其妙,不願意再聽,所以不讓母親說完就走了。
走到外邊站到溪岸旁,望着清清的溪水,記起從前有人告訴她的話,說這水流下去,一直從山裡流一百裡,就流到城裡了。
她這時忖想&hellip&hellip什麼時候我一定也不讓誰知道,就要流到城裡去,一到城裡就不回來了。
但若果當真要流去時,她願意那碾坊,那些魚,那些鴨子,以及那一匹花貓,同她在一處流去。
同時還有,她很想母親永遠和她在一處,她才能夠安安靜靜的睡覺。
母親看不見到三三,站在碾坊門前喊着:&ldquo三三,三三,天氣熱,你臉上曬出油了,不要遠走,快回來!&rdquo 三三一面走回來,一面就自己輕輕的說:&ldquo三三不回來了!&rdquo 下午天氣較熱,倦人極了,躺到屋角竹涼床上的三三,耳中聽着遠處水車陸續的懶懶的聲音,眯着眼睛望到母親頭上的髻子,仿佛一個瘦人的臉,越看越活,朦朦眬眬便睡着了。
她還似乎看到母親包了白帕子,拿着掃帚追趕碾盤,繞屋打着圈兒,就聽到有人在外面說話,提到她的名字。
隻聽到說:&ldquo三三到什麼地方去了,怎麼不出來?&rdquo 她奇怪這聲音很熟,又想不起是誰的聲音,趕忙走出去,站在門邊打望,才望到原來又是那個白臉的人,規規矩矩坐在那兒釣魚。
過細看了一下,卻看到那個釣竿,是總爺家管事先生的煙杆,一頭還冒煙。
拿一根煙杆釣魚,倒是極新鮮的事情,但身旁似乎又已經得到了許多魚,所以三三非常奇怪。
正想去告母親,忽然管事先生也從那邊來了。
好象又是那一天的那種情景,天上全是紅霞,媽媽不在家,自己回來原是忘了把雞關到籠子裡,因此趕忙跑回來捉雞的。
如今碰
聽到兩個人說到城裡什麼人什麼事情,聽到說開河,又聽到說學務局要總爺辦學校,因為這兩人全都不知道有人在後面,所以自己覺得很有趣味。
到後又聽到管事先生提起碾坊,提起媽媽怎麼人好,更極高興。
再到後,就聽到那城裡男人說:&ldquo女孩子倒真俏皮,照你們鄉下習慣,應當快放人了。
&rdquo 那管事的先生笑着說:&ldquo少爺歡喜,要總爺做紅葉,可以去說說。
不過這磨坊是應當由姑爺管業的。
&rdquo 三三輕輕的呸了一口,停頓了一下,把兩個指頭緊緊的塞了耳朵。
但仍然聽到那兩人的笑聲,想知道那個由城裡來好象唱小生的人還說些什麼,所以不久就仍然跟上前去。
那小生說些什麼可聽不明白,就隻聽那個管事先生一人說話,那管事先生說:&ldquo少爺做了磨坊主人,别的不說,成天可有新鮮雞蛋吃,也是很值得的!&rdquo話一說完,兩人又笑了。
三三這次可再不能跟上去了,就坐在溪邊的石頭上,臉上發着燒,十分生氣。
心裡想: &ldquo你要我嫁你,我偏不嫁你! 我家裡的雞縱成天下二十個蛋,我也不會給你一個蛋吃。
&ldquo坐了一會,涼涼的風吹臉上,水聲淙淙使她記憶起先一時估計中那男子為狗吓倒跌在溪裡的情形,可又快樂了,就望到溪裡水深處,一人自言自語說:&rdquo你怎麼這樣不中用!管事的救你,你可以喊他救你!&ldquo 到宋家時,宋家嬸子正說起一件已經說了一會兒的事情,隻聽宋家婦人說:&ldquo&hellip&hellip他們養病倒希奇,說是養病,日夜睡在廊下風裡讓風吹,&hellip&hellip臉兒白得如閨女,見了人就笑,&hellip&hellip 誰說是總爺的親戚,總爺見他那種恭敬樣子,你還不見到。
福音堂洋人還怕他,他要媳婦有多少!&ldquo 母親就說:&ldquo那麼他養什麼病?&rdquo &ldquo誰知道是什麼病?橫順成天吃那些甜甜的藥,什麼事情不做在床上躺着。
在城裡是享福,到鄉裡也是享福。
老庚說,害第三期的病,又說是痨病,說也說不清楚。
誰清楚城裡人那些病名字。
依我想,城裡人歡喜害病,所以病的名字特别多;我們不能因害病耽擱事情,所以除打擺子就隻發燒肚瀉,别的名字的病,也就從不到鄉下來了。
&rdquo 另外一個婦人因為生過瘰疬,不大悅服宋家婦人武斷的話,就說:&ldquo我不是城裡人,可是也害城裡人的玻&rdquo&ldquo你舅媽是城裡人!&rdquo &ldquo舅媽管我什麼事?&rdquo &ldquo你文雅得象城裡人,所以才生瘍子!&rdquo 這樣說着,大家全笑了起來。
母女兩人回去時,在路上三三問母親:&ldquo誰是白白臉龐的人?&rdquo母親就照先前一時聽人說過的話,告給三三,堡子裡總爺家中,如何來了一位城裡的病人,樣子如何美,性情如何怪。
一個鄉下人,對于城中人隔膜的程度,在那些描寫裡是分明易見的,自然說得十分好笑。
在平常時節,三三對于母親在叙述中所加的批評與稍稍過分的形容,總覺得母親說得極其俨然,十分有味,這時不知如何卻不大相信這話了。
走了一會,三三忽問: &ldquo娘,娘,你見到那個城裡白臉人沒有呢?&rdquo 媽媽說:&ldquo我怎麼見到他?我這幾天又不到總爺家裡去。
&rdquo 三三心想:&ldquo你不見到怎麼說了那麼半天。
&rdquo 三三知道媽媽不見到的,自己倒早見到了,便把這件事保守着秘密,卻十分高興,以為隻有自己明白這件事情,此外凡是說到城裡人的都不甚可靠。
兩人到潭邊,三三又問: &ldquo娘,你見到總爺家管事先生沒有?&rdquo 若是娘說沒有見過,反問她一句,那麼,三三就預備把先前遇到總爺家那兩個人的一切,都說給媽媽聽了。
但母親這時正想起别一個問題,完全不關心三三的話,所以三三把方才的事瞞着母親,一個字不提。
第二天三三的母親到堡子裡去,在總爺家門前,碰到那個從城裡來的白臉客人,同總爺的管事先生。
那管事先生告她,說他們昨天曾到碾坊前散步,見到三三,又告給三三母親說,這客人是從城裡來養病的客人。
到後就又告給那客人,說這個人就是碾坊的主人楊伯媽。
那人說,真很同三小姐相象。
那人又說三三長得很好,很聰敏,做母親的真福氣。
說了一陣話,把這老婦人說快樂了,在心中展開了一個幻景,想起自己覺得有些近于糊塗的事情,忙匆匆的回到碾坊去,望到三三癡笑。
三三不知母親為什麼今天特别樂,就問母親到了什麼地方,遇到了誰。
母親想,應當怎麼說才好,想了許久才說:&ldquo三三,昨天你見到誰?&rdquo 三三說:&ldquo我見到誰?沒有。
&rdquo 娘就笑了,&ldquo三三你記記,晚上天黑時,你不看見兩個人嗎?&rdquo 三三以為是娘知道一切了,就忙說,&ldquo人是有兩個的,一個是總爺家管事的先生,一個是生人&hellip&hellip怎麼?&rdquo &ldquo不怎麼。
我告你,那個生人就是城裡來的先生,今天我見到他們,他們說已經同你認識了,我們說了許多話。
那少爺象個姑娘樣子。
&rdquo母親說到這裡時,想起一件事好笑。
三三以為媽媽是在笑她,偏過頭去看土地上竈馬,不理母親。
母親說:&ldquo他們問我要雞蛋,你下半天送二十個去,好不好?&rdquo 三三聽到說雞蛋,打量昨天兩個男人說的笑話都為母親知道了,心裡很不高興,說道: &ldquo誰去送他們雞蛋,娘,娘,我說&hellip&hellip他們是壞人!&rdquo 母親奇怪極了,問:&ldquo怎麼是壞人?什麼地方壞?&rdquo 三三紅了臉不願答應,母親說: &ldquo三三,你說什麼事?&rdquo 遲了許久,三三才說:&ldquo他們背地裡要找總爺做媒,把我嫁給那個白臉人。
&rdquo 母親聽到這天真話什麼也不說,笑了好一陣。
到後看到三三要跑了,才拉着三三說: &ldquo小報應,管事先生他們說笑話,這也生氣嗎?誰敢欺侮你?&hellip&hellip&rdquo說到後來三三也被說笑了。
她到後來就告給娘城裡人如何怕狗的話,母親聽到不作聲,好久以後,才說:&ldquo三三,你真是還象小丫頭,什麼也不懂。
&rdquo 第二天,媽媽要三三送雞子到砦子裡去,三三不說什麼,隻搖頭。
媽媽既然答應了人家,就隻好親自送去。
母親走後,三三一個人在碾坊裡玩,玩厭了又到潭邊去看白鴨,看了一會鴨子,等候母親還不回來,心想莫非管事先生同媽媽吵了架,或者天熱到路上發了痧?&hellip&hellip心裡老不自在,回到碾坊裡去。
但是過了一會,母親可仍然回來了。
回到碾坊一臉的笑,跨着腳如一個男子神氣,坐到小凳上,告給三三如何見到那先生,那先生如何要她坐到那個用粗布做成的軟椅子上去,搖着蕩着象一個搖籃。
又說到城裡人說的三三為何不念書,城裡女人全念書。
又說到&hellip&hellip 三三正因為等了母親半天,十分不高興,如今聽到母親說到的話,莫名其妙,不願意再聽,所以不讓母親說完就走了。
走到外邊站到溪岸旁,望着清清的溪水,記起從前有人告訴她的話,說這水流下去,一直從山裡流一百裡,就流到城裡了。
她這時忖想&hellip&hellip什麼時候我一定也不讓誰知道,就要流到城裡去,一到城裡就不回來了。
但若果當真要流去時,她願意那碾坊,那些魚,那些鴨子,以及那一匹花貓,同她在一處流去。
同時還有,她很想母親永遠和她在一處,她才能夠安安靜靜的睡覺。
母親看不見到三三,站在碾坊門前喊着:&ldquo三三,三三,天氣熱,你臉上曬出油了,不要遠走,快回來!&rdquo 三三一面走回來,一面就自己輕輕的說:&ldquo三三不回來了!&rdquo 下午天氣較熱,倦人極了,躺到屋角竹涼床上的三三,耳中聽着遠處水車陸續的懶懶的聲音,眯着眼睛望到母親頭上的髻子,仿佛一個瘦人的臉,越看越活,朦朦眬眬便睡着了。
她還似乎看到母親包了白帕子,拿着掃帚追趕碾盤,繞屋打着圈兒,就聽到有人在外面說話,提到她的名字。
隻聽到說:&ldquo三三到什麼地方去了,怎麼不出來?&rdquo 她奇怪這聲音很熟,又想不起是誰的聲音,趕忙走出去,站在門邊打望,才望到原來又是那個白臉的人,規規矩矩坐在那兒釣魚。
過細看了一下,卻看到那個釣竿,是總爺家管事先生的煙杆,一頭還冒煙。
拿一根煙杆釣魚,倒是極新鮮的事情,但身旁似乎又已經得到了許多魚,所以三三非常奇怪。
正想去告母親,忽然管事先生也從那邊來了。
好象又是那一天的那種情景,天上全是紅霞,媽媽不在家,自己回來原是忘了把雞關到籠子裡,因此趕忙跑回來捉雞的。
如今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