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冬景

關燈
的酒客,天垂暮了,還可以加一味紅黃,在茅屋窗中畫上一圈暗示着燈光的月暈。

    人到了這一個境界,自然會得胸襟灑脫起來,終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同了;我們總該還記得唐朝那位詩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樹”的一首絕句罷?詩人到此,連對綠林豪客都客氣起來了,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麼? 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則雪月梅的冬宵三友,會合在一道,在調戲酒姑娘了。

    “柴門村犬吠,風雪夜歸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靜後的景況。

    “前樹深雪裡,昨夜一枝開”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樣喜歡弄雪的村童來報告村景了。

    詩人的詩句,也許不盡是在江南所寫,而做這幾句詩的詩人,也許不盡是江南人,但假了這幾句詩來描寫江南的雪景,豈不直截了當,比我這一枝愚劣的筆所寫的散文更美麗得多? 有幾年,在江南,在江南也許會沒有雨沒有雪的過一個冬,到了春間陰曆的正月底或二月初再冷一冷下一點春雪的;去年(一九三四)的冬天是如此,今年的冬天恐怕也不得不然,以節氣推算起來,大約太冷的日子,将在一九三六年的二月盡頭,最多也總不過是七八天的樣子。

    像這樣的冬天,鄉下人叫作旱冬,對于麥的收成或者好些,但是人口卻要受到損傷;旱得久了,白喉、流行性感冒等疾病自然容易上身,可是想恣意享受江南的冬景的人,在這一種冬天,倒隻會得到快活一點,因為晴和的日子多了,上郊外去閑步逍遙的機會自然也多;日本人叫作Hi-king,德國人叫作Spaziergang狂者,所最歡迎的也就是這樣的冬天。

     窗外的天氣晴朗得像晚秋一樣:晴空的高爽,日光的洋溢,引誘得使你在房間裡坐不住,空言不如實踐,這一種無聊的雜文,我也不再想寫下去了,還是拿起手杖,擱下紙筆,上湖上散散步罷!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一日 【點評】 郁達夫(1895—1945),現代作家。

    原名郁文,浙江富陽人。

    1913年赴日本留學,1921年參與發起成立創造社,出版了新文學最早的白話短篇小說集《沉淪》。

    1930年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成立,為發起人之一,并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1933年初加入中國民權保障同盟。

    1938年底赴新加坡,從事報刊編輯和抗日救亡工作。

    1942年流亡到蘇門答臘,化名趙廉隐居下來。

    1945年日本投降後被日本憲兵秘密殺害。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認為“為民族解放殉難的烈士”,并在他的家鄉建亭紀念。

    郁達夫一生著述宏富。

    1928年起,郁達夫陸續自編《達夫全集》出版,其後還有《達夫自選集》、《屐痕處處》、《達夫日記》、《達夫遊記》、《閑書》、《郁達夫詩詞抄》、《郁達夫文集》,以及《達夫所譯短篇集》等。

    郁達夫的創作風格獨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說和散文最為著稱,影響廣泛。

    其中以短篇小說《沉淪》、《采石礬》、《春風沉醉的晚上》、《薄奠》、《遲桂花》,中篇小說《迷羊》、《她是一個弱女子》和《出奔》等最為著名。

     《江南的冬景》:北方的冬天是蟄居的異境,而江南的冬天則是可愛的,作者從江南的晚秋寫到閩粵的暖冬,從鳥雀、冬雪到讀書寫字,漫步郊外也是一種難得的福氣。

    細碎的微雨中,村莊,長橋,遠阜,樹林,就像是一幅淡墨的山水畫,人的境界也仿佛得到了升華。

    冬天的江南,别有一番滋味,江南的冬天,可以恣意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