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贛江上
關燈
小
中
大
了一些時,勇敢的K君披起衣服悄悄地走出船艙。
這時全船的人都驚醒着,屏息無聲,隻有些悉索的動作:人人盡可能地把身邊一點重要的物件,往不為人注意的地方放:柴堆裡,爐灰裡,艙篷的隙縫裡……大家安排好了,靜候着一件非常的事。
前後都是灘,風把船拘在這裡,不能進也不能退,好像是在個魔術師手裡。
我守着大病初愈的妻,不知做什麼事才好。
忽然黑暗的船艙出現了一道光,是外邊河上從艙篷縫裡射進來的;這光慢慢地移動,從艙前移到艙後,分明是那河上放光的物體從我們船後已移到船頭了。
這光在船艙後消逝了不久,又有一道光射到艙前,仍然是那樣的移動。
全船在靜默裡騷動着,妻的心房跳動得很快,隻是小孩子們睡得沉沉地。
K君走進來了,輕輕地說,遠遠兩隻劃子,一隻在前,一隻在後,船頭都燃着一堆火,從我們的船旁劃過。
每隻劃子上坐着兩個人,這不是窺探我們船上的虛實嗎? 我聽了K君的話,也走到艙外。
暗銀色的月光照徹山川,兩團火光在急流的水上越走越遠了。
這是他們去報告他們的夥伴呢,還是探明了船上的人多,沒有敢下手呢? 我望着那兩切火光,盡在發呆,狗吠停止了,劃子上的語聲也聽不見了。
除去這滿船的猜疑和恐懼外,面前是個非人間的、廣漠的、原始般的世界。
最後船夫走到我身邊;他大半被這滿船客人的騷動攪得不能安靜地躺在被裡了。
他說,不要怕,這地方一向是平靜的。
“那麼夜裡這兩隻劃子是作什麼的呢?” “那是捉魚的。
白天江上來往的船隻多,不便捉魚。
夜靜了,正是捉魚的好時候。
魚見了火光便都跟随着火光聚攏起來;你看,那兩隻劃子的下面不知有多少魚呢……” 我恍然大悟,頓時想到“漁火”兩個字。
…… 第二天早晨,風住了,船剛要起錨,對岸劃來一隻劃子,上邊有兩個漁夫。
他們好像是慰問我們昨夜的虛驚,賣給我們兩條又肥又美的鳜魚。
妻,幼年生長在海邊,慣于魚蝦,對着這歡蹦亂跳的魚,臉上浮現出病後的第一次健康的微笑。
一九三九年寫于昆明 【點評】 馮至(1905—1993),原名馮承植,1923年夏參加林如稷等在上海主辦的文學團體淺草社。
1925年淺草社停止活動,和楊晦、陳翔鶴、陳炜谟另組沉鐘社,出版《沉鐘》周刊、半月刊和《沉鐘叢刊》。
出版的詩集有《昨日之歌》、《北遊及其他》、《十四行集》、《馮至詩選》等。
其他作品有散文集《東歐雜記》,傳記《杜甫傳》,譯作集《海涅詩選》,詩集《西郊集》、《十年詩抄》,論文集《詩與遺産》,譯海涅長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等。
《在贛江上》:船行進在贛江上,夜幕降臨,泊船江邊。
船漂浮在水面,不知身在何處,就像現實中的人生一樣漂泊不定。
夜半時分,一陣狗的狂吠将人們帶入恐懼之中,人們的神情、言行都透露出内心無助的無奈。
在特定的時空中,人物的内心的狀态向外延伸并與“廣漠的非人間的世界”達成了一種契合。
這時全船的人都驚醒着,屏息無聲,隻有些悉索的動作:人人盡可能地把身邊一點重要的物件,往不為人注意的地方放:柴堆裡,爐灰裡,艙篷的隙縫裡……大家安排好了,靜候着一件非常的事。
前後都是灘,風把船拘在這裡,不能進也不能退,好像是在個魔術師手裡。
我守着大病初愈的妻,不知做什麼事才好。
忽然黑暗的船艙出現了一道光,是外邊河上從艙篷縫裡射進來的;這光慢慢地移動,從艙前移到艙後,分明是那河上放光的物體從我們船後已移到船頭了。
這光在船艙後消逝了不久,又有一道光射到艙前,仍然是那樣的移動。
全船在靜默裡騷動着,妻的心房跳動得很快,隻是小孩子們睡得沉沉地。
K君走進來了,輕輕地說,遠遠兩隻劃子,一隻在前,一隻在後,船頭都燃着一堆火,從我們的船旁劃過。
每隻劃子上坐着兩個人,這不是窺探我們船上的虛實嗎? 我聽了K君的話,也走到艙外。
暗銀色的月光照徹山川,兩團火光在急流的水上越走越遠了。
這是他們去報告他們的夥伴呢,還是探明了船上的人多,沒有敢下手呢? 我望着那兩切火光,盡在發呆,狗吠停止了,劃子上的語聲也聽不見了。
除去這滿船的猜疑和恐懼外,面前是個非人間的、廣漠的、原始般的世界。
最後船夫走到我身邊;他大半被這滿船客人的騷動攪得不能安靜地躺在被裡了。
他說,不要怕,這地方一向是平靜的。
“那麼夜裡這兩隻劃子是作什麼的呢?” “那是捉魚的。
白天江上來往的船隻多,不便捉魚。
夜靜了,正是捉魚的好時候。
魚見了火光便都跟随着火光聚攏起來;你看,那兩隻劃子的下面不知有多少魚呢……” 我恍然大悟,頓時想到“漁火”兩個字。
…… 第二天早晨,風住了,船剛要起錨,對岸劃來一隻劃子,上邊有兩個漁夫。
他們好像是慰問我們昨夜的虛驚,賣給我們兩條又肥又美的鳜魚。
妻,幼年生長在海邊,慣于魚蝦,對着這歡蹦亂跳的魚,臉上浮現出病後的第一次健康的微笑。
一九三九年寫于昆明 【點評】 馮至(1905—1993),原名馮承植,1923年夏參加林如稷等在上海主辦的文學團體淺草社。
1925年淺草社停止活動,和楊晦、陳翔鶴、陳炜谟另組沉鐘社,出版《沉鐘》周刊、半月刊和《沉鐘叢刊》。
出版的詩集有《昨日之歌》、《北遊及其他》、《十四行集》、《馮至詩選》等。
其他作品有散文集《東歐雜記》,傳記《杜甫傳》,譯作集《海涅詩選》,詩集《西郊集》、《十年詩抄》,論文集《詩與遺産》,譯海涅長詩《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等。
《在贛江上》:船行進在贛江上,夜幕降臨,泊船江邊。
船漂浮在水面,不知身在何處,就像現實中的人生一樣漂泊不定。
夜半時分,一陣狗的狂吠将人們帶入恐懼之中,人們的神情、言行都透露出内心無助的無奈。
在特定的時空中,人物的内心的狀态向外延伸并與“廣漠的非人間的世界”達成了一種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