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西醫問題讨論
關燈
小
中
大
剛才接到協和醫學校陳志潛先生的一封信,對于我們上一期的話,加以質問。
現在就把原信登錄在此吧。
西滢先生先生近來在《現代評論》發表文章,總用“閑話” 來标題。
人最愛聽閑話,所以《現代評論》的讀者,總不能把“閑話”這一欄輕易放過。
昨天拜讀指責協和醫院的大文,心裡似乎有點感觸。
先生學識淵博,素來非常欽佩。
先生因梁先生腰病醫治不良而痛言中西醫學得失,對于協和加以誠懇的批評,我個人覺得先生是一個特别不滿意協和者,是一個懷疑西醫者,同時确是一個留心醫學進步者。
先生有懷疑的地方,有不滿意的地方,能夠既不客氣又不辭勞苦的痛痛快快說出來,這是先生給醫學者表白的機會,即或不能自解,也可引咎自勵,這是先生對于世界醫學在中國立足地位上,有莫大的幫助,可貴的貢獻!但是事實上有兩三點,要請先生注意: (一)餘岩君(上海西醫生深通中醫)說過:“大黃除實,當歸止痛,乃人類本能所發明之事實,猶之五谷療饑,湯水止渴,經驗也,非實驗也,所謂實驗者,就人類本能所發明之事實,益之以經驗之所得,用科學精密之法,以分析其錯綜缭亂之現象,繁者簡之,雜者純之,隐者顯之,以便視察而免誤解,反複審慎以稽核事物之真相也,今舊醫之所襲用者,太古以來人類本能所發明之事實也,經驗也,其現象混淆不明,安可遂以為自然界之真相,而據之以斷是非乎。
”中醫本于經驗,西醫本于實驗,西醫與中醫雖然不像科學與文學那樣差異,卻是根本上兩者實無确切比較的可能,先生百步和五十步的說法,不知何所謂而雲然? (二)先生說:“醫學是介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這是不差。
不過先生說“人誰無父母”一節,頗有“未能平心靜氣”的樣子。
難道醫生就不是人身父母養的嗎?難道醫生就喪心病狂到先生所說那個純粹對象主義的地步了嗎?讓我說一句粗話,病人是醫生的飯碗,醫生為對象主義,連飯碗問題都置而不顧,我相信今日的醫生還莫有那樣的勇氣!近來許多醫生一味買合病人心理,委曲求全,無所不至,他們在社會科學方面,實在是有過無不及,先生還感想到醫生忽略社會科學,先生意想中的社會學醫生,我實在不知道是甚麼一個樣兒? (三)梁先生無論怎麼樣名振四海,倒底隻是一個病人;割治梁先生的醫生,無論是何等的庸驽,倒底隻是協和的少數醫生;協和醫院的全體醫生無論怎樣配不上他的高屋大廈,倒底隻是協和醫學校的附屬物,協和醫學能否代表美國或世界醫學的精神,不是一兩句話說得完的,我暫且不提。
總之先生因一個病人而推到無數病人,因幾個醫生而感想到世界大的科學醫學,因一個協和醫院就提出對人對象的學說,先生于利害方面,不免因噎廢食,于論事方面,不免小題大做。
先生即或對于科學莫有若大的興趣,難道先生對于科學說話方法,都不承認有相當遵守嗎? 我是一個協和的學生,說這一遍話,難免不犯替協和說話的嫌疑,但是就我說話所取的态度,相信自己不是一個洋奴,先生曾經入過醫學校莫有,我不知道,就先生對中西醫的評語看起來我覺得一方面先生有點“牛頭不對馬嘴”的架式,一方面先生忘卻自己尊嚴的身分。
先生在今日中國青年裡(我也是其中之一)負有向導的責任,先生們的一舉動,确實非可小比。
先生以《現代評論》的作者來批評時事,固然絲毫不差,不過二十世紀裡,人人都有“學問之道無窮,一人之精力有限”的感想,以局外人來批評局内事,往往有過甚其辭的地方。
假設先生是診斷梁先生疾病的醫生,當時的措置,不知是怎樣?假設先生是一個近世醫生,對于這件事,不知又是如何的批評?設身處地,是讀曆史應具的态度,也是我們今日指責他人必具的地位。
老實說,我就是一個迷信中醫者,但是自從這五年來,學了一點近世醫學,對于中醫的信仰,不知不覺的日漸消化了!我對于中醫很想約一般朋友下一個總攻擊,但是因為自己對于中醫,無充分的研究,所以隻好“緘默無言”(附注)梁任公醫治腰病一節事實,我自己不十分明白,所以我說的話都是就先生說話動機,态度,功用上設想,并非要與先生,争個“水落石出”。
先生要想分個青紅皂白,最好向協和醫院辦事人直接交涉,因為我恐怕他們不常看《現代評論》,把先生的美意辜負了!我所說的話有不恰當的地方,望長者教正。
先生的學問道德,我仍然欽佩如故。
陳先生的态度,實在和氣到一萬分,可是像一切的專家,他免不了開首便考一考你有沒有說話的資格。
這是各種專家普遍的毛病。
徐志摩新近在《晨報副刊》寫了兩篇關于幼稚教育的文字,就有許多教育學者覓到“徐志摩對于教育是外行,”“怎麼他又談起幼稚教育來了”,免不了“就非常的奇怪。
”我想要是一百幾十年前,盧騷出版“《愛彌兒》”(Emile)的時候,
現在就把原信登錄在此吧。
西滢先生先生近來在《現代評論》發表文章,總用“閑話” 來标題。
人最愛聽閑話,所以《現代評論》的讀者,總不能把“閑話”這一欄輕易放過。
昨天拜讀指責協和醫院的大文,心裡似乎有點感觸。
先生學識淵博,素來非常欽佩。
先生因梁先生腰病醫治不良而痛言中西醫學得失,對于協和加以誠懇的批評,我個人覺得先生是一個特别不滿意協和者,是一個懷疑西醫者,同時确是一個留心醫學進步者。
先生有懷疑的地方,有不滿意的地方,能夠既不客氣又不辭勞苦的痛痛快快說出來,這是先生給醫學者表白的機會,即或不能自解,也可引咎自勵,這是先生對于世界醫學在中國立足地位上,有莫大的幫助,可貴的貢獻!但是事實上有兩三點,要請先生注意: (一)餘岩君(上海西醫生深通中醫)說過:“大黃除實,當歸止痛,乃人類本能所發明之事實,猶之五谷療饑,湯水止渴,經驗也,非實驗也,所謂實驗者,就人類本能所發明之事實,益之以經驗之所得,用科學精密之法,以分析其錯綜缭亂之現象,繁者簡之,雜者純之,隐者顯之,以便視察而免誤解,反複審慎以稽核事物之真相也,今舊醫之所襲用者,太古以來人類本能所發明之事實也,經驗也,其現象混淆不明,安可遂以為自然界之真相,而據之以斷是非乎。
”中醫本于經驗,西醫本于實驗,西醫與中醫雖然不像科學與文學那樣差異,卻是根本上兩者實無确切比較的可能,先生百步和五十步的說法,不知何所謂而雲然? (二)先生說:“醫學是介乎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的”,這是不差。
不過先生說“人誰無父母”一節,頗有“未能平心靜氣”的樣子。
難道醫生就不是人身父母養的嗎?難道醫生就喪心病狂到先生所說那個純粹對象主義的地步了嗎?讓我說一句粗話,病人是醫生的飯碗,醫生為對象主義,連飯碗問題都置而不顧,我相信今日的醫生還莫有那樣的勇氣!近來許多醫生一味買合病人心理,委曲求全,無所不至,他們在社會科學方面,實在是有過無不及,先生還感想到醫生忽略社會科學,先生意想中的社會學醫生,我實在不知道是甚麼一個樣兒? (三)梁先生無論怎麼樣名振四海,倒底隻是一個病人;割治梁先生的醫生,無論是何等的庸驽,倒底隻是協和的少數醫生;協和醫院的全體醫生無論怎樣配不上他的高屋大廈,倒底隻是協和醫學校的附屬物,協和醫學能否代表美國或世界醫學的精神,不是一兩句話說得完的,我暫且不提。
總之先生因一個病人而推到無數病人,因幾個醫生而感想到世界大的科學醫學,因一個協和醫院就提出對人對象的學說,先生于利害方面,不免因噎廢食,于論事方面,不免小題大做。
先生即或對于科學莫有若大的興趣,難道先生對于科學說話方法,都不承認有相當遵守嗎? 我是一個協和的學生,說這一遍話,難免不犯替協和說話的嫌疑,但是就我說話所取的态度,相信自己不是一個洋奴,先生曾經入過醫學校莫有,我不知道,就先生對中西醫的評語看起來我覺得一方面先生有點“牛頭不對馬嘴”的架式,一方面先生忘卻自己尊嚴的身分。
先生在今日中國青年裡(我也是其中之一)負有向導的責任,先生們的一舉動,确實非可小比。
先生以《現代評論》的作者來批評時事,固然絲毫不差,不過二十世紀裡,人人都有“學問之道無窮,一人之精力有限”的感想,以局外人來批評局内事,往往有過甚其辭的地方。
假設先生是診斷梁先生疾病的醫生,當時的措置,不知是怎樣?假設先生是一個近世醫生,對于這件事,不知又是如何的批評?設身處地,是讀曆史應具的态度,也是我們今日指責他人必具的地位。
老實說,我就是一個迷信中醫者,但是自從這五年來,學了一點近世醫學,對于中醫的信仰,不知不覺的日漸消化了!我對于中醫很想約一般朋友下一個總攻擊,但是因為自己對于中醫,無充分的研究,所以隻好“緘默無言”(附注)梁任公醫治腰病一節事實,我自己不十分明白,所以我說的話都是就先生說話動機,态度,功用上設想,并非要與先生,争個“水落石出”。
先生要想分個青紅皂白,最好向協和醫院辦事人直接交涉,因為我恐怕他們不常看《現代評論》,把先生的美意辜負了!我所說的話有不恰當的地方,望長者教正。
先生的學問道德,我仍然欽佩如故。
陳先生的态度,實在和氣到一萬分,可是像一切的專家,他免不了開首便考一考你有沒有說話的資格。
這是各種專家普遍的毛病。
徐志摩新近在《晨報副刊》寫了兩篇關于幼稚教育的文字,就有許多教育學者覓到“徐志摩對于教育是外行,”“怎麼他又談起幼稚教育來了”,免不了“就非常的奇怪。
”我想要是一百幾十年前,盧騷出版“《愛彌兒》”(Emile)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