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
關燈
小
中
大
福斯坦,我們知道,像個殺手般在巡七鄰近農場,遇見野兔、野鴨、野豬、野鵝什麼的,就一刀割斷它們的喉嚨,好做成腌肉之類的。
對于這位心地慈悲,把狗都寵壞了的人來說,這副業似乎不合本性。
但他顯然技術高超、動作敏捷、而且像每一個道地的鄉下人一樣,絕不手軟心慈。
我們也許會把兔子當成寵物,或對一隻鵝産生感情,因為我們來自都市,在超級市場買東西,肉類都是在很遠的屠宰場處理好了的。
包裝好的豬肉塊看起來幹淨又抽象,與溫熱肮髒的活豬毫不相關。
可是在鄉下,死亡與晚餐之間的關連那樣直接冷酷。
以後有很多次,我們不得不感謝福斯坦在冬季兼營的這項副業。
其他人又在做什麼呢?大地凍結,剪過枝的葡萄藤進入休眠,打獵也嫌太冷。
他們都去别處度假了嗎?不,絕對不會。
他們可不是冬天去滑雪或駕船出地中海的那種鄉紳。
以前我們一月間來,看到他們假日就是待在家裡,吃很多好東西,再好好睡個午覺,等待漫漫冬日過去。
以前我們一直不懂,為什麼這裡那麼多人生日是在九月或十月,忽然一個無可辯駁的答案閃現腦海:他們都忙着在家裡制造孩子呢。
普羅旺斯人做什麼都依節令,每年的頭兩個月想必是的吧。
我們從不敢問。
寒冷的一天别具情趣。
地面空曠甯靜,空氣清爽幹燥,有一種普羅旺斯冬天特有的氣息,随風忽隐忽顯。
在山間散步,我常能在看見一座屋舍之前,先嗅到它的氣味——是煙囪飄出的柴火味,一種生活中最原始、最樸素的氣味,卻是城市人久違了的。
受限于消防法規和室内設計師的安排,都市裡的壁爐不是被堵死就是變成特意留下的建築景觀。
普羅旺斯人用壁爐來燒烤、圍聚。
取暖、感受幸福。
爐火在清晨生起,終日添柴,用的是盧布隆山區采來的橡樹枝或是凡圖(Ventoux)丘陵地所産的山毛械。
薄暮時分在狗兒簇擁下回家,我總愛站在山上俯瞰山谷,看農舍屋頂彎曲如絲帶的縷縷白煙。
這景象讓我想到溫暖的廚房和汁濃味厚的肉湯,而饑腸辘辘起來。
普羅旺斯的佳肴美點産在夏季:各種瓜類、桃子和蘆筍、長筍瓜、茄子、胡椒、蕃茄、蒜泥蛋黃醬、蒸魚、橄攬沙拉、鹈魚、鲔魚、莴苣馬鈴薯片拌白煮蛋,還有新鮮羊乳酪。
這些都是我們在英國餐館裡,盯着菜單上僅有的幾樣選擇時,可想而不可及的回憶。
我們從沒想到,普羅旺斯冬季的食物如此豐富,美味可口。
美麗的漫長晚宴 冬天的菜肴是鄉下食物,結實、長力氣、能保暖,讓你飽飽地上床。
冬天的菜不好看。
也許時髦餐館裡用漂亮盤子裝的、份量很精美的菜好看,可是天寒地凍的晚上,季風凜烈刺骨,誰願意出去呀?有天晚上鄰居請我們過去吃飯,短短一段路程,我們以賽跑的速度沖過去。
進了人家屋門,壁爐散發的熱氣立刻霧蒙了我的眼鏡。
我看見大餐桌上鋪着桌布,安放了十個座位;親戚朋友都觀望着我們的到來。
電視機在屋子的一角碟碟不休,收音機從廚房裡競相響徹。
客人到後,主人把成群的貓狗噓出門外,一轉身,它們又随同下一位客人悄悄進屋了。
主人家端了一盤飲料來,給男人喝茴香酒,女人喝甜葡萄酒。
滿屋子的人都在抱怨天氣。
有人問,英國有這麼冷嗎?我回答:隻有夏天才會。
他們一定沒聽懂,以為我說的是真的。
過了一會兒才有人笑出聲來,解了我的圍。
座位的安排又引發了好一陣争執——我也弄不清他們是争着要坐在我們旁邊還是離我們愈遠愈好。
我們先坐下了。
這是我們永遠難于忘懷的一頓飯,或許應該說是好幾頓飯;因為其豐盛漫長是我們從未經曆過的。
第一道菜是自制比薩餅——不是一塊,而是三塊,上面分别鋪滿魚醬、蘑菇和乳酪,每個人都有義務各吃一塊。
餐桌中央擺了一大籃面包,撕下面包來把盤子擦幹淨,下一道菜跟着上了:兔子餡餅、野豬肉餡餅。
又上了一道菜,以豬肉做底,上鋪水果布丁;一碟香腸切片,點綴着胡椒粒;一種甜味小洋蔥,蘸新鮮蕃茄醬吃。
盤子再次擦幹淨,鴨子端上來了:鴨肉切成長條形,成扇狀排列,澆着油亮的醬汁——這種新式菜肴,是别處見不到的。
我們吃了整塊胸肉,整條鴨腿,蘸着濃黑的肉汁,配上野菌子。
好不容易吃完,我們往後一靠。
卻近乎驚慌地看見主人又收拾淨了桌子,一隻巨大的烘盤端上桌來;女主人精心特制的紅酒洋蔥燒兔肉,料酒是特選最醇最厚的佳釀。
我們小心翼翼地要求分一小塊便好,主人滿面笑容,并不理會,我們隻好吃了。
我們吃了油炸土司拌蔬菜沙拉,吃了胖大的羊奶乳酪面包,吃了主人家女兒做的杏仁奶油蛋糕。
那天晚上,我們是為英國而吃。
随咖啡一起上的,還有幾瓶本地自産的“助消化酒”。
我很願意喝,隻是肚子裡實在一點空隙也沒有了。
然而主人的盛情又不容推辭。
他一定要我嘗一種調合酒,是根據11世紀下阿爾卑斯山區僧侶的配方制成。
倒酒時,主人要我閉上眼睛;再睜開,隻見一杯濃稠的黃色液體放在面前。
我絕望地環顧全桌,每個人都望着我,既不可能偷偷喂給狗兒,也沒辦法順着褲腿流進鞋子裡去,我隻好一手緊抓桌緣以防不支倒地,一手持杯,閉着眼睛往喉嚨裡灌。
沒有東西出來。
原本以為會使我麻本不仁,至少舌頭也會燙傷;喝下的卻隻是空氣。
這是一隻魔術杯,而我竟是成年以來第一次因為少喝一杯酒而深感寬慰。
旁觀的人們笑聲停歇之後,真正的勸酒再次構成威脅,好在貓咪救了我們;它窩在一個大衣櫃上面,為了追趕一隻飛蛾,它從櫃頂一躍而下,跳在餐桌上咖啡杯和酒瓶之間。
這顯然是起身告辭的适當時機。
我們漫步回家,挺着肚皮,居然忘了天氣的寒冷。
回到家已無力說話,倒在床上便沉沉睡去。
美食家傳統 就算依普羅旺斯标準,這樣的一餐也絕非尋常家宴。
在土地上工作的人通常中午飯吃得比較豐盛,晚餐則簡單。
這種習慣健康又合理,我們卻做不到。
我們覺得豐盛的午餐隻會讓晚餐的胃口更好。
不過,這一定與我們住在盛産美味食品、居民精通飲食的地方脫不了關系。
就拿肉販來說吧,光賣肉給你他是不會滿意的;盡管排隊等着買肉的人很多,他仍要長篇大論告訴你,這肉要怎麼調理、上桌時用什麼餐具,搭配哪些食物和飲料等
對于這位心地慈悲,把狗都寵壞了的人來說,這副業似乎不合本性。
但他顯然技術高超、動作敏捷、而且像每一個道地的鄉下人一樣,絕不手軟心慈。
我們也許會把兔子當成寵物,或對一隻鵝産生感情,因為我們來自都市,在超級市場買東西,肉類都是在很遠的屠宰場處理好了的。
包裝好的豬肉塊看起來幹淨又抽象,與溫熱肮髒的活豬毫不相關。
可是在鄉下,死亡與晚餐之間的關連那樣直接冷酷。
以後有很多次,我們不得不感謝福斯坦在冬季兼營的這項副業。
其他人又在做什麼呢?大地凍結,剪過枝的葡萄藤進入休眠,打獵也嫌太冷。
他們都去别處度假了嗎?不,絕對不會。
他們可不是冬天去滑雪或駕船出地中海的那種鄉紳。
以前我們一月間來,看到他們假日就是待在家裡,吃很多好東西,再好好睡個午覺,等待漫漫冬日過去。
以前我們一直不懂,為什麼這裡那麼多人生日是在九月或十月,忽然一個無可辯駁的答案閃現腦海:他們都忙着在家裡制造孩子呢。
普羅旺斯人做什麼都依節令,每年的頭兩個月想必是的吧。
我們從不敢問。
寒冷的一天别具情趣。
地面空曠甯靜,空氣清爽幹燥,有一種普羅旺斯冬天特有的氣息,随風忽隐忽顯。
在山間散步,我常能在看見一座屋舍之前,先嗅到它的氣味——是煙囪飄出的柴火味,一種生活中最原始、最樸素的氣味,卻是城市人久違了的。
受限于消防法規和室内設計師的安排,都市裡的壁爐不是被堵死就是變成特意留下的建築景觀。
普羅旺斯人用壁爐來燒烤、圍聚。
取暖、感受幸福。
爐火在清晨生起,終日添柴,用的是盧布隆山區采來的橡樹枝或是凡圖(Ventoux)丘陵地所産的山毛械。
薄暮時分在狗兒簇擁下回家,我總愛站在山上俯瞰山谷,看農舍屋頂彎曲如絲帶的縷縷白煙。
這景象讓我想到溫暖的廚房和汁濃味厚的肉湯,而饑腸辘辘起來。
普羅旺斯的佳肴美點産在夏季:各種瓜類、桃子和蘆筍、長筍瓜、茄子、胡椒、蕃茄、蒜泥蛋黃醬、蒸魚、橄攬沙拉、鹈魚、鲔魚、莴苣馬鈴薯片拌白煮蛋,還有新鮮羊乳酪。
這些都是我們在英國餐館裡,盯着菜單上僅有的幾樣選擇時,可想而不可及的回憶。
我們從沒想到,普羅旺斯冬季的食物如此豐富,美味可口。
美麗的漫長晚宴 冬天的菜肴是鄉下食物,結實、長力氣、能保暖,讓你飽飽地上床。
冬天的菜不好看。
也許時髦餐館裡用漂亮盤子裝的、份量很精美的菜好看,可是天寒地凍的晚上,季風凜烈刺骨,誰願意出去呀?有天晚上鄰居請我們過去吃飯,短短一段路程,我們以賽跑的速度沖過去。
進了人家屋門,壁爐散發的熱氣立刻霧蒙了我的眼鏡。
我看見大餐桌上鋪着桌布,安放了十個座位;親戚朋友都觀望着我們的到來。
電視機在屋子的一角碟碟不休,收音機從廚房裡競相響徹。
客人到後,主人把成群的貓狗噓出門外,一轉身,它們又随同下一位客人悄悄進屋了。
主人家端了一盤飲料來,給男人喝茴香酒,女人喝甜葡萄酒。
滿屋子的人都在抱怨天氣。
有人問,英國有這麼冷嗎?我回答:隻有夏天才會。
他們一定沒聽懂,以為我說的是真的。
過了一會兒才有人笑出聲來,解了我的圍。
座位的安排又引發了好一陣争執——我也弄不清他們是争着要坐在我們旁邊還是離我們愈遠愈好。
我們先坐下了。
這是我們永遠難于忘懷的一頓飯,或許應該說是好幾頓飯;因為其豐盛漫長是我們從未經曆過的。
第一道菜是自制比薩餅——不是一塊,而是三塊,上面分别鋪滿魚醬、蘑菇和乳酪,每個人都有義務各吃一塊。
餐桌中央擺了一大籃面包,撕下面包來把盤子擦幹淨,下一道菜跟着上了:兔子餡餅、野豬肉餡餅。
又上了一道菜,以豬肉做底,上鋪水果布丁;一碟香腸切片,點綴着胡椒粒;一種甜味小洋蔥,蘸新鮮蕃茄醬吃。
盤子再次擦幹淨,鴨子端上來了:鴨肉切成長條形,成扇狀排列,澆着油亮的醬汁——這種新式菜肴,是别處見不到的。
我們吃了整塊胸肉,整條鴨腿,蘸着濃黑的肉汁,配上野菌子。
好不容易吃完,我們往後一靠。
卻近乎驚慌地看見主人又收拾淨了桌子,一隻巨大的烘盤端上桌來;女主人精心特制的紅酒洋蔥燒兔肉,料酒是特選最醇最厚的佳釀。
我們小心翼翼地要求分一小塊便好,主人滿面笑容,并不理會,我們隻好吃了。
我們吃了油炸土司拌蔬菜沙拉,吃了胖大的羊奶乳酪面包,吃了主人家女兒做的杏仁奶油蛋糕。
那天晚上,我們是為英國而吃。
随咖啡一起上的,還有幾瓶本地自産的“助消化酒”。
我很願意喝,隻是肚子裡實在一點空隙也沒有了。
然而主人的盛情又不容推辭。
他一定要我嘗一種調合酒,是根據11世紀下阿爾卑斯山區僧侶的配方制成。
倒酒時,主人要我閉上眼睛;再睜開,隻見一杯濃稠的黃色液體放在面前。
我絕望地環顧全桌,每個人都望着我,既不可能偷偷喂給狗兒,也沒辦法順着褲腿流進鞋子裡去,我隻好一手緊抓桌緣以防不支倒地,一手持杯,閉着眼睛往喉嚨裡灌。
沒有東西出來。
原本以為會使我麻本不仁,至少舌頭也會燙傷;喝下的卻隻是空氣。
這是一隻魔術杯,而我竟是成年以來第一次因為少喝一杯酒而深感寬慰。
旁觀的人們笑聲停歇之後,真正的勸酒再次構成威脅,好在貓咪救了我們;它窩在一個大衣櫃上面,為了追趕一隻飛蛾,它從櫃頂一躍而下,跳在餐桌上咖啡杯和酒瓶之間。
這顯然是起身告辭的适當時機。
我們漫步回家,挺着肚皮,居然忘了天氣的寒冷。
回到家已無力說話,倒在床上便沉沉睡去。
美食家傳統 就算依普羅旺斯标準,這樣的一餐也絕非尋常家宴。
在土地上工作的人通常中午飯吃得比較豐盛,晚餐則簡單。
這種習慣健康又合理,我們卻做不到。
我們覺得豐盛的午餐隻會讓晚餐的胃口更好。
不過,這一定與我們住在盛産美味食品、居民精通飲食的地方脫不了關系。
就拿肉販來說吧,光賣肉給你他是不會滿意的;盡管排隊等着買肉的人很多,他仍要長篇大論告訴你,這肉要怎麼調理、上桌時用什麼餐具,搭配哪些食物和飲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