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橄榄油的發現
關燈
小
中
大
我問:“難道樹不是他的嗎?”
羅傑斯伸出兩手,手掌向下,上下擺動,似乎是在保持身體平衡。
“現在不完全是這樣,”他說,“但将來會是,他将會從他父親那裡繼承這些樹。
” “但他父親還在世呢。
” “對了,”羅傑斯說,“所以說必須在夜晚搬運,鄰居們才看不見。
那老頭更不會知道的,他一向足不出戶。
” 但我總覺得不合法地獲得橄榄樹林總有點不太地道,于是我問羅傑斯是否認識更為穩妥的賣樹者。
“啊,有啊,”他說,“但你必須非常小心,他們的樹是進口的。
”他的眉毛揚了起來,搖了搖頭。
“你不喜歡意大利的樹,對吧?”‘聽他的語氣,似乎意大利的橄榄樹都患有不治之症。
對于羅傑斯來說,這些病樹當然不可能是法國的,他根本不會對它們予以認真的考慮。
事實上,他讓我意識到其實我并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
老橄榄樹,漂亮的橄榄樹,那是當然的。
但是到底要哪一種呢?我從書上了解到普羅旺斯地區至少有十幾種不同的橄榄樹種,樹型大小不一,有些更耐嚴寒,有些能抵禦讨厭的橄榄樹蠅,有些則橄榄産量高些——一般情況下,對它們浮皮潦草地了解一下還可以,但對于一個想種橄榄樹的人來說,就顯然不夠詳盡了。
我所需要的是有人可以告訴我這個茫然無緒的外行到底該種哪一種樹,什麼時候種,在哪兒種,怎樣施肥,如何修剪。
我需要的是橄榄樹方面的專家。
在普羅旺斯找到這樣的專家不算難事。
我認識的酒吧裡就人才濟濟,但問題是如何找到一位熱情與知識兼備的專家、這次我非常幸運。
我的一個朋友認識一個品行端正的男人,他經營着小宗橄榄油生意,買賣也不錯,經營的也并非隻是他的老家浩特-普羅旺斯的橄榄油,他像其他酒商一樣來兜攬橄榄油生意:在地中海周圍的數以千計的種植者和橄榄林中尋找其中的佼佼者。
他的地盤包括安達盧西亞、泰羅尼亞、克裡特島、加利利、希臘、撤丁島、托斯卡納和阿特拉斯山脈——隻要是出産好的橄榄油的地方,他都要迅速占領那裡的市場。
正好,他叫奧利弗(Olivier,意為“橄榄”),公司名叫“奧利弗公司(Olivier&Co)”,總部設在離富卡爾吉不遠的一個馬思鄉。
村子并不大,總部規模也一般——一座石頭房子,樸素而堅固。
辦公室在樓上,一樓是個小店,所有進店的人都可以在衆多國際品牌的橄榄油中一飽眼福,不僅如此,還有樣品,一瓶瓶的樣品和粗短的瓷勺擺放在桌子上,買之前你可以先嘗上一小口,比如說,你可以比較一下來自安達盧西亞的橄榄油和來自基安蒂的或者來自賴堡山谷的有什麼不同——都是品質超群的頭等品,來自不同的橄榄果,每種都有自己獨特的芳香和口味,都有自己不同的顔色,從談談的翡翠綠到幾乎透明的金黃色。
接觸到它們不到半個小時我就發覺,橄榄油也可以像酒那樣具有不同的特色與風格。
那天早上,我的味覺在喝了那麼多原汁咖啡之後,依然能分辨出它們的不同味道。
我們對不同種類的橄榄油的品嘗越多,就越感覺到橄榄油與酒的相似之處。
每種橄榄油的說明都用足以讓你陷入天羅地網的語言寫成,涵義隽永,回味無窮,讓人不覺想到檸檬和醋粟花蕾,洋薊和胡椒,新鮮的草藥——這些詞句份或許可以經常從那些把展覽區安排在教皇新堡的地窖中的紅鼻子老頭口中聽到。
在我看來,酒和橄榄油之間的一個顯著的區别就是,你不必為你的未來歲月預先埋下幾箱橄榄油。
橄榄油同酒的不同之處在于,油井不像酒那樣越陳越香,新鮮的橄榄油才是最好的橄榄油。
現在我的嘴裡飽受橄榄油的滋潤,嘴角和牙齒上還沾着油滴。
我上樓去見奧利弗。
他有點黑,短頭發,戴着眼鏡,安詳而帶着學究氣。
很早以前,我曾在意大利盧卡第一次看見一個油瓶子上的标簽上标有“額外清純”的字樣,卻一直搞不懂是什麼意思。
我于是向他請教。
這個“特别清純”的含義的确不太容易理解,給我的感覺就好像在描述一個意外懷孕的女人一樣。
橄榄油的清純同女人的貞潔,怎麼會分成不同的等級呢?我一直以為這是意大利人自吹自擂的作法——我的比你的更清純——那隻不過是讓标簽給人留下點更深刻的印象而已。
奧利弗從他的眼鏡上方看着我。
“事實上,”他說,“清純有三種不同的程度。
所有的橄榄油都含有自由脂肪酸。
如果是‘特别清純’的橄榄油,則含脂肪酸必須在百分之一以下;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一點五之間則稱為‘中度清純’;高于這一數值并低于百分之三點三,則隻能稱為‘清純’了。
”他微笑着問我,“也就是‘一般清純’,懂嗎?” 他又講到怎樣用橄榄釀制橄榄油,還有橄榄油被榨出來以後,怎樣逐漸老化(我很高興地聽到“特别清純”比其他程度的清純保持得更久些)。
正在我們進一步開始談到它的口感——怎樣品嘗時——奧利弗看了看他的表說,該出發
“現在不完全是這樣,”他說,“但将來會是,他将會從他父親那裡繼承這些樹。
” “但他父親還在世呢。
” “對了,”羅傑斯說,“所以說必須在夜晚搬運,鄰居們才看不見。
那老頭更不會知道的,他一向足不出戶。
” 但我總覺得不合法地獲得橄榄樹林總有點不太地道,于是我問羅傑斯是否認識更為穩妥的賣樹者。
“啊,有啊,”他說,“但你必須非常小心,他們的樹是進口的。
”他的眉毛揚了起來,搖了搖頭。
“你不喜歡意大利的樹,對吧?”‘聽他的語氣,似乎意大利的橄榄樹都患有不治之症。
對于羅傑斯來說,這些病樹當然不可能是法國的,他根本不會對它們予以認真的考慮。
事實上,他讓我意識到其實我并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
老橄榄樹,漂亮的橄榄樹,那是當然的。
但是到底要哪一種呢?我從書上了解到普羅旺斯地區至少有十幾種不同的橄榄樹種,樹型大小不一,有些更耐嚴寒,有些能抵禦讨厭的橄榄樹蠅,有些則橄榄産量高些——一般情況下,對它們浮皮潦草地了解一下還可以,但對于一個想種橄榄樹的人來說,就顯然不夠詳盡了。
我所需要的是有人可以告訴我這個茫然無緒的外行到底該種哪一種樹,什麼時候種,在哪兒種,怎樣施肥,如何修剪。
我需要的是橄榄樹方面的專家。
在普羅旺斯找到這樣的專家不算難事。
我認識的酒吧裡就人才濟濟,但問題是如何找到一位熱情與知識兼備的專家、這次我非常幸運。
我的一個朋友認識一個品行端正的男人,他經營着小宗橄榄油生意,買賣也不錯,經營的也并非隻是他的老家浩特-普羅旺斯的橄榄油,他像其他酒商一樣來兜攬橄榄油生意:在地中海周圍的數以千計的種植者和橄榄林中尋找其中的佼佼者。
他的地盤包括安達盧西亞、泰羅尼亞、克裡特島、加利利、希臘、撤丁島、托斯卡納和阿特拉斯山脈——隻要是出産好的橄榄油的地方,他都要迅速占領那裡的市場。
正好,他叫奧利弗(Olivier,意為“橄榄”),公司名叫“奧利弗公司(Olivier&Co)”,總部設在離富卡爾吉不遠的一個馬思鄉。
村子并不大,總部規模也一般——一座石頭房子,樸素而堅固。
辦公室在樓上,一樓是個小店,所有進店的人都可以在衆多國際品牌的橄榄油中一飽眼福,不僅如此,還有樣品,一瓶瓶的樣品和粗短的瓷勺擺放在桌子上,買之前你可以先嘗上一小口,比如說,你可以比較一下來自安達盧西亞的橄榄油和來自基安蒂的或者來自賴堡山谷的有什麼不同——都是品質超群的頭等品,來自不同的橄榄果,每種都有自己獨特的芳香和口味,都有自己不同的顔色,從談談的翡翠綠到幾乎透明的金黃色。
接觸到它們不到半個小時我就發覺,橄榄油也可以像酒那樣具有不同的特色與風格。
那天早上,我的味覺在喝了那麼多原汁咖啡之後,依然能分辨出它們的不同味道。
我們對不同種類的橄榄油的品嘗越多,就越感覺到橄榄油與酒的相似之處。
每種橄榄油的說明都用足以讓你陷入天羅地網的語言寫成,涵義隽永,回味無窮,讓人不覺想到檸檬和醋粟花蕾,洋薊和胡椒,新鮮的草藥——這些詞句份或許可以經常從那些把展覽區安排在教皇新堡的地窖中的紅鼻子老頭口中聽到。
在我看來,酒和橄榄油之間的一個顯著的區别就是,你不必為你的未來歲月預先埋下幾箱橄榄油。
橄榄油同酒的不同之處在于,油井不像酒那樣越陳越香,新鮮的橄榄油才是最好的橄榄油。
現在我的嘴裡飽受橄榄油的滋潤,嘴角和牙齒上還沾着油滴。
我上樓去見奧利弗。
他有點黑,短頭發,戴着眼鏡,安詳而帶着學究氣。
很早以前,我曾在意大利盧卡第一次看見一個油瓶子上的标簽上标有“額外清純”的字樣,卻一直搞不懂是什麼意思。
我于是向他請教。
這個“特别清純”的含義的确不太容易理解,給我的感覺就好像在描述一個意外懷孕的女人一樣。
橄榄油的清純同女人的貞潔,怎麼會分成不同的等級呢?我一直以為這是意大利人自吹自擂的作法——我的比你的更清純——那隻不過是讓标簽給人留下點更深刻的印象而已。
奧利弗從他的眼鏡上方看着我。
“事實上,”他說,“清純有三種不同的程度。
所有的橄榄油都含有自由脂肪酸。
如果是‘特别清純’的橄榄油,則含脂肪酸必須在百分之一以下;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一點五之間則稱為‘中度清純’;高于這一數值并低于百分之三點三,則隻能稱為‘清純’了。
”他微笑着問我,“也就是‘一般清純’,懂嗎?” 他又講到怎樣用橄榄釀制橄榄油,還有橄榄油被榨出來以後,怎樣逐漸老化(我很高興地聽到“特别清純”比其他程度的清純保持得更久些)。
正在我們進一步開始談到它的口感——怎樣品嘗時——奧利弗看了看他的表說,該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