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尋找完美的開塞器
關燈
小
中
大
,可是卻有兩名侍者專門來揭這些圓頂帽。
一個無聲的信号,傳者們便幾乎同時迅速揭開四個圓帽子。
也正是在那個晚上,出現了一個戲劇性的令人窘然的事件。
我點的小羊排在送菜的過程中迷了路,不知放在了哪一位客人的面前,而放在我面前的卻是滿滿一盤大馬哈魚。
所以,如果你遇到這種圓頂帽時,可一定要提高警惕,決不能掉以輕心。
自然,在米切爾-布拉斯飯店不會出現這種把菜送錯的危險。
我們的侍者把一個巨大的銀盤子高高地舉在肩頭,悄無聲息地來到餐桌跟前,輕輕地将參展的銀盤放在每一位顧客評委面前。
另一名專門負責布菜的侍者則用與印在菜單上相一緻的名稱準确地介紹每道菜,此時此刻,如果哪位顧客心不在焉,肯定是在記憶的茫茫大海中打撈這道菜的殘渣碎片,侍者就會禮貌而小聲地予以提醒。
在驗明正身之後,我們便大動幹戈。
一會兒,侍者卻端來了我們沒有點的一份菜——個我們不熟悉的光滑的白色壇子,正在冒着香噴噴的熱氣。
他拿着一個勺子,伸進去又弄出來,不一會,就把壇子中的美食整齊地盛放在顧客面前的盤子裡。
“這是我們這裡的特色菜,”侍者解釋道,“我們都叫它aligot(阿裡葛)。
” 對于這道阿裡葛,我想我應該特别交代一下。
它帶有奶油色的紋理,具有使人難忘的質感,松軟有如大妃糖.味道鮮美,人口即化。
你隻有在經過反思之後,才能肯定它确實是進到了你的胃裡。
如同許多好吃好喝的東西一樣,阿裡葛也是由僧侶發明的。
大約是在十二世紀,或許還要更早一些。
那年冬天,一些朝聖者來到了修道院,又冷又餓,他們問修道院僧侶,有沒有什麼東西或aliquid可吃。
由此流傳下來,拉丁語aliquid在流傳過程中演變成了法語中的aligot。
早年的做法主要是把奶油和面包屑放在一起煮,後來有了改進,制作過程也更加精緻。
今天,做這種阿裡葛需要四種原料:兩磅土豆,一磅新鮮的當地幹酪,半磅發酵的奶油,一兩瓣大蒜的粉末,若幹鹽和胡椒粉。
先把土豆煮爛,加上幹酪、酸奶和大蒜末,再調一些鹽和胡椒粉,然後一直攪動。
如果你攪動的勺子很難,從鍋裡的粥中拔出來,那就說明煮得過火了。
你可以往鍋裡加一些酒,再重新開始攪動。
阿裡葛是一種理想的滋補食品,在地裡勞動八個小時,滑了一天雪,或是走了十幾裡山路之後,喝一碗阿裡葛,是很解乏的。
不幸的是,假如你不是因為體力上的要求而隻是為了換換口味,那麼你隻能品嘗出它的鮮美來。
在曆經滄桑的烹饪菜單上,能夠發現這麼一種農民式的食物,本身就有點奇怪,另一方面,它提醒人們注意,并非隻有制作工藝複雜的食品才是好食品。
第二天早上,大霧彌漫,濃得像阿裡葛一樣,能見度僅在幾步之内。
雖然我們沒有如願以償地吃到著名的雛雞,也沒有見到我們期望已久的鄉村風光,我們還是很高興地看到了關着門的房舍、田野、傳統、烹饪、風景、地方口音,甚至還有那些完全不同的喧鬧的食客。
普羅旺斯似乎很遙遠,很具有異國情調。
而更令我們難以相信的是,幾個小時之後,我們就又回到豔陽高照、天空湛藍的世界中,回到黑色的地中海海濱,真是恍若隔世。
每頓飯後人們都情不自禁地做些比較,不僅比較食物,還有更全面的體驗。
究竟是什麼使一家飯店令人流連忘返呢?什麼使得你還想放地重遊?一家飯店如何達到它想達到的星級呢?我們驅車通過塞文山脈時,我們得出了結論,這就是,我們不能像米奇林(Michelin)公司的巡視員那樣僅限于客觀描述,限于對硬件設備僵化的測驗和評價。
米奇林公司制定的星級标準側重于烹饪的優點和飯店的外觀水平,包括設備條件和全體職員的外貌。
椅子必須是特殊設計、裝模漂亮的,侍者必須身着飯店的統一服裝,斟酒服務生必須戴須結,等等。
總之,必須在豪華的設施和器具——别緻的陶器、桌布、玻璃器皿、餐具、鮮花。
精心制作的菜譜、定做的燈具——方面有巨大的投資,要使顧客或者是米奇林公司的巡視員一進門就能感覺到飯店的豪華。
我相信這是一種商業運做,當然也是迎合顧客的心理,迎合法國人對富麗堂皇風格的偏好。
但是,不幸的是,它傾向于鼓勵營造一種安靜的虔誠的氣氛和态度,而缺少了羅傑斯稱作是吃的愉悅的東西。
而由于缺乏趣味,那些豪華的設備遭受到冷落的悲哀。
确實,品位雖然是個好東西,可你畢竟不能吃空氣呀!對于我來說,我甯肯在一個歡娛的人間房屋裡用餐,而不願虔誠肅穆地坐在豪華的地獄裡進膳。
這使我想起了拉摩爾旅店,它曾帶給我巨大的快樂,要按我個人的标準,至少它應屬于三星級水平。
但也許正是因為它的簡單的裝修和樸素的外觀,在一些主要的旅遊指南中竟然沒有它的名字。
在相當一個時期,它曾是很出名的飲食重鎮,現在,那台過時了的抽油煙機,被刷上藍白漆,如同聖器一樣放置在陽台上。
吧台正對着大門,鋅制的台面被成千上萬的胳膊肘磨得發亮,各種門類齊全的标牌和排列整齊的在外面很難一見的開胃酒将吧台烘托得氣派森然。
去餐廳必須經過廚房,你可以享受廚房裡飄出來的誘人的香味——醬油的香味,肉湯的香味,鐵闆燒肉的香味以及烘烤土豆的香味,被忘了,冬天還有黑色松露的香味——直撲你的鼻翼,形成了各種美食的前奏曲。
餐廳的陳設簡單純樸,牆角有一個石頭壁爐。
沒有任何刻意的别緻和時髦的裝飾,一切都是那麼樸素無華——用舊了的餐具和桌布,平凡的酒杯,褪了色的柔軟的餐巾。
在你捧着菜譜考慮點什麼菜的時候,廚房裡不斷傳來鍋碗瓢盆的交響曲。
沒過多久,第一道菜和最後的兩道菜都給你預備停當——當然,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每一份的量都很足——在你還沒有決定點什麼菜時,已經有人将備菜端到了你的桌子上。
這時隻需要你來做的事情就是在五六種建議
一個無聲的信号,傳者們便幾乎同時迅速揭開四個圓帽子。
也正是在那個晚上,出現了一個戲劇性的令人窘然的事件。
我點的小羊排在送菜的過程中迷了路,不知放在了哪一位客人的面前,而放在我面前的卻是滿滿一盤大馬哈魚。
所以,如果你遇到這種圓頂帽時,可一定要提高警惕,決不能掉以輕心。
自然,在米切爾-布拉斯飯店不會出現這種把菜送錯的危險。
我們的侍者把一個巨大的銀盤子高高地舉在肩頭,悄無聲息地來到餐桌跟前,輕輕地将參展的銀盤放在每一位顧客評委面前。
另一名專門負責布菜的侍者則用與印在菜單上相一緻的名稱準确地介紹每道菜,此時此刻,如果哪位顧客心不在焉,肯定是在記憶的茫茫大海中打撈這道菜的殘渣碎片,侍者就會禮貌而小聲地予以提醒。
在驗明正身之後,我們便大動幹戈。
一會兒,侍者卻端來了我們沒有點的一份菜——個我們不熟悉的光滑的白色壇子,正在冒着香噴噴的熱氣。
他拿着一個勺子,伸進去又弄出來,不一會,就把壇子中的美食整齊地盛放在顧客面前的盤子裡。
“這是我們這裡的特色菜,”侍者解釋道,“我們都叫它aligot(阿裡葛)。
” 對于這道阿裡葛,我想我應該特别交代一下。
它帶有奶油色的紋理,具有使人難忘的質感,松軟有如大妃糖.味道鮮美,人口即化。
你隻有在經過反思之後,才能肯定它确實是進到了你的胃裡。
如同許多好吃好喝的東西一樣,阿裡葛也是由僧侶發明的。
大約是在十二世紀,或許還要更早一些。
那年冬天,一些朝聖者來到了修道院,又冷又餓,他們問修道院僧侶,有沒有什麼東西或aliquid可吃。
由此流傳下來,拉丁語aliquid在流傳過程中演變成了法語中的aligot。
早年的做法主要是把奶油和面包屑放在一起煮,後來有了改進,制作過程也更加精緻。
今天,做這種阿裡葛需要四種原料:兩磅土豆,一磅新鮮的當地幹酪,半磅發酵的奶油,一兩瓣大蒜的粉末,若幹鹽和胡椒粉。
先把土豆煮爛,加上幹酪、酸奶和大蒜末,再調一些鹽和胡椒粉,然後一直攪動。
如果你攪動的勺子很難,從鍋裡的粥中拔出來,那就說明煮得過火了。
你可以往鍋裡加一些酒,再重新開始攪動。
阿裡葛是一種理想的滋補食品,在地裡勞動八個小時,滑了一天雪,或是走了十幾裡山路之後,喝一碗阿裡葛,是很解乏的。
不幸的是,假如你不是因為體力上的要求而隻是為了換換口味,那麼你隻能品嘗出它的鮮美來。
在曆經滄桑的烹饪菜單上,能夠發現這麼一種農民式的食物,本身就有點奇怪,另一方面,它提醒人們注意,并非隻有制作工藝複雜的食品才是好食品。
第二天早上,大霧彌漫,濃得像阿裡葛一樣,能見度僅在幾步之内。
雖然我們沒有如願以償地吃到著名的雛雞,也沒有見到我們期望已久的鄉村風光,我們還是很高興地看到了關着門的房舍、田野、傳統、烹饪、風景、地方口音,甚至還有那些完全不同的喧鬧的食客。
普羅旺斯似乎很遙遠,很具有異國情調。
而更令我們難以相信的是,幾個小時之後,我們就又回到豔陽高照、天空湛藍的世界中,回到黑色的地中海海濱,真是恍若隔世。
每頓飯後人們都情不自禁地做些比較,不僅比較食物,還有更全面的體驗。
究竟是什麼使一家飯店令人流連忘返呢?什麼使得你還想放地重遊?一家飯店如何達到它想達到的星級呢?我們驅車通過塞文山脈時,我們得出了結論,這就是,我們不能像米奇林(Michelin)公司的巡視員那樣僅限于客觀描述,限于對硬件設備僵化的測驗和評價。
米奇林公司制定的星級标準側重于烹饪的優點和飯店的外觀水平,包括設備條件和全體職員的外貌。
椅子必須是特殊設計、裝模漂亮的,侍者必須身着飯店的統一服裝,斟酒服務生必須戴須結,等等。
總之,必須在豪華的設施和器具——别緻的陶器、桌布、玻璃器皿、餐具、鮮花。
精心制作的菜譜、定做的燈具——方面有巨大的投資,要使顧客或者是米奇林公司的巡視員一進門就能感覺到飯店的豪華。
我相信這是一種商業運做,當然也是迎合顧客的心理,迎合法國人對富麗堂皇風格的偏好。
但是,不幸的是,它傾向于鼓勵營造一種安靜的虔誠的氣氛和态度,而缺少了羅傑斯稱作是吃的愉悅的東西。
而由于缺乏趣味,那些豪華的設備遭受到冷落的悲哀。
确實,品位雖然是個好東西,可你畢竟不能吃空氣呀!對于我來說,我甯肯在一個歡娛的人間房屋裡用餐,而不願虔誠肅穆地坐在豪華的地獄裡進膳。
這使我想起了拉摩爾旅店,它曾帶給我巨大的快樂,要按我個人的标準,至少它應屬于三星級水平。
但也許正是因為它的簡單的裝修和樸素的外觀,在一些主要的旅遊指南中竟然沒有它的名字。
在相當一個時期,它曾是很出名的飲食重鎮,現在,那台過時了的抽油煙機,被刷上藍白漆,如同聖器一樣放置在陽台上。
吧台正對着大門,鋅制的台面被成千上萬的胳膊肘磨得發亮,各種門類齊全的标牌和排列整齊的在外面很難一見的開胃酒将吧台烘托得氣派森然。
去餐廳必須經過廚房,你可以享受廚房裡飄出來的誘人的香味——醬油的香味,肉湯的香味,鐵闆燒肉的香味以及烘烤土豆的香味,被忘了,冬天還有黑色松露的香味——直撲你的鼻翼,形成了各種美食的前奏曲。
餐廳的陳設簡單純樸,牆角有一個石頭壁爐。
沒有任何刻意的别緻和時髦的裝飾,一切都是那麼樸素無華——用舊了的餐具和桌布,平凡的酒杯,褪了色的柔軟的餐巾。
在你捧着菜譜考慮點什麼菜的時候,廚房裡不斷傳來鍋碗瓢盆的交響曲。
沒過多久,第一道菜和最後的兩道菜都給你預備停當——當然,正如我們所看到的,每一份的量都很足——在你還沒有決定點什麼菜時,已經有人将備菜端到了你的桌子上。
這時隻需要你來做的事情就是在五六種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