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尋找完美的開塞器

關燈
去年聖誕節,一個生活奢糜但心地善良的朋友送給我一件禮物,他稱之為代表目前最先進的工藝水平的開塞器。

    這确實是一件制作精良的器具,盡管它看上去似乎更像是一個水壓杠杆設備。

    随帶的說明書信誓旦旦地保證,它能夠開啟最堅硬的木塞。

    我的朋友告訴我,這是一個隻有内行才會懂得鑒賞的開塞器。

    他還當場為我做了示範,用優雅美妙的動作啟開了一個木塞。

     然而,令人遺憾的是,這個完美元缺的開塞器在我們家中卻派不上任何用場,這個優秀的“人才”從此失業了,它再未開啟過任何木塞,隻是安靜地躺在盒子裡,既不實用也不可愛。

     為了将我的這種近乎忘恩負義的言論闡述明白,我們有必要追溯一下那個在離阿維尼翁不遠的一個鄉村房舍裡的夏日午餐。

    那時我是羅傑斯的客人。

    感謝羅傑斯,多年來他一直好心地指點我如何享受餐桌上的快樂。

    (衆所周知,正如他經常提醒我的那樣,英國的烹饪人才都隻局限于炮制早餐和爛熟的斯第爾頓奶酪。

    )羅傑斯不是廚師,而是美食家,用他的話說,是一個知識淵博、以享受佳肴美撰為樂的餐桌學者。

    他能品嘗出食物或酒類之間的細微差别。

    他宣稱他的成年生活的大部分貢獻給了吃吃喝喝,他的高品級的胃和高超的鑒賞技術完全可以證明這一點。

    同時,他還是一個盲目的愛國主義者,堅信在任何有價值的事務方面法國都站在世界潮流的最尖端。

     在我們坐下來吃午飯之前,羅傑斯提議我們兩個人應該先訓練一下我們的味覺——這是他自願進行的唯一的一種練習——品嘗和比較一下兩種産自羅納之濱的白葡萄酒的口感,一種是剛剛推出的考德利爾,另一種則是年代久遠的赫爾米木齊。

    侍應生走了過來,将兩個裝滿冰屑的桶放在餐桌上,細長的酒瓶埋沒在冰水中,瓶壁上冰冷的水珠閃閃發光。

    羅傑斯看到酒,搓了搓手,然後在冰水中旋轉酒瓶,不多久,他抽出凍得發麻的手來,手指彎曲着在空中晃動,像是貝多芬在彈奏鋼琴。

    稍歇片刻,他伸手從自己的褲子口袋中掏出一個開塞器,小心地把它展露出來。

     羅傑斯打開開塞器,将其中彎曲的短刀擱在考德利爾酒瓶的瓶頸上,優雅地旋轉了一下手腕,瓶帽應聲而落。

    他仿佛是一個技藝高超的外科醫生,動作幹淨利落,瓶塞毫發未損。

    他拔出軟木塞,放在鼻子底下聞了聞,點了點頭,之後,再以同樣的動作施之于赫爾米太齊,然後準備将開塞器封存入庫。

    他的手收回口袋之前,我提出想看一看他這件寶貝。

     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美觀的開塞器。

    據說這種牙塞器是根據一個叫做“侍者朋友”的設計制作出來的——一頭是刀片,另一頭是控制杆,中間是螺旋鑽。

    當然它也借鑒了普通的開葡萄汁的開塞器,不過沒有雷同之處。

    這種開塞器掂在手裡有點沉,牛角般的手柄打磨得非常光滑,每頭都有一個鋼制裝飾物。

    一條黑色的鋼制脊梁橫貫把手,盡頭處比較扁平,好像是蜜蜂的圖形。

    控制杆上刻有拉圭奧羅的字樣。

     羅傑斯告訴我說:“這是世界上最好的開塞器。

    ”他往酒杯中斟滿了酒,笑了笑,補充說:“當然也是法國最好的。

    ”我們一邊飲酒,他喋喋不休地一邊給我灌輸有關開塞器的知識。

     拉圭奧羅是法國南部阿威格農地區的一個小鎮,以盛産刀器而聞名于世。

    拉圭奧羅開塞器的鼻祖可以追溯到一八八O年,随着軟木塞的發明而誕生。

    (事實上,軟木塞的出現還要更早一些,大約在十九世紀初。

    但在法國南部地區,除了快速打碎酒瓶瓶頸,對于起開木塞并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成就。

    )就這樣,許多年過去了,類似不鏽鋼之類的精緻材料被引人設計過程中,但是變化并不大,至少在制造真正的器具如開塞器方面沒有什麼顯著的變化。

     不幸的是,羅傑斯說,在那個邪惡腐朽的舊世界裡,到處都能看到假冒産品,比如機制的拉圭奧羅的刀子,這些刀子都是用機器制作組裝的,隻用一小時就能造一把,所以售價很便宜。

    真正的拉圭奧羅産品需要五十道獨立的工序,全是用手工進行。

    每把刀子的各個零件最後都由一個工匠組裝起來,而不是由機器組裝,每一個刀片上都打一個L,作為正宗的印記和标志。

    還有其他一些傳統标記:在刀片的背部有波紋形的刻痕代表着水,蜜蜂的圖形代表氣,刀脊上有光焰的圖形代表火,刀把上鑲嵌的一群黃銅小釘——這是麥粒的圖形一一代表土。

    如果沒有這些标記,刀子即使鋒利、漂亮,甚至制作精良,卻不是地道的正宗貨。

     說到這裡,羅傑斯覺得是進行另一個示範的時候了,他伸手拿過來那瓶教皇新堡葡萄酒,這瓶酒打發了幹酪遲遲不來的空隙。

    他指着開塞器中的短刀對我說:“看見這個了嗎?刀刃是鋸齒形的,它比直刃開啟瓶蓋更快捷、更利索,而且還不生鏽。

    ”他啟開瓶蓋,拔出軟木塞。

    “另外,”他一邊貪婪地聞着木塞一邊說,“你看,這個螺絲鑽的樣子是不是有點像豬尾巴形狀,上面有凹槽,這就使得軟木塞不會破裂,簡直太奇妙了,你必須也弄一個這東西。

    ” 為了最後這句話,他建議我們做一次遠征。

    這是一個近乎盲動的計劃,但不知為何,将這個計劃放在漫長的午餐時間裡讨論,卻給人一種近乎完美的感覺。

    這樣吧,羅傑斯說,我們開車到拉圭奧羅,給你買一個開塞器,不,不能叫買,應該叫投資,我保證你不會後悔的。

    近年來,拉圭奧羅餐飲業的名氣一路攀升,我們到了拉圭奧羅,如果不到米切爾-布拉斯餐館吃一頓,簡直就不算到過拉圭奧羅。

    這家餐館的名聲,是由四名戴羽飾絲絨帽的廚師和一個十九二十歲左右臯特-米羅級别的小導遊給張揚起來的。

    不僅如此,這裡還是金發高盧女郎的夢鄉。

    據羅傑斯介紹,這是一家非常貴族化的餐館,它的特色菜是美味雛雞,吃過這道菜你才會發現,其他的雞無論怎麼做簡直就是麻雀。

    這種雛雞堪稱是家禽中的王後,當然,不消說,也是法國家食中的王後。

     如此好景好酒好雞,令我們的生活陡然生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