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家居指南

關燈
《紐約時報》餐飲評論家有一項驚人的發現:普羅旺斯根本不存在。

     一位居住在紐約的紳士熱拉爾德-辛普森寄來了一封信,聲稱報紙上有則消息把他搞糊塗了。

    他的信裡附有這份令他疑窦叢生的報紙,那篇文章讀起來令人悲哀,它譴責普羅旺斯是一個擁有聰明的鄉下人和糟糕的食物的地方,熱拉爾德的迷惑正在此間。

    他寫道,我記得我在那兒度假時它根本不是這個樣子,不像你們描寫的那個樣子。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在過去短短的幾年裡能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嗎? 我又一次拜讀了這篇文章,它的确讓普羅旺斯聽起來不那麼吸引人,還指責那裡的餐館和餐飲業服務不好。

    以前有人給我寄送過類似的文章,是那些自以為是的專欄作家們撰寫的,這些人急于發現潛伏在金黃色素衣草下的田野和微笑臉龐的名信片背後他們稱之為“現實”的東西。

    讓他們見到一位不再心存幻想的來訪者,碰上一個惡聲惡氣的店主或者吃一頓糟糕的飯菜,他們便快樂地回家了——他們找到了自己的故事。

    我雖然并不贊同他們所寫的東西,但不能不承認,他們所吐露的在某些方面是相當公平的。

    對普羅旺斯,我們全都有自己的觀點和感受,雖然我的看法與那些隻在這兒呆一兩個星期的人截然不同,尤其是選擇八月來這裡休閑的人,那是一年中最人滿為患。

    不具代表性的月份。

     送到我這裡的那篇文章的題目是《去年八月我在普羅旺斯》,發表在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二日的《紐約時報》上,這是世界上最著名、最有影響的報刊之一。

    文章的作者是呂特-賴希爾(RuthReichl),我确信這個名字要是在曼哈頓的廚師中不經意間說出,将會引起顫栗的佩服。

    那年四月,她作為《紐約時報》的餐飲評論家,更加耀眼和眩目。

    現在她已經跳槽了。

    在借懂無知的世界裡,她是烹饪領域一座光輝的燈塔,烹調名望的創立者和打破者。

    總之,她是一位精通自己本行業的女人——正如一位聰明的老農所言。

     作為一位食品專欄作家和編輯,賴希爾最擅長的是她具有及時抓住事物本質的能力。

    在她八月訪問期間,她能夠調查、考慮、總結或者忘掉法國的整個地區。

    多麼勤奮!然而她依然設法騰出時間過了一個令人失望的假期。

     一份多麼令人失望的目錄從早飯就已開始:令人讨厭的棍子面包,更糟糕的羊角面包,還有馊咖啡。

    市場上竟沒有挑出一個熟透的番茄,桃子像石頭一樣堅硬,綠豆看起來幹巴巴的。

    沒有什麼東西能比看到幹巴巴的綠豆更讓食品評論家感到心情沉重的了。

    她的心愈加下沉,法國不産土豆,肉鋪也沒有小羊肉。

    這兒是美食家的地獄。

    賴希爾說,她到超市去,被迫在一個不開市的日子裡去購物,這樣一點也沒有沖淡她那不滿的情緒。

    那兒,食物也相當慘淡,肉類和蔬菜是一場徹頭徹尾的失敗。

    乳酪來自工廠,面包包裝在塑料紙裡。

    恐怖中的恐怖,在她回家路上,當地的德構斯蒂諾市場裡,單是各類玫瑰葡萄酒占用的空間就比所有的麥片粥、小甜餅和脆餅都多。

    想想這種事!比小甜餅還多的葡萄酒!要比腐化堕落社會裡的顯著标記更多。

     其他意外發現将接履而來,但在它們到來之前更加詳細地檢查一下這一堆悲慘情況的頭一部分是值得的。

    無疑,在普羅旺斯你能看到許多不重要的食品,不過要是讓你在你所到達的每個地方都能找到不錯的食品,這不是粗心就是極其缺乏當地知識。

    在普通遊客身上這是可理解的,但呂特-賴希爾自然不是普通遊客,她的工作是緻力于發現美食,她自然與烹饪和新聞圈子有着特殊的關系。

    她在法國當然有朋友和同事,能正兒巴經告訴她在普羅旺斯——正如在世界其他地方一樣——應該去什麼地方。

    難道沒有人告訴她一些好地址?她自己也沒有要求?她沒有看過她在《國際先驅論壇報》的同行帕特裡夏-韋爾斯(PatriciaWells)撰寫的優秀著作嗎?韋爾斯是位美食家,對普羅旺斯十分熟悉和了解。

    顯然并非如此。

     市場上沒有熟透的番茄,肉鋪裡也沒有誘人的嫩羊肉,我們在普羅旺斯的幾年内從未遇到過這兩種令人失望的事情。

    這也許是因為運氣不佳,也許是因為去市場和肉鋪太晚了,最好的貨品已經買完。

    八月就是這樣。

    至于亂糟糟的超市,給賴希爾的建議要麼糟糕透頂,要麼根本沒人給她建議。

    當然一些超市裡有工廠奶酪和塑料包裝面包,盡管我不明白這一點為何值得一提。

    超市是專門銷售大批生産的食品,大部分都合法地用塑料紙包裝。

    即便如此,并非所有的超市都是一樣。

    盡管小甜餅的種類不一定達到德構斯諾市場的标準,但普羅旺斯的大部分超市有銷售新鮮奶酪的專櫃和自己的面包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