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小
中
大
李善才
高密紅土潭,居邑之東偏,水清而冽,深不可測,無敢遊泳者,顧未嘗以妖聞也。
邑人李善才,一溺之後,而妖說叢興矣。
善才,傳者佚其名,幼孤,家素封。
母有淑德,喜施與,有觀音菩薩之目。
善才幼時,豐肌肉,面白皙,美姿容,故鄉人拟之為善才童子,遂呼之曰善才、善才,而真名轉為所掩。
善才慧,不解音律,而善辨琴聲。
讀書目數行下,年甫舞象,下筆成文,動辄千言。
家藏古匕首一,愛逾拱璧,時時把玩。
為作歌雲: 餘家匕首鋒如霜,荊卿把去刺秦王。
一擲不中荊卿死,至今餘恨終未忘。
挂壁悲鳴夜出鞘,星流熠熠寒生光。
佩之登山臨水去,蛟龍魑魅皆遁藏。
我之視爾真如命,爾其護我壽而臧。
但恐飛逐劍仙去,拂拭貯之虎皮囊。
又嘗夢中得句雲: 柳毅出龍宮,宮花盡意紅。
恨多難着筆,作賦讓文通。
及覺不知所謂。
是年就師鄰村,距家裡許。
一日遄歸,道經潭上。
時盛夏,天方午,苦熱,就潭畔解笠釋扇,掏水而盥。
忽異香撲鼻,有女子素襪淩波,自潭中出。
大駭欲奔。
女子欻已至前,執其袪。
益懼,戰栗欲啼。
女出紅巾為之拭面,桃靥藏春,柳眉解語,嫣然笑曰:&ldquo唉!好男子,反為女郎吓啼矣。
子無畏,我水仙也,與君有緣,故要君于此。
&rdquo舉手反指雲:&ldquo妾即居此,盍辱臨乎?&rdquo随其指處視之,長廊廣廈,疏林半遮,碧瓦白垩,掩映樹隙。
夙稔無此巨室,益懼,奪手欲逃。
女子強掖之行,瞬息已至。
樓台近水,金碧交輝,牆柳擁青,沼荷争白。
門南向洞開,旁卧老厖大如犢,昂頭欲起,猙獰可怖。
女急叱之去,肩随而入。
見白石砌路,苔錢亂鋪;蒼松翠竹,夾道成林,陰翳郁蓊,不睹天日。
善才至此,蓋已如醉如夢,不辨東西,唯女子左右之而已。
複前行盡其林,忽天地開郎。
達一宮院,庭曠闊,花木四周,麗日曝錦,微風度香,仙境也。
行至半庭,見綠蕉成叢,一雛鬟自叢中出,年約十三四,憨态可掬,手撚紅花,俯首自簪。
女知呵曰:&ldquo小鬟俊死矣!憨跳無狀,獨不畏贻譏貴客乎?&rdquo鬟亦不畏怯,猶引手自扪鬓邊花,牽衣問曰:&ldquo伊何人?得毋即所謂善才者耶?&rdquo曰:&ldquo然。
&rdquo曰:&ldquo向見南海童子,殆猶不及,怪得阿姑着意也。
&rdquo女斜睨之曰:&ldquo再饒舌,掌頰矣。
&rdquo乃掩口前趨,至門外,搴簾以待。
女推善才入曰:&ldquo從此堕虎狼窟矣,子将安歸?&rdquo複慝笑曰:&ldquo尚作呱呱泣耶?行當為汝覓阿姆。
&rdquo言次,由堂而室,已至卧榻。
繡幄低垂,流蘇半掩,魚錦裀重,龍須席涼。
女捺善才坐,而自倚枕斜卧,凝睇飽觀,不稍瞬。
善才神魂稍定,默計無可脫理,含愁嘿嘿,流覽室内。
則玳瑁飾梁,珊瑚嵌柱;屏張雲母,簾漾珍珠;金迷紙醉,煙篆香濃。
蓋小鬟方添香入鼎也。
鼎狀古拙,色兼蒼翠,濃潤欲滴。
東壁懸柳毅傳書圖,筆意生動,眉目流盼。
凝眸久睇,幾忘其為畫也。
旁一聯,非绫非紙,色近泥金。
其文曰: 洞府有花皆智慧,仙家無事隻琴棋。
下設碧玉案,供綠膽瓶,插青蓮花。
白玉床橫設北窗下,棋一枰、琴一張置其上。
竊疑水晶宮殿,移置人間,廣寒清虛,未必天上矣。
瞻顧良久,仍默無言。
女揶揄之曰:&ldquo田舍郎,生平未嘗睹此。
使君自來,當疑誤入梵王宮。
我若據案南方,使小鬟合十側立,君必以為活菩薩,我恰好受善才童子五十三參矣。
&rdquo善才俯不答。
女複殷殷執手,問年歲。
始低應曰:&ldquo生十五年矣。
&rdquo女曰:&ldquo乙卯肖兔,小奴兩歲,奴癸醜也。
&rdquo 言已,忽顧小鬟曰:&ldquo貪笑谑,遂忘正事。
日已晡,郎君得毋餒耶?速将桃來。
&rdquo鬟領命去。
少頃,将二枚至。
女舉以授善才。
視之,晶瑩透光,能見其核,一若水晶琢成也者。
時善才苦渴,因言曰:&ldquo饑則猶未,實已渴甚,苟不見殺,乞賜瓊漿一瓯耳。
&rdquo女曰:&ldquo此冰桃也,但食之,饑渴都除矣。
&rdquo善才面壁啖,陡覺肺腑清涼,精神發越。
女又殷殷甚厚,初無惡态。
疑懼少息,始敢與談。
乃曰:&ldquo俗眼不識真仙,卿果何如人,而行藏詭秘如此?&rdquo女曰:&ldquo君不聞洛水宓妃乎?即吾母也。
奴所以戀戀于此者,為君故耳。
&rdquo善才憶小鬟庭中語,及潭上&ldquo有緣&rdquo之說,知非噬人者,心益甯帖。
女顧小鬟笑曰:&ldquo我道此桃佳,良不謬。
療渴解饑,都屬餘事,所足珍者,及壯膽之神丹,開口之寶鑰也。
&rdquo言已,顧善才而笑。
善才亦笑。
女見善才意漸定,益喜,按其項,使就枕。
自移枕對卧,而執其手,從容言曰:&ldquo久聞子天才俊逸,步趨青蓮,妾吟君和,佳句定複驚人。
&rdquo因吟雲: 鎮日含情頭懶擡,忽傳柳毅到門來。
郎君應号掃愁帚,皺滿雙蛾一旦開。
善才曰:&ldquo天才哉!吾當退避三舍矣。
&rdquo女強之和,和曰: 貌慚仙子首羞擡,誤入桃花洞裡來。
若是劉郎真可意,洞門從此莫輕開。
女以手指其額曰:&ldquo誰道郎君稚?未合卺,便欲禁锢細君,為君婦者,不亦難乎?&rdquo善才曰:&ldquo必盡人而夫之,乃得遂其大欲?&rdquo因大諧笑。
女又曰:&ldquo宵來不寐,偶拈絕句,請得為君誦之。
雖然投桃者頗作報瓊之奢望,想君或不吝教也。
&rdqu
邑人李善才,一溺之後,而妖說叢興矣。
善才,傳者佚其名,幼孤,家素封。
母有淑德,喜施與,有觀音菩薩之目。
善才幼時,豐肌肉,面白皙,美姿容,故鄉人拟之為善才童子,遂呼之曰善才、善才,而真名轉為所掩。
善才慧,不解音律,而善辨琴聲。
讀書目數行下,年甫舞象,下筆成文,動辄千言。
家藏古匕首一,愛逾拱璧,時時把玩。
為作歌雲: 餘家匕首鋒如霜,荊卿把去刺秦王。
一擲不中荊卿死,至今餘恨終未忘。
挂壁悲鳴夜出鞘,星流熠熠寒生光。
佩之登山臨水去,蛟龍魑魅皆遁藏。
我之視爾真如命,爾其護我壽而臧。
但恐飛逐劍仙去,拂拭貯之虎皮囊。
又嘗夢中得句雲: 柳毅出龍宮,宮花盡意紅。
恨多難着筆,作賦讓文通。
及覺不知所謂。
是年就師鄰村,距家裡許。
一日遄歸,道經潭上。
時盛夏,天方午,苦熱,就潭畔解笠釋扇,掏水而盥。
忽異香撲鼻,有女子素襪淩波,自潭中出。
大駭欲奔。
女子欻已至前,執其袪。
益懼,戰栗欲啼。
女出紅巾為之拭面,桃靥藏春,柳眉解語,嫣然笑曰:&ldquo唉!好男子,反為女郎吓啼矣。
子無畏,我水仙也,與君有緣,故要君于此。
&rdquo舉手反指雲:&ldquo妾即居此,盍辱臨乎?&rdquo随其指處視之,長廊廣廈,疏林半遮,碧瓦白垩,掩映樹隙。
夙稔無此巨室,益懼,奪手欲逃。
女子強掖之行,瞬息已至。
樓台近水,金碧交輝,牆柳擁青,沼荷争白。
門南向洞開,旁卧老厖大如犢,昂頭欲起,猙獰可怖。
女急叱之去,肩随而入。
見白石砌路,苔錢亂鋪;蒼松翠竹,夾道成林,陰翳郁蓊,不睹天日。
善才至此,蓋已如醉如夢,不辨東西,唯女子左右之而已。
複前行盡其林,忽天地開郎。
達一宮院,庭曠闊,花木四周,麗日曝錦,微風度香,仙境也。
行至半庭,見綠蕉成叢,一雛鬟自叢中出,年約十三四,憨态可掬,手撚紅花,俯首自簪。
女知呵曰:&ldquo小鬟俊死矣!憨跳無狀,獨不畏贻譏貴客乎?&rdquo鬟亦不畏怯,猶引手自扪鬓邊花,牽衣問曰:&ldquo伊何人?得毋即所謂善才者耶?&rdquo曰:&ldquo然。
&rdquo曰:&ldquo向見南海童子,殆猶不及,怪得阿姑着意也。
&rdquo女斜睨之曰:&ldquo再饒舌,掌頰矣。
&rdquo乃掩口前趨,至門外,搴簾以待。
女推善才入曰:&ldquo從此堕虎狼窟矣,子将安歸?&rdquo複慝笑曰:&ldquo尚作呱呱泣耶?行當為汝覓阿姆。
&rdquo言次,由堂而室,已至卧榻。
繡幄低垂,流蘇半掩,魚錦裀重,龍須席涼。
女捺善才坐,而自倚枕斜卧,凝睇飽觀,不稍瞬。
善才神魂稍定,默計無可脫理,含愁嘿嘿,流覽室内。
則玳瑁飾梁,珊瑚嵌柱;屏張雲母,簾漾珍珠;金迷紙醉,煙篆香濃。
蓋小鬟方添香入鼎也。
鼎狀古拙,色兼蒼翠,濃潤欲滴。
東壁懸柳毅傳書圖,筆意生動,眉目流盼。
凝眸久睇,幾忘其為畫也。
旁一聯,非绫非紙,色近泥金。
其文曰: 洞府有花皆智慧,仙家無事隻琴棋。
下設碧玉案,供綠膽瓶,插青蓮花。
白玉床橫設北窗下,棋一枰、琴一張置其上。
竊疑水晶宮殿,移置人間,廣寒清虛,未必天上矣。
瞻顧良久,仍默無言。
女揶揄之曰:&ldquo田舍郎,生平未嘗睹此。
使君自來,當疑誤入梵王宮。
我若據案南方,使小鬟合十側立,君必以為活菩薩,我恰好受善才童子五十三參矣。
&rdquo善才俯不答。
女複殷殷執手,問年歲。
始低應曰:&ldquo生十五年矣。
&rdquo女曰:&ldquo乙卯肖兔,小奴兩歲,奴癸醜也。
&rdquo 言已,忽顧小鬟曰:&ldquo貪笑谑,遂忘正事。
日已晡,郎君得毋餒耶?速将桃來。
&rdquo鬟領命去。
少頃,将二枚至。
女舉以授善才。
視之,晶瑩透光,能見其核,一若水晶琢成也者。
時善才苦渴,因言曰:&ldquo饑則猶未,實已渴甚,苟不見殺,乞賜瓊漿一瓯耳。
&rdquo女曰:&ldquo此冰桃也,但食之,饑渴都除矣。
&rdquo善才面壁啖,陡覺肺腑清涼,精神發越。
女又殷殷甚厚,初無惡态。
疑懼少息,始敢與談。
乃曰:&ldquo俗眼不識真仙,卿果何如人,而行藏詭秘如此?&rdquo女曰:&ldquo君不聞洛水宓妃乎?即吾母也。
奴所以戀戀于此者,為君故耳。
&rdquo善才憶小鬟庭中語,及潭上&ldquo有緣&rdquo之說,知非噬人者,心益甯帖。
女顧小鬟笑曰:&ldquo我道此桃佳,良不謬。
療渴解饑,都屬餘事,所足珍者,及壯膽之神丹,開口之寶鑰也。
&rdquo言已,顧善才而笑。
善才亦笑。
女見善才意漸定,益喜,按其項,使就枕。
自移枕對卧,而執其手,從容言曰:&ldquo久聞子天才俊逸,步趨青蓮,妾吟君和,佳句定複驚人。
&rdquo因吟雲: 鎮日含情頭懶擡,忽傳柳毅到門來。
郎君應号掃愁帚,皺滿雙蛾一旦開。
善才曰:&ldquo天才哉!吾當退避三舍矣。
&rdquo女強之和,和曰: 貌慚仙子首羞擡,誤入桃花洞裡來。
若是劉郎真可意,洞門從此莫輕開。
女以手指其額曰:&ldquo誰道郎君稚?未合卺,便欲禁锢細君,為君婦者,不亦難乎?&rdquo善才曰:&ldquo必盡人而夫之,乃得遂其大欲?&rdquo因大諧笑。
女又曰:&ldquo宵來不寐,偶拈絕句,請得為君誦之。
雖然投桃者頗作報瓊之奢望,想君或不吝教也。
&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