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巴陵之大盜窟
關燈
小
中
大
拉我扯。
挑水的照常一步一步地走,隻将頭頂略略地向兩邊晃動,小孩兒的手,便個個撲了空。
一路追趕着拉扯,走了半裡遠近的沙灘,始終沒一個小孩兒的手挨着了包巾,兩桶滿滿的水,一點一滴都不會潑出。
衆小孩兒隻追得氣喘籲籲,沒一個有再鬧玩笑的勇氣了。
挑水的就和沒這回事一般。
楊先績不覺大驚,暗想曹容海不是不懂武藝,沒有眼力的人,怎麼這樣一個有本領的人,會要他挑水呢,難道曹容海竟不知道嗎?望着挑水的走過去了,便問曹容海道:&ldquo那位挑水的師傅,尊姓大名,何時到尊府來的?&rdquo曹容海笑道:&ldquo這人姓羅,是一個耍子,什麼事也不懂得,隻會推車挑擔,做一類笨重的事,在舍間多年了。
我因知道他的性情舉動,不差他做他不願幹的事體,所以他很高興在舍間。
幾年來工資多少,他也不争論。
他父母早去了世,沒有妻子,單身一個人,便給他多錢,他也用不着。
&rdquo 楊先績問道:&ldquo他原籍是哪裡人?他自己找到府上來做工的嗎?&rdquo曹容海道:&ldquo他原籍是山東蓬萊人。
前幾年有一大幫逃荒的人,打巴陵經過,就有他在裡面。
我那次捐了五千串錢、五百擔米赈濟那些荒民,因見他身強力壯,又像個誠實人的樣子,便留他下來,在舍間做粗笨的事。
久而久之,才知道他是個一點兒沒心眼的人。
&rdquo 楊先績心想曹容海這派言語,絕不是實在情形。
這人跟着逃荒的到這裡來,卻有些兒像我記得前幾年,是由湖北來了一大幫逃荒的,其中雜着綠林中人物,到處明搶暗劫。
後來因劫了湘鄉一家巨富,湖南撫台赫然大怒,才派兵押送出境,遞解各回原籍。
大約這姓羅的也是當中的一個好手,被曹容海看出來,收作自己心腹。
若不然,我今才第二次見姓羅的面,就已看出他的本領來,豈有曹容海和他相處數年,本來一點兒不耍的人,竟認他作耍子之理?據我看來,這曹家很不妥當。
楊先績心裡雖這麼思量,面子上卻一些兒沒露出猶疑的神色來,也不再談姓羅的話了,随口談了一會兒山川風物,仍和曹容海回到曹家。
這夜二更過後,曹容海向楊先績道了安置,自回裡面安歇去了。
楊先績睡在床上,将數日來所見曹家的情形,作種種推測,思潮起伏,再也睡不着,隻得起來挑燈獨坐。
正在揣想,何以委屈姓羅的做推車挑擔的賤役。
忽見窗外黑影一晃,飛燕似的,從窗眼裡飛進一個人來,落地毫無聲息。
楊先績何等機警、何等靈捷的人,他心裡正覺得這地方不妥,這時忽見有人從窗眼飛進來,他有不防備的麼?來人的腳還不曾着地,楊先績早已騰身飛出了窗外,喝問是誰,夤夜來此何幹?隻見那人在房裡低聲答道:&ldquo楊大哥不要猜疑,我是這裡挑水的羅秃子,請進來,有要緊的話和大哥商量。
&rdquo 楊先績因不知來的是什麼人,恐怕是前來行刺的,慮及房中仄狹了,不好動手。
既聽是那個姓羅的,又隔窗看見姓羅的赤着雙手,也就把這顆心放下了。
遂翻身進房問道:&ldquo足下有何事見教?&rdquo 羅秃子請楊先績坐了,回身在房外看了一周,才進來向楊先績說道:&ldquo我在這裡好幾年,眼裡看見的人,也不算少了,不曾見過一個有楊大哥這般能耐的,我心裡實在佩服極了。
不過像楊大哥這般本領的人,在這裡作食客,太無趣味了。
曹容海這人,徒有虛名,借着好客的招牌,圖在江湖上立些聲名,其實待人毫無真心。
講到本領一層,他固然夠不上,就是眼力,也一點兒沒有。
他看人全賴兩隻耳朵,這人的聲名大,資格老,他就恭而且敬地迎接到家裡來,比供奉祖宗還要加倍,臨走送盤川起碼三五百兩。
若這人肯向他開口,整千的都願送給人,他所望的就是想這人得了他的銀錢,高興替他在江湖上吹噓吹噓,他冤枉得來的錢,是這般冤枉花掉的。
&ldquo幾年來,我親眼所看見的,至少也在五萬兩以上了。
若這人沒多大的名頭,聽憑你武藝登天,說給他不聽,做給他不看,休說想他幫助三五十兩銀子,便想吃他一頓酒飯,他都不願意。
&ldq
挑水的照常一步一步地走,隻将頭頂略略地向兩邊晃動,小孩兒的手,便個個撲了空。
一路追趕着拉扯,走了半裡遠近的沙灘,始終沒一個小孩兒的手挨着了包巾,兩桶滿滿的水,一點一滴都不會潑出。
衆小孩兒隻追得氣喘籲籲,沒一個有再鬧玩笑的勇氣了。
挑水的就和沒這回事一般。
楊先績不覺大驚,暗想曹容海不是不懂武藝,沒有眼力的人,怎麼這樣一個有本領的人,會要他挑水呢,難道曹容海竟不知道嗎?望着挑水的走過去了,便問曹容海道:&ldquo那位挑水的師傅,尊姓大名,何時到尊府來的?&rdquo曹容海笑道:&ldquo這人姓羅,是一個耍子,什麼事也不懂得,隻會推車挑擔,做一類笨重的事,在舍間多年了。
我因知道他的性情舉動,不差他做他不願幹的事體,所以他很高興在舍間。
幾年來工資多少,他也不争論。
他父母早去了世,沒有妻子,單身一個人,便給他多錢,他也用不着。
&rdquo 楊先績問道:&ldquo他原籍是哪裡人?他自己找到府上來做工的嗎?&rdquo曹容海道:&ldquo他原籍是山東蓬萊人。
前幾年有一大幫逃荒的人,打巴陵經過,就有他在裡面。
我那次捐了五千串錢、五百擔米赈濟那些荒民,因見他身強力壯,又像個誠實人的樣子,便留他下來,在舍間做粗笨的事。
久而久之,才知道他是個一點兒沒心眼的人。
&rdquo 楊先績心想曹容海這派言語,絕不是實在情形。
這人跟着逃荒的到這裡來,卻有些兒像我記得前幾年,是由湖北來了一大幫逃荒的,其中雜着綠林中人物,到處明搶暗劫。
後來因劫了湘鄉一家巨富,湖南撫台赫然大怒,才派兵押送出境,遞解各回原籍。
大約這姓羅的也是當中的一個好手,被曹容海看出來,收作自己心腹。
若不然,我今才第二次見姓羅的面,就已看出他的本領來,豈有曹容海和他相處數年,本來一點兒不耍的人,竟認他作耍子之理?據我看來,這曹家很不妥當。
楊先績心裡雖這麼思量,面子上卻一些兒沒露出猶疑的神色來,也不再談姓羅的話了,随口談了一會兒山川風物,仍和曹容海回到曹家。
這夜二更過後,曹容海向楊先績道了安置,自回裡面安歇去了。
楊先績睡在床上,将數日來所見曹家的情形,作種種推測,思潮起伏,再也睡不着,隻得起來挑燈獨坐。
正在揣想,何以委屈姓羅的做推車挑擔的賤役。
忽見窗外黑影一晃,飛燕似的,從窗眼裡飛進一個人來,落地毫無聲息。
楊先績何等機警、何等靈捷的人,他心裡正覺得這地方不妥,這時忽見有人從窗眼飛進來,他有不防備的麼?來人的腳還不曾着地,楊先績早已騰身飛出了窗外,喝問是誰,夤夜來此何幹?隻見那人在房裡低聲答道:&ldquo楊大哥不要猜疑,我是這裡挑水的羅秃子,請進來,有要緊的話和大哥商量。
&rdquo 楊先績因不知來的是什麼人,恐怕是前來行刺的,慮及房中仄狹了,不好動手。
既聽是那個姓羅的,又隔窗看見姓羅的赤着雙手,也就把這顆心放下了。
遂翻身進房問道:&ldquo足下有何事見教?&rdquo 羅秃子請楊先績坐了,回身在房外看了一周,才進來向楊先績說道:&ldquo我在這裡好幾年,眼裡看見的人,也不算少了,不曾見過一個有楊大哥這般能耐的,我心裡實在佩服極了。
不過像楊大哥這般本領的人,在這裡作食客,太無趣味了。
曹容海這人,徒有虛名,借着好客的招牌,圖在江湖上立些聲名,其實待人毫無真心。
講到本領一層,他固然夠不上,就是眼力,也一點兒沒有。
他看人全賴兩隻耳朵,這人的聲名大,資格老,他就恭而且敬地迎接到家裡來,比供奉祖宗還要加倍,臨走送盤川起碼三五百兩。
若這人肯向他開口,整千的都願送給人,他所望的就是想這人得了他的銀錢,高興替他在江湖上吹噓吹噓,他冤枉得來的錢,是這般冤枉花掉的。
&ldquo幾年來,我親眼所看見的,至少也在五萬兩以上了。
若這人沒多大的名頭,聽憑你武藝登天,說給他不聽,做給他不看,休說想他幫助三五十兩銀子,便想吃他一頓酒飯,他都不願意。
&ld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