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甯寺的和尚
關燈
小
中
大
。
既不知道姓名、籍貫,又不知道年齡、相貌,從何處查訪着手呢?許久得不着一些兒蹤影,隻得且将這事擱起。
章霖仍運動補了縣官的缺,七八年後,升了常州府。
章霖知道天甯寺所有和尚都會武藝,住持和尚道明,本領更是了不得,遂有心結納道明,每到天甯寺進出,總得和道明盤桓許久。
章霖的心裡,以為天甯寺有這麼多本領高強的和尚在,全椒縣與自己作對的兩個飛賊,本領也很不小,衆和尚中,或者有知道兩飛賊姓名的,也未可知。
後來與道明結交既久,才知道天甯寺的和尚雖重武藝,然從來不許和綠林中人通聲氣。
這日章霖剛從天甯寺回衙,行到半路,忽有兩個衣裳褴褛的人,攔住轎子喊冤。
章霖看兩人的容貌态度,不像窮人,而科頭赤腳,都穿一身破舊不堪的衣服,随命停轎問有什麼冤枉。
兩人報了姓名說道:&ldquo小人兄弟兩個,在揚州做生意,這回帶了千多兩銀子同坐船去南京辦貨。
某日行到某處河面,聽得岸上有人大喊停船。
小人出船頭一看,隻見兩個和尚,一個身材高大,面目兇狠;一個骨瘦如柴,像是害了痨病的樣子。
前胸都懸了一個黃布香袋,并立在河岸上,朝小人招手叫攏岸。
那船是由小人兄弟包了去南京的,既不認識這兩個和尚,自然不肯無故地攏岸。
船正走着順風,小人兄弟都不作理會,誰知這兩個和尚竟是飛得起的大盜,見小人的船不攏岸,隻聽得大吼一聲,相離十來丈遠的河面,隻一跳都到了船上,從衣底掣出雪亮的刀來,迎着小人兄弟一晃。
小人不敢喊救,隻得哀求饒命,自願将所有的銀子奉獻,那個骨瘦如柴的和尚,已手起刀落,把駕船的夥計殺了。
小人兄弟苦求了多時,并将銀子全數交了出來,和尚才把兄弟身上的衣服剝了,赤條條地踢落水中。
虧得少時略識得些水性,逃得了性命,在鄉村人家讨了幾件破衣遮身,小人兄弟記得在兩個和尚上船的時候,确實看見那黃布香袋上面,有&lsquo天甯寺&rsquo三個字,思量那兩個和尚,必就是天甯寺裡的,因此才到這裡來喊冤。
&rdquo 章霖聽了詫異道:&ldquo休得胡說,天甯寺的戒律素嚴,寺裡的和尚絕不會有這種行為,并且世上哪有帶着幌子行劫的。
&rdquo兩人道:&ldquo小人兄弟所見的,實在是&lsquo天甯寺&rsquo三個字,沒有差錯。
&rdquo章霖問道:&ldquo你們若見了那兩個和尚的面,能指認得出來麼?&rdquo兩人連忙答:&ldquo指認得出。
&rdquo 章霖即刻帶了兩人回衙,打發衙役拿名片去請道明來,将兩人的供詞向道明說了。
道明道:&ldquo兩人既能指認得出,不妨同去寺裡,傳齊敝寺的僧衆給他認。
若真是敝寺裡和尚做的,一經指認出來,決逃不了,但是同去不宜聲張,免得聞風先遁。
&rdquo 章霖遂一同步行到了天甯寺,道明在大雄寶殿上,撞鐘擂鼓,齊集了三五百僧衆,分兩排立好了,才同章霖帶兩人出來指認。
兩人一個一個地看下去,還不曾看到一半,猛聽得和尚隊中,有人喝了一聲走,随即見有兩個和尚,憑空往大雄寶殿的檐邊蹿上去,比飛燕還快。
道明看了,不慌不忙地向隊中指出四人道:&ldquo快追上去,務必拿來見我。
&rdquo四人齊應了聲是,也都憑空蹿了上去。
章霖問兩人道:&ldquo剛才逃去的,你們認識就是劫取你們銀子的麼?&rdquo兩人搖頭道:&ldquo不知是與不是,小人沒看出面貌。
&rdquo道明笑道:&ldquo必是這兩個孽障無疑,這兩個孽障,原不是本寺的和尚,前日才來這裡,要拜我做徒弟。
我看他們的容貌舉動,就知道必是帶了重大的案件,想投入空門免罪的。
凡是肯回頭忏悔的人,佛門本可容納,隻是他們已經落了發,披上了僧衣,還
既不知道姓名、籍貫,又不知道年齡、相貌,從何處查訪着手呢?許久得不着一些兒蹤影,隻得且将這事擱起。
章霖仍運動補了縣官的缺,七八年後,升了常州府。
章霖知道天甯寺所有和尚都會武藝,住持和尚道明,本領更是了不得,遂有心結納道明,每到天甯寺進出,總得和道明盤桓許久。
章霖的心裡,以為天甯寺有這麼多本領高強的和尚在,全椒縣與自己作對的兩個飛賊,本領也很不小,衆和尚中,或者有知道兩飛賊姓名的,也未可知。
後來與道明結交既久,才知道天甯寺的和尚雖重武藝,然從來不許和綠林中人通聲氣。
這日章霖剛從天甯寺回衙,行到半路,忽有兩個衣裳褴褛的人,攔住轎子喊冤。
章霖看兩人的容貌态度,不像窮人,而科頭赤腳,都穿一身破舊不堪的衣服,随命停轎問有什麼冤枉。
兩人報了姓名說道:&ldquo小人兄弟兩個,在揚州做生意,這回帶了千多兩銀子同坐船去南京辦貨。
某日行到某處河面,聽得岸上有人大喊停船。
小人出船頭一看,隻見兩個和尚,一個身材高大,面目兇狠;一個骨瘦如柴,像是害了痨病的樣子。
前胸都懸了一個黃布香袋,并立在河岸上,朝小人招手叫攏岸。
那船是由小人兄弟包了去南京的,既不認識這兩個和尚,自然不肯無故地攏岸。
船正走着順風,小人兄弟都不作理會,誰知這兩個和尚竟是飛得起的大盜,見小人的船不攏岸,隻聽得大吼一聲,相離十來丈遠的河面,隻一跳都到了船上,從衣底掣出雪亮的刀來,迎着小人兄弟一晃。
小人不敢喊救,隻得哀求饒命,自願将所有的銀子奉獻,那個骨瘦如柴的和尚,已手起刀落,把駕船的夥計殺了。
小人兄弟苦求了多時,并将銀子全數交了出來,和尚才把兄弟身上的衣服剝了,赤條條地踢落水中。
虧得少時略識得些水性,逃得了性命,在鄉村人家讨了幾件破衣遮身,小人兄弟記得在兩個和尚上船的時候,确實看見那黃布香袋上面,有&lsquo天甯寺&rsquo三個字,思量那兩個和尚,必就是天甯寺裡的,因此才到這裡來喊冤。
&rdquo 章霖聽了詫異道:&ldquo休得胡說,天甯寺的戒律素嚴,寺裡的和尚絕不會有這種行為,并且世上哪有帶着幌子行劫的。
&rdquo兩人道:&ldquo小人兄弟所見的,實在是&lsquo天甯寺&rsquo三個字,沒有差錯。
&rdquo章霖問道:&ldquo你們若見了那兩個和尚的面,能指認得出來麼?&rdquo兩人連忙答:&ldquo指認得出。
&rdquo 章霖即刻帶了兩人回衙,打發衙役拿名片去請道明來,将兩人的供詞向道明說了。
道明道:&ldquo兩人既能指認得出,不妨同去寺裡,傳齊敝寺的僧衆給他認。
若真是敝寺裡和尚做的,一經指認出來,決逃不了,但是同去不宜聲張,免得聞風先遁。
&rdquo 章霖遂一同步行到了天甯寺,道明在大雄寶殿上,撞鐘擂鼓,齊集了三五百僧衆,分兩排立好了,才同章霖帶兩人出來指認。
兩人一個一個地看下去,還不曾看到一半,猛聽得和尚隊中,有人喝了一聲走,随即見有兩個和尚,憑空往大雄寶殿的檐邊蹿上去,比飛燕還快。
道明看了,不慌不忙地向隊中指出四人道:&ldquo快追上去,務必拿來見我。
&rdquo四人齊應了聲是,也都憑空蹿了上去。
章霖問兩人道:&ldquo剛才逃去的,你們認識就是劫取你們銀子的麼?&rdquo兩人搖頭道:&ldquo不知是與不是,小人沒看出面貌。
&rdquo道明笑道:&ldquo必是這兩個孽障無疑,這兩個孽障,原不是本寺的和尚,前日才來這裡,要拜我做徒弟。
我看他們的容貌舉動,就知道必是帶了重大的案件,想投入空門免罪的。
凡是肯回頭忏悔的人,佛門本可容納,隻是他們已經落了發,披上了僧衣,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