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誤用的青年
關燈
小
中
大
陳靜夫,長沙人,是和我小時候同在蒙童館裡讀《三字經》的朋友。
這位朋友,在民國四年,他活到三十二歲,有些活得不耐煩起來,就在長春服毒死了,但是好好的一個人,怎麼會活得不耐煩起來呢?又不是活了一百八十歲,三十二歲的人,正在壯健有為的時候,要看的,看得見;要吃的,吃得下,一個男子漢,怎麼這般沒有意志,竟把自己的生命看得一文不值半文,輕輕地一服毒藥下去,便将三十二年的成績,葬送個幹淨咧?這期間的遠因近果,确有可以說得上口的一回故事,我和他既有同讀《三字經》的交情,又詳知他一生的事迹,正不妨替他做一篇紀實的行狀,使一般類似他的青年看了,或者因此可得一個前車覆轍之鑒! 陳靜夫的父親是一個很精明強幹的人,十六歲上入了學,在長沙就負有才名,因為屢次觀場,沒有中得舉人,他家中富有财産,便拿出錢來捐了一個知縣,在雲南候補。
他父親去雲南的時候,他已有了八歲,随着他母親住在長沙鄉下。
他家距離我家不上兩裡路,這時我也有六歲了,便同在近處一家蒙童館裡讀書。
那位教蒙童的先生姓黃,叫什麼名字,我至今還弄不清楚,我見人家當着面就叫他黃先生,背後都一律同聲地呼他的綽号,叫什麼&ldquo倒腳闆&rdquo,這個綽号,當時我耳裡聽得極熟,卻不知道是何意義。
後來才打聽出來,原來這位先生最喜走八字路,兩隻腳尖向兩邊分開,一搖一擺的,自以為是很斯文的走法,走來走去,兩腳尖越分越開,已走成一個&ldquo一&rdquo字了。
到了老年,兩腳尖下地,便有些向後的意思,腳踵反到了前面,所以就得了這&ldquo倒腳闆&rdquo的綽号。
&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在我那鄉下,教了三十多年的蒙童館。
我和陳靜夫從他讀《三字經》的時候,他已有了六十歲,但是我們也不覺得他是一個六十歲的老人,因為他的行止舉動,和壯年人一般矯捷,每頓吃三大碗老米飯。
有時打起蒙童來,手力固是不小,就是腳力也不推班,何以見得呢?有幾個頑皮的蒙童,背書不出,或是犯了讀書以外的事,知道有些不妙,一雙眼睛,圓鼓鼓地望着&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的手,隻要見着一伸手往桌下,必是拿那片無情的毛竹闆,立時提起腳,雙手抱頭就跑,頑皮蒙童的腳步,并不算慢,而&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一遇這等時候,總是拔地立起身來,一躍出了座位,右手舉着那片無情闆,左手叉開五指,隻兩三步,就得追上,一把揪着頑皮蒙童的耳根,和拖小雞子一般,拖回原位,毛竹闆就雨點也似的撲下來。
&ldquo倒腳闆&rdquo平日行路,提步的遠近,賽過刻了闆的,總是從從容容的,一步是一步,唯有追捉頑童的時候,那步法便完全改變了。
還有一種時候,可以看出這位&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的腳力來,我們在讀《三字經》的時間内,所最希望的,除了午後放學而外,就是有客來看&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照例有客來了,&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恐妨礙談話,禁止我們高聲讀書,這項禁令,自是我們所極歡迎的,來客談完了話,作辭出去,&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必送到門外,有時還要在門外和來客立談數十分鐘,這更是我們無法無天、任意妄為的絕好機會。
隻是這位&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教了三十多年蒙館,經驗異常宏富,蒙童的心理,他研究到十二分透徹。
他知道在這送客的時期中,蒙童的秩序必然大亂,因此每次送客回頭,即蹑腳潛蹤地走到門口偷聽,乘我們鬧得頂兇的時候,猛不防地一躍蹿進門來,抓着離了座位的沒頭沒腦就打,若不是腳力很好的人,決不能這般矯捷。
在這個時期中,挨打次數最多的,第一就是這個陳靜夫,同館有二十來個蒙童,年齡也有十四五歲的,除了我,算陳靜夫最小,也算陳靜夫最頑皮。
他因先生送客時候,挨的打最多,心裡實在恨不過,便想出一個作弄先生的毒計來。
他家有打棉紗的竹筒,他每天進學堂的時候,偷一兩個,放在書包裡帶來,擱在他自己桌子抽屜裡,積了十多日,有二十來個了。
這日&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又送客出外,陳靜夫便急急忙忙抱了那些竹筒,一個一個,橫擺在那門阆底下,擺好了,故意大笑大鬧起來。
&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仍是用那偷聽的故智,哪裡想到有人暗算哩,聽得笑鬧之聲十分厲害,聳身一躍,過了門阆,兩腳正踏在竹筒上,竹筒向前一滾,&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的身軀,便向後一仰,四腳朝天,跌倒在門阆上,把腰骨跌傷了,好半晌爬不起來。
我們看了這狼狽樣子,大家都笑得喘不過氣來,陳靜夫真是乖覺,隻有他一些兒不笑,見&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爬不起,連忙跑過去攙扶,雖是年輕氣力小,攙扶不動,卻也虧了他,&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才能立起身,一手揉着傷處,一手扶着陳靜夫的肩頭,一偏一跛地回到位上坐了,将頭伏在案上,一聲不作。
我們那時的心裡以為先生被此一跤,跌得不敢打我們了,一個個坐在位上,搖頭晃腦的好不高興,陳靜夫就不然,扶着先生到了位上,随即握着一對小拳頭,替先生捶腰捶背,過了一會兒,先生喘勻了氣,拿起毛竹闆,打了個滿堂紅,全不由我們分說。
有一個年齡大的不服氣,指着陳靜夫向先生說道:&ldquo是他擺的,怎麼打我們呢?&rdquo先生因為陳靜夫攙扶了他,又替他捶了腰背,竟不好意思再打陳靜夫,倒是陳靜夫的母親,很是賢淑,得知了這回的事,結結實實地打了陳靜夫一頓,蒸了一隻肥雞送給先生吃。
六十歲的人,跌了這麼一跤,若不是很健朗的人,怕不斷送了一條老命嗎? 陳靜夫這次沒有挨打,膽子更加大了。
一日他将要寫字了,從銅筆套裡抽出水來,因筆毛上含的墨水太多,即提起來,向地下一刷,卻刷得過重了些,噴了許多墨水在先生的衣上。
那時正在夏天,先生身上穿的是白衣,噴上些墨水,分外着眼,教蒙童館的先生,能有多大的氣魄,一身雪白的衣裳,眼睜睜地被一個頑皮學生弄壞了,怎麼能不生氣,也是拔地跳了起來,絕不商量,拖了那片毛竹闆,對準陳靜夫劈頭就是幾下,打得陳靜夫頭破血流。
陳靜夫記了這回的恨,又想法子,要作弄這位&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
&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有一件雪青色的紡綢長衫,看得比珍珠、寶石還要貴重,非遇着人家有宴會,或去拜谒鄉紳,絕對不肯等閑穿着一回。
這日不知去什麼人家吃喜酒,穿了這件寶貝長衫在身上,臨走的時候,吩咐我們用心寫字,不許離位。
他的腳一出門,我們哪裡再忍得住規規矩矩地坐着寫字呢,自然是你撩我搭的,大家紛擾起來。
在這紛擾當中,我們也沒注意到陳靜夫身上,不知他在什麼時候撒了一泡尿,還傾了許多墨水在&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的座椅上,先生一回來,陳靜夫就拿了一疊寫好了的字,恭恭敬敬地雙手呈給先生看,不等先生有回房換衣的時候。
先生真個上了他的當,一面伸手接陳靜夫的字,一面就座位坐下來,撒下的尿已是将要幹了,坐在上面,并不覺得,看過陳靜夫的字,我們也接二連三地送字上去,好大一會兒,才把二十來個蒙童的字圈改完了,方得回房,脫下那件寶貝長衫來。
在床上折疊,近屁股的處所,竟染了一大塊墨水,但是他以為是在吃喜酒的時候,坐椅子不曾小心,把衣弄壞了,并不知道是受了自己學生的報複,立時教兒媳去洗濯。
作怪,墨水交尿染壞了的衣服,再也洗不幹淨,他這件寶貝長衫,要算是這回被陳靜夫斷送了。
先生很納悶了幾日,不知怎的,被他察覺出來,知道是陳靜夫使的促狹,這一氣,就非同小可,打了陳靜夫一頓,氣還未醒,拿了這件染污了的長衫,帶着陳靜夫到陳家,找着陳靜夫的母親說話,不肯再教陳靜夫的書了。
陳靜夫的母親賠了多少不是,并情願買一件新紡綢長衫賠償,先生聽說有新的賠償,才轉怒為喜,不再說退學的話了。
陳靜夫複進蒙館,略略安靜了幾日,他一想偷懶,就向先生領出恭牌,那蒙館管理蒙童的規則,訂了每日許可小解四次,大解二次,特制了一種出恭牌,和上海老虎竈上的十文水籌一般大小,一般模樣,上面書名了大、小解的字樣。
一
這位朋友,在民國四年,他活到三十二歲,有些活得不耐煩起來,就在長春服毒死了,但是好好的一個人,怎麼會活得不耐煩起來呢?又不是活了一百八十歲,三十二歲的人,正在壯健有為的時候,要看的,看得見;要吃的,吃得下,一個男子漢,怎麼這般沒有意志,竟把自己的生命看得一文不值半文,輕輕地一服毒藥下去,便将三十二年的成績,葬送個幹淨咧?這期間的遠因近果,确有可以說得上口的一回故事,我和他既有同讀《三字經》的交情,又詳知他一生的事迹,正不妨替他做一篇紀實的行狀,使一般類似他的青年看了,或者因此可得一個前車覆轍之鑒! 陳靜夫的父親是一個很精明強幹的人,十六歲上入了學,在長沙就負有才名,因為屢次觀場,沒有中得舉人,他家中富有财産,便拿出錢來捐了一個知縣,在雲南候補。
他父親去雲南的時候,他已有了八歲,随着他母親住在長沙鄉下。
他家距離我家不上兩裡路,這時我也有六歲了,便同在近處一家蒙童館裡讀書。
那位教蒙童的先生姓黃,叫什麼名字,我至今還弄不清楚,我見人家當着面就叫他黃先生,背後都一律同聲地呼他的綽号,叫什麼&ldquo倒腳闆&rdquo,這個綽号,當時我耳裡聽得極熟,卻不知道是何意義。
後來才打聽出來,原來這位先生最喜走八字路,兩隻腳尖向兩邊分開,一搖一擺的,自以為是很斯文的走法,走來走去,兩腳尖越分越開,已走成一個&ldquo一&rdquo字了。
到了老年,兩腳尖下地,便有些向後的意思,腳踵反到了前面,所以就得了這&ldquo倒腳闆&rdquo的綽号。
&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在我那鄉下,教了三十多年的蒙童館。
我和陳靜夫從他讀《三字經》的時候,他已有了六十歲,但是我們也不覺得他是一個六十歲的老人,因為他的行止舉動,和壯年人一般矯捷,每頓吃三大碗老米飯。
有時打起蒙童來,手力固是不小,就是腳力也不推班,何以見得呢?有幾個頑皮的蒙童,背書不出,或是犯了讀書以外的事,知道有些不妙,一雙眼睛,圓鼓鼓地望着&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的手,隻要見着一伸手往桌下,必是拿那片無情的毛竹闆,立時提起腳,雙手抱頭就跑,頑皮蒙童的腳步,并不算慢,而&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一遇這等時候,總是拔地立起身來,一躍出了座位,右手舉着那片無情闆,左手叉開五指,隻兩三步,就得追上,一把揪着頑皮蒙童的耳根,和拖小雞子一般,拖回原位,毛竹闆就雨點也似的撲下來。
&ldquo倒腳闆&rdquo平日行路,提步的遠近,賽過刻了闆的,總是從從容容的,一步是一步,唯有追捉頑童的時候,那步法便完全改變了。
還有一種時候,可以看出這位&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的腳力來,我們在讀《三字經》的時間内,所最希望的,除了午後放學而外,就是有客來看&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照例有客來了,&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恐妨礙談話,禁止我們高聲讀書,這項禁令,自是我們所極歡迎的,來客談完了話,作辭出去,&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必送到門外,有時還要在門外和來客立談數十分鐘,這更是我們無法無天、任意妄為的絕好機會。
隻是這位&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教了三十多年蒙館,經驗異常宏富,蒙童的心理,他研究到十二分透徹。
他知道在這送客的時期中,蒙童的秩序必然大亂,因此每次送客回頭,即蹑腳潛蹤地走到門口偷聽,乘我們鬧得頂兇的時候,猛不防地一躍蹿進門來,抓着離了座位的沒頭沒腦就打,若不是腳力很好的人,決不能這般矯捷。
在這個時期中,挨打次數最多的,第一就是這個陳靜夫,同館有二十來個蒙童,年齡也有十四五歲的,除了我,算陳靜夫最小,也算陳靜夫最頑皮。
他因先生送客時候,挨的打最多,心裡實在恨不過,便想出一個作弄先生的毒計來。
他家有打棉紗的竹筒,他每天進學堂的時候,偷一兩個,放在書包裡帶來,擱在他自己桌子抽屜裡,積了十多日,有二十來個了。
這日&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又送客出外,陳靜夫便急急忙忙抱了那些竹筒,一個一個,橫擺在那門阆底下,擺好了,故意大笑大鬧起來。
&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仍是用那偷聽的故智,哪裡想到有人暗算哩,聽得笑鬧之聲十分厲害,聳身一躍,過了門阆,兩腳正踏在竹筒上,竹筒向前一滾,&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的身軀,便向後一仰,四腳朝天,跌倒在門阆上,把腰骨跌傷了,好半晌爬不起來。
我們看了這狼狽樣子,大家都笑得喘不過氣來,陳靜夫真是乖覺,隻有他一些兒不笑,見&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爬不起,連忙跑過去攙扶,雖是年輕氣力小,攙扶不動,卻也虧了他,&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才能立起身,一手揉着傷處,一手扶着陳靜夫的肩頭,一偏一跛地回到位上坐了,将頭伏在案上,一聲不作。
我們那時的心裡以為先生被此一跤,跌得不敢打我們了,一個個坐在位上,搖頭晃腦的好不高興,陳靜夫就不然,扶着先生到了位上,随即握着一對小拳頭,替先生捶腰捶背,過了一會兒,先生喘勻了氣,拿起毛竹闆,打了個滿堂紅,全不由我們分說。
有一個年齡大的不服氣,指着陳靜夫向先生說道:&ldquo是他擺的,怎麼打我們呢?&rdquo先生因為陳靜夫攙扶了他,又替他捶了腰背,竟不好意思再打陳靜夫,倒是陳靜夫的母親,很是賢淑,得知了這回的事,結結實實地打了陳靜夫一頓,蒸了一隻肥雞送給先生吃。
六十歲的人,跌了這麼一跤,若不是很健朗的人,怕不斷送了一條老命嗎? 陳靜夫這次沒有挨打,膽子更加大了。
一日他将要寫字了,從銅筆套裡抽出水來,因筆毛上含的墨水太多,即提起來,向地下一刷,卻刷得過重了些,噴了許多墨水在先生的衣上。
那時正在夏天,先生身上穿的是白衣,噴上些墨水,分外着眼,教蒙童館的先生,能有多大的氣魄,一身雪白的衣裳,眼睜睜地被一個頑皮學生弄壞了,怎麼能不生氣,也是拔地跳了起來,絕不商量,拖了那片毛竹闆,對準陳靜夫劈頭就是幾下,打得陳靜夫頭破血流。
陳靜夫記了這回的恨,又想法子,要作弄這位&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
&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有一件雪青色的紡綢長衫,看得比珍珠、寶石還要貴重,非遇着人家有宴會,或去拜谒鄉紳,絕對不肯等閑穿着一回。
這日不知去什麼人家吃喜酒,穿了這件寶貝長衫在身上,臨走的時候,吩咐我們用心寫字,不許離位。
他的腳一出門,我們哪裡再忍得住規規矩矩地坐着寫字呢,自然是你撩我搭的,大家紛擾起來。
在這紛擾當中,我們也沒注意到陳靜夫身上,不知他在什麼時候撒了一泡尿,還傾了許多墨水在&ldquo倒腳闆&rdquo先生的座椅上,先生一回來,陳靜夫就拿了一疊寫好了的字,恭恭敬敬地雙手呈給先生看,不等先生有回房換衣的時候。
先生真個上了他的當,一面伸手接陳靜夫的字,一面就座位坐下來,撒下的尿已是将要幹了,坐在上面,并不覺得,看過陳靜夫的字,我們也接二連三地送字上去,好大一會兒,才把二十來個蒙童的字圈改完了,方得回房,脫下那件寶貝長衫來。
在床上折疊,近屁股的處所,竟染了一大塊墨水,但是他以為是在吃喜酒的時候,坐椅子不曾小心,把衣弄壞了,并不知道是受了自己學生的報複,立時教兒媳去洗濯。
作怪,墨水交尿染壞了的衣服,再也洗不幹淨,他這件寶貝長衫,要算是這回被陳靜夫斷送了。
先生很納悶了幾日,不知怎的,被他察覺出來,知道是陳靜夫使的促狹,這一氣,就非同小可,打了陳靜夫一頓,氣還未醒,拿了這件染污了的長衫,帶着陳靜夫到陳家,找着陳靜夫的母親說話,不肯再教陳靜夫的書了。
陳靜夫的母親賠了多少不是,并情願買一件新紡綢長衫賠償,先生聽說有新的賠償,才轉怒為喜,不再說退學的話了。
陳靜夫複進蒙館,略略安靜了幾日,他一想偷懶,就向先生領出恭牌,那蒙館管理蒙童的規則,訂了每日許可小解四次,大解二次,特制了一種出恭牌,和上海老虎竈上的十文水籌一般大小,一般模樣,上面書名了大、小解的字樣。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