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潮
關燈
小
中
大
發現到這一點,而且非常奇怪地也感染了芬妮的那種微妙的心理&mdash&mdash不敢正眼去看她。
但是,越是這樣,彼此越想去偷看對方,偶然視線相觸,趕緊各自躲開,他和她都想有一個人能為他們解釋這種心理狀态。
可是,終于誰也沒有敢吐露心曲。
也許是由于酒力的驅使,竹士這一覺睡得特别沉熟,一直到午夜還未醒來。
芬妮要等候他服藥,不敢去睡,面前雖攤着一本小說,但注意力時時被某些意念所牽引,無法集中在書上。
她不時去看那張瘦削清秀的臉,同時也不期而然地想到另一張嚴肅英毅的臉,後者使她敬愛,前者使她憐惜。
而憐惜似乎比敬愛更要在感情上多占一些分量,這一點她并不感到奇怪,因為這憐惜是基于職業上的成就而産生的,那就必然有所偏愛,正如一個文人偏愛他自己的作品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在她的意識中雖否認對竹士有任何愛情的成分存在,而同時卻又感到一場隐憂正漸漸逼人而來,必須及早擺脫。
這可以稱得是一個結論,雖然結論的基礎并不穩固。
沒有一種力量可以支持她将竹士逐出她的心頭,隻是被暫時遮蓋起來、收藏起來。
從那時起,她希望竹士早早康複的心情,比任何人都來得急切。
焦躁不安中仿佛還夾雜着一種奇異的興奮,以至于使她的工作不時發生錯誤。
偏偏這些錯誤,總是為劉恂如所發現:譬如記錄熱度,三十六點八寫成四十六點八;應該飯前服的藥,放到飯後去服;等等。
劉恂如知道了這些錯誤以後,并不說什麼,隻用眼色來表示溫和的譴責&mdash&mdash對于一個異常優秀的護士來說,這些眼色已足夠使芬妮深深地感覺慚愧。
終于,竹士可以不需要特别看護了。
劉恂如親自駕車來接芬妮回去。
車中,芬妮保持出奇的沉默。
&ldquo這算是擺脫了!&rdquo她這樣想着,但并不覺得輕松、自然,更不會愉快。
&ldquo芬妮!&rdquo劉恂如平靜地說,&ldquo我有一句話,實在不願意說,可是又不得不提醒你。
你我之間對于一個病人的關系,已經告一段落了。
&rdquo 是的,對于病人的關系,已經告一段落,但是,會不會是一個新的關系的開始呢?芬妮憂慮着。
她想不出用什麼話來答複劉恂如,隻是報以一個微笑。
那微笑絕非會心的表示,而是苦悶的象征。
5 若說愛情滋生于無形,則必然發現于分離。
若說芬妮曾替竹士帶來了健康,則她也從竹士心裡帶走了一些東西,雖然,那不能算是報酬,而且也非芬妮所預期的。
帶走了一些什麼?即使是竹士本人,也無從分辨。
隻是由于缺少那些東西,使竹士的生活失去支柱和重心。
曾經被奪去做人的基本權利以及他的心愛的妻子,可是代之而起的是悲憤和複仇的決心,所以心靈上還是有憑借的。
不像芬妮,她的離去,隻能使他陷入空虛和混亂。
他變得失去耐心,無法靜下來好好地考慮任何事情。
充塞在他的全部思維中的,隻有一個要求:能夠再看到芬妮,哪怕是一面也好。
于是,竹士慫恿蕙風出面請芬妮吃飯,誰知蕙風也正有此打算。
不過她要請的又不止芬妮,還有劉恂如,借此作為對治愈竹士的謝意。
同時她又建議竹士應該備一點禮物緻送他的醫師和護士,這多少有點出乎竹士的意外,但卻是人情上理所當然的事,便一口答應照辦。
當天蕙風就發了請柬,自然也要告訴性存。
性存卻不比他妻子把這事看得那樣簡單,沉吟了一會兒,說: &ldquo周芬妮怕不會來。
&rdquo &ldquo為什麼?&rdquo &ldquo據我知道,她是劉恂如的沒有舉行儀式的未婚妻。
别人恐怕也知道竹士&lsquo存心不良&rsquo,何必來惹這個麻煩?&rdquo 果如所雲,踐約的隻有劉恂如一個人。
想象得到的,竹士有無比的失望,自然,也不便形之于顔色,客客氣氣地吃飯談話。
劉恂如是近乎剛毅木讷的一流人物,但遇到适當的話題,也能滔滔不絕地發揮他的獨特的見解。
好在性存夫婦和竹士都是有教養、常識非常豐富的人,因此都能迎合客人的癖好,談得非常投機,尤其是竹士,對劉恂如有了更多的了解,由敬重而變為愛慕,完全沒有把他作為一個情敵來看待&mdash&mdash事實上,他也不太清楚劉恂如跟芬妮的關系。
到客人告辭時,竹士捧出他的禮物,劉恂如謙虛地接受了。
&ldquo送周小姐的就請恂如兄帶去吧。
&rdquo 送芬妮的禮,竹士原想另外找個機會,當面送交。
性存這樣一說,他不得不改變初衷,請劉恂如帶去。
劉恂如回到醫院,打開禮物來看:給自己的是一套西服料子,半打領帶,給芬妮的是一套名貴的化妝用具和一匹用五寸高的象牙雕刻的馬,虎脊龍文,神采俊逸,是一件絕好的擺飾。
劉恂如拿着那匹馬愛不忍釋地把玩了半天,忽然問道:&ldquo這有什麼意義嗎?&rdquo &ldquo不知道。
&rdquo芬妮不耐煩地回答。
其實,她當然知道的,竹士告訴過她,他的生肖屬馬。
這些禮物帶給他們的不是快樂而是煩惱。
兩個人各懷心事度過了漫長的一夜。
第二天一早,劉恂如跟芬妮商議,準備回請性存夫婦和竹士。
&ldquo好,我贊成。
&rdquo芬妮欣然表示同意,借以彌補她對劉恂如的歉疚&mdash&mdash為了她昨晚上回答&ldquo不知道&rdquo那句話時所持的态度。
&ldquo我想,用我們兩個人的名義?&rdquo 芬妮點點頭。
&ldquo我們的婚約是不是可以在那時候宣布?&rdquo 芬妮不願意這樣做,而且她也有理由支持她的看法,因為跟性存夫婦及竹士可說并無深交。
同時他們也不能代表他倆的全部親友,所以在那種場合宣布婚約,并無必要,也不适宜。
但芬妮終于還是答應了。
事情就這樣決定下來。
但到臨時忽又延期,因為劉恂如奉派出差,需要一個星期之後才能回到台北。
而就在這一個星期中,芬妮接到竹士十封信。
前面九封隻是片面地示愛,第十封邀請芬妮出來見面,這就不能置之不理了,哪怕拒絕,也得有個回信。
經過長時間的考慮以後,她決定踐約,并且決定把快跟劉恂如訂婚的消息,透露給竹士。
6 漫步在陽明山幽靜的小徑上,竹士絮絮不斷地談起他自己的瑣事。
芬妮含糊地應着,焦灼地踢動路旁的石塊,無聊地拈弄着手裡的落葉。
竹士也許已察覺到她的反應,也許沒有。
不管怎樣,他那愉悅的神态,多情的眼色,充滿着機智高雅的辭令,終于吸引了芬妮的注意力,開始能靜靜地傾聽他的話。
但是,這也就使芬妮更感到為難,難以訴說她想說的話。
&ldquo這兩個月以來,對于我可以說是生命的再生!&rdquo竹士扶着芬妮,并坐在一塊光滑潔淨的巨石上面說,&ldquo由
但是,越是這樣,彼此越想去偷看對方,偶然視線相觸,趕緊各自躲開,他和她都想有一個人能為他們解釋這種心理狀态。
可是,終于誰也沒有敢吐露心曲。
也許是由于酒力的驅使,竹士這一覺睡得特别沉熟,一直到午夜還未醒來。
芬妮要等候他服藥,不敢去睡,面前雖攤着一本小說,但注意力時時被某些意念所牽引,無法集中在書上。
她不時去看那張瘦削清秀的臉,同時也不期而然地想到另一張嚴肅英毅的臉,後者使她敬愛,前者使她憐惜。
而憐惜似乎比敬愛更要在感情上多占一些分量,這一點她并不感到奇怪,因為這憐惜是基于職業上的成就而産生的,那就必然有所偏愛,正如一個文人偏愛他自己的作品是一樣的道理。
但是,在她的意識中雖否認對竹士有任何愛情的成分存在,而同時卻又感到一場隐憂正漸漸逼人而來,必須及早擺脫。
這可以稱得是一個結論,雖然結論的基礎并不穩固。
沒有一種力量可以支持她将竹士逐出她的心頭,隻是被暫時遮蓋起來、收藏起來。
從那時起,她希望竹士早早康複的心情,比任何人都來得急切。
焦躁不安中仿佛還夾雜着一種奇異的興奮,以至于使她的工作不時發生錯誤。
偏偏這些錯誤,總是為劉恂如所發現:譬如記錄熱度,三十六點八寫成四十六點八;應該飯前服的藥,放到飯後去服;等等。
劉恂如知道了這些錯誤以後,并不說什麼,隻用眼色來表示溫和的譴責&mdash&mdash對于一個異常優秀的護士來說,這些眼色已足夠使芬妮深深地感覺慚愧。
終于,竹士可以不需要特别看護了。
劉恂如親自駕車來接芬妮回去。
車中,芬妮保持出奇的沉默。
&ldquo這算是擺脫了!&rdquo她這樣想着,但并不覺得輕松、自然,更不會愉快。
&ldquo芬妮!&rdquo劉恂如平靜地說,&ldquo我有一句話,實在不願意說,可是又不得不提醒你。
你我之間對于一個病人的關系,已經告一段落了。
&rdquo 是的,對于病人的關系,已經告一段落,但是,會不會是一個新的關系的開始呢?芬妮憂慮着。
她想不出用什麼話來答複劉恂如,隻是報以一個微笑。
那微笑絕非會心的表示,而是苦悶的象征。
5 若說愛情滋生于無形,則必然發現于分離。
若說芬妮曾替竹士帶來了健康,則她也從竹士心裡帶走了一些東西,雖然,那不能算是報酬,而且也非芬妮所預期的。
帶走了一些什麼?即使是竹士本人,也無從分辨。
隻是由于缺少那些東西,使竹士的生活失去支柱和重心。
曾經被奪去做人的基本權利以及他的心愛的妻子,可是代之而起的是悲憤和複仇的決心,所以心靈上還是有憑借的。
不像芬妮,她的離去,隻能使他陷入空虛和混亂。
他變得失去耐心,無法靜下來好好地考慮任何事情。
充塞在他的全部思維中的,隻有一個要求:能夠再看到芬妮,哪怕是一面也好。
于是,竹士慫恿蕙風出面請芬妮吃飯,誰知蕙風也正有此打算。
不過她要請的又不止芬妮,還有劉恂如,借此作為對治愈竹士的謝意。
同時她又建議竹士應該備一點禮物緻送他的醫師和護士,這多少有點出乎竹士的意外,但卻是人情上理所當然的事,便一口答應照辦。
當天蕙風就發了請柬,自然也要告訴性存。
性存卻不比他妻子把這事看得那樣簡單,沉吟了一會兒,說: &ldquo周芬妮怕不會來。
&rdquo &ldquo為什麼?&rdquo &ldquo據我知道,她是劉恂如的沒有舉行儀式的未婚妻。
别人恐怕也知道竹士&lsquo存心不良&rsquo,何必來惹這個麻煩?&rdquo 果如所雲,踐約的隻有劉恂如一個人。
想象得到的,竹士有無比的失望,自然,也不便形之于顔色,客客氣氣地吃飯談話。
劉恂如是近乎剛毅木讷的一流人物,但遇到适當的話題,也能滔滔不絕地發揮他的獨特的見解。
好在性存夫婦和竹士都是有教養、常識非常豐富的人,因此都能迎合客人的癖好,談得非常投機,尤其是竹士,對劉恂如有了更多的了解,由敬重而變為愛慕,完全沒有把他作為一個情敵來看待&mdash&mdash事實上,他也不太清楚劉恂如跟芬妮的關系。
到客人告辭時,竹士捧出他的禮物,劉恂如謙虛地接受了。
&ldquo送周小姐的就請恂如兄帶去吧。
&rdquo 送芬妮的禮,竹士原想另外找個機會,當面送交。
性存這樣一說,他不得不改變初衷,請劉恂如帶去。
劉恂如回到醫院,打開禮物來看:給自己的是一套西服料子,半打領帶,給芬妮的是一套名貴的化妝用具和一匹用五寸高的象牙雕刻的馬,虎脊龍文,神采俊逸,是一件絕好的擺飾。
劉恂如拿着那匹馬愛不忍釋地把玩了半天,忽然問道:&ldquo這有什麼意義嗎?&rdquo &ldquo不知道。
&rdquo芬妮不耐煩地回答。
其實,她當然知道的,竹士告訴過她,他的生肖屬馬。
這些禮物帶給他們的不是快樂而是煩惱。
兩個人各懷心事度過了漫長的一夜。
第二天一早,劉恂如跟芬妮商議,準備回請性存夫婦和竹士。
&ldquo好,我贊成。
&rdquo芬妮欣然表示同意,借以彌補她對劉恂如的歉疚&mdash&mdash為了她昨晚上回答&ldquo不知道&rdquo那句話時所持的态度。
&ldquo我想,用我們兩個人的名義?&rdquo 芬妮點點頭。
&ldquo我們的婚約是不是可以在那時候宣布?&rdquo 芬妮不願意這樣做,而且她也有理由支持她的看法,因為跟性存夫婦及竹士可說并無深交。
同時他們也不能代表他倆的全部親友,所以在那種場合宣布婚約,并無必要,也不适宜。
但芬妮終于還是答應了。
事情就這樣決定下來。
但到臨時忽又延期,因為劉恂如奉派出差,需要一個星期之後才能回到台北。
而就在這一個星期中,芬妮接到竹士十封信。
前面九封隻是片面地示愛,第十封邀請芬妮出來見面,這就不能置之不理了,哪怕拒絕,也得有個回信。
經過長時間的考慮以後,她決定踐約,并且決定把快跟劉恂如訂婚的消息,透露給竹士。
6 漫步在陽明山幽靜的小徑上,竹士絮絮不斷地談起他自己的瑣事。
芬妮含糊地應着,焦灼地踢動路旁的石塊,無聊地拈弄着手裡的落葉。
竹士也許已察覺到她的反應,也許沒有。
不管怎樣,他那愉悅的神态,多情的眼色,充滿着機智高雅的辭令,終于吸引了芬妮的注意力,開始能靜靜地傾聽他的話。
但是,這也就使芬妮更感到為難,難以訴說她想說的話。
&ldquo這兩個月以來,對于我可以說是生命的再生!&rdquo竹士扶着芬妮,并坐在一塊光滑潔淨的巨石上面說,&ldquo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