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紀事
關燈
小
中
大
的樣子。
這人顯然也是為雪所阻,才來此借宿一宿,就不知是何時進來的。
酒早已喝幹,豆子隻剩下一堆殼,金生也結束了他的故事。
正當大家商議着怎麼睡才舒服時,那年輕人從間壁走出來,問道: &ldquo哪位帶有諸葛行軍散?&rdquo &ldquo嘿!這可新鮮了。
大雪天是怕中暑是不是?&rdquo老三說。
&ldquo不是!&rdquo年輕人着急地分辯,&ldquo不知怎麼的,我那孩子抽得厲害,怕是氣閉住了,想讓他打兩個噴嚏,通通竅。
&rdquo &ldquo你别胡來!&rdquo金生說,&ldquo小孩子抽,别是驚風?燒不燒?&rdquo &ldquo有一點兒。
&rdquo &ldquo我看看!&rdquo 大家都像自己的孩子得了病,一齊擁進去看。
那個嬰兒睡在他母親身邊,小臉燒得绯紅,鼻翅兒一扇一扇,不住抽搐。
金生一看就嚷道: &ldquo可不是驚風,糟糕!&rdquo &ldquo驚風?&rdquo年輕的母親驚惶地叫起來。
&ldquo怎麼辦呢?您再看看真是驚風不是?&rdquo做父親的仿佛焦急。
&ldquo是驚風,從前叫驚風,其實他這病應該叫肺炎。
&rdquo是劉骥在說,我記起他是藥劑師,&ldquo病倒還不要緊,就是在這地方讨厭!&rdquo &ldquo怎麼,不要緊吧?&rdquo年輕人趕緊轉過臉來問。
&ldquo要緊是不要緊,可是沒有藥也不行啊!要有盤尼西林就沒有問題了。
&rdquo &ldquo對了,盤尼西林,盤尼西林。
&rdquo金生很快地說,&ldquo城裡大方藥房就有,可是&hellip&hellip可是等到明天不行嗎?&rdquo &ldquo你沒有聽說過&lsquo急驚風遇着慢郎中&rsquo這句話?&rdquo 很顯然地,隻要有人到城裡去一趟,買來盤尼西林,這孩子的命就算保住了。
問題隻在誰肯去?那對年輕夫婦哀懇焦憂的眼光,在大家臉上轉來轉去。
最後,那年輕人說: &ldquo我自己去。
&rdquo &ldquo不行!&rdquo金生阻止着,&ldquo這麼大的雪,把路都蓋沒了,連我都不敢走,何況是你?&rdquo &ldquo那怎麼辦呢?&rdquo 做母親的哇一聲哭了出來,大家面面相觑,誰也沒有勇氣和辦法去解除那對夫婦的痛苦和自己的痛苦。
&ldquo我去!&rdquo突然有一個很陌生的聲音出現,是那個最後進來的人在說。
&ldquo你去?你路熟嗎?&rdquo金生問他。
&ldquo差不離。
&rdquo &ldquo好吧,那麼你多辛苦。
大方是&lsquo日夜配方&rsquo,不會叫不開門。
&rdquo 那人不理金生的話,轉臉叫劉骥開了藥方,從年輕人手上拿了錢,扭身就走。
&ldquo千萬别忘針筒,要不然藥就沒有用了。
&rdquo劉骥叮囑着。
&ldquo不會忘!&rdquo 那人借了一個手電上城去了。
這裡金生又罵了半天汽車公司缺德,然後招呼大家警醒些,以便那人半夜買藥回來,替他開門。
冷,擠得不舒服,同時惦念那孩子以及買藥的人,我矇眬地睡一陣醒一陣。
不知過了多少時時,隐約聽得有人叫門,好在是和衣而睡的,起來并不費事。
那年輕人比我更快,已經開了門。
在反映的雪光中看去,好像并不是原來那個人,果然,是另一個陌生的聲音: &ldquo是姓王的家嗎?&rdquo &ldquo是的,請進來!&rdquo 走進來的比去買藥的那人要矮要胖,穿着一套黑布的棉中山服,更顯得臃腫。
他摘下呢帽拿在手裡,頭上一陣陣冒氣,是走得很累了。
&ldquo是朋友托我帶來的。
&rdquo那人交出一個紙包,&ldquo你們托的那位在城裡遇見了熟人,正好我這兒順路,就讓我帶來了。
你打開看看,有錯沒錯?&rdquo &ldquo勞駕,勞駕,沒有錯兒。
您息一息!&rdquo那年輕人掇過一條凳子來,又去拿煙。
&ldquo你别張羅,我有事還得趕路。
&rdquo 年輕人千恩萬謝地送走了那人。
我也叫醒劉骥,幫着他替那孩子打針。
不久天也亮了,所有的旅伴紛紛揉着惺忪的睡眼起身。
在金生主持之下,開了一個小小會議,因為孩子不能受涼,同時盤尼西林需要每隔四小時便打一次,于是決定那年輕夫婦和劉骥留着暫時不走,由金生去通知那年輕人的家人&mdash&mdash這時我們才知道年輕人叫方之春,他父親在城裡開着一家百貨鋪&mdash&mdash找轎子來接他們回去。
雪已經住了,
這人顯然也是為雪所阻,才來此借宿一宿,就不知是何時進來的。
酒早已喝幹,豆子隻剩下一堆殼,金生也結束了他的故事。
正當大家商議着怎麼睡才舒服時,那年輕人從間壁走出來,問道: &ldquo哪位帶有諸葛行軍散?&rdquo &ldquo嘿!這可新鮮了。
大雪天是怕中暑是不是?&rdquo老三說。
&ldquo不是!&rdquo年輕人着急地分辯,&ldquo不知怎麼的,我那孩子抽得厲害,怕是氣閉住了,想讓他打兩個噴嚏,通通竅。
&rdquo &ldquo你别胡來!&rdquo金生說,&ldquo小孩子抽,别是驚風?燒不燒?&rdquo &ldquo有一點兒。
&rdquo &ldquo我看看!&rdquo 大家都像自己的孩子得了病,一齊擁進去看。
那個嬰兒睡在他母親身邊,小臉燒得绯紅,鼻翅兒一扇一扇,不住抽搐。
金生一看就嚷道: &ldquo可不是驚風,糟糕!&rdquo &ldquo驚風?&rdquo年輕的母親驚惶地叫起來。
&ldquo怎麼辦呢?您再看看真是驚風不是?&rdquo做父親的仿佛焦急。
&ldquo是驚風,從前叫驚風,其實他這病應該叫肺炎。
&rdquo是劉骥在說,我記起他是藥劑師,&ldquo病倒還不要緊,就是在這地方讨厭!&rdquo &ldquo怎麼,不要緊吧?&rdquo年輕人趕緊轉過臉來問。
&ldquo要緊是不要緊,可是沒有藥也不行啊!要有盤尼西林就沒有問題了。
&rdquo &ldquo對了,盤尼西林,盤尼西林。
&rdquo金生很快地說,&ldquo城裡大方藥房就有,可是&hellip&hellip可是等到明天不行嗎?&rdquo &ldquo你沒有聽說過&lsquo急驚風遇着慢郎中&rsquo這句話?&rdquo 很顯然地,隻要有人到城裡去一趟,買來盤尼西林,這孩子的命就算保住了。
問題隻在誰肯去?那對年輕夫婦哀懇焦憂的眼光,在大家臉上轉來轉去。
最後,那年輕人說: &ldquo我自己去。
&rdquo &ldquo不行!&rdquo金生阻止着,&ldquo這麼大的雪,把路都蓋沒了,連我都不敢走,何況是你?&rdquo &ldquo那怎麼辦呢?&rdquo 做母親的哇一聲哭了出來,大家面面相觑,誰也沒有勇氣和辦法去解除那對夫婦的痛苦和自己的痛苦。
&ldquo我去!&rdquo突然有一個很陌生的聲音出現,是那個最後進來的人在說。
&ldquo你去?你路熟嗎?&rdquo金生問他。
&ldquo差不離。
&rdquo &ldquo好吧,那麼你多辛苦。
大方是&lsquo日夜配方&rsquo,不會叫不開門。
&rdquo 那人不理金生的話,轉臉叫劉骥開了藥方,從年輕人手上拿了錢,扭身就走。
&ldquo千萬别忘針筒,要不然藥就沒有用了。
&rdquo劉骥叮囑着。
&ldquo不會忘!&rdquo 那人借了一個手電上城去了。
這裡金生又罵了半天汽車公司缺德,然後招呼大家警醒些,以便那人半夜買藥回來,替他開門。
冷,擠得不舒服,同時惦念那孩子以及買藥的人,我矇眬地睡一陣醒一陣。
不知過了多少時時,隐約聽得有人叫門,好在是和衣而睡的,起來并不費事。
那年輕人比我更快,已經開了門。
在反映的雪光中看去,好像并不是原來那個人,果然,是另一個陌生的聲音: &ldquo是姓王的家嗎?&rdquo &ldquo是的,請進來!&rdquo 走進來的比去買藥的那人要矮要胖,穿着一套黑布的棉中山服,更顯得臃腫。
他摘下呢帽拿在手裡,頭上一陣陣冒氣,是走得很累了。
&ldquo是朋友托我帶來的。
&rdquo那人交出一個紙包,&ldquo你們托的那位在城裡遇見了熟人,正好我這兒順路,就讓我帶來了。
你打開看看,有錯沒錯?&rdquo &ldquo勞駕,勞駕,沒有錯兒。
您息一息!&rdquo那年輕人掇過一條凳子來,又去拿煙。
&ldquo你别張羅,我有事還得趕路。
&rdquo 年輕人千恩萬謝地送走了那人。
我也叫醒劉骥,幫着他替那孩子打針。
不久天也亮了,所有的旅伴紛紛揉着惺忪的睡眼起身。
在金生主持之下,開了一個小小會議,因為孩子不能受涼,同時盤尼西林需要每隔四小時便打一次,于是決定那年輕夫婦和劉骥留着暫時不走,由金生去通知那年輕人的家人&mdash&mdash這時我們才知道年輕人叫方之春,他父親在城裡開着一家百貨鋪&mdash&mdash找轎子來接他們回去。
雪已經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