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七

關燈
萬壽園,接受朝賀。

    這樣就非得早早休息不可,不然哪裏來的精神,應付那許多繁文褥節? 太妃雖感失望,但頗為諒解。

    傅夫人自覺有替皇帝彌補孝道的責任,因而抖擻精神,加意周旋,太妃仍算過了愉快的一天。

     太妃逐漸由醞釀、壓抑、反覆升高的對傅夫人的情意,終於讓她自己有了一個瞭解,或者說是產生了一個她自己都未曾意料到的想法:她可以沒有皇帝這個貴子,卻不能沒有傅夫人這個義女。

    但此義女是由親生之子而來,她沒有做皇帝的兒子,亦就不可能有這樣一個比親生女兒還孝順、還能對她有助的義女。

     由這個瞭解,她很自然地突破了內心的困境。

    身為帝母,應該是天下第一人&mdash&mdash唯一的,至少是唯二的,可以通過對皇帝的指示,達到她所希望得到的東西。

    而此刻卻一直是個「黑人」,這一點她自己覺得並不介意,但是她意識到,在目前至少她可以為自己打算打算,而最好的打算是讓義女經常留在她身邊。

    她也想到傅恆,但覺得她的義女並不是傅恆不可少的,她也想到傅夫人的兩個兒子,但將來亦總可以接了來,讓她們母子團聚。

    她認為她唯一要想的是,怎麼樣讓她的義女樂於留在她身邊。

     她內心的困擾是,一想到要留傅夫人在身邊,便想到種種禮法、習俗上的難處。

    此刻的突破,便是覺得她本人既未符合禮法習俗所應受的尊禮,那麼她又何必受禮法習俗的約束? 於是,找到一個兩人單獨相處的機會,她從容說道: 「我常在想,世界上到底是母女親,還是婆媳親?」 傅夫人以為太妃是拿皇後跟她作比,便毫不考慮地答說:「自然是母女親。

    」 「我看未必。

    」太妃也猜到她會這樣回答,所以這句話是早想好了的,脫口便出。

     這就必有說詞了,傅夫人微笑問道:「乾媽倒講個道理給我聽。

    」 「女兒到底是人家的人,她自己上有公婆,下有兒女,丈夫更不能不顧。

    倒不如兒媳婦跟婆婆朝夕相處,始終是在一起的。

    」 「乾媽的話說得有道理,不過,」傅夫人陪笑說道,「我不是駁乾媽,世間婆媳不和的事,不足為奇,母女不和卻未聽聞。

    看起來是母女比婆媳親。

    」 「婆媳不和都是有緣故的,大概婆婆兇的居多。

    有些婆婆,撫孤守節,兒子就是她的命根子,到有一天兒子娶了親,小倆口到晚來關緊房門,嘀嘀咕咕說得好不親熱。

    婆婆心裏在想,千辛萬苦將兒子撫養成人,不道到頭來一場空,受這樣的淒涼,一口氣不出,自然把帳都算在兒媳婦頭上了。

    」 「乾媽講得入情入理,我倒是長了一番見識。

    不過,」傅夫人特意又說,「我看還是母女親。

    」 「好!就是母女親。

    不過,我也要說,婆媳若是彼此體諒的,那可真比母女還要親。

    」 「如果有這種情形。

    一定也要兒子很孝順。

    」 「兒子孝順不孝順,並不要緊。

    要緊的是婆婆並不覺得媳婦奪了她的兒子,你說是不是?」 「是!」傅夫人深深點頭。

     「你要懂了這一點,才會懂我對你的想法。

    」 「喔?」傅夫人很注意地問,「乾媽對我是怎麼個想法?」 「我情願我們是婆媳,不是母女。

    」 傅夫人大吃一驚,雙眼睜得好圓。

    「乾媽你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她問。

     太妃知道她會有這樣的反應,夷然不以為意地答說:「這無非是我的一點私心,隻望你能常常陪我。

    」 「原來如此!」傅夫人略略釋懷,「我也這麼想。

    」 「無奈你是有丈夫的,是不是?」 「乾媽聖明。

    」 「唉!所以我說,我希望我們是婆媳。

    我不怕你會奪了我的兒子,他要願意來,儘管來!我決不會覺得你們倆關上房門躲在屋裏,我會有什麼不自在。

    」 聽得這話,傅夫人震動了!盤馬彎弓地談到這裏,逼出這樣一句話來,就隻有一個解釋:太妃希望她成為皇帝的外室! 皇帝而有外室,實在是千古奇聞。

    然而像太妃這樣的不能露面的太後,不也是千古奇聞嗎?想到這一點,她對太妃有此想法,就覺得不足為奇了。

    天下雖大,奇聞異事亦不是沒有原因就會發生的,有過奇異經歷的人,才會有奇怪的想法。

     這個想法奇怪嗎?傅夫人一時還弄不清楚。

    她需要多想、細想。

     「女兒!」太妃的表情是出奇的平靜,也是出奇的深沉,她慢條斯理地說,「我們母女已經無話不談了。

    大概,我跟你的親娘也差不多。

    不過到底不是真的母女,我但願你是我的兒媳婦。

    你知道的,我決不會做一個惡婆婆。

    」 話是越來越露骨了。

    傅夫人在想,她的意思無非想婆媳朝夕相處,終生不離,如果僅是這出於自私的一念,當然不能接受這份好意。

    但最後一句話,意味深長,她說她「決不會做一個惡婆婆」,即表示她決不會幹預她與皇帝之間的一切。

    照這麼說,她愛子亦愛義女,樂於見她跟皇帝長相廝守。

     這樣一轉念間,她完全接受了太妃的想法,認為太妃的安排,是唯一能夠解決她跟皇帝之間情感的辦法。

    可是,她又何能腼然首肯? 若非如此,又如何答覆?作假,不能作得太像;嚴詞拒絕,會引起誤會;輕描淡寫,又怕太妃以為她尚未瞭解真意。

    這句答語的措詞好難! 「怎麼樣?」太妃在催問了。

     逼急了,倒逼出她一個計較。

    她的話已很明顯,索性給她來個假作不解,作為默認。

     「乾媽,」她笑著說,「你老人家的話,怪怪地,莫非是在說醉話?」 「你知道的,我今天沒有喝酒。

    」 「誰知道你老人家喝了沒有,也許是偷了酒喝。

    」 太妃笑了。

    「你一定要說我是在說醉話,就算醉話。

    」她故意反問,「你可沒有喝酒吧?」 「我哪裏喝了?」 「既然你沒有喝酒,那麼你給我一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回話。

    」 「哪裏有什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原來就是件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事。

    」 話中似乎有牢騷,但真意灼然可見,即便是件不清不楚、不明不白的事,她也認了。

     「孩子!你就糊塗一點好了!」太妃感歎著說,「世上有許多事,隻有裝糊塗才能應付。

    」 這話說得夠含蓄,也夠深沉。

    傅夫人心領神會,願在太妃庇護之下,死心塌地做皇帝的外室。

    她在想,丈夫雖有所失,但亦有所得,至少從此可以長保富貴。

    隻有自己一無所得,而失去的是貞節與自由,將她跟孩子相處的時間,亦剝奪了不少。

     果然一無所得嗎?細細想去,卻又不然,皇帝的一片心,全在自己身上。

    就這一端,所得已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