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關燈
起勁地發牢騷,「我再說點苦衷你聽聽。

    三年無改謂之孝,先帝用人唯才,而況又是老臣。

    我自然敬禮有加,這總不能說有私心吧!可是仍舊有人疑神疑鬼,譬如張廷玉。

    」 張廷玉是顧命之臣,雍正遺詔中特命將來配享,漢大臣中有此殊遇,實在罕見。

    皇帝自然格外優禮,而親貴及八旗重臣頗有煩言,使得皇帝非常煩惱。

     「可惱的猶不在此。

    」皇帝又說,「即如張廷玉,雖有先帝遺命,但我遵遺命而行,對他來說,自然也是恩典。

    哪知張廷玉認為分所當受,並不見情。

    倘或恩遇稍衰,甚至會發怨言,豈不是叫我左右為難?」 「這,」傅夫人說,「果然如此,皇上宸衷獨斷,給他一點處分,不但不為之過,而且恩威並用,亦是駕馭的手段。

    再退一步看,假使如此,親貴宗室,亦就不會錯認皇上偏心,足以表明心跡。

    」 皇帝倏然動容,拿她的話細細想了一遍,擊節稱賞。

    「好一個恩威並用!」他說,「好一個表明心跡!以後我就照你的話做。

    」 「我是妄言。

    」 「一點不妄,一點不妄!你真足以為我內助!」 傅夫人又喜又羞,紅著臉說:「君無戲言!怎麼說得上內助二字?」 「我不是戲言,隻是可惜,倘或我早遇見你,無論如何也要請先帝為我擇你作配。

    」 「這又是皇上的戲言,從沒有一個漢軍能成為皇子嫡妃的!」 「天下事總有一個開頭,成例自我而興,有何不可?」 傅夫人默然,心裏在想,如果自己真的成了皇後,今天的情形就大不相同了!對皇帝來說,至少可以減除他對親生之母太妃的咎歉,因為有她能代替皇帝恪盡子職,對他們母子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然而,她又在想,隻要有實際,何必又非要是皇後的身分不可?現在不一樣也是在幫助皇帝跟太妃嗎? 這樣一想,她覺得她能夠給皇帝以安慰。

    「皇上,」她有些激動地說,「我有一件事可以代替皇後為皇上分勞分憂,那就是侍奉太妃。

    」 「對!」皇上深深點頭,「對!我要感謝你。

    」 「皇上言重了。

    我隻是求心之所安。

    皇上一身,繫祖宗社稷,四海蒼生之重,隻要能夠為皇上分勞解憂的,都是臣下分所當為。

    」 「他人是不是分所當為,我不關心,我隻關心你,也關心你的諾言。

    福如,」皇帝用一種異樣的眼光看著她,「你真的願意替朕分勞解憂?」 「是的。

    」 「那好!這樣,我就有寄託了。

    」 這話頗為曖昧,傅夫人惴惴然地說:「皇上的『寄託』二字,恐怕太重了。

    」 「怎麼?」 「我不知道皇上要寄託在我肩上的是什麼?」 不說「身上」而說「肩上」,可知她有閃避之意。

    但傅夫人到此地步,已如春蠶作繭,重重自縛,再也無法擺脫。

    皇帝對這一點看得很清楚,隻是不願操之過急,所以安慰她說:「你不必恐懼不勝,情感之道,順乎自然。

    我日理萬機之餘,隻要想到,天壤之間,還有個瞭解我的孫福如在,那就什麼委屈也能忍受了。

    」 這番話等於表明,她是他的唯一知己。

    感情本是相對的,皇帝如此,她也就將皇帝當成唯一的知己看待了。

     一雙脈脈含情的眼睛,隻似怨非怨地瞟了一下,便足以令皇帝神魂飛越,忍不住拉住她的手,漸漸使勁往懷裏帶。

    穿著花盆底的傅夫人,立腳不住,很快地倒在他懷中。

     「『軟玉溫香抱滿懷』,」皇帝在她耳邊說,「到今天我才知道才人吟詩,似淺實深。

    」 傅夫人不作聲,心裏在想,皇帝也是個書呆子,這時候還能咬文嚼字。

     「放手!」傅夫人輕聲說道,「當心窗外有人。

    」 皇帝亦覺得保持尊嚴一事,萬不可忽,便聽她的話鬆了手,不過彼此的距離,仍舊極近,僅僅身子不曾接觸而已。

     「福如,」皇帝問道,「你去過江南沒有?」 「去過。

    」傅夫人說,「不過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 「隨父兄在任上?」 「是!我父親做過蘇州知府,後來又在浙江當道員。

    」 「這麼說,也到過杭州?」 「是的。

    到西湖上去燒過香。

    」傅夫人不勝嚮往地說,「都記不得了!隻不過夢中常出現一片蒼茫煙水而已。

    」 「原來魂夢都縈繞江南。

    」皇帝低頭想了一下,歎口氣說,「隻怕一時還不能如願。

    」 「皇上的願望是什麼?」傅夫人不解地問,「天子富有四海,何事辦不到?」 「辦不到的事太多了!你就是一個例子。

    」 「又來說我!」傅夫人微笑著阻攔,「皇上隻說皇上的願望好了。

    」 「我是指南巡。

    」皇帝答說,「即位未幾,總得把局面搞得完全穩當了,才能放心南巡。

    」 「怎麼?」傅夫人極為詫異,「局面是如何不穩當?」 皇帝微悔失言,這是他心中的感想,親貴宗室未盡服貼,文武大臣中亦頗有不易駕馭的。

    這樣的局面,多少潛伏著動亂的危機,需要好好費一番工夫,能夠徹底掌握一切,皇權才算完全穩定。

    而這一感想是絕不能讓人知道的,否則便是示弱,反足以啟人異心。

     如今至少有一個人知道了!皇帝心想,既然洩漏了,不如索性跟她說明白。

    「福如,」他用低沉的聲音說,「自古以來,天下最大的誘惑,就是皇位。

    變生不測之事,歷朝皆有,你熟讀史書,不待我多說。

    防微杜漸,全在有心腹可寄以耳口,你倒不妨據你所知,保薦幾個人給我。

    」 「我隻能為皇上保一個。

    」 「誰?」 「傅恆。

    」 皇帝深深點頭。

    「他謹慎小心,我當然要重用的。

    」皇帝又問,「還有呢?」 「高家父子受恩深重,應該也是忠心耿耿的。

    」 高家父子指高晉與高斌,亦即是貴妃高佳氏的父兄。

    皇帝對高家父子的印象並不好,但由於傅夫人這句話,他決定遇到適當的機會,還是要重用。

     「還有呢?」 「我不敢再胡亂保舉了。

    」傅夫人說,「用人大計,皇上不該謀之於婦人。

    」 皇帝深深點頭,心悅誠服地說:「難怪我魂牽夢縈,你真是明白事理,可敬亦復可愛。

    」 「魂牽夢縈」四字入耳,傅夫人不由得深深看了他一眼,心中的感受相當複雜,亦不知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唯有低頭不語。

     「福如!」皇帝又拉住了她的手,低聲問道,「你什麼時候才讓我了這段相思債?」 「我不知道。

    」傅夫人的聲音低得幾乎隻有自己聽得見,「我很怕!」 「怕什麼?」皇帝問說,「怕傅恆知道?」 「這當然也是。

    」 語氣中明顯地表示出來,另外還有所懼,而且比怕丈夫知道還要來得嚴重。

    皇帝倒也奇怪了。

     「你說,還怕什麼?」 「皇上倒想呢!」 「是怕我娘知道?」 「那也是。

    」 「反正總是怕人知道!」皇帝突然想到了,「是怕皇後知道?」 「對了!」 「她決不會知道的。

    」 「為什麼?」傅夫人很注意地問,「皇上何以能說這種有把握的話?」 皇帝笑了。

    「連皇後都對付不了,我還能統治幾萬萬子民?」他說,「皇後左右全是我的人,沒有一個人敢在她面前談咱們倆的事。

    」 「就怕皇後自己看出來。

    」 「怎麼會?」 「怎麼不會?」傅夫人說,「皇上稍微疏忽一點,神色語言之間有所流露,皇後就會知道。

    」 「我當心就是。

    」皇帝又說,「你相信我,不必怕。

    」 「就我不怕,也要等機會。

    」 「機會不必等,要去找。

    」皇帝緊接著說,「甚至不必找,隻要自己安排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