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
關燈
小
中
大
,便有通報來了,一撥一撥,接連不斷,不過傅夫人卻未告知太妃,免得她緊張。
直到看得見皇帝的軟轎了,她才跟太妃說:「乾媽,皇上快到了。
」 「在哪裏?」太妃的雙眼睜得好大。
「還有一會兒。
乾媽,你把心定下來。
」 怎麼定得下來?遠方遊子歸來,倚閭的老母,尚且心神不定,度日如年,而況是二十多歲的親生之子,初次見母,更何況親生之子是當今天子。
在肅靜無嘩的氣氛中,聽得沙沙的聲音,自遠而近,太妃的一顆心,越提越高了。
「不行!」太妃帶著哭音說,「姑娘,我怕支持不住。
」 「一切有我,乾媽!」傅夫人隻好極力壯她的膽,「皇上最佩服我的,有我保你老人家的駕,別慌。
」 「喔,喔!那好,姑娘你可得處處保著我,有些話,你就替我回答好了。
」 「我知道!」 說著,聽得遙遙擊掌,很慢,很慢,但聽得很清楚。
傅夫人知道,皇帝已經下轎了,便關照秀秀:「你陪著太妃,我去接駕,等我陪著快進門時,你望見影子,就快閃出去!」 「那,我怎麼辦?」太妃手足無措地問。
「你老人家或是坐,或是站,怎麼樣都可以,就是不能哭。
」 「這,」太妃已雙眉緊蹙了,「怕辦不到。
」 「真的要哭,眼淚是咽不到肚子裏去的。
」傅夫人很認真地叮囑,「可是千萬不能哭出聲來。
」 說完,轉身就走。
出得廳來,皇帝正要踏上臺階,隻見他穿的是便衣,藍色寧綢團花夾袍,玄色貢緞臥龍袋,頭上一頂紅絨結頂的小帽,前鑲碧綠一塊玭霞,腳上是粉底雙樑緞鞋,這身除束腰的一條明黃綢帶以外,看不出他是至尊天子。
傅夫人就地跪了下來,隻說得一聲:「恭迎聖駕!」是示意秀秀可以避開了。
「起來,起來!」 「是!」傅夫人這天特意不穿花盆底,所以起跪很俐落。
一面站起,一面轉頭去望,看到她的丈夫傅恆,禦前大臣馬爾賽,以及內務府大臣,行宮總管等人,侍衛,太監一大堆,雖都站在門外,還是不夠遠,便揮一揮手示意,然後搶步從皇帝側面溜了進去,趕緊要去照料太妃。
太妃是站在椅子旁邊,一手扶著椅背,臉上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凝視著皇帝,但因背光,皇帝的臉看不清楚,所以還有著焦急的神色。
「太妃請坐!」傅夫人贊禮似地說,「皇上行禮。
」 「禮」字聲落,皇帝已跪了下來,喊得一聲「娘」,隨即伏地不起,隻見他背部起伏,是在飲泣。
太妃淚如雨下,茫然地望著,母子見面,是這樣惟恐人知,不敢哭出聲來,傅夫人心裏難過極了。
終於還是要她開口。
「皇上請不要再傷心了。
」她說,「太妃等著瞧一瞧皇上呢!」 「是!」皇帝擡起頭來,一臉淚痕,向上說道,「娘!兒子不孝!娘受苦了!」 「不苦,不苦!」太妃搖著頭否認,「你不要替我難過。
我有今天這一天,真是老天爺慈悲。
你,你把臉轉過來!」 皇帝便膝步移轉,本來向北的臉,此刻是向東南,看得很清楚了。
於是太妃伸出因為多少年來一直親自操作,以至相當粗糙的手,去摸皇帝的額頭。
這使得皇帝想起先帝亦曾這樣撫摸過他,但感覺中父親的手柔軟溫熱,像是母親的手,此刻母親的手卻像父親的手。
非常奇怪地,皇帝從這雙手中,感受到像父親所作的那種鼓勵,他記起自己的身分與職責,提醒自己要做一個好皇帝。
同時也想起父親在兩年前講過的一段話。
「你要記住。
」他還記得先帝當時鄭重告誡的那種低沉的聲音,「你是滿人,天下是滿洲人的天下,不能放鬆,可是漢人多,人才也多,羈縻之道,要重孔孟。
你更要記住,儘管漢人可以重用,你不能讓人誤會你是在幫漢人!」 此刻才能體會到這段訓誡的深意,自己有一半漢人的血統,倘或親貴誤會自己是在偏袒漢人,就會引起另一次宮廷政變,乃至喋血的危機。
這樣想著,自然而然地收起了眼淚,向太妃說道:「娘請上座,兒子有幾句心裏的話告稟。
」 「你說吧!」 「福如,」皇帝向傅夫人說道,「你把我娘扶過去坐下。
」 「是!」傅夫人轉臉來勸太妃,「乾媽,你就聽皇上的話吧!」 「好!」太妃坐了下來,身子偏向一邊。
皇帝站起身來,重新北向下跪。
「娘!」他說,「兒子受阿瑪的付託,責任太重。
如果我早知道我的親娘在這裏受苦,我一定稟明阿瑪,把皇位傳給別個阿哥,容我將娘迎到府裏,奉養到百年之後。
如今可是隻好讓娘委屈了。
阿瑪當初也是為了天下百姓,要做一個好皇帝,就顧不得骨肉之情,兒子今天的處境也很難。
娘,你老人家許不許我做好皇帝?」 「這話你問得奇怪,我為何不許你做好皇帝?」太妃指著傅夫人說,「你問你妹妹,我跟她談過,但願你做好皇帝,百姓愛戴,我才高興。
」 「娘說這話,兒子感激。
不過,娘要兒子做好皇帝,娘得忍人所不能忍,委屈自己。
不然不但不會是好皇帝,甚至於能不能做皇帝,也在未定之天。
」 這話說得太嚴重了!不但太妃,連傅夫人亦覺費解。
「我不懂你的話。
」太妃答說,「不過我會聽你的話,你要我怎麼忍,怎麼委屈自己?不便說,告訴你妹妹好了!」 真是「天下父母心」!傅夫人歎口無聲的氣,感動得要哭。
皇帝亦復心中酸楚,眼眶發熱。
不過他不僅是感動,更多的是感激,恭恭敬敬地磕下頭去,口中還有兩句話交代。
「娘!兒子的處境是天下最難的,有時候的處置,不能不出於常情之外。
兒子先向娘請罪。
」 「這談不到!」太妃有點瞭解,死心塌地說道,「我答應你了,你就不必顧忌。
不過,有幾件事,我很盼望你替我做。
」 「是!請娘吩咐。
」 「第一件,你要替我到老家去訪一訪,看還有什麼人?」 「是!應該。
兒子一定派人細細查訪。
外家的情形,請娘告訴妹妹,再轉告我好了。
」 傅夫人心頭一震,皇帝居然亦以妹妹相稱,正想遜謝,太妃搶在前面開了口。
「對了,第二件,你務必當她同胞妹妹看待。
」 「是!兒子本就如此。
」 「太妃&mdash&mdash」 「姑娘,」太妃很快地截斷傅夫人的話說,「你別打岔!常言道得好,恭敬不如從命。
」 「是!」傅夫人忽然發現一事不妥,用徵詢的語氣說,「是不是端張小凳子請皇上坐。
」 「好啊!其實也不用小凳子,就在這張椅子上坐好了。
」太妃說道,「我也不信,民間娘兒倆兄妹聊家常,有那麼多規矩,規矩是做給人看,這兒沒有外人!」 「太妃說得是!」傅夫人說道,「皇上請坐吧!」 皇帝點點頭,身子往上一起,卻又跪倒,臉有痛楚的表情,原來皇帝從未這樣長跪過,雙膝又酸又痛竟無法起立。
這就該傅夫人去扶他一把了。
既稱兄妹,自無顧忌,她大大方方地去攙扶。
皇帝亦就緊握住她的手借一把力,方能站起,獨自不能立直,所以仍得她扶他到旁邊的椅子上坐下。
「兒子,」太妃又說,「第三件是秀秀,她也叫我乾媽。
不過,我也沒有什麼封號,不能替她討封。
你看怎麼照應照應她?」 「隻有一個法子。
」皇帝說道,「兒子替她擇配,找個有出息的,容易!」 「再有件事。
」太妃是商量的語氣,「我很想到我從前住的地方去看看。
」 她舊時的住處,亦即皇帝的出生之處,是獅子園內,諸多名勝環繞著一座長方形草房。
皇帝幼年經過
直到看得見皇帝的軟轎了,她才跟太妃說:「乾媽,皇上快到了。
」 「在哪裏?」太妃的雙眼睜得好大。
「還有一會兒。
乾媽,你把心定下來。
」 怎麼定得下來?遠方遊子歸來,倚閭的老母,尚且心神不定,度日如年,而況是二十多歲的親生之子,初次見母,更何況親生之子是當今天子。
在肅靜無嘩的氣氛中,聽得沙沙的聲音,自遠而近,太妃的一顆心,越提越高了。
「不行!」太妃帶著哭音說,「姑娘,我怕支持不住。
」 「一切有我,乾媽!」傅夫人隻好極力壯她的膽,「皇上最佩服我的,有我保你老人家的駕,別慌。
」 「喔,喔!那好,姑娘你可得處處保著我,有些話,你就替我回答好了。
」 「我知道!」 說著,聽得遙遙擊掌,很慢,很慢,但聽得很清楚。
傅夫人知道,皇帝已經下轎了,便關照秀秀:「你陪著太妃,我去接駕,等我陪著快進門時,你望見影子,就快閃出去!」 「那,我怎麼辦?」太妃手足無措地問。
「你老人家或是坐,或是站,怎麼樣都可以,就是不能哭。
」 「這,」太妃已雙眉緊蹙了,「怕辦不到。
」 「真的要哭,眼淚是咽不到肚子裏去的。
」傅夫人很認真地叮囑,「可是千萬不能哭出聲來。
」 說完,轉身就走。
出得廳來,皇帝正要踏上臺階,隻見他穿的是便衣,藍色寧綢團花夾袍,玄色貢緞臥龍袋,頭上一頂紅絨結頂的小帽,前鑲碧綠一塊玭霞,腳上是粉底雙樑緞鞋,這身除束腰的一條明黃綢帶以外,看不出他是至尊天子。
傅夫人就地跪了下來,隻說得一聲:「恭迎聖駕!」是示意秀秀可以避開了。
「起來,起來!」 「是!」傅夫人這天特意不穿花盆底,所以起跪很俐落。
一面站起,一面轉頭去望,看到她的丈夫傅恆,禦前大臣馬爾賽,以及內務府大臣,行宮總管等人,侍衛,太監一大堆,雖都站在門外,還是不夠遠,便揮一揮手示意,然後搶步從皇帝側面溜了進去,趕緊要去照料太妃。
太妃是站在椅子旁邊,一手扶著椅背,臉上似哭非哭,似笑非笑,凝視著皇帝,但因背光,皇帝的臉看不清楚,所以還有著焦急的神色。
「太妃請坐!」傅夫人贊禮似地說,「皇上行禮。
」 「禮」字聲落,皇帝已跪了下來,喊得一聲「娘」,隨即伏地不起,隻見他背部起伏,是在飲泣。
太妃淚如雨下,茫然地望著,母子見面,是這樣惟恐人知,不敢哭出聲來,傅夫人心裏難過極了。
終於還是要她開口。
「皇上請不要再傷心了。
」她說,「太妃等著瞧一瞧皇上呢!」 「是!」皇帝擡起頭來,一臉淚痕,向上說道,「娘!兒子不孝!娘受苦了!」 「不苦,不苦!」太妃搖著頭否認,「你不要替我難過。
我有今天這一天,真是老天爺慈悲。
你,你把臉轉過來!」 皇帝便膝步移轉,本來向北的臉,此刻是向東南,看得很清楚了。
於是太妃伸出因為多少年來一直親自操作,以至相當粗糙的手,去摸皇帝的額頭。
這使得皇帝想起先帝亦曾這樣撫摸過他,但感覺中父親的手柔軟溫熱,像是母親的手,此刻母親的手卻像父親的手。
非常奇怪地,皇帝從這雙手中,感受到像父親所作的那種鼓勵,他記起自己的身分與職責,提醒自己要做一個好皇帝。
同時也想起父親在兩年前講過的一段話。
「你要記住。
」他還記得先帝當時鄭重告誡的那種低沉的聲音,「你是滿人,天下是滿洲人的天下,不能放鬆,可是漢人多,人才也多,羈縻之道,要重孔孟。
你更要記住,儘管漢人可以重用,你不能讓人誤會你是在幫漢人!」 此刻才能體會到這段訓誡的深意,自己有一半漢人的血統,倘或親貴誤會自己是在偏袒漢人,就會引起另一次宮廷政變,乃至喋血的危機。
這樣想著,自然而然地收起了眼淚,向太妃說道:「娘請上座,兒子有幾句心裏的話告稟。
」 「你說吧!」 「福如,」皇帝向傅夫人說道,「你把我娘扶過去坐下。
」 「是!」傅夫人轉臉來勸太妃,「乾媽,你就聽皇上的話吧!」 「好!」太妃坐了下來,身子偏向一邊。
皇帝站起身來,重新北向下跪。
「娘!」他說,「兒子受阿瑪的付託,責任太重。
如果我早知道我的親娘在這裏受苦,我一定稟明阿瑪,把皇位傳給別個阿哥,容我將娘迎到府裏,奉養到百年之後。
如今可是隻好讓娘委屈了。
阿瑪當初也是為了天下百姓,要做一個好皇帝,就顧不得骨肉之情,兒子今天的處境也很難。
娘,你老人家許不許我做好皇帝?」 「這話你問得奇怪,我為何不許你做好皇帝?」太妃指著傅夫人說,「你問你妹妹,我跟她談過,但願你做好皇帝,百姓愛戴,我才高興。
」 「娘說這話,兒子感激。
不過,娘要兒子做好皇帝,娘得忍人所不能忍,委屈自己。
不然不但不會是好皇帝,甚至於能不能做皇帝,也在未定之天。
」 這話說得太嚴重了!不但太妃,連傅夫人亦覺費解。
「我不懂你的話。
」太妃答說,「不過我會聽你的話,你要我怎麼忍,怎麼委屈自己?不便說,告訴你妹妹好了!」 真是「天下父母心」!傅夫人歎口無聲的氣,感動得要哭。
皇帝亦復心中酸楚,眼眶發熱。
不過他不僅是感動,更多的是感激,恭恭敬敬地磕下頭去,口中還有兩句話交代。
「娘!兒子的處境是天下最難的,有時候的處置,不能不出於常情之外。
兒子先向娘請罪。
」 「這談不到!」太妃有點瞭解,死心塌地說道,「我答應你了,你就不必顧忌。
不過,有幾件事,我很盼望你替我做。
」 「是!請娘吩咐。
」 「第一件,你要替我到老家去訪一訪,看還有什麼人?」 「是!應該。
兒子一定派人細細查訪。
外家的情形,請娘告訴妹妹,再轉告我好了。
」 傅夫人心頭一震,皇帝居然亦以妹妹相稱,正想遜謝,太妃搶在前面開了口。
「對了,第二件,你務必當她同胞妹妹看待。
」 「是!兒子本就如此。
」 「太妃&mdash&mdash」 「姑娘,」太妃很快地截斷傅夫人的話說,「你別打岔!常言道得好,恭敬不如從命。
」 「是!」傅夫人忽然發現一事不妥,用徵詢的語氣說,「是不是端張小凳子請皇上坐。
」 「好啊!其實也不用小凳子,就在這張椅子上坐好了。
」太妃說道,「我也不信,民間娘兒倆兄妹聊家常,有那麼多規矩,規矩是做給人看,這兒沒有外人!」 「太妃說得是!」傅夫人說道,「皇上請坐吧!」 皇帝點點頭,身子往上一起,卻又跪倒,臉有痛楚的表情,原來皇帝從未這樣長跪過,雙膝又酸又痛竟無法起立。
這就該傅夫人去扶他一把了。
既稱兄妹,自無顧忌,她大大方方地去攙扶。
皇帝亦就緊握住她的手借一把力,方能站起,獨自不能立直,所以仍得她扶他到旁邊的椅子上坐下。
「兒子,」太妃又說,「第三件是秀秀,她也叫我乾媽。
不過,我也沒有什麼封號,不能替她討封。
你看怎麼照應照應她?」 「隻有一個法子。
」皇帝說道,「兒子替她擇配,找個有出息的,容易!」 「再有件事。
」太妃是商量的語氣,「我很想到我從前住的地方去看看。
」 她舊時的住處,亦即皇帝的出生之處,是獅子園內,諸多名勝環繞著一座長方形草房。
皇帝幼年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