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皇後問我一件事,是關乎乾媽的。
」 「啊!」李姑娘吃驚地問,「皇後怎麼會問到我?是太後讓皇後來問我?」 「我想是的。
」傅夫人低聲說道,「大概十來年以前,夏天,有位小阿哥騎馬闖了來,吃過乾媽做的湯圓,可有這回事?」 「有啊!」李姑娘的雙眼忽然發亮,「皇後怎麼問到這件事?」 「自然有道理在內,」傅夫人問道,「乾媽還記得那位小阿哥的樣兒不?」 「怎麼不記得?長得很體面,也很懂規矩。
」 「如今見了面,還能認識不能?」 「能!」 「能?」傅夫人詫異,「隔了十幾年,孩子都成大人了,乾媽還能認識?」 李姑娘赧然說道:「我隻是這麼想,這麼自己相信自己。
說實在的,隻怕也會認錯。
」 「乾媽為什麼會有那樣的自信呢?」傅夫人笑道,「乾媽你可別生氣,我說句放肆的話,你老的想法太玄了!」 李姑娘笑笑不響,隻問:「皇後問這位小阿哥,是為什麼?」 「乾媽,你倒猜呢?」 「我猜不著!」李姑娘搖搖頭,「我不大願意猜這些謎。
」 「為什麼?」 「這&mdash&mdash」李姑娘很吃力地,「跟你不大說得明白。
」 「我不相信。
」傅夫人說,「除非乾媽不相信我。
」 「哪裏,哪裏!」李姑娘有些著急了,「姑娘,你說這話,可有點那個!我幾時拿你當過外人?」 「那,」傅夫人毫不放鬆地追問,「請乾媽告訴我,為什麼不願意猜這些謎?」 「我怕!」李姑娘直抒胸臆,「我也有個謎,就怕掀出來!猜不對不好,猜對了更不好。
不如不猜。
」 話很有意味了,傅夫人說:「乾媽,你就猜上一猜。
這個謎,一定跟小阿哥有關係。
」 「那你何不就告訴了我?」 「不!乾媽先得告訴我。
」 「好吧!我告訴你。
」李姑娘低聲說道,「你知道不知道,我有一個兒子?」 「乾媽別問我,說下去。
」 「我那個兒子,不知是當今皇上的哥哥,還是弟弟。
」 「那麼是先帝的皇子?」 「對了!應該這麼說。
我那個兒子,就跟我見過的小阿哥那麼大,我不知道那小阿哥是不是。
也不知道我的兒子,現在是封了什麼爵,也許當了皇帝,也許死掉了。
總而言之,我不知道,沒有人跟我說過,我也不敢問人,也不敢去胡猜。
因為猜對了沒有,一輩子都不知道,何必自討苦吃。
所以我到後來,乾脆想法子把他忘掉,剛才不是你提起,我都想不起來了。
」 唉!傅夫人歎了口無聲的氣,心裏覺得她真可憐!同時也有些躊躇,怕她一旦知道真相,感情上會承受不住。
然而已如箭在弦上,不能不發,隻有格外謹慎,卻無法不說。
於是她想了一下說:「乾媽,你如今不妨猜一猜,因為你猜對,還是猜錯了,我會告訴你。
」 「好!」李姑娘仔細想了一會,突然臉色大變,「我猜,我猜,我猜我的兒子,當了皇上了!」 此言一出,傅夫人的臉色大變。
「乾媽,」傅夫人問道,「你怎麼會這樣子想?」 「我想得不對是不是?」李姑娘的表情很複雜,關切、驚惶與困惑交併,「可是,我就不明白,既然不是,跟皇後又有什麼關係?」 這話問得一點不錯。
傅夫人不能不承認,若要承認,便須有行動。
到此地步,傅夫人覺得隻有冒一個險,要冒險就得找幫手,於是站起身來,大聲喊道:「秀秀,秀秀!」 秀秀就在門外,不過為了要表示她從遠處來,所以等了一會,方始在門口出現。
「秀秀,你我跟乾媽,不,太妃,重新見禮。
」 「太妃?」李姑娘與秀秀不約而同地喊了出來,所不同的是,秀秀故作不解。
「是的,太妃!」傅夫人說,「當今皇上,是太妃親生的愛子。
」 此言一出,李姑娘臉色蒼白,渾身抖個不住。
秀秀喊聲:「不好!」急急上前相扶,人已經暈倒了。
「不要緊,不要慌!」 傅夫人是已經估量到會有此反應,早就問過大夫,所以能夠從容救治。
「秀秀,去弄碗姜湯來,有酒倒點在裏面。
」 一面說,一面將李姑娘扶了起來,掐住人中,同時口中不停呼喚。
姜湯剛到,人已悠悠醒轉。
「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這一哭,什麼勸解都無用,秀秀不由得有些著慌了。
「怎麼辦?」她問。
「不要緊!」傅夫人也有些心虛了,「別的不怕,這麼哭太傷氣,回頭人會虛脫暈眩。
得備點補品在這裏。
」 這些話李姑娘卻是聽清楚了。
心中的委屈原已在淚水中傾瀉得差不多了,又怕真個虛脫,累她們兩人受驚費事,所以慢慢住了哭聲。
「好了,好了!」秀秀輕快地說,「我去絞手巾來給乾媽&mdash&mdash喔,不!太妃。
」 「不要這麼叫我!」李姑娘說,「我願意你們叫我乾媽!」 一這話就有言外之意了,秀秀不敢造次,隻看著傅夫人。
傅大人知道已不礙了,索性把話說明白了:想一想說道:「禮不可廢!太後是已經有了,隻好尊為太妃!來,秀秀請太妃正位,我們好行大禮。
」 「不要,不要!」 兩人使個眼色,不由分說,把她撳坐在中間椅子上。
如果兩人一起行禮,李姑娘一定不受,所以隻好輪流磕頭。
先是傅夫人捺住「太妃」的雙肩,秀秀正面下跪,一套稱呼是早就向身為命婦,熟悉內廷儀注的傅夫人討教過了的,此時口稱:「奴才張氏叩請太妃萬福金安!」然後必恭必敬地行了兩跪六叩之禮。
李「太妃」心亂如麻,莫衷一是,既非純然謙虛,亦非惺惺作態,隻覺得此一刻來行此大禮,完全是不必要的,即令她該受此大禮,亦不爭在此一刻。
此一刻,她心裏有許許多多疑問,要獲得解答。
如果說秀秀願意負責她的這許多疑問,她情願倒過來給秀秀磕頭。
然而,即令是傅夫人,明知她的心境,亦不能不先自己占住地位,所占的就是一個禮字!不知道她是皇帝的生母,或者雖知道而尚未揭露,禮數不符,皆可不論。
一旦太妃的身分確定,非先盡禮,不足以言其他。
因此,儘管李太妃拚命掙紮,要站起來,傅夫人卻是使勁按住,等秀秀來換了班,她才鬆手。
「你們倆好女兒,放我起來行不行?」 「不行!」傅夫人頑皮地答著說,「乾媽,你就忍一會兒吧!」 說完,走到李太妃面前站定,拂一拂旗袍,抖一抖衣袖,然後跪了下去,行兩跪六叩的大禮。
是便服,也是平底鞋,起跪並無困難,而禮節的嫺熟優美,一望而知與秀秀的身分不同。
「奴才孫佳氏,叩請太妃萬福金安。
」 李太妃也已知道,此禮不受不可了,所以等她報名磕頭已畢,方始看一看問道:「你們該放我起來了吧?」 「是!」秀秀笑道,「太妃請隨意,我看還是坐你老人家原來的那張籐椅,還舒服些!」 「對了!坐我原來的椅子舒服。
」李太妃向傅夫人招招手,「姑娘,你來,我有話問你。
」 「是!」 李太妃到了她日常所坐的籐椅前,傅夫人和秀秀雙雙攙扶,這在李太妃就非常不慣,也非常不舒服了。
「何用如此?本來我一下就坐下去了,你們倆一個人拉住我一條胳膊,我倒是怎麼坐啊?」 聽得這話,秀秀就鬆了手,傅夫人卻仍舊扶著她,順著她的意向,扶得她坐定才始放手。
「姑娘,你怎麼叫孫佳氏?你的漢姓是孫,怎麼加上『佳』字呢?」
」 「啊!」李姑娘吃驚地問,「皇後怎麼會問到我?是太後讓皇後來問我?」 「我想是的。
」傅夫人低聲說道,「大概十來年以前,夏天,有位小阿哥騎馬闖了來,吃過乾媽做的湯圓,可有這回事?」 「有啊!」李姑娘的雙眼忽然發亮,「皇後怎麼問到這件事?」 「自然有道理在內,」傅夫人問道,「乾媽還記得那位小阿哥的樣兒不?」 「怎麼不記得?長得很體面,也很懂規矩。
」 「如今見了面,還能認識不能?」 「能!」 「能?」傅夫人詫異,「隔了十幾年,孩子都成大人了,乾媽還能認識?」 李姑娘赧然說道:「我隻是這麼想,這麼自己相信自己。
說實在的,隻怕也會認錯。
」 「乾媽為什麼會有那樣的自信呢?」傅夫人笑道,「乾媽你可別生氣,我說句放肆的話,你老的想法太玄了!」 李姑娘笑笑不響,隻問:「皇後問這位小阿哥,是為什麼?」 「乾媽,你倒猜呢?」 「我猜不著!」李姑娘搖搖頭,「我不大願意猜這些謎。
」 「為什麼?」 「這&mdash&mdash」李姑娘很吃力地,「跟你不大說得明白。
」 「我不相信。
」傅夫人說,「除非乾媽不相信我。
」 「哪裏,哪裏!」李姑娘有些著急了,「姑娘,你說這話,可有點那個!我幾時拿你當過外人?」 「那,」傅夫人毫不放鬆地追問,「請乾媽告訴我,為什麼不願意猜這些謎?」 「我怕!」李姑娘直抒胸臆,「我也有個謎,就怕掀出來!猜不對不好,猜對了更不好。
不如不猜。
」 話很有意味了,傅夫人說:「乾媽,你就猜上一猜。
這個謎,一定跟小阿哥有關係。
」 「那你何不就告訴了我?」 「不!乾媽先得告訴我。
」 「好吧!我告訴你。
」李姑娘低聲說道,「你知道不知道,我有一個兒子?」 「乾媽別問我,說下去。
」 「我那個兒子,不知是當今皇上的哥哥,還是弟弟。
」 「那麼是先帝的皇子?」 「對了!應該這麼說。
我那個兒子,就跟我見過的小阿哥那麼大,我不知道那小阿哥是不是。
也不知道我的兒子,現在是封了什麼爵,也許當了皇帝,也許死掉了。
總而言之,我不知道,沒有人跟我說過,我也不敢問人,也不敢去胡猜。
因為猜對了沒有,一輩子都不知道,何必自討苦吃。
所以我到後來,乾脆想法子把他忘掉,剛才不是你提起,我都想不起來了。
」 唉!傅夫人歎了口無聲的氣,心裏覺得她真可憐!同時也有些躊躇,怕她一旦知道真相,感情上會承受不住。
然而已如箭在弦上,不能不發,隻有格外謹慎,卻無法不說。
於是她想了一下說:「乾媽,你如今不妨猜一猜,因為你猜對,還是猜錯了,我會告訴你。
」 「好!」李姑娘仔細想了一會,突然臉色大變,「我猜,我猜,我猜我的兒子,當了皇上了!」 此言一出,傅夫人的臉色大變。
「乾媽,」傅夫人問道,「你怎麼會這樣子想?」 「我想得不對是不是?」李姑娘的表情很複雜,關切、驚惶與困惑交併,「可是,我就不明白,既然不是,跟皇後又有什麼關係?」 這話問得一點不錯。
傅夫人不能不承認,若要承認,便須有行動。
到此地步,傅夫人覺得隻有冒一個險,要冒險就得找幫手,於是站起身來,大聲喊道:「秀秀,秀秀!」 秀秀就在門外,不過為了要表示她從遠處來,所以等了一會,方始在門口出現。
「秀秀,你我跟乾媽,不,太妃,重新見禮。
」 「太妃?」李姑娘與秀秀不約而同地喊了出來,所不同的是,秀秀故作不解。
「是的,太妃!」傅夫人說,「當今皇上,是太妃親生的愛子。
」 此言一出,李姑娘臉色蒼白,渾身抖個不住。
秀秀喊聲:「不好!」急急上前相扶,人已經暈倒了。
「不要緊,不要慌!」 傅夫人是已經估量到會有此反應,早就問過大夫,所以能夠從容救治。
「秀秀,去弄碗姜湯來,有酒倒點在裏面。
」 一面說,一面將李姑娘扶了起來,掐住人中,同時口中不停呼喚。
姜湯剛到,人已悠悠醒轉。
「哇!」地一聲哭了出來。
這一哭,什麼勸解都無用,秀秀不由得有些著慌了。
「怎麼辦?」她問。
「不要緊!」傅夫人也有些心虛了,「別的不怕,這麼哭太傷氣,回頭人會虛脫暈眩。
得備點補品在這裏。
」 這些話李姑娘卻是聽清楚了。
心中的委屈原已在淚水中傾瀉得差不多了,又怕真個虛脫,累她們兩人受驚費事,所以慢慢住了哭聲。
「好了,好了!」秀秀輕快地說,「我去絞手巾來給乾媽&mdash&mdash喔,不!太妃。
」 「不要這麼叫我!」李姑娘說,「我願意你們叫我乾媽!」 一這話就有言外之意了,秀秀不敢造次,隻看著傅夫人。
傅大人知道已不礙了,索性把話說明白了:想一想說道:「禮不可廢!太後是已經有了,隻好尊為太妃!來,秀秀請太妃正位,我們好行大禮。
」 「不要,不要!」 兩人使個眼色,不由分說,把她撳坐在中間椅子上。
如果兩人一起行禮,李姑娘一定不受,所以隻好輪流磕頭。
先是傅夫人捺住「太妃」的雙肩,秀秀正面下跪,一套稱呼是早就向身為命婦,熟悉內廷儀注的傅夫人討教過了的,此時口稱:「奴才張氏叩請太妃萬福金安!」然後必恭必敬地行了兩跪六叩之禮。
李「太妃」心亂如麻,莫衷一是,既非純然謙虛,亦非惺惺作態,隻覺得此一刻來行此大禮,完全是不必要的,即令她該受此大禮,亦不爭在此一刻。
此一刻,她心裏有許許多多疑問,要獲得解答。
如果說秀秀願意負責她的這許多疑問,她情願倒過來給秀秀磕頭。
然而,即令是傅夫人,明知她的心境,亦不能不先自己占住地位,所占的就是一個禮字!不知道她是皇帝的生母,或者雖知道而尚未揭露,禮數不符,皆可不論。
一旦太妃的身分確定,非先盡禮,不足以言其他。
因此,儘管李太妃拚命掙紮,要站起來,傅夫人卻是使勁按住,等秀秀來換了班,她才鬆手。
「你們倆好女兒,放我起來行不行?」 「不行!」傅夫人頑皮地答著說,「乾媽,你就忍一會兒吧!」 說完,走到李太妃面前站定,拂一拂旗袍,抖一抖衣袖,然後跪了下去,行兩跪六叩的大禮。
是便服,也是平底鞋,起跪並無困難,而禮節的嫺熟優美,一望而知與秀秀的身分不同。
「奴才孫佳氏,叩請太妃萬福金安。
」 李太妃也已知道,此禮不受不可了,所以等她報名磕頭已畢,方始看一看問道:「你們該放我起來了吧?」 「是!」秀秀笑道,「太妃請隨意,我看還是坐你老人家原來的那張籐椅,還舒服些!」 「對了!坐我原來的椅子舒服。
」李太妃向傅夫人招招手,「姑娘,你來,我有話問你。
」 「是!」 李太妃到了她日常所坐的籐椅前,傅夫人和秀秀雙雙攙扶,這在李太妃就非常不慣,也非常不舒服了。
「何用如此?本來我一下就坐下去了,你們倆一個人拉住我一條胳膊,我倒是怎麼坐啊?」 聽得這話,秀秀就鬆了手,傅夫人卻仍舊扶著她,順著她的意向,扶得她坐定才始放手。
「姑娘,你怎麼叫孫佳氏?你的漢姓是孫,怎麼加上『佳』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