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
關燈
小
中
大
。
」 「福建人當太監的,可不多。
」秀秀說道,「如今都是京東,或者保定府一帶的人。
我可沒有聽太監說過福建話。
」 「在宮裏當差,怎麼能打鄉談?你自然聽不到。
在明朝早年,太監好多是從福建來的。
這且不去說它,我隻談程敏。
」 ※ ※ ※ 程敏跪下來說:「萬歲爺原是有皇子的。
」成化爺當然既驚且喜,但更多的是懷疑。
「你說原有皇子,在哪兒呢?」 「奴才要請萬歲爺作主。
一說出來,奴才死不足惜,隻怕皇子亦有危險。
此所以五年以來,沒有人敢透露一字。
」 「啊,」成化爺急急問說,「五歲了?」 「不!是五年,不是五歲。
」 「喔,那是六歲了!在哪兒呢?你快說,快說!」 「奴才不敢說,萬歲爺如果不作主,奴才甘領死罪亦不能說。
」 「好!」成化爺問道,「你要我怎麼作主?」 程敏想了一下說:「奴才回奏萬歲爺,第一,奴才說了,得請萬歲爺立刻把皇子接了來。
」 「那何消你說?」 「第二,宣示大臣。
」 「當然。
」 「第三,倘或萬貴妃不利皇子,萬歲爺又怎生對待?」 「不會!決不會。
」成化爺答說,「我多派人加意保護東宮。
」 「是!」程敏答說,「皇子在安樂堂,是掌內帑的紀氏所出。
」 「啊,是她!」成化越發驚喜,「程敏,我就派你宣旨:即速送皇子來見!」 ※ ※ ※ 這個消息一傳到安樂堂,簡直天翻地覆了,笑的笑,哭的哭,議論的議論,當然也有人跟紀氏道賀,眼看她熬出頭,要封妃子了。
「紀氏自是喜極而泣,親手替她六歲的兒子,穿上黃袍。
」傅夫人拿手比著說,「六歲的孩子這麼高,胎髮未剃,養得這麼長,從後影看,像個女孩子。
」 「乾媽,你聽,」秀秀笑道,「倒像她親眼看見了似的。
」 「原是書上這麼說的嘛!」 「就算書上不一定有,情理中也是一定有的。
」傅夫人特為這樣說,聽起來似乎有點自我矛盾。
這也是她跟秀秀商量,因為說到緊要關頭,希望發生暗示的效用,所以盤馬彎弓,遲遲不發,好加深李姑娘的興趣與印象。
因此,秀秀接著傅夫人的話說:「乾媽,咱們就按情理來說,這時候的紀氏,覺得頂要緊的一件事是什麼?」 李姑娘想了一會兒說:「頂要緊的,莫過於他們父子見面要圓滿。
」 「怎麼叫圓滿?怎麼叫不圓滿?」 「父慈子孝就是圓滿。
倘或孩子彆彆扭扭的不乖,不肯叫人。
要哭,不願意親近親爹,搞得掃興了,就是不圓滿。
」 「著啊!」傅夫人大聲說道,「乾媽說得一點不錯。
當時就是這這樣!」 李姑娘聽得這話,自然有得色,微笑問道:「紀氏總有幾句話教她兒子吧?」 「當然!」傅夫人說,「她認為頂要緊的是,皇子見了成化爺,要親親熱熱叫一聲爹,而且最好不要旁人教,自己就能認出誰是他的爹。
這麼著,顯得父子天性。
成化爺一定高興,一定感動。
打初見面的那一刻起就會打定主意,將來就算另外有了兒子,皇位仍舊要歸這個兒子。
」 「啊!」秀秀接口,「她倒替兒子打算得很深。
」 一面說,一面看著李姑娘,實際上就是要引誘她發感想。
李姑娘哪知她們的用心,點點頭說:「做娘的為兒子打算。
都是想得很深的。
」 「話是不錯!做起來卻很難,如何能夠一眼就認出成化爺?」傅夫人說,「在宮裏又不是坐朝,不會穿黃袍,更不會穿龍袍。
萬一認錯了,拿個太監叫爹,豈不糟糕?」 李姑娘笑了。
「你說得真有趣!」她說,「不過話倒很實在。
六歲的孩子,又是從未見過外人的,要叫他一眼就能認出誰是誰,確是不容易。
」 「是啊!當時就有人想到一個主意,說是要找出皇上一樣他人所沒有,亦決不會弄錯的特徵,認起來就容易了。
」傅夫人又賣個關子,「乾媽、秀秀,你們倒想一想,有什麼特徵?」 「我想不出!」秀秀是坦率的語氣,轉臉說道,「請乾媽想一想看。
」 李姑娘沉吟了一會,問道:「成化爺那時多大年紀?」 「不告訴過乾媽,快四十了。
」 「快四十,自然留了鬍子!」 「啊!」秀秀拍手笑道,「乾媽想得真好。
太監不長鬍子,在內廷長鬍子的隻有皇上。
」 「乾媽答對了!」傅夫人微笑說,「當時紀氏也這樣想。
『兒子啊!』她說,『你現在要見你親爹爹去了!你記住隻看長了鬍子的你就該親熱叫一聲爹!』她說一句,皇子應一句。
等她說完了,皇子問出一句話,做娘的也愣住了。
」 「是怎麼一句話。
姑娘,你可又讓我猜了,乾脆說吧!」 「是的。
」傅夫人說,「當時皇子問的一句話是:『媽,什麼叫鬍子?』」 「這句話可問得絕了!」秀秀接口,「他見過的男人,隻有太監,自然不知道鬍子是什麼樣子。
」 「那怎麼辦呢?」李姑娘問。
「隻有解釋給他聽,先說嘴上長了毛,皇子不懂嘴上長毛又該是怎麼個樣子?有個宮女想出一句怪話,讓皇子明白了。
」傅夫人有意逗樂,笑著說道,「這句話又得讓乾媽跟秀秀猜了。
」 猜來猜去猜不到,還得傅夫人自己說出來,那句話是「嘴唇上長了頭髮的。
」李姑娘與秀秀大笑,笑停了追問,皇子見了「嘴唇上長頭髮」的,是何光景? 「自然是極圓滿的結果。
皇子下了軟轎,拖著一頭好長的頭髮,走上殿去,撲在成化爺懷裏,響響亮亮地喊一聲:『爹!』這一聲可把成化爺樂壞了,一面淌眼淚,一面親兒子,殿上殿下,無不是又陪眼淚又陪笑。
」 於是李姑娘與秀秀也有一番議論與讚歎,等她們說完了,傅夫人才又接著講下文。
「成化爺先把程敏叫到跟前,細問皇子出生經過,程敏不能把萬貴妃說得太不堪,描了好多話。
成化爺也不大在意這一點。
反正有了皇子是普天同慶的一件大喜事。
第一件要辦的大事是,派司禮監通知內閣各位相爺,有此意外一喜。
接下來是派人去宣召紀氏。
」 說到這裏,傅夫人停了下來,裝著喝茶,用眼
」 「福建人當太監的,可不多。
」秀秀說道,「如今都是京東,或者保定府一帶的人。
我可沒有聽太監說過福建話。
」 「在宮裏當差,怎麼能打鄉談?你自然聽不到。
在明朝早年,太監好多是從福建來的。
這且不去說它,我隻談程敏。
」 ※ ※ ※ 程敏跪下來說:「萬歲爺原是有皇子的。
」成化爺當然既驚且喜,但更多的是懷疑。
「你說原有皇子,在哪兒呢?」 「奴才要請萬歲爺作主。
一說出來,奴才死不足惜,隻怕皇子亦有危險。
此所以五年以來,沒有人敢透露一字。
」 「啊,」成化爺急急問說,「五歲了?」 「不!是五年,不是五歲。
」 「喔,那是六歲了!在哪兒呢?你快說,快說!」 「奴才不敢說,萬歲爺如果不作主,奴才甘領死罪亦不能說。
」 「好!」成化爺問道,「你要我怎麼作主?」 程敏想了一下說:「奴才回奏萬歲爺,第一,奴才說了,得請萬歲爺立刻把皇子接了來。
」 「那何消你說?」 「第二,宣示大臣。
」 「當然。
」 「第三,倘或萬貴妃不利皇子,萬歲爺又怎生對待?」 「不會!決不會。
」成化爺答說,「我多派人加意保護東宮。
」 「是!」程敏答說,「皇子在安樂堂,是掌內帑的紀氏所出。
」 「啊,是她!」成化越發驚喜,「程敏,我就派你宣旨:即速送皇子來見!」 ※ ※ ※ 這個消息一傳到安樂堂,簡直天翻地覆了,笑的笑,哭的哭,議論的議論,當然也有人跟紀氏道賀,眼看她熬出頭,要封妃子了。
「紀氏自是喜極而泣,親手替她六歲的兒子,穿上黃袍。
」傅夫人拿手比著說,「六歲的孩子這麼高,胎髮未剃,養得這麼長,從後影看,像個女孩子。
」 「乾媽,你聽,」秀秀笑道,「倒像她親眼看見了似的。
」 「原是書上這麼說的嘛!」 「就算書上不一定有,情理中也是一定有的。
」傅夫人特為這樣說,聽起來似乎有點自我矛盾。
這也是她跟秀秀商量,因為說到緊要關頭,希望發生暗示的效用,所以盤馬彎弓,遲遲不發,好加深李姑娘的興趣與印象。
因此,秀秀接著傅夫人的話說:「乾媽,咱們就按情理來說,這時候的紀氏,覺得頂要緊的一件事是什麼?」 李姑娘想了一會兒說:「頂要緊的,莫過於他們父子見面要圓滿。
」 「怎麼叫圓滿?怎麼叫不圓滿?」 「父慈子孝就是圓滿。
倘或孩子彆彆扭扭的不乖,不肯叫人。
要哭,不願意親近親爹,搞得掃興了,就是不圓滿。
」 「著啊!」傅夫人大聲說道,「乾媽說得一點不錯。
當時就是這這樣!」 李姑娘聽得這話,自然有得色,微笑問道:「紀氏總有幾句話教她兒子吧?」 「當然!」傅夫人說,「她認為頂要緊的是,皇子見了成化爺,要親親熱熱叫一聲爹,而且最好不要旁人教,自己就能認出誰是他的爹。
這麼著,顯得父子天性。
成化爺一定高興,一定感動。
打初見面的那一刻起就會打定主意,將來就算另外有了兒子,皇位仍舊要歸這個兒子。
」 「啊!」秀秀接口,「她倒替兒子打算得很深。
」 一面說,一面看著李姑娘,實際上就是要引誘她發感想。
李姑娘哪知她們的用心,點點頭說:「做娘的為兒子打算。
都是想得很深的。
」 「話是不錯!做起來卻很難,如何能夠一眼就認出成化爺?」傅夫人說,「在宮裏又不是坐朝,不會穿黃袍,更不會穿龍袍。
萬一認錯了,拿個太監叫爹,豈不糟糕?」 李姑娘笑了。
「你說得真有趣!」她說,「不過話倒很實在。
六歲的孩子,又是從未見過外人的,要叫他一眼就能認出誰是誰,確是不容易。
」 「是啊!當時就有人想到一個主意,說是要找出皇上一樣他人所沒有,亦決不會弄錯的特徵,認起來就容易了。
」傅夫人又賣個關子,「乾媽、秀秀,你們倒想一想,有什麼特徵?」 「我想不出!」秀秀是坦率的語氣,轉臉說道,「請乾媽想一想看。
」 李姑娘沉吟了一會,問道:「成化爺那時多大年紀?」 「不告訴過乾媽,快四十了。
」 「快四十,自然留了鬍子!」 「啊!」秀秀拍手笑道,「乾媽想得真好。
太監不長鬍子,在內廷長鬍子的隻有皇上。
」 「乾媽答對了!」傅夫人微笑說,「當時紀氏也這樣想。
『兒子啊!』她說,『你現在要見你親爹爹去了!你記住隻看長了鬍子的你就該親熱叫一聲爹!』她說一句,皇子應一句。
等她說完了,皇子問出一句話,做娘的也愣住了。
」 「是怎麼一句話。
姑娘,你可又讓我猜了,乾脆說吧!」 「是的。
」傅夫人說,「當時皇子問的一句話是:『媽,什麼叫鬍子?』」 「這句話可問得絕了!」秀秀接口,「他見過的男人,隻有太監,自然不知道鬍子是什麼樣子。
」 「那怎麼辦呢?」李姑娘問。
「隻有解釋給他聽,先說嘴上長了毛,皇子不懂嘴上長毛又該是怎麼個樣子?有個宮女想出一句怪話,讓皇子明白了。
」傅夫人有意逗樂,笑著說道,「這句話又得讓乾媽跟秀秀猜了。
」 猜來猜去猜不到,還得傅夫人自己說出來,那句話是「嘴唇上長了頭髮的。
」李姑娘與秀秀大笑,笑停了追問,皇子見了「嘴唇上長頭髮」的,是何光景? 「自然是極圓滿的結果。
皇子下了軟轎,拖著一頭好長的頭髮,走上殿去,撲在成化爺懷裏,響響亮亮地喊一聲:『爹!』這一聲可把成化爺樂壞了,一面淌眼淚,一面親兒子,殿上殿下,無不是又陪眼淚又陪笑。
」 於是李姑娘與秀秀也有一番議論與讚歎,等她們說完了,傅夫人才又接著講下文。
「成化爺先把程敏叫到跟前,細問皇子出生經過,程敏不能把萬貴妃說得太不堪,描了好多話。
成化爺也不大在意這一點。
反正有了皇子是普天同慶的一件大喜事。
第一件要辦的大事是,派司禮監通知內閣各位相爺,有此意外一喜。
接下來是派人去宣召紀氏。
」 說到這裏,傅夫人停了下來,裝著喝茶,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