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那是靠不住的話。
」 「又說太後是皇上逼死的!」 一聽這話,年羹堯雙眼緊閉,一臉的痛苦,朱真倒嚇一跳,不知他何以有此表情,隻緊張地注視著。
「提起這件事,我心裏很難過。
所謂『我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太後駕崩,推原論始,我等於做了幫兇!唉,早知如此,悔不當初!」 「此話怎講?」 「你知道不知道,太後為什麼厭世?」年羹堯問。
「外面說,有一位妃子當面笑太後,原是真太後,不想變成了假太後!」朱真答說,「想想也是,真是人間難堪之事。
」 「這還在其次。
母子天性,小兒子又受了莫大的委屈,哪知道,一進了京,還不讓他們母子有個痛痛快快哭一場的機會。
這才是極人世之難堪的事!」 「這,皇上的心也未免太狠了!」 「狠心的事,還在後面。
皇上拿一母所生的胞弟,發到陵上去住,太後要跟小兒子住在一起,皇上說什麼也不肯。
老太後這才一頭撞死了的!」 「真的?」朱真吃驚地問,「老太後真的是撞死的?」 「唉!」年羹堯大為搖頭,「當時讓我對付十四阿哥,我隻當皇上隻是想登大位。
到做了皇上,自然會對十四阿哥有所補報。
哪知道心這麼狠,早知如此,我決不做這件事!」 朱真想了一下,覺得有個疑問很有趣。
「將軍,」他問,「當時你不做這件事,十四阿哥是不是就會帶領兵馬殺進京去呢?」 「這倒也不一定。
不過,不管十四阿哥做什麼,我不幫他,我可也不攔他,如果是這樣,至少太後的命不會送了。
」 「這是什麼道理呢?」 「道理很容易明白,皇上這樣子對待十四阿哥,是仗著我能看住十四阿哥所帶的兵,如果我誰也不幫,皇上就會有顧忌,有顧忌就不會下這樣的狠著,甚至不準他們母子住在一起。
那一來,你倒想,老太後不就不至於送命了嗎?」 「說得是!唉!」朱真歎口氣,「真個不幸生在帝王家。
」 「是啊!想想十四阿哥的處境,我也覺得無所謂了!」年羹堯說,「再想想皇上的處境,雖然生殺大權在握,皇位是非常穩固了,但心裏何嘗有片刻安寧?『內疚神明,外慚清議』,還必得費盡心機去防範他人,絞盡腦汁想出話來為自己辯護。
這個當皇上的滋味是好受的嗎?」 「說得是!」朱真心安理得地說,「聽將軍這番鞭辟入裏的議論,越覺得人生貴適意的話,真正是見道之言。
」 「話是不錯。
不過,說得出,看不破,一入仕途,握過權柄,要教他放下來,也實在是件很難的事。
我如今倒羨慕你這種未入仕途的人,縱或有時熱中,到底隻是一時之事,不像我。
唉!」年羹堯長長地歎了口氣,搖搖頭沒有再說下去。
朱真無詞以慰,默默地坐著,隻聽更鑼在響,數一數竟是三更天了,便即起身告辭。
「席珍,我們隻此一會,初次識面,便成永訣,你再陪我坐一會。
」 聽他說得淒惻,朱真心酸酸地想哭,強自排遣,想找些不相幹的話來說。
此念一動,想到一件事,不由得問了出來:「將軍,聽說皇上製過一種名為『血滴子』的殺人利器,可有這話?」 「我也隻是聽說,未曾見過。
」 「聽人怎麼說?」 「說是一個皮袋。
」 年羹堯一面用手指在桌上畫,一面講解,說這血滴子是一個皮袋,口徑大可尺許,袋口有極深的摺,自然封合,隻留碗口一個口子。
襞摺上鑲極鋒利的刀片,另一端用一道鋼圈綰合,如果將皮袋的襞摺拉開,刀片亦就直豎,一鬆手襞摺就縮回,刀片便斜著臥倒,一片接一片,形如車輪。
「當然,刀片的刃口都是向裏的。
」年羹堯說,「要取人性命時,隻須一手持鋼圈,一手握住袋底,將襞摺跟刀片都拉直了,從背後往人腦袋上一套,立刻鬆手。
襞摺縮回,刀片臥倒,將腦袋整個絞了下來。
然後提著袋子就走,至多一路上滴幾滴血,所以名為『血滴子』!」 「好傢夥!」朱真不由得就往後看,倒像有個血滴子要套到他頭上似的。
年羹堯笑了。
「不必害怕!」他說,「我這裏絕無奸細。
」 「我知道。
」朱真大大地喝了口酒,為自己壓驚。
「席珍,」年羹堯說道,「我們來商量商量明天的事。
」 「是!」 「你家住藩司前?」 「咦!」朱真詫異地問,「將軍怎麼會知道?」 其實這是多餘的一問,細想一想即可明白,年羹堯既然已注意到他,隨便派個人跟蹤,即可知道他的住處。
至於知道他的住址,不知他的姓,自是不曾打聽,所以不打聽的緣故,想來是出於謹慎。
「席珍,」年羹堯告訴他說,「明天傍晚,我派人將小妾送到你那裏,你需要預為佈置。
」 「喔,」朱真大感為難,「若說辦喜事,隻怕太倉促了些,還有&mdash&mdash」 「恰恰相反!」年羹堯打斷他的話說,「決不能驚動親友,更莫說辦什麼喜事。
我的意思是,須有個遮人耳目之計。
你府上還有些什麼人?」 「就是一位寡嫂,一個小侄女。
」 「能不能說你嫂子有娘家的妹子來探親?」 朱真明白了!突來豔婦,不管如何掩藏,左鄰右舍總會知道,要有個說法,才能不使人起疑,年羹堯的想法很細密。
「可以!我嫂子原有個表妹,左鄰右舍的女眷,曾聽她說過,長得頗為出色,正好冒充。
」 「很好!令嫂的表妹姓什麼,叫什麼?」 「名叫曾蓮青。
」 「曾蓮青?」年羹堯說,「明天就有曾蓮青到府上,請你先跟令嫂說明白。
」 「是!」 「曾蓮青到你家來『作客』以後,令嫂便須向鄰居透露,他們也要到曾家去作客,選定一個日子動身,請鄰居照看房屋。
這個日子,曾蓮青會告訴你,然後你雇一條船到嘉興,船到自有人會來接你們。
」 「這以後呢?」 「以後,會有人送你們上船,中間可能還要轉一兩個地方,最後是到了新安江山、萬山叢中,定居下來。
」 朱真想了一下說:「家嫂自然同行?」 「當然!」年羹堯說,「你有力量供養她的下半輩子,曾蓮青也一定會尊敬她。
」 「是!家嫂亦會感激將軍成全之德。
」 「彼此,彼此!請為我向令嫂緻意。
曾蓮青還得請她格外照應。
」年羹堯又說,「還有件事,千萬要當心,動身的時節,必得像個暫且出門作客的樣子,切切別露舉家他遷的痕跡。
」 這是告訴他,不可貪戀一些不值錢的衣服傢俱,動用物件,丟掉就丟掉,算不得什麼!
」 「又說太後是皇上逼死的!」 一聽這話,年羹堯雙眼緊閉,一臉的痛苦,朱真倒嚇一跳,不知他何以有此表情,隻緊張地注視著。
「提起這件事,我心裏很難過。
所謂『我不殺伯仁,伯仁由我而死』,太後駕崩,推原論始,我等於做了幫兇!唉,早知如此,悔不當初!」 「此話怎講?」 「你知道不知道,太後為什麼厭世?」年羹堯問。
「外面說,有一位妃子當面笑太後,原是真太後,不想變成了假太後!」朱真答說,「想想也是,真是人間難堪之事。
」 「這還在其次。
母子天性,小兒子又受了莫大的委屈,哪知道,一進了京,還不讓他們母子有個痛痛快快哭一場的機會。
這才是極人世之難堪的事!」 「這,皇上的心也未免太狠了!」 「狠心的事,還在後面。
皇上拿一母所生的胞弟,發到陵上去住,太後要跟小兒子住在一起,皇上說什麼也不肯。
老太後這才一頭撞死了的!」 「真的?」朱真吃驚地問,「老太後真的是撞死的?」 「唉!」年羹堯大為搖頭,「當時讓我對付十四阿哥,我隻當皇上隻是想登大位。
到做了皇上,自然會對十四阿哥有所補報。
哪知道心這麼狠,早知如此,我決不做這件事!」 朱真想了一下,覺得有個疑問很有趣。
「將軍,」他問,「當時你不做這件事,十四阿哥是不是就會帶領兵馬殺進京去呢?」 「這倒也不一定。
不過,不管十四阿哥做什麼,我不幫他,我可也不攔他,如果是這樣,至少太後的命不會送了。
」 「這是什麼道理呢?」 「道理很容易明白,皇上這樣子對待十四阿哥,是仗著我能看住十四阿哥所帶的兵,如果我誰也不幫,皇上就會有顧忌,有顧忌就不會下這樣的狠著,甚至不準他們母子住在一起。
那一來,你倒想,老太後不就不至於送命了嗎?」 「說得是!唉!」朱真歎口氣,「真個不幸生在帝王家。
」 「是啊!想想十四阿哥的處境,我也覺得無所謂了!」年羹堯說,「再想想皇上的處境,雖然生殺大權在握,皇位是非常穩固了,但心裏何嘗有片刻安寧?『內疚神明,外慚清議』,還必得費盡心機去防範他人,絞盡腦汁想出話來為自己辯護。
這個當皇上的滋味是好受的嗎?」 「說得是!」朱真心安理得地說,「聽將軍這番鞭辟入裏的議論,越覺得人生貴適意的話,真正是見道之言。
」 「話是不錯。
不過,說得出,看不破,一入仕途,握過權柄,要教他放下來,也實在是件很難的事。
我如今倒羨慕你這種未入仕途的人,縱或有時熱中,到底隻是一時之事,不像我。
唉!」年羹堯長長地歎了口氣,搖搖頭沒有再說下去。
朱真無詞以慰,默默地坐著,隻聽更鑼在響,數一數竟是三更天了,便即起身告辭。
「席珍,我們隻此一會,初次識面,便成永訣,你再陪我坐一會。
」 聽他說得淒惻,朱真心酸酸地想哭,強自排遣,想找些不相幹的話來說。
此念一動,想到一件事,不由得問了出來:「將軍,聽說皇上製過一種名為『血滴子』的殺人利器,可有這話?」 「我也隻是聽說,未曾見過。
」 「聽人怎麼說?」 「說是一個皮袋。
」 年羹堯一面用手指在桌上畫,一面講解,說這血滴子是一個皮袋,口徑大可尺許,袋口有極深的摺,自然封合,隻留碗口一個口子。
襞摺上鑲極鋒利的刀片,另一端用一道鋼圈綰合,如果將皮袋的襞摺拉開,刀片亦就直豎,一鬆手襞摺就縮回,刀片便斜著臥倒,一片接一片,形如車輪。
「當然,刀片的刃口都是向裏的。
」年羹堯說,「要取人性命時,隻須一手持鋼圈,一手握住袋底,將襞摺跟刀片都拉直了,從背後往人腦袋上一套,立刻鬆手。
襞摺縮回,刀片臥倒,將腦袋整個絞了下來。
然後提著袋子就走,至多一路上滴幾滴血,所以名為『血滴子』!」 「好傢夥!」朱真不由得就往後看,倒像有個血滴子要套到他頭上似的。
年羹堯笑了。
「不必害怕!」他說,「我這裏絕無奸細。
」 「我知道。
」朱真大大地喝了口酒,為自己壓驚。
「席珍,」年羹堯說道,「我們來商量商量明天的事。
」 「是!」 「你家住藩司前?」 「咦!」朱真詫異地問,「將軍怎麼會知道?」 其實這是多餘的一問,細想一想即可明白,年羹堯既然已注意到他,隨便派個人跟蹤,即可知道他的住處。
至於知道他的住址,不知他的姓,自是不曾打聽,所以不打聽的緣故,想來是出於謹慎。
「席珍,」年羹堯告訴他說,「明天傍晚,我派人將小妾送到你那裏,你需要預為佈置。
」 「喔,」朱真大感為難,「若說辦喜事,隻怕太倉促了些,還有&mdash&mdash」 「恰恰相反!」年羹堯打斷他的話說,「決不能驚動親友,更莫說辦什麼喜事。
我的意思是,須有個遮人耳目之計。
你府上還有些什麼人?」 「就是一位寡嫂,一個小侄女。
」 「能不能說你嫂子有娘家的妹子來探親?」 朱真明白了!突來豔婦,不管如何掩藏,左鄰右舍總會知道,要有個說法,才能不使人起疑,年羹堯的想法很細密。
「可以!我嫂子原有個表妹,左鄰右舍的女眷,曾聽她說過,長得頗為出色,正好冒充。
」 「很好!令嫂的表妹姓什麼,叫什麼?」 「名叫曾蓮青。
」 「曾蓮青?」年羹堯說,「明天就有曾蓮青到府上,請你先跟令嫂說明白。
」 「是!」 「曾蓮青到你家來『作客』以後,令嫂便須向鄰居透露,他們也要到曾家去作客,選定一個日子動身,請鄰居照看房屋。
這個日子,曾蓮青會告訴你,然後你雇一條船到嘉興,船到自有人會來接你們。
」 「這以後呢?」 「以後,會有人送你們上船,中間可能還要轉一兩個地方,最後是到了新安江山、萬山叢中,定居下來。
」 朱真想了一下說:「家嫂自然同行?」 「當然!」年羹堯說,「你有力量供養她的下半輩子,曾蓮青也一定會尊敬她。
」 「是!家嫂亦會感激將軍成全之德。
」 「彼此,彼此!請為我向令嫂緻意。
曾蓮青還得請她格外照應。
」年羹堯又說,「還有件事,千萬要當心,動身的時節,必得像個暫且出門作客的樣子,切切別露舉家他遷的痕跡。
」 這是告訴他,不可貪戀一些不值錢的衣服傢俱,動用物件,丟掉就丟掉,算不得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