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關燈
,所以託病請假。

     沒有他,政務的推行,絲毫不受影響。

    因為皇帝派給他辦的事務,皆是與大局無關,而可以替他帶來麻煩的小事,譬如允禟府中的下人犯法,特旨交廉親王審訊具奏之類。

    何況,這天要商量的事,本來不宜讓他與聞,因為要談的全是如何處置異己的弟兄。

     第一個是二阿哥允礽,雖然已將他的長子封為郡王,作為安撫,但畢竟曾居東宮,留在京裏是個禍根。

    皇帝決定在祁縣的鄭家莊地方,蓋一大片房子,以利於二阿哥養病為藉口,將他全家移到那裏,此刻是垂詢那片房子蓋得怎麼樣了。

     「快完工了!」隆科多答說。

     「還要加緊,越快越好。

    」皇帝問道:「那裏是不是要派兵保護?」 「是!」隆科多說:「要多多派兵。

    」 第二個是允禟。

    皇帝由太後的話想到西寧還是應該派親貴去坐鎮,正不妨將允禟派了去,有年羹堯在那裏監視,可以把他們充分隔離開來。

     這個辦法當然會獲得三大臣的支持,可是十四阿哥呢?又如何找個可與他人隔絕的地方安頓? 「讓他去守景陵!」皇帝說,「這是個緊要差使。

    」 「是!」三大臣同聲答應,卻都低著頭沒有進一步的表示。

     顯然的,皇帝的這個主意,並不見得高明。

    他自己也知道這樣處置會引起麻煩,可是不這麼辦怎麼辦? 「我無成見。

    」他說,「你們有更好的辦法,儘管說,我一定聽!」 誰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於是轉而商議命十四阿哥看守景陵&mdash&mdash先帝的陵寢的方式,是即行降旨,還是臨時再說。

     「臣愚,以為臨時決定比較妥當。

    能奉懿旨更好。

    」 這是馬齊的意見,皇帝心裏在想:如果能奉到懿旨,還有什麼話說?此時不但無法取得太後的同意,隻怕事先跟太後說都不妥。

     念頭剛剛轉定,隆科多卻搶先開了口,「此事但憑宸衷獨斷。

    」他說,「倒是留十四阿哥守陵的地方,得先要決定,臣看景陵附近的湯山倒很好。

    」 終於有人附議了,皇帝頗為欣慰,隨即答說:「好,就是舅舅費心吧!」 「皇上失言了,臣理當效犬馬之勞。

    」 皇帝倒不曾失言,既尊稱為「舅舅」,加一句「費心」亦不算失言,倒是他以「舅舅」自稱「犬馬」,置出身於佟家的太皇太後與太後於何地? 隆科多自己也發覺了,心裏不免懊悔,謙抑太過,實在大可不必。

    而況皇帝之能做皇帝,真可說是自己一手安排,豈止擁立?簡直是提掖。

    這樣的大功,說話與行事,也須相配才好。

     從此刻起,隆科多的態度一變,對皇帝說話,不太講究細節,行事也有獨斷獨行的模樣了。

     ※ ※ ※ 三月二十七日,梓宮自壽皇殿發引,奉安景陵,第一天駐楊家閘;第二天駐小新莊;第三天駐呂家莊:第四天駐薊州。

     四月初進駐梁家莊,停了八天,直到四月初九,方始奉安。

    這就該回鑾了,而皇帝特頒手諭:「梓宮安奉山陵享殿,大禮雖盡而思慕哀慟,不能自已。

    朕意欲留駐山陵數日,著誠親王護皇太後先行回京。

    」 於是馬齊便勸誠親王允祉領頭,勸皇帝以國事為重,盡速回鑾。

    經過這一番做作,才降了一道旨意:「諸王大臣勸奏懇切,明日祭畢,朕將回鑾,誠親王暫留數日,將陵寢一應典禮酌定。

    恂郡王允禵著留陵寢附近湯山居住,俾得於大禮之日,行禮盡心。

    」 十四阿哥隻當行了大祀禮,便可回京,心裏雖然不快,例也還能忍耐。

    哪知等皇帝一起駕回京,三阿哥召集守陵官員議定了先帝梓宮暫安享殿的儀節,也動身去了以後,忽然有人來到湯山,相度地勢,說是要造一片房子給一位王爺住。

     十四阿哥不免疑惑,派太監將此人找了來,詢問究竟。

     此人名叫永明,是內務府營造司的郎中,見面磕了頭,十四阿哥問道:「你到了這裏,怎麼不來見我?你知道我是什麼人嗎?」 「王爺息怒。

    」永明惶恐地答說,「司員出京的時候,原曾請示堂官,說湯山是恂郡王在那裏駐駕,理當叩見。

    堂官道是,你官卑職小,不必驚動王爺,所以司員不敢來見。

    」 聽這話說得在乎情理,十四阿哥的氣消了,問:「聽說你來營造房屋,給誰住的?」 「上頭沒有交代。

    隻說按王府的規制起造。

    」 「按王府的規制?」十四阿哥問說,「親王跟郡王的府第有分別沒有?」 「沒有什麼分別。

    」 十四阿哥想了一下又問:「你們堂官還交代了什麼?」 「還交代,要造得快。

    材料也不必太講究。

    」 「這是什麼意思呢?」 永明知道失言了,後面那句話實在是不必說的,所以掩飾著答道:「無非求快而已。

    求快,材料就不能講究了。

    」 「哦,那麼規定你限期沒有呢?」 「規定在大行皇帝梓宮入地宮之前。

    」 所謂「入地宮」,就是永遠奉安,陵寢的大功告成。

    照此說來,這座王府是給看守陵寢的親王或郡王所住。

    從來這個差使最高的爵位不過一個鎮國公,連貝子都不會派的。

    何以忽改常規,莫非借此疏遠哪一個親王或郡王? 念頭轉到這裏,十四阿哥心中一動。

    「永明,」他說,「你若有什麼消息,隨時來告訴我。

    別忘了!」 「是!」 等永明一退下去,十四阿哥一越想越疑心,立即吩咐套車,要悄悄到京裏去一趟。

     他手下護衛亦有人知道,這樣做並不妥當,但都不敢說話,如言照辦,預備好了車子,第二天一早動身往西南方向而去。

     到得山口之處。

    天色已經大明,騎馬在前引路的護衛,名叫馬德永,是個回回,天生一雙視力特佳的眼睛,他人尚無所覺,他已看出路口設著拒馬,不由得便想,這條路既非要隘,如今又不是軍務緊急,需要盤查奸細的時候,設此拒馬,其意何在? 念頭還在轉著,雙腿已不自覺地一夾馬腹,韁繩一抖,讓那匹棗騮大馬,放開四蹄,奔了下去。

     到得近處,看見守衛的綠營兵,一下子湧出來十幾個,在拒馬前面一字排開,手裏都提著刀,一副嚴密戒備的神情,便將韁繩收一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