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關燈
小
中
大
阿哥,」隆科多乘機說道,「皇上賓天,四海震動,如今新君嗣位,應該速定君臣的名分,片刻遲疑不得。
否則於國家不利,皇上在天之靈,亦會不安。
」 「君臣的名分當然要定的,但亦不宜草草。
」胤禩答說,「請舅舅先照料大行皇帝。
」 隆科多無話可說,答應著重又進殿。
誠親王胤祉便說:「事情似乎沒法子了!」 「不!這時候非弄個清楚不可。
」胤禩當即吩咐,「傳這裏的總管來!」 這裏的總管是由梁英代理,聽得傳喚,便向隆科多請示進止。
「照道理說,八阿哥無權傳喚。
不過此刻不是講這些禮節的時候,你多帶幾個人去!看八阿哥問些什麼,你照實說好了。
」 「是!」 「可是,你千萬記住,是皇上駕崩以後,我才遵遺命開鐵盒的。
你懂嗎?」 梁英想了一下答說:「懂!」 「真的懂?」 「是!」 「好!」隆科多說,「你明天就真除,實任這裏的總管。
」 梁英答應著,挑了幾個在禦前伺候而人又老實的太監帶了去。
他向兩位皇子行過了禮,隻聽胤禩說道:「梁英,你伺候皇上多少時候了?」 「奴才以前不曾伺候過皇上。
」 「什麼?」聽得胤禩聲色俱厲地斷喝,梁英才發覺自己是誤會了,急忙說道:「八阿哥是問駕崩的皇上?奴才是哈哈珠子的時候,就在皇上跟前當差,二十五年了。
」 「那麼,你總聽說過,皇上要傳位給哪位阿哥。
」胤禩緊接著解釋,「我不是說,皇上告訴過你,要傳位給誰,是你總聽人說過?」 「是!」梁英答說,「有人說,西邊的十四阿哥,早讓皇上看中了。
」 胤禩點點頭,對他的答語,表示滿意。
「皇上是什麼時候駕崩的?」他問。
「不知道。
皇上好好地睡著,奴才走過去一看,似乎神氣不對,請隆大人來看,才知道咽氣了。
」 「那時候隆大人在什麼地方?」 「在裏頭套間。
」 「在幹什麼?」 梁英知道這句話很要緊,一說實情,便露破綻,他想了一會兒,歉意地答說:「奴才想不起來了!」 「想不起來了!」胤禩皺著眉說,「怎麼會呢?」 「那時奴才隻想著皇上,心裏在說:別是出了大事?越想越害怕,什麼都顧不到了。
」 誠親王胤祉比較忠厚,插嘴說道:「這也是實情。
」 「好!你再說!」胤禩接著問,「隆大人來了以後怎麼樣?」 「先探鼻息。
奴才看他一伸手,臉色就變了。
」 「然後呢?」 「然後就開鐵盒,看皇上的硃諭。
看完了隆大人對奴才說:是傳位給雍親王。
說完,隆大人將硃諭又放回鐵盒,叫奴才小心捧好!緊接著就出殿來了。
」 照此情況,似乎沒有毛病。
但先開鐵盒一節,總覺可疑,胤禩想了一下又問:「皇上在睡著以前,有什麼話交代隆大人?」 「奴才不知道。
」 「不知道!」胤禩精神一振,「不說皇上交代隆大人,萬一出了大事,首先打開鐵盒來看嗎?」 「喔,是這話!」梁英很機警,「有的。
」 「當時皇上怎麼交代?」誠親王胤祉問說。
「皇上那時候已不大能動了。
」梁英一面回憶,一面回答,話說得很慢,「手伸到枕頭下面掏摸,奴才幫皇上把鐵盒的鑰匙找到,交在隆大人手裏。
揮揮手命奴才回避,奴才就走遠了。
皇上的聲音很低,奴才聽不清楚。
不過皇上一直指鐵盒給隆大人看,那是奴才看得很清楚的。
」 「這話就不對了!」胤禩指出矛盾,「你一會兒說聽見皇上交代,一旦駕崩,讓隆大人先開鐵盒;一會兒又說皇上的聲音低聽不清楚。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梁英心裏有數,他剛才那段話,不盡不實,但他也很聰明,深知越描越黑,話中的漏洞怎麼樣也不能補得天衣無縫,因而索性認錯。
「奴才記不太清楚了。
皆因當時皇上病勢沉重,交代後事,奴才隻想著皇上平時的恩典,精神都有點兒恍惚了。
不過!」他加重了語氣說,「鑰匙是奴才替皇上在枕頭下面找到,皇上交給隆大人。
還有,皇上一直指鐵盒給隆大人,那是清清楚楚記得,一點兒都不會錯的。
」 他這麼一說,胤禩反倒無法再往下問了。
揮一揮手,把他打發走了,問胤祉的態度。
「三哥,你看如何?」他說,「照我看其事可疑。
」 「可是抓不住他的證據。
再說,皇上將鐵盒交給舅舅這件事,確是有的。
不過&mdash&mdash」胤祉非常為難地,「這件事跟大家商量,也商量不出一個結果來。
」 「不見得!把老九找來,商量商量看。
」 他指的是胤祉的同母弟,皇九子貝子胤禟。
他是胤禩的死黨,所以直截了當地表明態度:「八哥怎麼說,怎麼好!」 「我是想請你出個主意,該怎麼辦。
我有主意,不就不找你了嗎?」 「能不能拖著,先不見禮。
慢慢兒再想法子?」 「你這個主意不行,國不可一日無君,名分今天一定要定下來。
人家也不容你不定!」 胤禩心裏在想,如果不承認胤禛,就得用胤禎來抵制;倘或能夠將胤禛跟隆科多抓起來,由胤祉領頭,說奉皇考遺命,傳位於十四阿哥。
一面派專人去奉迎新君,一面由胤祉代掌政權,亦無不可。
但是,如何才能把胤禛跟隆科多抓起來?守衛暢春園的副將,歸步軍統領隆科多指揮,他會聽胤祉的命令嗎? 大家都沉默了。
一想到隆科多手扼重兵,整個京城及近畿都在他控制之下,不由得都有一籌莫展之感。
「今天是輸了!」胤禩終於打破了幾乎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的低沉的聲音中,充滿了絕望,但猶如垂死的掙紮一般,突然變得很有力量,「可是,還有扳本的機會!老九,你趁往西邊路上還沒有封禁之前,趕緊派人去接頭,隻要那裏一起兵,我們在裏頭自會響應。
」 胤禟對秘密通信一道,很有研究。
因為他跟天主教的神父、耶穌教的牧師頗有往還,研究出幾種秘密通信的方法。
一種名為「套格」,宜於簡單通信之用。
方法是不論寫封信,或者做一篇文章,表面看來,平淡無奇,毫無破綻,暗地裏將要緊的字眼,嵌在中間,猶如科場作弊的關節一樣,對方隻須拿套格往原件上一覆,挖空的地方有字顯現,即是要說的話。
當然,套格有很多種,一一編號,該用那一套格,事先約定,或者臨時暗示,皆無不可。
另外一種是用外國字拼音,譯成滿洲話,哪一個羅馬字跟滿洲話的某一個字「對音」,自有一套很詳細的規定。
這個法子比較複雜,非學得純熟了,無法運用。
好處是可以說得詳細,不比套格受限制,隻能傳達一句簡單的話。
當時胤禟遵命而行,用拼音法將這夜所發生的大事,先寫成滿洲文,再翻成拼音的羅馬字,派親信侍衛,即夜飛遞。
否則於國家不利,皇上在天之靈,亦會不安。
」 「君臣的名分當然要定的,但亦不宜草草。
」胤禩答說,「請舅舅先照料大行皇帝。
」 隆科多無話可說,答應著重又進殿。
誠親王胤祉便說:「事情似乎沒法子了!」 「不!這時候非弄個清楚不可。
」胤禩當即吩咐,「傳這裏的總管來!」 這裏的總管是由梁英代理,聽得傳喚,便向隆科多請示進止。
「照道理說,八阿哥無權傳喚。
不過此刻不是講這些禮節的時候,你多帶幾個人去!看八阿哥問些什麼,你照實說好了。
」 「是!」 「可是,你千萬記住,是皇上駕崩以後,我才遵遺命開鐵盒的。
你懂嗎?」 梁英想了一下答說:「懂!」 「真的懂?」 「是!」 「好!」隆科多說,「你明天就真除,實任這裏的總管。
」 梁英答應著,挑了幾個在禦前伺候而人又老實的太監帶了去。
他向兩位皇子行過了禮,隻聽胤禩說道:「梁英,你伺候皇上多少時候了?」 「奴才以前不曾伺候過皇上。
」 「什麼?」聽得胤禩聲色俱厲地斷喝,梁英才發覺自己是誤會了,急忙說道:「八阿哥是問駕崩的皇上?奴才是哈哈珠子的時候,就在皇上跟前當差,二十五年了。
」 「那麼,你總聽說過,皇上要傳位給哪位阿哥。
」胤禩緊接著解釋,「我不是說,皇上告訴過你,要傳位給誰,是你總聽人說過?」 「是!」梁英答說,「有人說,西邊的十四阿哥,早讓皇上看中了。
」 胤禩點點頭,對他的答語,表示滿意。
「皇上是什麼時候駕崩的?」他問。
「不知道。
皇上好好地睡著,奴才走過去一看,似乎神氣不對,請隆大人來看,才知道咽氣了。
」 「那時候隆大人在什麼地方?」 「在裏頭套間。
」 「在幹什麼?」 梁英知道這句話很要緊,一說實情,便露破綻,他想了一會兒,歉意地答說:「奴才想不起來了!」 「想不起來了!」胤禩皺著眉說,「怎麼會呢?」 「那時奴才隻想著皇上,心裏在說:別是出了大事?越想越害怕,什麼都顧不到了。
」 誠親王胤祉比較忠厚,插嘴說道:「這也是實情。
」 「好!你再說!」胤禩接著問,「隆大人來了以後怎麼樣?」 「先探鼻息。
奴才看他一伸手,臉色就變了。
」 「然後呢?」 「然後就開鐵盒,看皇上的硃諭。
看完了隆大人對奴才說:是傳位給雍親王。
說完,隆大人將硃諭又放回鐵盒,叫奴才小心捧好!緊接著就出殿來了。
」 照此情況,似乎沒有毛病。
但先開鐵盒一節,總覺可疑,胤禩想了一下又問:「皇上在睡著以前,有什麼話交代隆大人?」 「奴才不知道。
」 「不知道!」胤禩精神一振,「不說皇上交代隆大人,萬一出了大事,首先打開鐵盒來看嗎?」 「喔,是這話!」梁英很機警,「有的。
」 「當時皇上怎麼交代?」誠親王胤祉問說。
「皇上那時候已不大能動了。
」梁英一面回憶,一面回答,話說得很慢,「手伸到枕頭下面掏摸,奴才幫皇上把鐵盒的鑰匙找到,交在隆大人手裏。
揮揮手命奴才回避,奴才就走遠了。
皇上的聲音很低,奴才聽不清楚。
不過皇上一直指鐵盒給隆大人看,那是奴才看得很清楚的。
」 「這話就不對了!」胤禩指出矛盾,「你一會兒說聽見皇上交代,一旦駕崩,讓隆大人先開鐵盒;一會兒又說皇上的聲音低聽不清楚。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梁英心裏有數,他剛才那段話,不盡不實,但他也很聰明,深知越描越黑,話中的漏洞怎麼樣也不能補得天衣無縫,因而索性認錯。
「奴才記不太清楚了。
皆因當時皇上病勢沉重,交代後事,奴才隻想著皇上平時的恩典,精神都有點兒恍惚了。
不過!」他加重了語氣說,「鑰匙是奴才替皇上在枕頭下面找到,皇上交給隆大人。
還有,皇上一直指鐵盒給隆大人,那是清清楚楚記得,一點兒都不會錯的。
」 他這麼一說,胤禩反倒無法再往下問了。
揮一揮手,把他打發走了,問胤祉的態度。
「三哥,你看如何?」他說,「照我看其事可疑。
」 「可是抓不住他的證據。
再說,皇上將鐵盒交給舅舅這件事,確是有的。
不過&mdash&mdash」胤祉非常為難地,「這件事跟大家商量,也商量不出一個結果來。
」 「不見得!把老九找來,商量商量看。
」 他指的是胤祉的同母弟,皇九子貝子胤禟。
他是胤禩的死黨,所以直截了當地表明態度:「八哥怎麼說,怎麼好!」 「我是想請你出個主意,該怎麼辦。
我有主意,不就不找你了嗎?」 「能不能拖著,先不見禮。
慢慢兒再想法子?」 「你這個主意不行,國不可一日無君,名分今天一定要定下來。
人家也不容你不定!」 胤禩心裏在想,如果不承認胤禛,就得用胤禎來抵制;倘或能夠將胤禛跟隆科多抓起來,由胤祉領頭,說奉皇考遺命,傳位於十四阿哥。
一面派專人去奉迎新君,一面由胤祉代掌政權,亦無不可。
但是,如何才能把胤禛跟隆科多抓起來?守衛暢春園的副將,歸步軍統領隆科多指揮,他會聽胤祉的命令嗎? 大家都沉默了。
一想到隆科多手扼重兵,整個京城及近畿都在他控制之下,不由得都有一籌莫展之感。
「今天是輸了!」胤禩終於打破了幾乎令人窒息的沉默。
他的低沉的聲音中,充滿了絕望,但猶如垂死的掙紮一般,突然變得很有力量,「可是,還有扳本的機會!老九,你趁往西邊路上還沒有封禁之前,趕緊派人去接頭,隻要那裏一起兵,我們在裏頭自會響應。
」 胤禟對秘密通信一道,很有研究。
因為他跟天主教的神父、耶穌教的牧師頗有往還,研究出幾種秘密通信的方法。
一種名為「套格」,宜於簡單通信之用。
方法是不論寫封信,或者做一篇文章,表面看來,平淡無奇,毫無破綻,暗地裏將要緊的字眼,嵌在中間,猶如科場作弊的關節一樣,對方隻須拿套格往原件上一覆,挖空的地方有字顯現,即是要說的話。
當然,套格有很多種,一一編號,該用那一套格,事先約定,或者臨時暗示,皆無不可。
另外一種是用外國字拼音,譯成滿洲話,哪一個羅馬字跟滿洲話的某一個字「對音」,自有一套很詳細的規定。
這個法子比較複雜,非學得純熟了,無法運用。
好處是可以說得詳細,不比套格受限制,隻能傳達一句簡單的話。
當時胤禟遵命而行,用拼音法將這夜所發生的大事,先寫成滿洲文,再翻成拼音的羅馬字,派親信侍衛,即夜飛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