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二十年的工夫,策妄阿喇布坦走了他叔叔噶爾丹的老路,休養生息,日漸強盛,於是先則騷擾近地,終於犯境,有公然反對朝廷的鮮明跡象了。

     策妄阿喇布坦垂涎西藏已久,尤其是拉薩。

    西藏共分四部:康、前藏、後藏、阿裡。

    康是早就改土歸流,稱為西藏;前藏在西藏的東部,後藏居中央,西面就是阿裡。

    拉薩不但是前藏的首邑,也是整個西藏最好的一處地方。

     拉薩號稱「極樂世界」。

    沒有到過世界最高的這塊土地上的人,誰也不能相信,有這樣一處不亞江南的勝地:四山環措,一水中流,藏風驟氣,溫暖宜人。

    放眼望去,滿目青蔥,一片良田,到得春夏之交,桃靨吐蕊,柳眼舒青,令人恍然有悟,何以稱為極樂世界? 拉薩是達賴喇嘛坐床之地。

    但此時握統治前藏實權的,本是準噶爾的一個酋長,稱號叫拉藏汗,住在拉薩城西北約兩裡許的布達拉。

    平地突起的一座山,山上建寺,以山為基,砌石成樓,共有十三層之多,名為布達拉宮,有金殿、金塔,夕陽斜照時,整個布達拉宮看去便似黃金鑄成。

     在這座金碧輝煌、富麗非凡的布達拉宮,住著兩萬喇嘛,但都隱隱聽命於拉藏汗。

    他在年輕時是個英雄,無奈歲月不饒人,如今老了,雄心壯志都消磨在酒杯中,已去死不遠,因而才啟發了策妄阿喇布坦的覬覦之心。

     他手下有個得力的族人名為大策零敦多布,在康熙五十五年受命領精兵六千,徒步經天山之南,繞過大戈壁,經出美玉的和闐,迤邐往東,晝伏夜行地走了一年多的工夫,才到達西藏邊界。

     接著翻過昆侖山,往東南方向走。

    以騰格裡海為目標。

    西藏群山錯綜,湖泊星羅棋佈,不可勝數,最大最有名的,便是騰格裡海。

     這座大湖長達百裡有餘,寬隻有四十裡,水色清黑,與蒼穹相似,因而名為騰格裡,亦名納木錯。

    前者是蒙古話,後者方是地道的藏語,但意思一樣,都是指天,騰格裡海用漢語譯意,便是「天池」。

     這天池為西藏人視作靈異之地。

    地在拉薩西北不遠,朝拜過布達拉宮以後,往往順道來到天池,望水膜拜,祈求冥福。

     大策零敦多布,與他的部下,即是由天池突入拉薩,殺掉拉藏汗,俘虜他的家族,搜刮各大寺廟的鎮山之寶,送到伊犁。

    達賴與班禪亦都被拘禁了。

     警報到京,召集廷議。

    群臣多主張明年進兵。

    但談到進兵的方略,聚訟紛紜,莫衷一是,以緻久久不能定議。

     其時皇帝已成竹在胸,要讓皇十四子胤禎成此一場他三番親征、未盡全功的大勳業,所以召集文武大臣作了一番宣諭。

     他說:「我親自綜理軍務多年,經歷甚多,而且也親領大軍出塞定邊。

    如今大家說,明年應當進兵,但又怕路遠,糧米難運,這個見解不能算錯。

    但大兵進剿,策妄阿喇布坦勢不能擋,必定逃避。

    那時駐兵圍剿,勢必牽延日久。

    糧秣供應,不能不預為籌畫。

    所以明年不必進兵。

    」 然則明年做什麼呢?皇帝指示,儘明年這一年加意耕種,儲備糧食。

    同時準備器械馬匹,務求整齊。

    等一切停當後,後年再行進兵。

    至於調盛京、寧古塔的兵丁,不妨照舊調發,隻是在京城裏的勁旅,不妨到後年出動。

     不過西藏乞援,不能不理,大規模的討伐雖尚有待,必要的支援仍舊照行。

    皇帝命湖廣總督額倫特署理西安將軍;再調四川、陝西的一部分部隊,由額倫特帶領相機進援。

    但額倫特隻是駐兵青海的西寧,防敵南下,因而策妄阿喇布坦仍舊得以騷擾西藏,日甚一日。

     於是康熙五十七年二月,皇帝決定出兵,但並非出盡了全力,隻派出兩路人馬,一路由吏部尚書富寧安率領;一路由領侍衛內大臣傅爾丹率領;同時命額倫特自西寧出青海支援西藏。

     這三路兵自蒙古、甘肅、青海分道西征,到得金沙江上遊的木魯烏蘇河,已經接近敵人了。

    渡河之後,且戰且進,對方卻且戰且退,而實為誘兵之計,策妄阿喇布坦已裹脅了好幾萬的人,分一半埋伏在哈拉烏蘇河。

    官兵的糧道斷絕,相持月餘,終於全軍堵塞,額倫特陣亡。

     消息傳到京師,所有大臣無不吃驚,召集廷議時,一反以前的論調,不主進兵。

    皇帝卻大不以為然。

     他說:「西藏是青海、雲南、四川的屏障,準噶爾部雄視西北,世世成為邊患,如果再據有西藏,如虎添翼,不但西面永無寧日,且必有內犯而大動幹戈之時!」 於是皇十四子胤禎被封為撫遠大將軍,視師青海,克日出兵。

    四川巡撫年羹堯升格為四川總督,仍兼管巡撫事務,作為大將軍的主要助手。

     發兵之前,皇帝又宣諭:「往年用兵三藩,用兵外蒙,都有不主進兵的親貴大臣,說得有道理,我無不嘉納。

    這一次,我認定非出兵不可,喀爾喀及青海,都已歸服。

    如今策妄阿喇布坦霸佔西藏,毀他們的寺廟,欺侮番僧,青海為宗喀巴降生之地,理應奮起討伐,哪知竟無實心效力的人,實在可歎!我想,人家能夠繞過沙漠,受盡千辛萬苦,步行一年,到了西藏,難道我們的兵就不能到?如今滿漢大臣都說不必進兵,賊無忌憚,煽動沿邊部落作亂。

    那時作何處置?安藏大兵,必宜前進。

    」 於是分三起發兵,胤禎是第三起,駐紮青海西寧,傳諭各部的「台吉」,會議進兵西藏,並送第六世喇嘛入藏,皆無異議。

     第六世喇嘛有真偽兩位。

    原來第五世達賴時,大權旁落,以緻圓寂之後,朝廷竟不知道,由奸人假達賴名號執掌政權。

    十五年之後,朝廷詰問,才隨便找了個人充數。

     這個偽達賴在康熙四十五年,由拉藏汗獻送京師,死在途中。

    於是拉藏汗又立了一個名叫阿旺伊什嘉穆錯的人為達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