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回 聯防陷阱 蔣介石中計落馬 賦歸生路 衛立煌舉家就道
關燈
小
中
大
書接上回。
話說南麂島上兩千餘名居民,繼大陳一萬四千四百八十三名老百姓,而被劫往台灣,那慘狀一言難盡。
蔣介石眼睛都紅了,傳下令去;&ldquo凡共軍攻向何處,第一件事就是将島上居民全部撤台,同時任何設備都要破壞!&rdquo這話傳到美國記者耳中,以為蔣介石真乃白宮契仔、杜勒斯的契弟,言聽計從,連金門、馬祖都要撤退,遵照美方意思去做,但求保存台灣本島了。
于是美國通訊社發出電訊說金門、馬祖即将續撤,蔣介石聞訊氣得七竅冒煙,跳腳痛罵,可又奈何不得: 那一段日子委實苦不堪言,蔣介石有如在充軍途中,走上崎岖難行路面,前途茫茫,卻心猶不甘,還想在星條旗下回大陸複辟,醞釀所謂&ldquo中美聯防&rdquo簽字,可是壞消息接二連三到達,烏坵吃緊,金門挨打,馬祖危殆,澎湖緊張,台灣恐慌!而且物價飛漲,人心動搖,蔣介石把牙一咬,傳令&ldquo治亂世用重刑&rdquo,繼續大開殺戒,此外并無還價,至于&ldquo物極必反&rdquo,天怒人怨之處,也就顧不得了。
可是整個局面都在變化,有輕重大小緩急之别,卻無一樁能使蔣介石引以為慰的,内中日本首相吉田垮台之說,更引蔣寝食俱廢。
那吉田以親美聞名,下台時卻隻有一條狗陪他回家,一路之上,吉田把帽沿拉到眉梢,幾乎蓋住了那張肥臉,但蔣介石卻分擔了他那份絕望之情。
蔣介石又聽到鸠山癱瘓在床,卻一躍而起主持組閣的消息,更難堪的乃是鸠山的一句話:&ldquo今後日本對美國政策不變,對共産主義國家的政策有一點變!&rdquo這句話如棒捶下擊,鸠山尚未上台,蔣介石光秃秃的腦袋上已挨了一下,滿眼金星亂迸。
熬到二月二十八,那一天真是蔣介石苦瓜炖黃連的日子,&ldquo二·二八&rdquo在台灣居民心目中有些什麼&ldquo表情&rdquo?這隻有台胞自己明白,蔣介石也不敢問,湊巧日本的衆院選舉也在那天揭曉、民主黨以一八五票領先,自由黨以一一二票慘敗,左社八十九,右社六十七,勞農四,共黨二,小黨派二,無黨派六。
内中共黨雖然僅增一個議席,但到底是增加;自由黨從一百八十席跌到一百一十二席。
不特此也,同派增加了十五席之多,當選者大多是年輕氣銳,平時并無地位之人,加上鸠山的那句談話,蔣介石感到日本在變,心為之寒,整天不作一聲。
日本如果有變,台灣怎麼得了?蔣介石把張群找來道:&ldquo鸠山上台,今後情形如何?你要不要代表我到日本走一趟,聽聽,問問,表示表示态度?&rdquo 張群道:&ldquo我也正為這件事着急,不瞞你說,我除了睡覺,幾乎沒有一秒鐘離開過東京廣播的。
不過鸠山雖有這種姿态,我以為問題還不怎麼嚴重,因為日本是在美國統治之下,不管有形無形,美國的政策在日本有決定性作用,美國不可能允許日本容共,此是一;其次,韓戰之中,日本财團發了大财,飲水思源,他們不會踢開美國,而且他們的根本性質又與美國如出一轍,也和共産黨勢不兩立,我們不必害怕鸠山會親共,那隻是一種姿态,此其二。
&rdquo張群歎道:&ldquo不過這種姿态之所以造成,背後當然有它的壓力,這壓力決不會來自白宮,也不會來自日本皇室,而是一般工商界和民間,但他們沒有實力。
軍隊、警察、法院、監獄全部不在他們手中掌握,這力量不管怎麼大,也不可能造反,因此我們也不必太引以為憂,提醒他們有其必要,以為日本會向左走的話,那萬萬不可能的,此其三。
日本最高的權力是美國,而他們内部的最高權力是天皇,麥克阿瑟極力主張保留天皇,你也一樣,這使日本首腦機構大為感激,也必然會設法報答我們的,因此鸠山無論怎樣,他的起身炮隻是一種煙幕,我們可以放心,&hellip&hellip&rdquo蔣介石道:&ldquo可是真相如何,我們也得問問。
&rdquo張群唯唯。
蔣介石同時又加強了日本的活動,增派藍衣社老人馬、軍統局幹員蔡孟堅等前往東京,按下不提。
卻說吉田垮台固然使蔣不安,那&ldquo中美聯防&rdquo更使他自希望高峰跌将下來,渾身疼痛。
原定協防金門馬祖早已毋庸置議,但&ldquo協防&rdquo台灣澎湖也非蔣所想像那樣&ldquo舒服&rdquo。
那一日聞報杜勒斯又在東南亞地區打轉,并且将來台灣主持簽訂&ldquo合同&rdquo,附帶的傳說是美方為求&ldquo切實實施軍援&rdquo,将提出一項要求,那是在蔣介石的海軍空軍之中,派駐美國軍官,蔣介石召集親信,說;&ldquo此事大大不可,萬一真的這樣做,我們的海、空軍便會大權旁落。
&rdquo孫立人道:&ldquo話是這樣說,無奈對方如果辦不到這一點,而放棄中美聯防,豈不是得不償失?&rdquo 蔣介石一聽也頗有理,可是萬一美國袖手不管,事到臨頭一走了之,那怎麼得了? 也就在&ldquo二·二八&rdquo那一天,蔣介石決定自翌日起至三月三日止,召開&ldquo國民黨七屆五中全會&rdquo,作為面臨最大危機的一次重要會議,禁衛森嚴的草山更形緊張,一片凄怆。
蔣介石寝食俱廢,暗忖:大陳、南麂撤守,軍事上的惡化不言而喻,特别是南麂,逃得匆忙,幾千大包的水泥以及為數龐大的彈藥都白白地送給對方,使蔣恨煞!但更重要的乃是馬祖金門的情況,設若美國不肯&ldquo聯防&rdquo,那就等于名存實亡!蔣介石決定拼命在金、馬拖住美方的兩隻腳!他以為隻要跳闆來看,美方諒必同意而參加防禦。
但目前士氣更見低落,軍中開小差與自殺之風慘烈,他要想辦法把它消弭,最低限度也得使它中止,否則局面将有難以形容的惡劣! 物價已在上揚,因軍事上的大敗而台币更形貶值,此風不可&ldquo漲&rdquo,可又沒辦法阻擋。
中共威望不斷提高,蔣介石又急又氣,卻連跳腳的氣力都沒有了。
根據海外各地有關華僑的消息,那一千兩百萬華僑絕大多數已在心頭踢開了蔣介石,失卻這些人的支持,這局面如何了得? 外交部長葉公超雖然不斷自美國有密電告蔣,說正因為局勢奇壞,美主将有大批重要人物來台與蔣會商,并且白宮也已有利用金、馬作進攻大陸跳闆的看法,總之是要蔣不必絕望。
蔣介石也隻得眼巴巴盼着,人還沒到,卻來了兩個消息,一個是杜勒斯在曼谷宣布将成立&ldquo東北亞同盟&rdquo,這件事原本已在台北、東京、漢城之間籌備,美國企圖把這三個地區用防衛協議使它們貫串一起,再設法使之與東南亞公約組織相聯,但此舉為英國外長艾登所未能贊同,也就是說英國不願為台灣問題牽入漩渦,這是美國的孤立,也使蔣介石感到不妙。
第二個消息更糟,馬尼拉傳出消息,說杜勒斯曾在此聲言:此行晤蔣,要勸他放棄金門馬祖,這使蔣介石恨得牙癢癢的。
蔣介石度日似年地盼望着,杜勒斯果然如期到達,美國海軍參謀長肯尼也來了,太平洋艦隊司令史敦普,第七艦隊司令蒲賴德也對這塊&ldquo實際上的屬地&rdquo日地重遊,表面上台北好不熱鬧,事實上衆人強顔歡笑,甚至有些地方連虛假的禮貌也顧不到。
蔣介石要左右傳出消息,不論電台、報紙與私人接洽,一定要使杜勒斯等人知道:&ldquo金門、馬祖無論如何不能放棄,否則局勢之險,美國有再大的本事也難收拾,他不能負責,希望美方聯防!&rdquo 卻說就在沉重的氣氛之中,隻有一個人是作輕松狀的。
此人乃喬治·葉,蔣介石的外交部長葉公超是也!他奉命在這當兒飛美國活動,要點在于呼籲主子對金門、馬祖的重視,運用多少年來蔣介石&ldquo取之于中國,存之于美國&rdquo的款項,出動&ldquo中國遊說團&rdquo明明暗暗的大員,務必使美方&ldquo正視&rdquo蔣介石的意見而後已。
那葉公超也是好運氣,美國對霸占台灣乃是&ldquo國策&rdquo,對大陳、一江山、南麂諸島,美國那有不愛之理?整個中國他都大有興趣哩!無奈沒有辦法,隻得&ldquo放棄&rdquo,而改為&ldquo堅守台灣&rdquo,等待時機;如今見台灣如此之糟,生怕一旦出事,解放軍乘機而來,豈非誤了美國的&ldquo大事&rdquo?因此也有意借簽訂&ldquo中美聯防&rdquo之便,和蔣介石集團談上一談,打一些氣,給一點糖,以保全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那艘&ldquo不沉母艦&rdquo,這兩下子合而為一,便變成了葉公超的大功一件,隻見他回得台灣,一天到晚沒個停歇,時而草山,時而市區;一忽兒出入&ldquo總統官邸&rdquo,一忽兒又奔走機場酒店,朝盼夜盼,好幾名巨頭都到,卻不見杜勒斯來。
蔣介石道:&ldquo到底他擺的是什麼架子?中美換文儀式是件大事,怎麼可以如此兒戲!&rdquo 葉公超哭喪着臉道:&ldquo杜勒斯本來決定不到台北來的,他在馬尼拉開完美國駐東南亞外交官會議,和正在新加坡召開英國駐東南亞外交官會議的艾登一碰頭,就回美國,隻因我們催得急,因此他會來的。
&rdquo葉公超低聲道:&ldquo預計在台北不會超過一天。
&rdquo又說:&ldquo中美防衛協定的換文儀式,本來内定由藍欽大使全權代表,這回可好了,他自己來。
&rdquo 蔣介石有氣道:&ldquo他們也太放肆了,這麼重要的一個儀式,怎麼可以由大使代表?我們五院院長都要參加的哩!&rdquo葉公超道:&ldquo瞧模樣,還是由外交部的次長司長出席算了,以後這類外交儀式不少,用不着勞動五院院長。
&rdquo蔣介石道:&ldquo我就要他們站站班,怕什麼?以後的儀式可以不讓他們參加,這一次可是非要參加不可!他們越馬虎,我們越隆重,要他們心中有數!&rdquo葉公超唯唯。
那當兒侍從室接到美方通知道:&ldquo杜勒斯國務聊明天可抵台灣,在此逗留五小時。
&rdquo 蔣介石聞報涼了半截,葉公超勸慰道:&ldquo五小時已經夠了,這太好,這說明美國是如此尊重總統,太好了太好了。
&rdquo說完就跑。
那葉公超一
話說南麂島上兩千餘名居民,繼大陳一萬四千四百八十三名老百姓,而被劫往台灣,那慘狀一言難盡。
蔣介石眼睛都紅了,傳下令去;&ldquo凡共軍攻向何處,第一件事就是将島上居民全部撤台,同時任何設備都要破壞!&rdquo這話傳到美國記者耳中,以為蔣介石真乃白宮契仔、杜勒斯的契弟,言聽計從,連金門、馬祖都要撤退,遵照美方意思去做,但求保存台灣本島了。
于是美國通訊社發出電訊說金門、馬祖即将續撤,蔣介石聞訊氣得七竅冒煙,跳腳痛罵,可又奈何不得: 那一段日子委實苦不堪言,蔣介石有如在充軍途中,走上崎岖難行路面,前途茫茫,卻心猶不甘,還想在星條旗下回大陸複辟,醞釀所謂&ldquo中美聯防&rdquo簽字,可是壞消息接二連三到達,烏坵吃緊,金門挨打,馬祖危殆,澎湖緊張,台灣恐慌!而且物價飛漲,人心動搖,蔣介石把牙一咬,傳令&ldquo治亂世用重刑&rdquo,繼續大開殺戒,此外并無還價,至于&ldquo物極必反&rdquo,天怒人怨之處,也就顧不得了。
可是整個局面都在變化,有輕重大小緩急之别,卻無一樁能使蔣介石引以為慰的,内中日本首相吉田垮台之說,更引蔣寝食俱廢。
那吉田以親美聞名,下台時卻隻有一條狗陪他回家,一路之上,吉田把帽沿拉到眉梢,幾乎蓋住了那張肥臉,但蔣介石卻分擔了他那份絕望之情。
蔣介石又聽到鸠山癱瘓在床,卻一躍而起主持組閣的消息,更難堪的乃是鸠山的一句話:&ldquo今後日本對美國政策不變,對共産主義國家的政策有一點變!&rdquo這句話如棒捶下擊,鸠山尚未上台,蔣介石光秃秃的腦袋上已挨了一下,滿眼金星亂迸。
熬到二月二十八,那一天真是蔣介石苦瓜炖黃連的日子,&ldquo二·二八&rdquo在台灣居民心目中有些什麼&ldquo表情&rdquo?這隻有台胞自己明白,蔣介石也不敢問,湊巧日本的衆院選舉也在那天揭曉、民主黨以一八五票領先,自由黨以一一二票慘敗,左社八十九,右社六十七,勞農四,共黨二,小黨派二,無黨派六。
内中共黨雖然僅增一個議席,但到底是增加;自由黨從一百八十席跌到一百一十二席。
不特此也,同派增加了十五席之多,當選者大多是年輕氣銳,平時并無地位之人,加上鸠山的那句談話,蔣介石感到日本在變,心為之寒,整天不作一聲。
日本如果有變,台灣怎麼得了?蔣介石把張群找來道:&ldquo鸠山上台,今後情形如何?你要不要代表我到日本走一趟,聽聽,問問,表示表示态度?&rdquo 張群道:&ldquo我也正為這件事着急,不瞞你說,我除了睡覺,幾乎沒有一秒鐘離開過東京廣播的。
不過鸠山雖有這種姿态,我以為問題還不怎麼嚴重,因為日本是在美國統治之下,不管有形無形,美國的政策在日本有決定性作用,美國不可能允許日本容共,此是一;其次,韓戰之中,日本财團發了大财,飲水思源,他們不會踢開美國,而且他們的根本性質又與美國如出一轍,也和共産黨勢不兩立,我們不必害怕鸠山會親共,那隻是一種姿态,此其二。
&rdquo張群歎道:&ldquo不過這種姿态之所以造成,背後當然有它的壓力,這壓力決不會來自白宮,也不會來自日本皇室,而是一般工商界和民間,但他們沒有實力。
軍隊、警察、法院、監獄全部不在他們手中掌握,這力量不管怎麼大,也不可能造反,因此我們也不必太引以為憂,提醒他們有其必要,以為日本會向左走的話,那萬萬不可能的,此其三。
日本最高的權力是美國,而他們内部的最高權力是天皇,麥克阿瑟極力主張保留天皇,你也一樣,這使日本首腦機構大為感激,也必然會設法報答我們的,因此鸠山無論怎樣,他的起身炮隻是一種煙幕,我們可以放心,&hellip&hellip&rdquo蔣介石道:&ldquo可是真相如何,我們也得問問。
&rdquo張群唯唯。
蔣介石同時又加強了日本的活動,增派藍衣社老人馬、軍統局幹員蔡孟堅等前往東京,按下不提。
卻說吉田垮台固然使蔣不安,那&ldquo中美聯防&rdquo更使他自希望高峰跌将下來,渾身疼痛。
原定協防金門馬祖早已毋庸置議,但&ldquo協防&rdquo台灣澎湖也非蔣所想像那樣&ldquo舒服&rdquo。
那一日聞報杜勒斯又在東南亞地區打轉,并且将來台灣主持簽訂&ldquo合同&rdquo,附帶的傳說是美方為求&ldquo切實實施軍援&rdquo,将提出一項要求,那是在蔣介石的海軍空軍之中,派駐美國軍官,蔣介石召集親信,說;&ldquo此事大大不可,萬一真的這樣做,我們的海、空軍便會大權旁落。
&rdquo孫立人道:&ldquo話是這樣說,無奈對方如果辦不到這一點,而放棄中美聯防,豈不是得不償失?&rdquo 蔣介石一聽也頗有理,可是萬一美國袖手不管,事到臨頭一走了之,那怎麼得了? 也就在&ldquo二·二八&rdquo那一天,蔣介石決定自翌日起至三月三日止,召開&ldquo國民黨七屆五中全會&rdquo,作為面臨最大危機的一次重要會議,禁衛森嚴的草山更形緊張,一片凄怆。
蔣介石寝食俱廢,暗忖:大陳、南麂撤守,軍事上的惡化不言而喻,特别是南麂,逃得匆忙,幾千大包的水泥以及為數龐大的彈藥都白白地送給對方,使蔣恨煞!但更重要的乃是馬祖金門的情況,設若美國不肯&ldquo聯防&rdquo,那就等于名存實亡!蔣介石決定拼命在金、馬拖住美方的兩隻腳!他以為隻要跳闆來看,美方諒必同意而參加防禦。
但目前士氣更見低落,軍中開小差與自殺之風慘烈,他要想辦法把它消弭,最低限度也得使它中止,否則局面将有難以形容的惡劣! 物價已在上揚,因軍事上的大敗而台币更形貶值,此風不可&ldquo漲&rdquo,可又沒辦法阻擋。
中共威望不斷提高,蔣介石又急又氣,卻連跳腳的氣力都沒有了。
根據海外各地有關華僑的消息,那一千兩百萬華僑絕大多數已在心頭踢開了蔣介石,失卻這些人的支持,這局面如何了得? 外交部長葉公超雖然不斷自美國有密電告蔣,說正因為局勢奇壞,美主将有大批重要人物來台與蔣會商,并且白宮也已有利用金、馬作進攻大陸跳闆的看法,總之是要蔣不必絕望。
蔣介石也隻得眼巴巴盼着,人還沒到,卻來了兩個消息,一個是杜勒斯在曼谷宣布将成立&ldquo東北亞同盟&rdquo,這件事原本已在台北、東京、漢城之間籌備,美國企圖把這三個地區用防衛協議使它們貫串一起,再設法使之與東南亞公約組織相聯,但此舉為英國外長艾登所未能贊同,也就是說英國不願為台灣問題牽入漩渦,這是美國的孤立,也使蔣介石感到不妙。
第二個消息更糟,馬尼拉傳出消息,說杜勒斯曾在此聲言:此行晤蔣,要勸他放棄金門馬祖,這使蔣介石恨得牙癢癢的。
蔣介石度日似年地盼望着,杜勒斯果然如期到達,美國海軍參謀長肯尼也來了,太平洋艦隊司令史敦普,第七艦隊司令蒲賴德也對這塊&ldquo實際上的屬地&rdquo日地重遊,表面上台北好不熱鬧,事實上衆人強顔歡笑,甚至有些地方連虛假的禮貌也顧不到。
蔣介石要左右傳出消息,不論電台、報紙與私人接洽,一定要使杜勒斯等人知道:&ldquo金門、馬祖無論如何不能放棄,否則局勢之險,美國有再大的本事也難收拾,他不能負責,希望美方聯防!&rdquo 卻說就在沉重的氣氛之中,隻有一個人是作輕松狀的。
此人乃喬治·葉,蔣介石的外交部長葉公超是也!他奉命在這當兒飛美國活動,要點在于呼籲主子對金門、馬祖的重視,運用多少年來蔣介石&ldquo取之于中國,存之于美國&rdquo的款項,出動&ldquo中國遊說團&rdquo明明暗暗的大員,務必使美方&ldquo正視&rdquo蔣介石的意見而後已。
那葉公超也是好運氣,美國對霸占台灣乃是&ldquo國策&rdquo,對大陳、一江山、南麂諸島,美國那有不愛之理?整個中國他都大有興趣哩!無奈沒有辦法,隻得&ldquo放棄&rdquo,而改為&ldquo堅守台灣&rdquo,等待時機;如今見台灣如此之糟,生怕一旦出事,解放軍乘機而來,豈非誤了美國的&ldquo大事&rdquo?因此也有意借簽訂&ldquo中美聯防&rdquo之便,和蔣介石集團談上一談,打一些氣,給一點糖,以保全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那艘&ldquo不沉母艦&rdquo,這兩下子合而為一,便變成了葉公超的大功一件,隻見他回得台灣,一天到晚沒個停歇,時而草山,時而市區;一忽兒出入&ldquo總統官邸&rdquo,一忽兒又奔走機場酒店,朝盼夜盼,好幾名巨頭都到,卻不見杜勒斯來。
蔣介石道:&ldquo到底他擺的是什麼架子?中美換文儀式是件大事,怎麼可以如此兒戲!&rdquo 葉公超哭喪着臉道:&ldquo杜勒斯本來決定不到台北來的,他在馬尼拉開完美國駐東南亞外交官會議,和正在新加坡召開英國駐東南亞外交官會議的艾登一碰頭,就回美國,隻因我們催得急,因此他會來的。
&rdquo葉公超低聲道:&ldquo預計在台北不會超過一天。
&rdquo又說:&ldquo中美防衛協定的換文儀式,本來内定由藍欽大使全權代表,這回可好了,他自己來。
&rdquo 蔣介石有氣道:&ldquo他們也太放肆了,這麼重要的一個儀式,怎麼可以由大使代表?我們五院院長都要參加的哩!&rdquo葉公超道:&ldquo瞧模樣,還是由外交部的次長司長出席算了,以後這類外交儀式不少,用不着勞動五院院長。
&rdquo蔣介石道:&ldquo我就要他們站站班,怕什麼?以後的儀式可以不讓他們參加,這一次可是非要參加不可!他們越馬虎,我們越隆重,要他們心中有數!&rdquo葉公超唯唯。
那當兒侍從室接到美方通知道:&ldquo杜勒斯國務聊明天可抵台灣,在此逗留五小時。
&rdquo 蔣介石聞報涼了半截,葉公超勸慰道:&ldquo五小時已經夠了,這太好,這說明美國是如此尊重總統,太好了太好了。
&rdquo說完就跑。
那葉公超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