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高姓玉樹 競選台北市長 孫氏元良 有女嫁給美兵

關燈
選等等,主要是地方土著勢力和&lsquo半山&rsquo勢力的逐鹿,我們弄清楚問題的關鍵所在,事情便容易辦。

    &rdquo蔣介石言歸正傳道:&ldquo因此關于台北市長一職,在我們是非争不可的,其他小地方可以讓讓,台北市非到手不可,你們應該記住了。

    &rdquo接着便詢問林頂立、高玉樹二人的情形。

     鄭介民道:&ldquo林頂立忠于本黨,是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的幹員,日治時代,他經常出入台灣,做地下工作。

    台灣光複,他還是台灣地區的特種工作的領導人。

    他和李萬居一樣,懂得搞報紙,他的&lsquo全民日報&rsquo在三十六年夏天便出版了,比&lsquo公論報&rsquo還早兩個月,可是在這方面他比不上李萬居,到四十年夏天,他的報紙立不住腳了。

    我去看過一次,見他的鉛字、機器、社址、宿舍都太簡陋,待遇也低。

    他告訴我,整個報館他有三分之一股權,報紙太多,競争厲害,他弄不下去了。

    四十年夏天是台灣民營報紙無法避免的大難關,他便同&lsquo民族日報&rsquo和&lsquo經濟時報&rsquo合并,三家報變成了一家&lsquo聯合報&rsquo。

    他參加了&lsquo聯合報&rsquo之後擔任發行人,還在嘉義發行聯合報南部版,後來改為&lsquo台灣日報&rsquo,沒多久便停刊了,不過可以看出來,林頂立有那麼一股勁兒,蠻幹。

    &rdquo 蔣經國笑道:&ldquo也真是的,在一般自己人口中,林頂立給人的印象不太那個。

    隻是他和李萬居同鄉,都是雲林人,又是日本明治大學出身,資格很老,好多人也得讓他幾分。

    不過有人告訴我,林頂立是勇而無謀,像水浒裡的黑旋風李逵一樣,又有人說林頂立是當年上梅租界裡的&lsquo白相人&rsquo,又有人說這個人簡直是一匹不羁的馬,是匹野馬;總之此人不太細膩,幹旁的沒什麼,做台北市長是否合适,倒該多多考慮。

    &rdquo 蔣介石失笑道:&ldquo這個人實在是個地頭蛇,我們也該好生用他,這對我們有利。

    要知道他不但擠跑了李萬居,還幾乎弄垮了黃朝琴哩!&rdquo 左右之中有人不明底細,笑道:&ldquo那他鬥不過黃朝琴的。

    &rdquo蔣介石道:&ldquo經國,你把那故事說一說。

    &rdquo蔣經國道:&ldquo這是三年前的事了。

    記得四十年十一月間,台灣省參議會取消,改名臨時議會,同時改選省議員。

    林頂立是雲林人,并未在原籍當選,卻在台北當選,說明了他很有辦法。

    等到第一屆省臨時議員産生,發規内中有十一名議員是他所支持的,當時隻知道有辦法,可沒想到其他。

    因為黃朝琴當議長已成定局,沒有人可以和他争奪;而劉啟光以壓倒優勢趕走李萬居,出任副議長,也沒有什麼變化。

    可是正副議長選舉之日即将到來時,黃朝琴忽然發現大事不好,林頂立已經不聲不響,有所安排了。

    隻要初次投票不過半數,二次投票時他便要奇兵突出,拿下議長寶座,這可把黃朝琴急壞了,檢查一下,票數大都在林頂立手上,這一急非同小可,挽回都來不及了,最後便去找陳院長,哭秦庭,讨救兵。

    陳院長想了想,要旁人轉告他&lsquo得讓人處且讓人&rsquo,還說了一些好話,林頂立這才死了這條心,可是他還給黃朝琴開了個玩笑,僅僅在投票前五分鐘正式宣布放棄,當然也放掉一些票,據說是五張。

    黃朝琴才以二十八票對二十七票赢了一票,當選了。

    最後選舉副議長,林頂立拿到了三十五票,一面倒。

    &rdquo 衆人聞言皆笑,蔣介石道:&ldquo根據各人所說,與高玉樹競争之人,恐怕王民甯最合适。

    林頂立現在是省議會的副議長,也不能競選,不如由王民甯出馬吧。

    &rdquo于是衆人散後紛紛支持與他。

     那王民甯倒是毫不在乎,面對幾家報館記者,大聲說笑道:&ldquo多謝你們為我捧場,今夜一杯水酒少不了。

    高玉樹敢出來競選,當然他有他的把握,可是你們随便一位出去問問人家,在台灣這個地方,知道高玉樹的有多少?知道我王民甯的又有多少?&rdquo一名記者笑道:&ldquo那當然,你是大名鼎鼎,他是籍籍無聞,不用開票,便知道台北市長的寶座,非你莫屬了。

    &rdquo笑聲中衆人要他自報履曆,以便寫稿,王民甯好不得意,說道: &ldquo我王民甯台灣台北縣人,是個清朝人,比中華民國的年齡還大。

    我是一九零四年生的,日本士官學校第二十期工兵科畢業。

    曾任獨立工兵第五團少将團長、陸軍工兵學校研究處長、教育處長;回台後當過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副官處少将處長、台灣省政府警務處長,現在呢?我是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總統府中将參軍,還有那個台灣省政府委員。

    &rdquo 有人問道:&ldquo你是哪一年到日本去的?&rdquo也有人說:&ldquo不如讓王委員自己詳細說來,也省得我們出題目了。

    &rdquo 王民甯總以為競選市長,左券在握,便神采飛揚地說道:&ldquo我的曆史,沒什麼太特别的,随便說,你們随便記好了。

    我小時候在台北商工學校畢業,準備做生意,回國考入北京大學經濟系,有人勸我不如到日本去,我懂日文,不用它蠻可惜,這樣又從北京回台灣再到日本,那年正是二十歲,是民國十八年回國的。

    &rdquo他一頓:&ldquo在士官二十期,我讀的是工兵,為時三年整。

    &lsquo一·二八&rsquo淞滬抗日戰争,我在王敬久的陸軍教導師中當工兵營中校營長,後來改為八十七師。

    到二十二年,成立陸軍工兵學校,我是學工兵的,便被調去當上校教官,記得那年正好三十歲。

    到民國廿七年,抗戰第二年升為獨立工兵第五團少将團長。

    要知道這是工兵的最高編制,我&lsquo爬&rsquo得相當快的了。

    &rdquo王民甯笑道: &ldquo之後,長沙會戰我每次都參加過,但自三十一年下半年到日本投降,我不打仗,專門教書,調到工兵學校當研究處長和教育處長。

    三十二年十一月奉派到印度藍伽,受美國軍官戰術訓練,直到日本投降,便随前進指揮所回台灣接收。

     &ldquo剛到這裡,&rdquo王民甯道:&ldquo我出任台灣省警備司令部副官處少将處長,&lsquo二·二八&rsquo事變後改任警務處長,脫下軍裝穿警裝,幹了四年,他媽的有人罵我,弄得很不愉快,便在三十七年底走了,他們發表我總統府的中将參軍,就到南京上任。

    &rdquo他透了口氣:&ldquo卅八年大家都擁到台灣來,出任警備總司令部中将工兵指揮官。

    那個警備總司令部撤銷後,又把我調到東南長官公署當中将高參。

    三十九年總統複職,又回總統府當參軍,一直當到今年四十二年五月競選台北市長。

    &rdquo最後一句使衆人皆笑。

     有個記者問道:&ldquo按照王參軍的履曆看來,你是台灣的軍事人才,台灣人在軍事方面的太少,以前日治時代,台灣人連一個下級軍官都沒份兒,台灣人懂軍事的太少了,除了你,隻有黃國書、蘇紹文、陳岚峰這四位,你為什麼不專門在&lsquo武&rsquo的部門幹呢?&rdquo 王民甯苦笑道:&ldquo我一來老了,二來這問題沒有你所說的那麼簡單,一言難盡,不說也罷,總之我學的是工兵,現在決心棄武就文,厭軍從政。

    三十六年冬天,有人勸我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那時我是警務處長,心想一個國大代表還有什麼了不起的?哈,真他媽的!&rdquo 聽他罵人,衆人又笑,王民甯道:&ldquo我的條件很好,一上來也真弄了不少票,想不到殺出一個李建興來。

    你們都知道李建興是台灣的煤礦大王,有錢有勢,我同他都在台北縣競選,兩雄相争必有一傷,他沒有百分之百把握,老實說我也一樣沒把握。

    吵來吵去,幸好李建興的老母說話了,她要他放棄!他是個有名的孝子,再加上其他原因,真的放棄了,我就給了他一個電話,意思意思。

    李建興說:&lsquo無所謂,算是我讓賢吧。

    隻是我那筆競選費用,可不想收回去了,決定移作羅東水災救濟之用,用不完就送台北縣學校。

    我說好,你行,就這樣我就當選。

    &rsquo&rdquo王民甯透了口氣道: &ldquo六年前我到南京參加第一次國民大會,居然當了主席團主席,原來主席團人選的産生,是根據各省市區域劃分産生的。

    後來回到台灣,我實在不想幹警務處了,&rdquo他一頓,低聲說:&ldquo到冬天,調任總統府參軍,你們都知道那是一個&lsquo空心大佬倌&rsquo,幹又不成,不幹也不成,悶得慌。

    到三十九年底地方自治,議員和縣市長實行普選,我就動了腦筋。

    可是這玩藝兒也不容易,我是黨員,照規矩要經過本黨正式提名才能展開競選,可兇咧,好多人想競選。

    王成章同我一樣,悶得太久,他對山地行政早就沒了興趣,想在平地幹一場了,我又碰到一個對手。

    他和林頂立一樣,都用&lsquo全民日報&rsquo當本錢,我沒有報,但我有的東西他不一定也有,争得很厲害,鬧了半天,憑空殺出一個吳三連來,他是黨外人士,中央黨部又要我同王成章退出,說是支持黨外人士,嗯,便宜了吳三連!&rdquo 有個記者問道:&ldquo那吳三連請客了沒有?&rdquo笑聲中王民甯沒有答複,說下去道:&ldquo于是我繼續想辦法,這玩藝兒要錢,我先在樹林家中辦了個&lsquo中國制藥公司&rsquo,想賺幾個作為基礎,多方活動,到四十二年春天,俞鴻鈞登台組閣,改組省府,&rdquo他透了口氣:&ldquo終算弄了個省府委員。

    你們知道省府委員是代表台灣各界人物的,我當然代表軍方人士。

    後來民政廳長鄒清之中風出缺,有人推薦我去,我也動了心,可沒想到另一個省府委員劉啟光也有興趣。

    要知道四十三年正月間,台北市長候選人便要在黨内開始活動,劉啟光答應對我全力支持,我一想這也好,第一次競選沒成功,這一次可有希望了,市長與廳長差不多,但市長比較容易到手,我就放棄了民政廳的念頭,想不到他媽的老劉是調虎離山之計,他不支持我了,民政廳給了連震東。

    &rdquo 此記者聞言失笑,王民甯道:&ldquo一直來,我一心一意動市長的腦筋。

    從去年底到今年初,和我一樣害單相思的人很多。

    你們數數看,起先是黃啟瑞成了熱門。

    他是台北市議會的議長,和中央的關系太深,因此不獨很快提名,并且獲得大力支持,他的絕對優勢已經形成,我歎了口氣,以為這下子可又完了。

    想不到黃啟瑞聰明反被聰明誤,他主張公共汽車加價,這門獨占生意加了價,公家與私人都可以多賺點錢,想不到這一來引起大家反感,他終于自己弄垮了自己。

     &ldquo第二個是王成章,一次兩次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