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回 “國大”開會 吵吵鬧鬧堪憂 選“正副統” 虛虛假假了得

關燈
俞大維,你以為合不合适?&rdquo &ldquo他和辭修先生倒是蠻搭檔的,&rdquo蔣經國弦外有音道:&ldquo一個副總統,一個行政院長,兩人正好是郎舅,親上加親哪!&rdquo 蔣介石道:&ldquo你也别酸溜溜的了,他們兩個人的事情并無旁人知道。

    &rdquo一頓,又說:&ldquo我以為大維不合适。

    為的是這幾年來,他并沒有在台灣和我們一起克難,做做旁的事情還可以,如果提他的名字組閣,很多人不會同意。

    &rdquo &ldquo對的。

    &rdquo &ldquo還有,&rdquo蔣介石道:&ldquo他是彈道專家,代我們到美國采辦軍火的時候,和美國那批老将領很熟,混得很好,也不像毛邦初這小子那樣,徹頭徹尾把我忘了。

    這是大維的好處,并不因為他和辭修的關系,對我有些什麼不利,這一點倒是不錯。

    &rdquo蔣介石獰笑道:&ldquo辭修在美國關系上是沒有什麼的,因此對大維寄望甚切,但這許多年來事實證明對我投什麼,他倒蠻不錯的。

    &rdquo蔣介石仰起頭來,一掌拍在膝蓋上道:&ldquo不行不行,大維不是黨員,他不能在這當兒組閣,責任太重、責任太重了。

    &rdquo 蔣經國透了口氣道:&lsquo那隻好請OK俞出來了。

    &rdquo &ldquo俞鴻鈞,&rdquo蔣介石沉吟道:&ldquo人是不錯,不過他的才能限于财經,以一個财經人員來組閣,你以為行麼?&rdquo 蔣經國搓搓手掌道:&ldquo這個,我不清楚。

    &rdquo &ldquo你想起其他合适的人麼?&rdquo蔣經國搖搖頭。

     喝完牛奶,蔣介石面對大玻璃窗,望着山巒樹木活動幾下四肢,說道:&ldquo海外對我們這個會議有何看法?&rdquo 蔣經國道:&ldquo據香港報告,海外對于這個會議有兩種不同的看法。

    本黨的人,認為前些時果斷罷免李宗仁,揭露吳國祯,非如此不足以穩定本黨的反共領導權。

    美國在海外搞的什麼第三勢力,它固然是反共的,同時也是反我們的。

    他們認為這就代表了美國今天的手法。

    可是也就因為美國和我們的邦交不錯,它是在偷偷摸摸幹的,好處在這裡,壞處也在這裡。

    說好處,因為麻風還沒上臉,我們如果和美國交涉,它可以一百個不承認;說壞處,因為美國在這方面舍得花錢,萬一它在海外放手大做,共産黨沒反成,我們也沒反成,卻拿走了我們的反共領導權,這就有極大的流弊,千萬試不得!我們一定要把這個權奪回來!這次會議的召開,便是它具體的表現!&rdquo 蔣介石失笑道:&ldquo有理有理!這好比商家總代銷一件貨物,外國到貨,理該交給它全權代理,廠家可不能交與第二個人,那就是搗蛋了。

    &rdquo問:&ldquo不贊成又怎麼說?&rdquo 蔣經國道:&ldquo不贊成的也有兩種意見,一種是第三勢力的那批人,他們對我們任何事情都要反對的,這批人的意見可以不理,另一批人倒沒有惡意,但是也認為不必召開這個會議。

    他們說,這個會的本意在于振奮人心,在于團結海外反共力量,而還有一個目的,顯然是給某些人一點好處,滿足他們的政治欲望。

    如果此刻政府是在大陸,那麼這個會開得一定很熱鬧,也有意思;無奈時移勢異,目前台灣的局面小了點,本身人浮于事,閑着的官兒也多,海外人士到台灣争什麼呢?&rdquo 蔣介石默默無言。

     話說蔣家父子在忙,忙着&ldquo連選得連任&rdquo的事兒;蔣家官員也在忙,忙着&ldquo擡轎&rdquo把蔣介石仍然擡上那把&ldquo總統&rdquo交椅;那些&ldquo國大代表&rdquo也在忙,忙于競選主席團,官瘾人人都有,各有笑話不同。

    且表那些決心活動&ldquo主席團&rdquo的國大代,他們忙了幾天,從一千五百名中間硬要選出八十五名之多的&ldquo主席&rdquo,而先決條件是必須由區域和團體等選舉單位各推出一名候選;或由十個國大代簽署提名候選,折騰來,折騰去,候選人計得一百四十七名;而當&ldquo揭盅&rdquo之前,卻有十五名無錢無勢,隻得知難先退,實得一百三十二人,搶奪那八十五個&ldquo主席團&rdquo位,不像買馬票那樣,這一選舉的&ldquo中彩&rdquo頗多機會。

    正因為這是&ldquo大選&rdquo之前的&ldquo小選&rdquo,有幾名候選者的活動又多,創下了這次國大代會議出席人數的最高紀錄,正式與非正式的&ldquo代表&rdquo入場,竟達一千五百廿六人之多、甚至連正在病房裡養病、治病的&ldquo代表&rdquo,也由擔架擡到會場來了。

    開票結果最高票為四十八,最低為九票。

    某&ldquo女代表&rdquo簽署時有一十九人,所得卻僅八票,當場掩面而哭,那更多的怪狀就不勝枚舉。

     話說某甲自己是國大代表,老婆、小舅子也是國大代表,活動&ldquo主席團&rdquo時三人分頭拉票請客送禮物,粗粗算來可得票二十以上,不料以三票之微落選,但又不能不在事後&ldquo酬勞&rdquo以符諾言。

    坐滿了一席,吃的人面不改色,花錢花氣力的那三人不免話中帶骨,最後女主人忍無可忍,說那三票其實是她、她丈夫、她弟弟自己投的,與座之中,一票也沒有,氣氛十分困窘,說話自難頂撞,于是居然吵将起來,繼以動武,最後警察&ldquo接管&rdquo了這一桌&ldquo國大代表&rdquo。

     另有&ldquo代表&rdquo某甲,竟選之前,拉攏&ldquo轎夫&rdquo二十名之多,總以為可操勝券,不料開将出來,竟然差了兩票,以七票落選。

    這一氣非同小可,于是準備在&ldquo酬勞宴&rdquo上,罵他一通,帖子照發二十份,也居然有十五人欣然參加,有吃有喝,面不改容,某甲&ldquo動手不打笑面人&rdquo,也隻得捏住鼻子認倒黴了事。

     作為&ldquo雲南代表&rdquo的李宗黃,自以為&ldquo年高德劭&rdquo,也着實活動一番,不料也以八票之數落選,他長歎一聲,回家納頭便睡,卻越想越氣苦,準備第二天會議開始,找洪蘭友算帳弄個明白。

    于是這一幹人等,為這會埋下了一片&ldquo亂機&rdquo,但蔣介石并不計較這個,他注意的乃是胡适,胡适之來,不但拒絕不得,抑且要作歡迎之狀,好生苦惱。

    二月十九&ldquo國大會議&rdquo開始,二月十八胡适趕到,馬上前往中山堂報到,仍住台大,洪蘭友早已奉命&ldquo恭候大駕&rdquo,當下代蔣寒暄幾句,再請他在翌日第一天大會上擔任臨時主席,自有&ldquo自由中國&rdquo那班人馬,伺候胡适,交換意見,拟訂戰略,按下不提。

     第二天,台北在蔣介石&ldquo力争門面&rdquo做法下搞了個大紅大綠,宣布&ldquo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rdquo開幕,文武百官,地方官員,三軍首腦,各級将領,外交使節,報界人士等三百人被邀觀禮,同時門禁森嚴,單采訪消息的新聞記者而言,入場證件便有四個之多,缺一不可,蔣介石居中坐定,與胡适各懷鬼胎,大家敷衍,卻見時間将到而不見動靜,查詢之下,原來秘書長洪蘭友因為忙了個失魂落魄,趕到會場恰巧忘帶入場證,回家去取時間又不允許,正在門口和憲兵&ldquo據理力争&rdquo,無奈&ldquo查無實據&rdquo,狼狽間職員四出找洪,終在門口接了進去,于是各人就位,胡适緻詞。

    面對這個&ldquo無表可代&rdquo的會議,也虧他編得一套,說是&ldquo此時此地召開國民代表大會,百分之百合法合理!&rdquo蔣介石聞言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喜的是胡适如此忠貞地在維持他的&ldquo法統&rdquo,懼的是胡适這一套容易獲得他手下好感,一旦有所活動,那真夠他頭痛。

     接下去,蔣介石的&ldquo六年施政報告&rdquo吃吃力力讀完,什麼政治、軍事、經濟、财政、文化、教育,台下千餘人中,沒一成聽得懂他在說些什麼,就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在胡扯些什麼,外交使節更是呵欠連連,幸而蔣介石預定一小時以上才完的報告,僅三刻鐘便草草收場,人人似釋重負,一連串強頗歡笑、落力安排的節目接着上演,蔣介石正要和宋美齡走出堡壘廳陽台&ldquo接受歡呼&rdquo,突然一老頭大呼冤枉,不由一驚。

     卻說蔣介石吃了一驚,暗忖&ldquo喊冤枉&rdquo的事兒太多,實在不想攬在自己頭上,而衆侍衛何等機靈,早把他夫婦倆送往陽台,接受什麼歡呼去也。

    秘書長洪蘭友卻沒法脫身,聽一個蒼老的聲音在說:&ldquo好,今天我可向秘書長訴冤來了。

    &rdquo洪蘭友一身大汗,扭頭一望,見是雲南籍國大代表,一向有&ldquo元老&rdquo之稱的李宗黃,便把他拉過一邊,抱怨道:&ldquo李先生何必在這時候,開大會的玩笑?&rdquo要他坐了,防他亂闖。

     李宗黃歎道:&ldquo秘書長,誰開誰的玩笑?我競選主席團的那口氣,越想越按捺不住,昨天下午納頭便睡,輾轉難眠,今天天不亮就起身,想來找你。

    &rdquo洪蘭友道:&ldquo我知道,你以八票落選,落選的又不是你一個,有什麼冤枉呢?&rdquo 李宗黃氣得胡子直翹,恨恨地說道:&ldquo秘書長,你我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