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台無甯日 草山驚恐惶惶 萬隆盛會 白宮緊張萬狀

關燈
南起北緯二十一度四十五分;到北端澎佳嶼北緯二十五度三十八分。

    在澎湖群島西花嶼,西自東經一百一十九度十八分直到東經一百二十二度零六分,那是基隆之北的棉花嶼。

    &rdquo尼克松透口氣道:&ldquo北回歸線正跨過島的中部。

    &rdquo他的手指向北: &ldquo如果拿海陸位置來說,福摩薩的北邊,正是我們的軍事基地琉球群島,南邊,它隔着巴士海峽與我們所控制的菲律賓相隔,東邊是碧波萬頃的太平洋。

    它西邊相隔的台灣海峽情勢可更緊張,寬不過一百五十海裡,深不過八十公尺,而且和福建相望!在福建與台灣之間,還散布着包括六十四個小島的澎湖群島,簡直是從福建到台灣的踏腳石!&rdquo &ldquo我相信你有關福摩薩的常識了,&rdquo艾克微笑道:&ldquo是這樣的,它距離大陸太近,而它和大陸的關系也太深了!&rdquo &ldquo這隻是福摩薩本身。

    &rdquo尼克松右臂作弧形移動,說:&ldquo總統先生,請看這世界地圖!借以提醒你對于進一步掌握福摩薩的刻不容緩,瞧!這是北美洲東北端的阿拉斯加,它西南是阿留申群島,再西南是日本群島;日本之西是朝鮮,日本之南是琉球群島,再南是福摩薩、菲律賓、南洋群島,它的西北是印度支那半島,其上有越南、泰國和緬甸等等,我們正把這些地方連成一條線,包圍亞洲,形成我們對亞洲的包圍圈!福摩薩正在這條線的中間,北邊呼應日本,南邊指揮菲律賓和印尼,而且它接近大陸,因此這是我們的戰略要地!五年前麥克阿瑟将軍&hellip&hellip&rdquo艾克一聽皺眉道:&ldquo提他幹什麼?&rdquo 尼克松道:&ldquo他對福摩薩的看法很重要。

    &rdquo 艾克摸摸腦袋,苦笑道:&ldquo我想起來了,今年初我們兩人相聚,有人拿了張一九三八年我同他合照的像片出來,希望我們簽名作紀念。

    照片上的我是個光頭,老麥大笑道:&lsquo我說我們美國有個男子剃光頭漂亮過蓄發,那個人就是你!&rsquo我也笑道:&lsquo我也曾這樣努力,無奈光頭實在不如蓄發。

    &rsquo&rdquo艾克卻又皺眉問尼克松道:&ldquo你此刻想起他的什麼話來了?&rdquo 尼克松道:&ldquo我想起他在一九五○年八月間對海外作戰退役軍人協會準備的那份講演稿,很能代表我們整個的看法。

    他說: &lsquo&hellip&hellip我們在太平洋上的勝利改變了這一切,自從那時起,我們戰略邊界轉移向包括了整個的太平洋,隻要我們能夠保它,太平洋已經成為保護我們的巨大濠池!它的作用正好比一個盾牌,以我們和我們的自由盟友所控制下的一條島嶼的鎖鍊,從阿留申群島到馬利安納群島形成一條弧形&hellip&hellip從這條島嶼的鎖鍊,我們可以用空軍的力量控制自海參崴到新加坡的每一個海港! &lsquo台灣的地理形勢使它如果為一個美國不友好的國家所掌握,就成了插入這半圓形防線中心的敵占凸角,它比亞洲大陸上任何一點,距離鄰近防線上對我友好島嶼沖繩和菲律賓,都更接近三百至三百五十裡。

    目前台灣是集中了許多空軍和海軍作戰基地,它的潛力比黃海至馬六甲海峽之間亞洲大陸上任何類似集中地方都更巨大!如果第二次大戰中日軍的設備被積極利用,則更可以在較短時期内發展一些新的基地。

     &lsquo由于台灣的地理地位和基地的潛能,如果它被與美國敵對的軍事力量所利用,則美國前線地位的中心及南翼的戰略重要性,将被抵消或整個被淹沒!&rsquo&rdquo尼克松道:&ldquo就這樣了,國務卿先生當時下令撤銷這份演講稿,為的是老麥說話說得太過露骨!&rdquo杜勒斯道:&ldquo着啊!如果這樣搞法,就變成我們承認占有福摩薩作為踏入亞洲的跳闆一一特别是作為踏入中國大陸的跳闆,有多難看!&rdquo 而在草山彷徨不可終日的蔣介石,對美國那一套實在像吃了螢火蟲一樣,心頭雪亮。

    那一日為研究&ldquo國大&rdquo議程而專門開了個禦前會議,囑咐道:&ldquo凡事宜小心為是:美國對台灣是非要不可的,我們隻要好生應付,也不必過份緊張。

    我們的會議,特别是選舉,仍按原計劃進行,不能再拖了。

    &rdquo 見衆人無言,蔣介石憤憤然說下去道:&ldquo有人從紐約來,告訴我一個荒唐消息,說就在白宮之中,居然有人贊成&lsquo台灣總統民選&rsquo,也有人主張&lsquo換一批人來試試&rsquo,簡直反了!&rdquo蔣介石以拳擊桌道:&ldquo國民大會前段因揭露李、吳的問題,拖了一陣子,現在不能再讓别人牽着鼻子走,現在要趕快開,一切按照原定方針行事,開給他們看看!&rdquo 陳誠開口道:&ldquo總統所言甚是!國民代表大會是要趕快開,雖然困難不少,相信也能開好。

    &rdquo蔣介石道:&ldquo對,自從準備以來,時間已經很久,究竟還有些什麼阻礙?&rdquo陳誠苦笑道:&ldquo本地人對這個大會意見不少,主要是地區問題。

    有些台灣人以為這個國民代表大會在開玩笑。

    昨天我也曾見到幾名國大代表,内中有的是江浙代表,有的是東北代表。

    他們訴苦道:這一陣,不少台灣人不但在背後,而且當面揶揄譏笑。

    他們問這些代表道&lsquo你們代表誰啊?你的鄉下在那裡?大門往何處開?田地還是你個人的嗎?你自己的銀行公司鋪頭呢?唏!你們代表誰呢?恐怕不但不能代表你的家人,連你自己都代表不了罷?那怎能代表一個省?&rsquo他們說還有人打架的,有些地方還因此鬧到警察局裡去的。

    &rdquo陳誠歎氣道:&ldquo我就勸他們息事甯人,對于這些事情視而未見,聽而未聞算了。

    &rdquo 蔣介石一個勁兒點頭道:&ldquo對對,這種事情千萬可别鬧僵,鬧僵了沒好收場,要知道台灣人已經夠難搞的了,&lsquo二·二八&rsquo到今天還是一筆爛賬,你們要告訴辦事人,不論文武,是否國大代表,千萬别在這個時候給我惹事生非!要知道有人在台灣人中間掀風作浪,希望攆我們出去,在這時候我們恰巧為這件事出了亂子,那無論如何使不得i無論如何使不得!&rdquo待會議完畢,蔣介石驅車中山堂,想親眼看看這個會場,并且問一問那個大會籌備會的秘書長洪蘭友,事情進行得如何了,特别是千萬不可出亂子,擔驚受怕,蔣介石實在夠受的了。

     侍衛們分乘車輛,前呼後擁,蔣介石行進在當中,台北熙來攘往的路人,在他眼中化為南京街頭,不勝感慨。

    他想:即以&ldquo國大&rdquo而言,當年在南京好不熱鬧?笑話雖多,但規模大極了。

    那一次僅僅是大會辦事人員,就用了兩千多人,如今台北再開,辦事人手隻能雇用三百有零,相差太大。

    而且為了湊足代表二分之一的法定人數,已命手下在半年之前開始籌備,東拼西湊,那個雜盤兒縱然得以端将出來,過程之艱辛,蔣介石偶一想及,便又憤又急、又苦又氣! 到得中山堂,蔣介石直上二樓,隻見在北面走廊一間小房外,挂了塊&ldquo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二次會議籌備處&rdquo的牌子,光線黯淡,十分凄慘。

    國民黨籍秘書長洪蘭友、民社黨籍副秘書長崔心一、青年黨籍副秘書長劉東岩三人一字兒立正迎候,蔣介石道:&ldquo好好,好好,你們辛苦了。

    &rdquo當下坐而問道:&ldquo還有什麼困難嗎?&rdquo洪蘭友瘦削的長臉拉得更長,幹笑道:&ldquo差不多了,很順利,準備工作差不多了。

    &rdquo 蔣介石道:&ldquo想起南京開會那次,代表們為了交通問題,吵了個一蹋糊塗,這次如何?&rdquo 洪蘭友道:&ldquo這次倒是簡單,因為台北地方不大,這次不再代找汽車,改為發給交通費,由代表們自行設法,以免汽車排成長龍,使鬧市水洩不通,而且那驚天動地的喇叭聲,也不會震耳欲聾了。

    &rdquo 蔣介石挪動一下手杖,再問:&ldquo那經費呢?雖然不會像南京那次多,可是也總該有個數目。

    &rdquo 洪蘭友道:&ldquo這個、這個實在還不能估計,不過粗粗算來,總該在兩千萬以上。

    &rdquo蔣介石道:&ldquo這次應該省些,大會辦事人員要三百名已夠,開銷用不着很多。

    &rdquo 洪蘭友道:&ldquo是是,這次三百名工作人員,不管他是專門雇用或者在其他機關借調而來,每人每月發給三百元新台币。

    有人說這數目太少,可是想找這份差使的人太多了,多到秘書處吃不消,不得不請各報刊發出一個新聞,說三百之數早已超過&hellip&hellip&rdquo蔣介石不愛聽這個&ldquo事關失業問題&rdquo的報告,問下去道:&ldquo那這三百元是不用再加了。

    可是大會的表決機器你們準備好了沒有?&rdquo 洪蘭友苦笑道:&ldquo正是為了克難,籌備處想節省這筆錢。

    因為裝一個表決器要花七十萬新台币。

    &rdquo蔣介石皺眉道:&ldquo這樣貴法?&rdquo洪蘭友道:&ldquo那因為這是電動的,簡單精确快捷方便。

    &rdquo蔣介石道:&ldquo如果派人去數呢?豈不是省了這筆錢?&rdquo洪蘭友道:&ldquo昨天我們試驗過,幾十個人分區算票,假定有一千六百人出席,那麼舉一次手,數清楚,時間在十分鐘上下。

    &rdquo蔣介石把手杖一頓道:&ldquo那不成,開一次大會,有幾個十分鐘夠你數票的?何況萬一内中有弊,難道你不相信了難道你重選不成?&rdquo起立道:&ldquo不行不行,表決問題你們要小心。

    &rdquo接着再問:&ldquo到底有多少代表參加?&rdquo洪蘭友愁眉苦臉道:&ldquo除非想辦法,否則這法定人數絕對難以湊足,在香港的那一批,就有不肯來的。

    &rdquo 洪蘭友生怕老蔣不高興,連忙說下去道:&ldquo可是有很多人卻想參加大會,無奈他們的代表資格不夠,又牽連到遞補代表的問題,單包雙包的問題,乃至友黨退讓所造成的糾紛等等,實在頭痛。

    一方面不夠湊足一千五百二十三人的法定人數,那隻是南京開會的半數;另方面那幾百個不夠資格的人拼命擠進來,&hellip&hellip&rdquo蔣介石皺眉道:&ldquo這件事,内政部在去年十月十日已經開始辦理國大代表和候補人的申報,而且在去年底已經截止了,你們到底怎麼搞的,到今天還沒辦妥,太不成話了,太不成話了!&rdquo說罷昂然而去,洪蘭友等一齊恭送,見車隊離去,聳聳肩膀對兩個副秘書長苦笑道:&ldquo這還算是好的,不算&lsquo吃大菜&rsquo,隻是請飲茶而已!&rdquo說得衆人皆笑。

    那當兒記者群集,有一個便問道:&ldquo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