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魂驚夢驚 太子夫人心驚肉跳 雷聲風聲 蔣氏中正夢斷草山

關燈
如何&ldquo不堪&rdquo,華盛頓與北京如何如何&ldquo吵架&rdquo,,蘇聯又如何如何&ldquo迫使&lsquo中共&rsquo就範&rdquo等等,可是蔣介石并未喜形于色,隻是愁眼相看,似乎在說:&ldquo别把我當成小孩子,哄我一直哄到死。

    &rdquo &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蔣介石忽然說話也有了氣力:&ldquo這個&hellip&hellip你的面色&hellip&hellip為&hellip&hellip為什麼越來越難看咯?&rdquo &ldquo禀告父親,連日睡得遲些,沒關系的。

    倒是父親今天精神特别好,孩兒高興極了。

    &rdquo 蔣介石似乎沒聽進去,在說: &ldquo剛才,你母親來過。

    她,又提到遺囑的事情。

    這事當然要辦,不過等一等也好。

    &rdquo &ldquo是的,父親,不着急嘛。

    &rdquo &ldquo你也這樣想嗎?那很好。

    &rdquo蔣介石忽地若有所思,不再開口。

    &ldquo太子&rdquo照例作體貼狀,低聲說:&ldquo孩兒回頭再來&hellip&hellip&rdquo話未完,老蔣睜開眼睛道: &ldquo你先辦事去吧。

    不過,你的身體本來很差,瞧你的臉色蠟黃,還帶點青灰,那不行,你自己也該注意身體才是。

    &rdquo 蔣經國忙說&ldquo是是&rdquo,回到廳裡,愁眉苦臉對&ldquo母後&rdquo把實情說了,補充道:&ldquo父親今天精神是好得多了,隻是總有點什麼不妥,叫人不安,母親不妨再去看看。

    &rdquo 宋美齡不大想再走一趟,無奈此人此事,究竟與衆不同,和己有關,也就點了點頭,這回可輪到她要他在廳裡稍候。

     她見到的蔣介石,可不像&ldquo太子&rdquo所見那樣精神好轉,他并未坐起,而是躺下,而且背部相向,除值班醫生外,旁人無法使之扭轉,使他休息,因此老蔣的背,就像馬路上的紅燈一樣。

     &ldquo醫生,&rdquo宋移步窗邊,對五名醫護人員點了點頭:&ldquo他今天怎麼回事?&rdquo &ldquo希望是有好轉,夫人,&rdquo值班醫生道:&ldquo&lsquo總統&rsquo今天真的不同,腰杆有了力量,坐得比平時直些,說話也有了力氣,比平時響些,從這些情形來說,肯定比早些時好得多,不過一一&rdquo 對丈夫的死亡已無恐俱的&ldquo夫人&rdquo,這當兒略一沉吟,反問道:&ldquo你們的意思,是說他的忽然清爽起來,并不是真正的好轉,而是一種虛幻的假象,因此反而說明了他已經&hellip&hellip&rdquo 值班醫生忙不疊搖手道: &ldquo不是這個意思,夫人要不要看看&lsquo總統&rsquo的各種紀錄?夫人明白,我們是時時刻刻在記錄的。

    &rdquo 宋美齡在沙發上坐下,冷靜地問:&ldquo能不能這麼說,他的情況反而是很嚴重了?&rdquo加一句:&ldquo請你實告。

    &rdquo 那值班醫生怎敢怠慢?俯着腰說: &ldquo夫人最清楚了,像&lsquo總統&rsquo的病,如果換了旁人,老實說早就醫不成了。

    盡管醫藥條件再好,無奈病人的年齡、健康程度、精神狀态等等,也有很大的關系,所以&lsquo總統&rsquo到現在能夠沒事,而且今天特别精神,都是很多特别醫療看護條件造成的一一&rdquo &ldquo我明白了,&rdquo宋道:&ldquo你是說,他的能夠生存下來,已經是個奇迹,因此今天的情形,既不能說是真正的好轉,也不能說是惡化的開始,而隻能看作是他長期不斷反複的一個現象,他可能再延長下去,也可能發生突變,是麼?&rdquo &ldquo是,夫人。

    &rdquo &ldquo我相信你的觀察,你究竟是醫學博士,不像那些江湖郎中那樣亂扯亂出主意,就這樣,請你繼續提供這方面的觀察。

    &rdquo &ldquo是,夫人。

    &rdquo &ldquo我請問你,&rdquo宋低聲道;&ldquo在一個什麼情形之下,他會發生危險?&rdquo &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醫生難以作答,半響,說:&ldquo大體來說,他的病情有了紀錄、有了預防、有了補救之道,有了搶救方法。

    方法也不隻一個,中西并重,從注射到按摩都用上了,各種特效藥更是齊備,所以,單單拿病情來說,除非發生其它并發症,小組已經可以控制,這點,請夫人放心。

    &rdquo &ldquo那末,有什麼因素,可以破壞他的現在狀态?我是指其它,不是指醫療。

    &rdquo &ldquo這個&hellip&hellip&rdquo醫生碰到難題。

    想了想道:&ldquo那當然有,譬如精神上的焦急。

    &rdquo &ldquo他不是很平靜麼?&rdquo宋美齡指指乃夫:&ldquo瞧他動也不動,背向着我們。

    &rdquo &ldquo不,夫人,&rdquo醫生道:&ldquo&lsquo總統&rsquo十分敏感,他這個樣子,不等于已經睡着。

    &rdquo &ldquo那末,你的意思是&hellip&hellip&rdquo &ldquo他在想心思,&rdquo醫生道:&ldquo他的心事多得很,我們小組最怕他睡不好,因為影響到飲食,影響到精神,乃至影響到病情的起伏。

    &rdquo于是舉出幾個例子,說明蔣介石在每一次國際形勢對他不利時,他的病情就會惡化一步。

     &ldquo他怎麼知道?&rdquo 于是宋美齡抱怨起&ldquo太子&rdquo來,終于勃然變色對醫生護士道: &ldquo從今以後,嚴禁有人對他報告局勢,特别是越南的局勢。

    &rdquo 醫生歉然道:&ldquo夫人,請原諒,這不是我們所能做到的。

    &rdquo 宋美齡一怔,當下長歎道:&ldquo我明白,這和你沒有關系,不過你可以告訴任何人,他處境危殆,不可以再受刺激。

    如果清醒時問到局勢,就隻能說很好,不能說很糟。

    &rdquo 蔣介石确乎不知道在這一陣,國際間又有些什麼對他更加不利的事情,特别是中南半島緊張到什麼程度。

    他并非懶得問,或者沒氣力表示而懶得聽,被問者的答複準是&ldquo很好很好&rdquo,而&ldquo好&rdquo成什麼樣子,又人言言殊,因此他無須再問。

     當然,&ldquo太子&rdquo不但要問,而且格外緊張,這不僅是個越南或者中南半島問題,外國侵略勢力和當地颟顸的封建反動集團,在無可抗拒的人民革命風暴中,有如枯樹上的殘葉,一片又一片,一片接一片往下落,盡管這片和那片之間掉落,時間上有不同的距離,但必然掉葉殆無異義,而蔣介石也是其中一片。

     不但是他這個人,還代表了他的封建反動小朝廷。

     一般來說,一葉落而知秋,但目前情況是一葉落而知&ldquo冬&rdquo了。

     春天,不屬于蔣介石的小朝廷。

     眼前的季節,正是春天,四月五日恰逢清明,人家踏青或掃墓,小朝廷裡裡外外氣氛都十分低沉。

     兩者都是小朝廷衆人共同利害所在,蔣介石或死或生,中南局勢或好或壞,其影響不可能限于小朝廷中一兩個人。

    特别是兩個現象都呈緊急時,當&ldquo太子&rdquo再次和&ldquo母後&rdquo相遇,也就不能不表達他的擔心。

     兩人廳中交換見聞。

     阮文紹完了。

     &ldquo這裡怎麼辦?&rdquo宋道:&ldquo美國無力頂擋,此事使我心傷,謠言更加厲害,阮文紹又要到台灣來,我看影響更壞。

    &rdquo &ldquo太子&rdquo表示和她有同感,他目前能夠做的,便是發表談話,安定人心,同時催促駐西貢大使館加緊搶救小朝廷有關的當地華人,此外隻有加強台灣防務,逮捕&ldquo擾亂治安&rdquo之人,再也無法可想。

     宋美齡歎道: &ldquo也隻能這樣的了,不過我告訴你,見了你父親,可不能透露任何風聲。

    &rdquo說罷兩人進入病房,蔣介石正在坐着,見兩人來了,吃力地問: &ldquo阮文紹來幹什麼?&rdquo 兩人吃了一驚,&ldquo太子&rdquo低聲說:&ldquo母親,你對他說吧。

    &rdquo 硬着頭皮的宋美齡,趨床沿坐下,低聲道: &ldquo人家是專程問候你來的,我已經派沈部長對他打過招呼,說是非常感謝他。

    &rdquo一直胡謅下去道:&ldquo還說你遵照醫生囑咐,短期内不要會客&hellip&hellip&rdquo話猶未完,蔣已不耐,衰弱地說:&ldquo我知道了,我知道了。

    &rdquo誰也不清楚他的&ldquo知道&rdquo指些什麼,宋的性格就是那樣,當下反問道: &ldquo你怎會知道阮文紹已經到了台北?&rdquo 蔣介石聽而罔聞,不作答複,宋讨了個老大的沒趣,手一揮,說了聲:&ldquo你們兩個談談。

    &rdquo徑自離去。

     &ldquo瞞我&hellip&hellip&rdquo蔣介石對&ldquo太子&rdquo道:&ldquo人人都知道的事,也要瞞我。

    &rdquo 蔣經國急道: &ldquo阿爸,母親沒說錯,阮文紹是專程探望阿爸來了。

    &rdquo 蔣介石沉思一會,仰起臉來道: &ldquo由靜波他們打理去吧。

    剛才我想起來,今天是清明,又是張伯芩一百歲冥壽紀念會,你得去做幾件事。

    &rdquo &ldquo是,阿爸。

    &rdquo &ldquo我,當然不能去了,你去。

    張伯芩是大學校長,政府通過他,做了一些事情。

    今天,美國的大學教授、大學校長,還有住在美國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一個個到大陸去,不想到台灣來看我,他們太混蛋了!&rdquo &ldquo是,阿爸,他們太對不起阿爸。

    &rdquo &ldquo所以,&rdquo老蔣道:&ldquo你要到張伯芩紀念會去,你去了,讓大家都知道,我還是重視這些有學問的人的,張伯芩死了這麼久,我們還在紀念他,你還代表我去參加,這個,這個好嘛。

    &rdquo &ldquo是的,阿爸,&rdquo蔣經國看了看表:&ldquo就去。

    &rdquo &ldquo還有,&rdquo蔣介石今天當真出奇,不但會開口,而且沒個完似的:&ldquo今天清明,你該到觀音山去上墳,譬如陳大慶、鄭介民等等,觀音山墳很多,你看着辦吧。

    &rdquo &ldquo是,阿爸。

    &rdquo &ldquo你知道,&rdquo老蔣道;&ldquo你和黃埔老人、軍校老人的關系太差,你和軍統中統留下的人,關系也太壞,所以今天你去上上墳,讓活着的那些人對你也有個好印象。

    &rdquo &ldquo是,阿爸。

    &rdquo &ldquo今後,&rdquo老蔣道:&ldquo你的責任越來越重,問題也越來越複雜,你可不能到處樹敵,要盡量交些朋友,對你是有好處的。

    &rdquo &ldquo是,阿爸。

    &rdquo &ldquo那你去吧,&rdquo老蔣道:&ldquo我要休息休息。

    &rdquo又道:&ldquo你自己,身體也不好,以後,也要多多休息才好。

    &rdquo 蔣經國這當兒有驚心動魄的感覺,确認這是&ldquo父王&rdquo回光返照之兆,當下一口氣奔到張伯芩紀念會,又輕車簡從往觀音山跑,累死了。

     話說&ldquo太子,趕在清明節開紀念會、上觀音山,顧着幾個已經死了的,惦着可能就要死的,人車擁擠,汗流浪背,被迫下車,上山下坡,還得擺渡,上得岸也就上車,直奔士林,已經下午四點多,這回所見乃父,可與早上不同,蔣介石十分疲憊,躺在那裡,問道:&ldquo都去了?&rdquo &ldquo都去了,&rdquo蔣經國道:&ldquo紀念會參加過了,陳大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