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豔異編卷三十·妓女部五
關燈
小
中
大
東風豔豔桃李松,花木春人屠酥濃。
龍腦透縷鲛绡紅,鴛鴦十二羅芙蓉。
盈盈初見十五六,眉試青膏鬓垂綠。
道字不正嬌滿懷,學得襄陽大堤曲。
阿母偏憐掌上看,自此風流難管束。
莺啄含桃未咽時,便念郎詩風動竹。
日高一丈綠窗曉,啼鳥壓花新睡短。
膩雲纖指掩還偏,半被可憐留翠晚。
淡黃衫袖仙衣輕,紅玉欄杆粉妝淺。
酒痕落腮梅忍寒,春羞入目橫波滟。
一縷未消山枕紅,斜睇整衣移步懶。
才如韓壽潘安亞,擲果偷香心暗嫁。
小花靜院酒闌珊,别有私言銀燭下。
簾旌浪皺金泥額,六尺牙床羅帳窄。
钗橫啼笑兩不分,曆盡風波腰一撚。
若教飛上九天歌,一聲自可傾人國。
嬌多必是春工與,才能動人情幾許。
前年按舞使君筵,眸蹙忍羞頭不舉。
鳳凰蕭冷曲成遲,凝醉桃花遇風雨。
阿盈阿盈聽我語,勸君休向陽台住。
一生已有楚王憐,宋玉多才誰解賦。
洛陽無限青樓女,袖掩紅牙金鳳縷。
春衫粉面誰家郎、隻把黃金買歌舞。
就中薄幸五陵兒,一日憐新棄如土。
雲零雨落正堪悲,空人他人夢來去。
浣花溪上海棠灣,薛濤朱戶皆金環。
韋臯筆逸玳瑁落,張祜盞滑琉璃幹。
壓倒念奴價百倍,興來奇怪生毫端。
醉目見紙聊一掃,落花飛雪已漫漫。
夢得見之為改觀,樂天更敢尋常看。
花開不肯下翠幕,竟日渲赫羅雕鞍。
掃眉塗粉至七十,老大始頂富蒲冠。
(壽七十始頂菖蒲冠,學謝自然上升之術) 至今愁人錦江口,秋蚤露草孤墳寒。
盈盈大雅真可惜,爾生此後不可得。
滿天風月獨倚欄,醉岸濃雲呼佚墨。
久之不見予心憶,高城去天無幾尺。
斜陽銜山雲半紅,遠水無風天一碧。
望眼空遙沉翠翼,銀河易闊天南北。
瘦盡休文帶眼移,忍向小樓清淚滴。
又明年,山适淄川,遇王通判于邸舍,出盈盈劄欲偕遊東山,紙尾一詞雲: 枝上差差綠,林中簌簌紅, 已歎芳菲盡,安能樽俎空。
君不見,銅駝茂草長安東, 金镳玉勒雪花骢。
二十年前乃俠小,累累昨日成衰翁。
幾時滿飲流霞鐘,共君倒在夕陽中。
時方初夏,山以病不克赴其約。
秋中又如山東,盈已死。
王通判謂山曰:“子去後,盈若平居醉卧,夢紅裳美人手執一紙書,告曰:玉女命汝掌文犢。
及覺,泣以白母雲:予不複久居人間矣。
他日可訪我于東山。
遂嗚咽流涕,其夕即卒。
”王命山作句吊之。
山立賦三章,其一雲: 燭花紅死睡初醒,一枕孤清病客情。
海上有山同大夢,人間無路可長生。
乾坤眼闊成新恨,風月人歸似舊情。
漢殿香消春寂寂,夕陽無語下西城。
其二雲:弦絕秦筝鏡掩塵,細腰休舞風凰茵。
一技濃豔埋香上,萬顆珍珠滴繡中。
行雨不歸魂夢斷,落花難伴绮羅春。
漢皇甲帳當年意,縱有芳魂不是真。
其三雲: 小巷朱橋花又春,洞房何事不歸雲。
二年中過曾攜手,今日重來忽見墳。
香魄已飛天上去,鳳蕭猶似月中聞。
縱然卻入襄王夢,會向陽台憶使君。
後五年,山遊奉符,與同志登岱嶽,至絕頂玉女池。
追思故昔盈盈之夢,徘徊池側,心思神會。
因題于石曰: 浮世繁華一夢休,登臨因憶昔年遊。
人歸依舊野花笑,玉冷幾經墳樹秋。
風月過情須感慨,江山多恨即遲留。
如今縱拟誇才思,事往情多特地愁。
又曰: 柳枝黃盡杏花新,山翠無非昔日春。
花色笑春渾似醉,寂寥惟少賞花人。
憶昔閑妝淡衣,一枝紅拂牡丹微。
無端不入襄王夢,為雨為雲各處飛。
山歸,就次遂夢遊日觀峰,比見石上大字,筆迹類盈書,一詩曰: 绛阙珠宮鎖亂霞,長生未曉棄繁華。
斷元方朔人間信,遠阻麻姑洞裡家。
累劫遙翻滄海水,深春難謝碧桃花。
紫台未隐瑤池闊,鳳小龍嬌日又斜。
念了已寤,此夕昏醉惘惘,有女奴來召,至一溪洞門,碧衣短鬟出邀。
入宮中,一女子玉冠黃帔,衣绛绡裳容。
山趨拜,女遽起止之。
揖升階。
少選,盈與一女偕至,微笑曰:“為雨為雲各處飛,何乃尤人如此也!”遂命進酒。
各有賦詠。
夕已深。
二女曰:“盈盈雅故,可以即卧。
”聞雞唱起,複置酒珍重語别。
山辭訣,恍然出洞,但蒼崖古木,非向所曆,感之而返。
吳淑姬 嚴蕊
湖州吳秀才
龍腦透縷鲛绡紅,鴛鴦十二羅芙蓉。
盈盈初見十五六,眉試青膏鬓垂綠。
道字不正嬌滿懷,學得襄陽大堤曲。
阿母偏憐掌上看,自此風流難管束。
莺啄含桃未咽時,便念郎詩風動竹。
日高一丈綠窗曉,啼鳥壓花新睡短。
膩雲纖指掩還偏,半被可憐留翠晚。
淡黃衫袖仙衣輕,紅玉欄杆粉妝淺。
酒痕落腮梅忍寒,春羞入目橫波滟。
一縷未消山枕紅,斜睇整衣移步懶。
才如韓壽潘安亞,擲果偷香心暗嫁。
小花靜院酒闌珊,别有私言銀燭下。
簾旌浪皺金泥額,六尺牙床羅帳窄。
钗橫啼笑兩不分,曆盡風波腰一撚。
若教飛上九天歌,一聲自可傾人國。
嬌多必是春工與,才能動人情幾許。
前年按舞使君筵,眸蹙忍羞頭不舉。
鳳凰蕭冷曲成遲,凝醉桃花遇風雨。
阿盈阿盈聽我語,勸君休向陽台住。
一生已有楚王憐,宋玉多才誰解賦。
洛陽無限青樓女,袖掩紅牙金鳳縷。
春衫粉面誰家郎、隻把黃金買歌舞。
就中薄幸五陵兒,一日憐新棄如土。
雲零雨落正堪悲,空人他人夢來去。
浣花溪上海棠灣,薛濤朱戶皆金環。
韋臯筆逸玳瑁落,張祜盞滑琉璃幹。
壓倒念奴價百倍,興來奇怪生毫端。
醉目見紙聊一掃,落花飛雪已漫漫。
夢得見之為改觀,樂天更敢尋常看。
花開不肯下翠幕,竟日渲赫羅雕鞍。
掃眉塗粉至七十,老大始頂富蒲冠。
(壽七十始頂菖蒲冠,學謝自然上升之術) 至今愁人錦江口,秋蚤露草孤墳寒。
盈盈大雅真可惜,爾生此後不可得。
滿天風月獨倚欄,醉岸濃雲呼佚墨。
久之不見予心憶,高城去天無幾尺。
斜陽銜山雲半紅,遠水無風天一碧。
望眼空遙沉翠翼,銀河易闊天南北。
瘦盡休文帶眼移,忍向小樓清淚滴。
又明年,山适淄川,遇王通判于邸舍,出盈盈劄欲偕遊東山,紙尾一詞雲: 枝上差差綠,林中簌簌紅, 已歎芳菲盡,安能樽俎空。
君不見,銅駝茂草長安東, 金镳玉勒雪花骢。
二十年前乃俠小,累累昨日成衰翁。
幾時滿飲流霞鐘,共君倒在夕陽中。
時方初夏,山以病不克赴其約。
秋中又如山東,盈已死。
王通判謂山曰:“子去後,盈若平居醉卧,夢紅裳美人手執一紙書,告曰:玉女命汝掌文犢。
及覺,泣以白母雲:予不複久居人間矣。
他日可訪我于東山。
遂嗚咽流涕,其夕即卒。
”王命山作句吊之。
山立賦三章,其一雲: 燭花紅死睡初醒,一枕孤清病客情。
海上有山同大夢,人間無路可長生。
乾坤眼闊成新恨,風月人歸似舊情。
漢殿香消春寂寂,夕陽無語下西城。
其二雲:弦絕秦筝鏡掩塵,細腰休舞風凰茵。
一技濃豔埋香上,萬顆珍珠滴繡中。
行雨不歸魂夢斷,落花難伴绮羅春。
漢皇甲帳當年意,縱有芳魂不是真。
其三雲: 小巷朱橋花又春,洞房何事不歸雲。
二年中過曾攜手,今日重來忽見墳。
香魄已飛天上去,鳳蕭猶似月中聞。
縱然卻入襄王夢,會向陽台憶使君。
後五年,山遊奉符,與同志登岱嶽,至絕頂玉女池。
追思故昔盈盈之夢,徘徊池側,心思神會。
因題于石曰: 浮世繁華一夢休,登臨因憶昔年遊。
人歸依舊野花笑,玉冷幾經墳樹秋。
風月過情須感慨,江山多恨即遲留。
如今縱拟誇才思,事往情多特地愁。
又曰: 柳枝黃盡杏花新,山翠無非昔日春。
花色笑春渾似醉,寂寥惟少賞花人。
憶昔閑妝淡衣,一枝紅拂牡丹微。
無端不入襄王夢,為雨為雲各處飛。
山歸,就次遂夢遊日觀峰,比見石上大字,筆迹類盈書,一詩曰: 绛阙珠宮鎖亂霞,長生未曉棄繁華。
斷元方朔人間信,遠阻麻姑洞裡家。
累劫遙翻滄海水,深春難謝碧桃花。
紫台未隐瑤池闊,鳳小龍嬌日又斜。
念了已寤,此夕昏醉惘惘,有女奴來召,至一溪洞門,碧衣短鬟出邀。
入宮中,一女子玉冠黃帔,衣绛绡裳容。
山趨拜,女遽起止之。
揖升階。
少選,盈與一女偕至,微笑曰:“為雨為雲各處飛,何乃尤人如此也!”遂命進酒。
各有賦詠。
夕已深。
二女曰:“盈盈雅故,可以即卧。
”聞雞唱起,複置酒珍重語别。
山辭訣,恍然出洞,但蒼崖古木,非向所曆,感之而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