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豔異編卷二十九·妓女部四 李娃傳
關燈
小
中
大
外戶多不發。
至安邑東門,循裡垣北轉第七八,有一門獨啟左扉,即娃之第也。
生不知之,遂連聲疾呼:“饑凍之甚。
”音響凄切,所不忍聽。
娃自閣中聞之,謂侍兒曰:“此必生也,我辨其音矣。
”連步而出。
見生枯瘠疥疠,殆非人狀。
娃意感焉。
乃謂曰:“豈非某郎也?”生憤懑絕倒,口不能言,颔頤而已。
娃前抱其頸,以繡襦擁而歸于西廂。
失聲長恸曰:“令子一朝及此,我之罪也!”絕而複蘇。
姥大駭,奔至,曰:“何也?”娃曰:“某郎。
”姥遲曰:“當逐之。
奈何容至此?”娃斂容卻涕曰:“不然。
此良家子也。
當昔驅高車,持金裝,至某之室,不逾期而蕩盡。
且互設詭計,舍而逐之,殆非人行。
令其失志,不得齒于人倫。
父子之道,天性也。
使其情絕,殺而棄之,又困踬若此,天下之人盡知為某也。
生親戚滿朝,一旦當權者熟察其本末,禍将及矣。
況欺天負人,鬼神不,徒自遺其殃耳。
某為姥子,迨今有二十歲矣。
計其資,不啻值千金。
今姥年六十餘,願計二十年衣食之用以贖身,當與此子别置所詣。
所詣非遙,晨昏得以溫清。
某願足矣。
”姥度其志不可奪也,因許之。
給姥之餘,有百金。
離北隅四五家稅一隙院,乃與生沐浴,易其衣服;為湯粥,通其腸;次以酥乳潤其髒。
旬餘,方薦水陸之馔。
頭巾履襪,皆取珍異者衣之。
未數月,肌膚稍腴;卒歲,平愈如初。
異時,娃謂生曰:“體已康矣,志已壯矣。
淵思寂慮,默想曩昔之藝業,可溫習乎?”生思之,曰:“十得二三耳。
”娃命車出遊,生騎而從。
至旗亭南偏門鬻墳典之肆,令生揀而市之,計費百金,盡載以歸。
因令生斥棄百慮以志學,俾夜作晝,孜孜。
娃常偶坐,宵分乃寐。
伺其疲倦,即谕之綴詩賦。
二歲而業大就,海内文籍,莫不該覽。
生謂娃曰:“可策名試藝矣。
”娃曰:“未也,且令精熟,以俟百戰。
”更一年,曰:“可行矣。
”于是遂一上登甲科,聲振禮闌。
雖前輩見其文,罔不斂衽喜躍,願友之而不得。
娃曰:“未也。
今秀士苟得一科招一第,則自謂可以取中朝之顯職,擅天下之美名。
子行穢迹鄙,不佯于他士。
當砻淬利器,以求再捷。
方可以連衡多士,争霸群英。
”生由是益自勤苦,聲價彌甚。
其年,遇大比,诏征四方之隽,生應直言極谏策科,名第一,授成都府參軍,三事以降,皆其友也。
将之官,娃謂生曰:“今之複子本軀,妾亦不相負也。
願以殘年,歸養老姥。
君當結媛鼎族,以奉蒸嘗;中外婚媾,無自黩也,勉恩自愛。
某從此去矣。
”生泣曰:“子若棄我,當自刭以就死。
”娃固辭不從,生勤請彌懇。
娃曰:“送子涉江,至于劍門,當令我回。
”生許諾。
月餘,至劍門。
未及發而除書至,生父由常州诏人,拜成都尹,兼劍甫采訪使。
泱辰,父到。
生因投刺,谒于郵亭,父不敢認,見其祖父官諱,方大驚,令登階,撫背恸哭移時,曰:“吾與爾父子如初。
”因诘其由,具陳其本末。
大奇之,诘娃安在。
曰:“送某至此,當令複還。
”父曰:“不可。
”翌日,命駕與生先之成都,留娃于劍門,築别館以處之。
明日,命媒氏通二姓之好,備六劄以迎之”遂如秦晉之偶。
娃既備禮,歲時伏臘,婦道甚修,治家嚴整,極為親所眷尚。
後數歲,生父母偕殁,與娃持孝甚至。
有靈芝産于倚廬,一穗三秀,本道上聞。
又有白燕數十,巢其屋薨。
天子異之,寵錫加等。
終制,累遷清顯之任。
十年間,至數郡。
娃封沂國夫人。
有四子,皆為大官,其卑者猶為太原尹。
弟兄姻熔皆甲門,内外隆盛,莫之與京。
嗟乎,娼蕩之姬,節行如是,雖古先烈女,不能逾也,焉得不為之歎息哉! 叛臣辱婦,每出于名門世族。
而伶工賤女,乃有潔白堅貞之行。
豈非秉彜之良,有不問耶。
觀夫項王悲歌虞姬刎,石崇赤族綠珠墜,建封卒官盼盼死,祿山作逆雷清恸,昭宗被賊宮姬蔽,:少遊滴死楚伎經。
若是者,誠出天性之所安,固非激以幹名也。
至于娃之守志不亂,卒相其夫,以底于榮美,則尤人 所難。
鳴呼,娼也猶然,士乎可以知所勉矣。
至安邑東門,循裡垣北轉第七八,有一門獨啟左扉,即娃之第也。
生不知之,遂連聲疾呼:“饑凍之甚。
”音響凄切,所不忍聽。
娃自閣中聞之,謂侍兒曰:“此必生也,我辨其音矣。
”連步而出。
見生枯瘠疥疠,殆非人狀。
娃意感焉。
乃謂曰:“豈非某郎也?”生憤懑絕倒,口不能言,颔頤而已。
娃前抱其頸,以繡襦擁而歸于西廂。
失聲長恸曰:“令子一朝及此,我之罪也!”絕而複蘇。
姥大駭,奔至,曰:“何也?”娃曰:“某郎。
”姥遲曰:“當逐之。
奈何容至此?”娃斂容卻涕曰:“不然。
此良家子也。
當昔驅高車,持金裝,至某之室,不逾期而蕩盡。
且互設詭計,舍而逐之,殆非人行。
令其失志,不得齒于人倫。
父子之道,天性也。
使其情絕,殺而棄之,又困踬若此,天下之人盡知為某也。
生親戚滿朝,一旦當權者熟察其本末,禍将及矣。
況欺天負人,鬼神不,徒自遺其殃耳。
某為姥子,迨今有二十歲矣。
計其資,不啻值千金。
今姥年六十餘,願計二十年衣食之用以贖身,當與此子别置所詣。
所詣非遙,晨昏得以溫清。
某願足矣。
”姥度其志不可奪也,因許之。
給姥之餘,有百金。
離北隅四五家稅一隙院,乃與生沐浴,易其衣服;為湯粥,通其腸;次以酥乳潤其髒。
旬餘,方薦水陸之馔。
頭巾履襪,皆取珍異者衣之。
未數月,肌膚稍腴;卒歲,平愈如初。
異時,娃謂生曰:“體已康矣,志已壯矣。
淵思寂慮,默想曩昔之藝業,可溫習乎?”生思之,曰:“十得二三耳。
”娃命車出遊,生騎而從。
至旗亭南偏門鬻墳典之肆,令生揀而市之,計費百金,盡載以歸。
因令生斥棄百慮以志學,俾夜作晝,孜孜。
娃常偶坐,宵分乃寐。
伺其疲倦,即谕之綴詩賦。
二歲而業大就,海内文籍,莫不該覽。
生謂娃曰:“可策名試藝矣。
”娃曰:“未也,且令精熟,以俟百戰。
”更一年,曰:“可行矣。
”于是遂一上登甲科,聲振禮闌。
雖前輩見其文,罔不斂衽喜躍,願友之而不得。
娃曰:“未也。
今秀士苟得一科招一第,則自謂可以取中朝之顯職,擅天下之美名。
子行穢迹鄙,不佯于他士。
當砻淬利器,以求再捷。
方可以連衡多士,争霸群英。
”生由是益自勤苦,聲價彌甚。
其年,遇大比,诏征四方之隽,生應直言極谏策科,名第一,授成都府參軍,三事以降,皆其友也。
将之官,娃謂生曰:“今之複子本軀,妾亦不相負也。
願以殘年,歸養老姥。
君當結媛鼎族,以奉蒸嘗;中外婚媾,無自黩也,勉恩自愛。
某從此去矣。
”生泣曰:“子若棄我,當自刭以就死。
”娃固辭不從,生勤請彌懇。
娃曰:“送子涉江,至于劍門,當令我回。
”生許諾。
月餘,至劍門。
未及發而除書至,生父由常州诏人,拜成都尹,兼劍甫采訪使。
泱辰,父到。
生因投刺,谒于郵亭,父不敢認,見其祖父官諱,方大驚,令登階,撫背恸哭移時,曰:“吾與爾父子如初。
”因诘其由,具陳其本末。
大奇之,诘娃安在。
曰:“送某至此,當令複還。
”父曰:“不可。
”翌日,命駕與生先之成都,留娃于劍門,築别館以處之。
明日,命媒氏通二姓之好,備六劄以迎之”遂如秦晉之偶。
娃既備禮,歲時伏臘,婦道甚修,治家嚴整,極為親所眷尚。
後數歲,生父母偕殁,與娃持孝甚至。
有靈芝産于倚廬,一穗三秀,本道上聞。
又有白燕數十,巢其屋薨。
天子異之,寵錫加等。
終制,累遷清顯之任。
十年間,至數郡。
娃封沂國夫人。
有四子,皆為大官,其卑者猶為太原尹。
弟兄姻熔皆甲門,内外隆盛,莫之與京。
嗟乎,娼蕩之姬,節行如是,雖古先烈女,不能逾也,焉得不為之歎息哉! 叛臣辱婦,每出于名門世族。
而伶工賤女,乃有潔白堅貞之行。
豈非秉彜之良,有不問耶。
觀夫項王悲歌虞姬刎,石崇赤族綠珠墜,建封卒官盼盼死,祿山作逆雷清恸,昭宗被賊宮姬蔽,:少遊滴死楚伎經。
若是者,誠出天性之所安,固非激以幹名也。
至于娃之守志不亂,卒相其夫,以底于榮美,則尤人 所難。
鳴呼,娼也猶然,士乎可以知所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