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豔異編卷二十二·夢遊部一
關燈
小
中
大
每見子,即不能不悲悼。
大夫盍适大國乎?”亞之對曰:“臣元狀,肺腑公室,待罪左庶長,不能從死公主,幸兔罪戾,使得歸骨父母國。
臣不忘君恩,時日将去。
”公置酒高會,聲秦聲,舞秦舞。
舞者擊拊髀,嗚嗚而音有不快,聲甚怨。
公執酒亞之前曰:“予顧此聲少善,願沈郎赓揚歌以塞别。
”公命趨進筆硯。
亞之受命,立為歌詞曰: 擊體舞,恨滿煙光無處所。
淚如雨,欲拟著詞不成語。
金鳳銜紅舊繡衣,幾度宮中同看舞。
人間春日正歡樂,日暮春風何處去。
歌卒,授舞者,雜其聲而和之,四座皆位。
既再拜辭去,公複命至翠微宮,與公主侍人别。
重人殿内,時見珠翠遺碎青階下,窗紗擅點依然。
宮人泣對亞之,亞之感咽良久,因題宮門詩曰: 君王多感放東歸,從此秦宮不複期。
春景自傷秦喪主,落花如雨淚胭脂。
竟别去。
公命車駕送出函谷關。
出關已,送吏曰:“公命盡此,且去。
”亞之與别。
語未卒,忽驚覺,卧邸舍。
明日,亞之為友人崔九萬具道之。
九萬,博陵人,谙古,謂餘曰:“《皇覽》雲: 秦穆公葬雍橐泉祈年宮下,非其神靈憑乎。
”亞之更求得秦時地志,說如九萬言。
嗚呼!弄玉既仙矣,惡又死乎!張生
有張生者,家在汴州中牟縣東北赤城坂。
以饑寒,一旦别妻子,遊河朔,五年方還。
自河朔還汴州,晚出鄭州門,到闆橋,已昏黑矣。
乃下道,取陂中徑路而歸。
忽于草莽中,見燈火熒煌,賓客五六人,方宴飲次。
生乃下驢以詣之。
相去十餘步,見其妻亦在坐中,與賓客語笑方洽。
生乃蔽形于白楊樹間以窺之。
見其長須者持杯:“請措大夫人歌。
”生之妻,文學之家,幼習詩禮,甚有篇詠。
欲不為唱,四座勤請。
乃歌曰: 歎衰草,絡緯聲切切, 良人一去不複還,今夕坐愁鬓如雪。
長須雲:“勞歌。
”一杯飲訖。
酒至白面少年,複請歌。
張妻曰:“一之已甚,其可再乎!”長須持一籌著雲:“請置觥,有拒請歌者,飲一鐘。
歌舊詞中笑語準此罰。
”于是,張妻又歌曰: 勸君酒,君莫辭, 落花徒繞枝,流水無返期。
莫恃少年時,少年能幾時。
酒至紫衣者,複持杯請歌。
張妻不悅,沉吟良久,乃歌曰: 怨空閨,秋日亦難暮, 夫婿斷音書,遙天雁空度。
酒至黑衣胡人,複請歌。
張妻連唱三四曲,聲氣不續,沉吟未唱問,長須抛觥雲:“不合推辭。
”乃酌一鐘。
張妻涕泣而飲,複唱送胡人酒曰: 切切夕風急,露滋庭草濕。
良人去不回,焉知掩閨泣。
酒至綠衣少年,持杯曰:“夜已久,恐不得從容,即當睽索。
無辭一曲,便望歌之。
”又唱雲: 螢火穿自楊,悲風人荒草。
疑是夢中遊,愁迷故園道。
酒至張妻,長須歌以送之雲: 花前始初見,花下又相送。
何必言夢中,人生盡如夢。
酒至紫衣胡人,複請歌雲:“須有豔意。
”張妻低頭未唱間,長須又抛一觥。
于是,張生怒,扪足下得一瓦,擊之,中長須頭。
再發一瓦,中妻額。
阒然無所見。
張生謂其妻已卒,恸哭,連夜而歸。
及明至門,家人驚喜出迎,張生問其妻,婢仆曰:“娘子夜來頭痛。
”張生人室,問妻病之由。
曰:“昨夜夢草莽之處,有六七人,遍令飲酒,各請歌。
孥凡歌六七曲。
有長須者,頻抛觥。
方飲次,外有發瓦來,第二中孥額,因驚覺,乃頭痛。
”張生因知昨夜所見,乃妻夢耳。
劉道濟
光化中,有文士劉道濟,止于天台山國清寺。
嘗夢見一女子,引生于窗,下有側柏樹,葵花,遂為伉俪。
後頻于夢中相遇,自不曉其故。
無何,于明州奉化縣古寺内,見有一窗,側柏葵花,宛是夢所遊。
有一客官人,寄寓于此,室女有美才,貧而未聘,近中心疾,而生所遇,乃女之魂也。
又有彭城劉生,夢人一娼樓,與諸輩狎飲,爾後但夢便及彼處。
自疑非夢,所遇之姬,芳香常襲衣。
亦心邪所緻。
聞于劉山甫也。
大夫盍适大國乎?”亞之對曰:“臣元狀,肺腑公室,待罪左庶長,不能從死公主,幸兔罪戾,使得歸骨父母國。
臣不忘君恩,時日将去。
”公置酒高會,聲秦聲,舞秦舞。
舞者擊拊髀,嗚嗚而音有不快,聲甚怨。
公執酒亞之前曰:“予顧此聲少善,願沈郎赓揚歌以塞别。
”公命趨進筆硯。
亞之受命,立為歌詞曰: 擊體舞,恨滿煙光無處所。
淚如雨,欲拟著詞不成語。
金鳳銜紅舊繡衣,幾度宮中同看舞。
人間春日正歡樂,日暮春風何處去。
歌卒,授舞者,雜其聲而和之,四座皆位。
既再拜辭去,公複命至翠微宮,與公主侍人别。
重人殿内,時見珠翠遺碎青階下,窗紗擅點依然。
宮人泣對亞之,亞之感咽良久,因題宮門詩曰: 君王多感放東歸,從此秦宮不複期。
春景自傷秦喪主,落花如雨淚胭脂。
竟别去。
公命車駕送出函谷關。
出關已,送吏曰:“公命盡此,且去。
”亞之與别。
語未卒,忽驚覺,卧邸舍。
明日,亞之為友人崔九萬具道之。
九萬,博陵人,谙古,謂餘曰:“《皇覽》雲: 秦穆公葬雍橐泉祈年宮下,非其神靈憑乎。
”亞之更求得秦時地志,說如九萬言。
嗚呼!弄玉既仙矣,惡又死乎!
以饑寒,一旦别妻子,遊河朔,五年方還。
自河朔還汴州,晚出鄭州門,到闆橋,已昏黑矣。
乃下道,取陂中徑路而歸。
忽于草莽中,見燈火熒煌,賓客五六人,方宴飲次。
生乃下驢以詣之。
相去十餘步,見其妻亦在坐中,與賓客語笑方洽。
生乃蔽形于白楊樹間以窺之。
見其長須者持杯:“請措大夫人歌。
”生之妻,文學之家,幼習詩禮,甚有篇詠。
欲不為唱,四座勤請。
乃歌曰: 歎衰草,絡緯聲切切, 良人一去不複還,今夕坐愁鬓如雪。
長須雲:“勞歌。
”一杯飲訖。
酒至白面少年,複請歌。
張妻曰:“一之已甚,其可再乎!”長須持一籌著雲:“請置觥,有拒請歌者,飲一鐘。
歌舊詞中笑語準此罰。
”于是,張妻又歌曰: 勸君酒,君莫辭, 落花徒繞枝,流水無返期。
莫恃少年時,少年能幾時。
酒至紫衣者,複持杯請歌。
張妻不悅,沉吟良久,乃歌曰: 怨空閨,秋日亦難暮, 夫婿斷音書,遙天雁空度。
酒至黑衣胡人,複請歌。
張妻連唱三四曲,聲氣不續,沉吟未唱問,長須抛觥雲:“不合推辭。
”乃酌一鐘。
張妻涕泣而飲,複唱送胡人酒曰: 切切夕風急,露滋庭草濕。
良人去不回,焉知掩閨泣。
酒至綠衣少年,持杯曰:“夜已久,恐不得從容,即當睽索。
無辭一曲,便望歌之。
”又唱雲: 螢火穿自楊,悲風人荒草。
疑是夢中遊,愁迷故園道。
酒至張妻,長須歌以送之雲: 花前始初見,花下又相送。
何必言夢中,人生盡如夢。
酒至紫衣胡人,複請歌雲:“須有豔意。
”張妻低頭未唱間,長須又抛一觥。
于是,張生怒,扪足下得一瓦,擊之,中長須頭。
再發一瓦,中妻額。
阒然無所見。
張生謂其妻已卒,恸哭,連夜而歸。
及明至門,家人驚喜出迎,張生問其妻,婢仆曰:“娘子夜來頭痛。
”張生人室,問妻病之由。
曰:“昨夜夢草莽之處,有六七人,遍令飲酒,各請歌。
孥凡歌六七曲。
有長須者,頻抛觥。
方飲次,外有發瓦來,第二中孥額,因驚覺,乃頭痛。
”張生因知昨夜所見,乃妻夢耳。
嘗夢見一女子,引生于窗,下有側柏樹,葵花,遂為伉俪。
後頻于夢中相遇,自不曉其故。
無何,于明州奉化縣古寺内,見有一窗,側柏葵花,宛是夢所遊。
有一客官人,寄寓于此,室女有美才,貧而未聘,近中心疾,而生所遇,乃女之魂也。
又有彭城劉生,夢人一娼樓,與諸輩狎飲,爾後但夢便及彼處。
自疑非夢,所遇之姬,芳香常襲衣。
亦心邪所緻。
聞于劉山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