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豔異編卷十·宮掖部六

關燈
,李湛為右羽林大将軍趙國公。

    王用皎為右千牛将軍琅邪郡公,餘官,賞有差。

     初,張昌儀新作第甚美,逾于王主。

    或夜書其門曰:“一日絲能作幾日絡?”滅去,複書之。

    如是六七日。

    昌儀取筆注其下雲:“一日亦足。

    ”乃止。

    又,易之兄弟侈于食,競為慘酷。

    易之為大鐵籠,置鵝鴨于内,當中起炭火,銅盆貯五味汁,鵝鴨繞火走,渴即飲汁,火炙痛即回,表裡皆熱,毛落盡肉赤乃死。

    昌宗以其法作驢炙。

    昌儀用鐵撅釘狗四足按鷹鹞,肉盡而狗未死,号叫酸楚不可聽。

    易之過昌儀憶馬腸,昌儀從騎破肋取腸,良久乃死。

    後洛陽人脔易之、昌宗,肉肥白如熊肪,煎炙而食。

    昌儀打雙腳折,掏取心肝,人以為有天報焉。

    黃巢盜亂,發武後冢。

    如生,次第淫之,剔取金寶,毀其屍。

     韋後 中宗庶人,韋氏,京兆萬年人。

    祖弘表,貞觀中曹王府典軍。

    帝在東宮,後被選為妃。

    嗣聖初立為皇後。

    俄與帝處房陵。

    每使至,帝辄恐欲自殺。

    後止曰:“禍福何常,早晚等死耳,無遽。

    ”及帝複即位,後居中宮。

    是時上官昭容與政事。

    方敬晖等将盡誅諸武,武三思懼,乃因昭容入請,得幸于後,卒謀晖等誅之。

     初,帝幽廢,與後約:一朝見天日,不相制,至是,與三思叩禦床博戲,帝從旁典籌,不為忤。

    三思諷群臣上後号為順天皇後,乃親谒宗廟,贈父玄貞上洛郡王。

    左拾遺賈虛己建言:“非李氏王者,盟書共棄之。

    今複國未幾,遽私後家,先朝禍鑒未遠,甚可懼也。

    如令皇後固辭,使天下知後宮謙讓,不亦善乎。

    ”不聽。

    神龍三年,節愍太子舉兵,敗。

    宗楚客率群臣請加号翊聖。

    诏可。

    禁中謬傳,有五色雲起後衣筒,帝圖以示諸朝。

    因大赦天下,賜百官母、妻封号。

    太史迦葉志忠表上《桑條歌》二十篇,言後當受命,曰:“昔高祖時,天下聖桃李;太宗時歌《秦王破陣》高宗歌《堂堂》;天後世歌《武媚娘》;皇帝受命歌《英王石州》後今受命歌《桑條韋》,蓋後妃之德專蠶桑,供宗廟事也。

    ”乃賜志忠第一區,彩七百段。

    大宗少卿鄭因之被樂府。

    楚客又諷補阙趙延禧離析桑條為九十八代。

    帝大喜,擢延禧谏議大夫。

    于是,昭容以武氏事動後,即表增出母服,民以二十三為了限,五十九免五品而上。

    母妻不由夫子封者喪得用鼓吹。

    數改制度,陰儲人望,稍寵,樹親屬封拜之。

    昭容與母及尚官賀婁等,多受金錢。

    封巫趙隴西夫人,出入禁中,勢與上官埒,由是墨敕斜封出矣。

    三年,帝祝郊,引後亞獻。

    明年正月望夜,帝與後微服過市,倘佯觀覽,縱宮女出遊,皆淫奔不返。

    國子祭酒葉靜能善禁戒,常侍馬秦客高醫、光祿少卿楊均善烹調,皆引人後廷。

    均、秦客于後,嘗免喪,不曆旬辄起。

    帝遇弑,議者咎秦客及安樂公主。

    後大懼,引所親議計,乃以刑部尚書斐琰,工部尚書張錫輔政,留守東都。

    诏将軍趙承福、薛簡以兵五百衛谯五重福與兄溫,定策立溫王重茂為皇太子,列府兵五萬,分二營屯京師,然後發喪。

    太子即位,是為殇帝,皇太後臨朝,溫總内務檢議官省,族弟濯、播,宗子捷、甥高崇及武延秀,分兵左右屯營,羽林飛騎萬騎。

    京師大恐。

    傳言且革命。

    播、人軍中,鞭督萬騎欲立威,士怨不為用。

    俄而,臨淄王引兵夜披玄武門,入羽林,殺、播、崇于寝,斧關叩太極殿,後遁人飛騎營,為亂兵所殺,斬延秀、安樂公主,分捕諸韋諸武與其支黨,悉誅之枭後及安樂公主首東市。

    翌日,追貶為庶人,葬以一品禮。

     上官昭容  上官昭容者名婉兒,西台侍郎儀之孫,父應芝與儀死。

    武後時,母鄭大常少卿休遠之姊。

    婉兒始生,與母配掖廷。

    天性韶警善文章,年十四,武後召見,有所制作,若素構。

    自通天以來,内掌诏命,麗可觀,嘗忤旨當誅,後惜其才,止黥而不殺也。

    然群臣奏議及天下事皆與之。

    帝即位,大被信任,進拜昭容,封鄭沛國夫人。

    婉兒通武三思,故诏書推右武氏抑唐家,節憨太子不平,及舉兵叩肅章門,索婉兒。

    婉兒曰:“我死,當次索皇後大家矣!”以激怒帝。

    帝與後挾婉兒登玄武門。

    以诏草示劉幽求,幽求言之王,王不許,遂誅。

    開元初,哀次其文章,诏張說題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