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關燈
小
中
大
早膳後,狄仁傑轉到官衙後曲欄回廊盡頭的涼軒上用茶,一面慢慢領略對面岡巒林木的景色。
自從他到這漢陽縣當縣令以來,這已成了他的習慣。
他把一張紫藤靠椅往青花石欄邊挪了挪,一面輕輕地捋着他那又長又黑的美髯,一面心曠神怡地眺望着遠處煙潤霧繞、蒼翠蔥郁的山色。
時值初夏,晨風含雨,涼意習習,山腳那邊一片樹林裡碧樹參差,鳥聲啁啾,野花含靥,飛泉潺潺。
狄公正陶醉在這旖旎如畫的山光林色裡,不覺已到衙裡升廳視事的時候。
他喟歎一聲立起來正待要轉身回衙,忽然聽到涼軒外的大樹上“沙沙”作響。
兩隻黑色的猴子從樹梢上直竄下來,敏捷地從這根樹枝攀援到那根樹枝,一時枝幹搖曳,落葉紛紛。
狄公仰望着這兩隻可以說是老相識的猴子,微微笑着不由停住了腳步。
這兩隻猴子盡管還有些膽怯,但對于獨自一個坐在涼軒的狄公卻似乎也習以為常了,有時還能得到狄公扔給它們的香蕉。
狄公這時發現其中一隻猴子的手裡拿着一個閃閃有光的東西,栖息在涼軒外一株低矮樹枝上,一對深棕色的眼睛愣愣地端詳着他。
狄公終于看清了那閃閃發光的東西,原是一枚嵌鑲着綠翡翠的金戒指。
狄公知道猴子時常喜歡拾些小玩意來玩弄,但性子不長久,一旦斷定這小玩意不可放在嘴裡吃,很快就會随手抛擲。
若是此時此地狄公不使那猴子扔下那枚戒指,不需半晌,它便會被猴子擲到樹林裡的什麼地方,到那時再要尋覓到就不容易了。
狄公一時手中沒有果物,急中生智,慌忙從衣袖中取出扇墜、印章、火鐮,一并排擺列在茶桌上,一面細細端詳每一件東西,一面随手向地下抛擲。
那猴子見狀,油然生趣,下到了離狄公最近的一技樹桠上好奇地凝視着狄公。
忽然它也模仿狄公把手中的戒指看了看,随即抛擲到地上。
狄公見猴子中計,心裡叫一聲僥幸,便急忙站起。
那猴子吓得跳上了高枝。
狄公發現那猴子的黑茸茸的身上粘着幾根幹稻草,正待要上前細看,猴子長嘯了兩聲消失在茂密的樹林間。
狄公飛身跨出青花石欄,在長滿碧藓的樹叢底下搜尋,不一晌便拾到了那枚金戒指。
他細細地玩着這枚戒指。
這戒指由兩條互相盤繞的金龍環成,首尾銜接處嵌一顆寒光閃閃的八棱碧水翡翠,一眼便知是一件稀罕的寶物。
戒環很寬,應是男子佩戴。
狄公正待要将這戒指納入袖中,猛發現那戒指上有幾處赭色斑點,他再細細一看,頓時明白這是幹凝了的血迹。
狄公回身恰見管家緩步前來,便問道:“你可知道對面山坡上住着何等人家?” “禀老爺,那山坡甚是陡峭,隻生長一片密林,不見有人家居住,倒是山頂上卻有幾處房屋。
”管家恭敬答道。
“噢,我想起來了,以前曾見到山頂上有幾幢消夏的館舍,不知如今可有人住?” “禀老爺,小人聽說這山頂上隻住兩戶人家,一戶姓藍,在城裡開着爿當鋪,很是有錢。
另一家姓黃,說是一家生藥鋪子的掌櫃。
” “姓藍的不甚相識,那姓黃的莫不就是孔廟對面那家生藥鋪子的掌櫃。
常日裡見他挂着一副戚戚的愁容。
” “誠如老爺所言,聽說他的藥鋪今年生意很不順調,這還在其次。
他的兒子今年已十九歲了,卻是個呆癡。
不識字,不知書,更不用說做文章了,最是黃掌櫃一塊心病。
” 狄公心不在焉地點了點頭。
他想這枚戒指不會是在山頂上的人家弄來的,因為猴子膽怯,不敢靠近有人居住的房屋。
當然它可能在花園裡某個角落撿到,但即便這樣,猴子從山頂穿過那片密林下到山腳的路上早會随手扔掉。
他斷定猴子是在離山腳較近的地方撿到這枚戒指的。
狄公踱步回到内衙書齋,盤算着如何寫一文告示張貼出去,或許失主很快會來認領。
他又重新看了看手中那枚戒指,見那碧幽幽的翡翠恰如一隻凄悲的眼睛緊緊盯着自己,似乎在向自己哀訴着它隐藏着的不幸。
那幾點赭色的血斑使狄公神情恍惚,憂慮重重。
衙廳的庭院前一隊衙卒正列隊換番執巡,狄公突然想到什麼,便停步問那巡官:“你們常日在此值巡,可曾知道這衙院後山的山腳和山坡上有無人家居住?” 巡官禀道:“回老爺,這山坡山腳都無人居住,隻是那半山腰上有一間用樹枝胡亂搭成的小茅棚,往昔倒住過一個樵夫,如今早空廢了。
近來常有些外鄉來的遊民在那裡過夜,我防着有事。
時常地去那裡看看。
” 狄公心想,問題很可能就出在那間茅棚裡。
“那間茅棚離這裡有多遠?”狄公問道。
“回老爺,至多有一裡路,從山腳插上一條狹窄的山路很快便可到達。
” “傳命陶甘來見我!” 不一晌,陶甘來了,隻見他頭戴一頂黑紗方冠,身穿一件深褐長袍,年紀已四十開外,瘦癟的身子又
自從他到這漢陽縣當縣令以來,這已成了他的習慣。
他把一張紫藤靠椅往青花石欄邊挪了挪,一面輕輕地捋着他那又長又黑的美髯,一面心曠神怡地眺望着遠處煙潤霧繞、蒼翠蔥郁的山色。
時值初夏,晨風含雨,涼意習習,山腳那邊一片樹林裡碧樹參差,鳥聲啁啾,野花含靥,飛泉潺潺。
狄公正陶醉在這旖旎如畫的山光林色裡,不覺已到衙裡升廳視事的時候。
他喟歎一聲立起來正待要轉身回衙,忽然聽到涼軒外的大樹上“沙沙”作響。
兩隻黑色的猴子從樹梢上直竄下來,敏捷地從這根樹枝攀援到那根樹枝,一時枝幹搖曳,落葉紛紛。
狄公仰望着這兩隻可以說是老相識的猴子,微微笑着不由停住了腳步。
這兩隻猴子盡管還有些膽怯,但對于獨自一個坐在涼軒的狄公卻似乎也習以為常了,有時還能得到狄公扔給它們的香蕉。
狄公這時發現其中一隻猴子的手裡拿着一個閃閃有光的東西,栖息在涼軒外一株低矮樹枝上,一對深棕色的眼睛愣愣地端詳着他。
狄公終于看清了那閃閃發光的東西,原是一枚嵌鑲着綠翡翠的金戒指。
狄公知道猴子時常喜歡拾些小玩意來玩弄,但性子不長久,一旦斷定這小玩意不可放在嘴裡吃,很快就會随手抛擲。
若是此時此地狄公不使那猴子扔下那枚戒指,不需半晌,它便會被猴子擲到樹林裡的什麼地方,到那時再要尋覓到就不容易了。
狄公一時手中沒有果物,急中生智,慌忙從衣袖中取出扇墜、印章、火鐮,一并排擺列在茶桌上,一面細細端詳每一件東西,一面随手向地下抛擲。
那猴子見狀,油然生趣,下到了離狄公最近的一技樹桠上好奇地凝視着狄公。
忽然它也模仿狄公把手中的戒指看了看,随即抛擲到地上。
狄公見猴子中計,心裡叫一聲僥幸,便急忙站起。
那猴子吓得跳上了高枝。
狄公發現那猴子的黑茸茸的身上粘着幾根幹稻草,正待要上前細看,猴子長嘯了兩聲消失在茂密的樹林間。
狄公飛身跨出青花石欄,在長滿碧藓的樹叢底下搜尋,不一晌便拾到了那枚金戒指。
他細細地玩着這枚戒指。
這戒指由兩條互相盤繞的金龍環成,首尾銜接處嵌一顆寒光閃閃的八棱碧水翡翠,一眼便知是一件稀罕的寶物。
戒環很寬,應是男子佩戴。
狄公正待要将這戒指納入袖中,猛發現那戒指上有幾處赭色斑點,他再細細一看,頓時明白這是幹凝了的血迹。
狄公回身恰見管家緩步前來,便問道:“你可知道對面山坡上住着何等人家?” “禀老爺,那山坡甚是陡峭,隻生長一片密林,不見有人家居住,倒是山頂上卻有幾處房屋。
”管家恭敬答道。
“噢,我想起來了,以前曾見到山頂上有幾幢消夏的館舍,不知如今可有人住?” “禀老爺,小人聽說這山頂上隻住兩戶人家,一戶姓藍,在城裡開着爿當鋪,很是有錢。
另一家姓黃,說是一家生藥鋪子的掌櫃。
” “姓藍的不甚相識,那姓黃的莫不就是孔廟對面那家生藥鋪子的掌櫃。
常日裡見他挂着一副戚戚的愁容。
” “誠如老爺所言,聽說他的藥鋪今年生意很不順調,這還在其次。
他的兒子今年已十九歲了,卻是個呆癡。
不識字,不知書,更不用說做文章了,最是黃掌櫃一塊心病。
” 狄公心不在焉地點了點頭。
他想這枚戒指不會是在山頂上的人家弄來的,因為猴子膽怯,不敢靠近有人居住的房屋。
當然它可能在花園裡某個角落撿到,但即便這樣,猴子從山頂穿過那片密林下到山腳的路上早會随手扔掉。
他斷定猴子是在離山腳較近的地方撿到這枚戒指的。
狄公踱步回到内衙書齋,盤算着如何寫一文告示張貼出去,或許失主很快會來認領。
他又重新看了看手中那枚戒指,見那碧幽幽的翡翠恰如一隻凄悲的眼睛緊緊盯着自己,似乎在向自己哀訴着它隐藏着的不幸。
那幾點赭色的血斑使狄公神情恍惚,憂慮重重。
衙廳的庭院前一隊衙卒正列隊換番執巡,狄公突然想到什麼,便停步問那巡官:“你們常日在此值巡,可曾知道這衙院後山的山腳和山坡上有無人家居住?” 巡官禀道:“回老爺,這山坡山腳都無人居住,隻是那半山腰上有一間用樹枝胡亂搭成的小茅棚,往昔倒住過一個樵夫,如今早空廢了。
近來常有些外鄉來的遊民在那裡過夜,我防着有事。
時常地去那裡看看。
” 狄公心想,問題很可能就出在那間茅棚裡。
“那間茅棚離這裡有多遠?”狄公問道。
“回老爺,至多有一裡路,從山腳插上一條狹窄的山路很快便可到達。
” “傳命陶甘來見我!” 不一晌,陶甘來了,隻見他頭戴一頂黑紗方冠,身穿一件深褐長袍,年紀已四十開外,瘦癟的身子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