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六回 施巧計蘭英斬僧 中機謀段洪降宋
關燈
小
中
大
官,那時,一家性命不能逃脫,不是大禍臨身麼?倘老伯父不聽我谏言,奴即趕往昆侖關,奏你私殺法師,脫了我的于系。
”段洪說:“你殺他,反誣我的!”公主說:“奴隻脫了幹系,何分你我?”段洪想:“這丫頭自然厲害,倘她當真誣奏起來,一家性命休矣。
”說:“罷了,今從你二人陷我于不義的。
”段小姐、公主大喜,合兵一處,吩咐埋葬了王和尚屍首,一同回關。
段洪命段虎查點府庫,預備來日投降。
是夜,父子兄弟公主五人議論投降。
這一番言語不必細述。
又說狄龍五人殺出重圍,天色黑暗,辨不出路途,況地頭廣雜,五人隻管慢行。
走到天明一看,衆人驚疑勒馬,說:“我昨夜無暗,隻管跑走,如今走錯了,不知此是什麼地方?”張忠說:“南蠻地廣人稀,又無村民一問去路,又無人指引,如何是好?”廷貴說:“我們何不跑上前面高山看看,找了出路。
”衆人于是走上山頭,隻見山側松林下,有兩人在此擡頭張望。
五人一見,說道:“有了,那山上有人在此。
”狄龍說:“待我去詢問路途。
”催馬去了。
張忠對李義說道:“公子年輕,此去問路,山上人裝束不同,不知是好人是歹人?倘有失足,上他們的當了。
”二人即拍馬追上。
狄龍在前,張、李在後,三人隻往松林中走,相隔不遠。
山上兩人見三騎來近了,一回身,往松林中就跑走。
狄龍帶怒,拍馬已趕人樹林中。
忽聽得一聲響鑼,就地上拉起絆馬索來,将狄龍連人帶馬絆倒在地上。
兩旁跑出若于人,手持撓鈎将狄龍拿去。
張忠、李義一見狄龍拿住,心中着急,拍馬大喝。
衆人看看趕近,隻聞鑼聲震耳,松林内湧出一隊兵,當中一員蠻将,生得醜陋奇形。
二人大喝一聲:“野奴,你是何人,擅敢無故拿人?快快送回,下禮賠罪,就饒你不死。
”這員醜将喝聲:“你等莫非是宋人差來問道的?自到吾此山大膽橫行,還想要回被擒人,休想了。
”二将聽了大怒,槍刀齊刺,南将提刀相架,三人殺起來。
張忠、李義不是本事低微,皆因放出囚車,隻得小軍短刀,所以敵不過此将,又被拿住了。
焦廷貴與嶽綱二人在山下看見,忙跑上來追。
南将見山側又有二人殺奔上來,隻得勒馬以待。
二将看見這醜漢十分威武,怪不得他三人被擒,原來這賊兇惡武勇,遂大喊:“賊寇,一連擒我三将,是何緣故?”南将聞言不答,長槍又戳來,二将短刀架開。
三人戰了一回,二将抵擋不住,亦為刀馬不堪使用。
嶽綱想想三人被拿去,原因刀馬不合,如今再戰,難保不輸,即拍馬敗走。
焦廷貴看見嶽綱先走了,他亦拍馬跟随。
南将不來追趕,收兵回山而去。
嶽綱道:“吾五人出陣,隻道脫離虎口回營,誰知黑夜錯行,錯人此山,遇着蠻将擒去三人,未知生死,怎能回營見元帥?”焦廷貴說:“依着我言,找路回營,禀明元帥,興兵前來踏破此山,可救出三人。
”嶽綱無奈,依允尋路。
已交巳時,肚中肌餓,路上又無住家人,隻得忍饑而走不表。
又說蒙雲關段洪,此日打點開關投降,心中忽然想起:“兵法雲:‘以虛為實,以實為虛。
’又未曾與狄元帥面訂,若開關出投,宋兵殺入城來不準投降,那時一家性命難保。
不若命女兒前去,先獻了降書,果然應允,然後開關未遲。
”實時寫了降書,交與紅玉說:“女兒可到宋營獻了降書,倘宋師準降,即可回來。
”小姐領命,正要動身,有王蘭英思量:“這段紅玉去獻降書,一恐她不顧生死,一心要匹配着狄龍,必然此位小将軍生得相貌非凡,人才出衆,何不跟随她前去,看看這狄公子?”說聲:“姐姐慢行,愚妹陪你走走。
”段小姐說:“如此甚好。
”二人上馬,帶了數十名家丁,辭過段洪與段龍二位,徐徐而去。
走了二十多裡,已到了宋營,遂令家丁通報進營中。
狄元帥聞知,又驚又喜,說:“蒙雲關既願投降,因何不放五将回來?”低頭一想,問軍士:“此員女将有何人同來獻降書?”不知如何投降,段小姐有何答話,下回分解。
”段洪說:“你殺他,反誣我的!”公主說:“奴隻脫了幹系,何分你我?”段洪想:“這丫頭自然厲害,倘她當真誣奏起來,一家性命休矣。
”說:“罷了,今從你二人陷我于不義的。
”段小姐、公主大喜,合兵一處,吩咐埋葬了王和尚屍首,一同回關。
段洪命段虎查點府庫,預備來日投降。
是夜,父子兄弟公主五人議論投降。
這一番言語不必細述。
又說狄龍五人殺出重圍,天色黑暗,辨不出路途,況地頭廣雜,五人隻管慢行。
走到天明一看,衆人驚疑勒馬,說:“我昨夜無暗,隻管跑走,如今走錯了,不知此是什麼地方?”張忠說:“南蠻地廣人稀,又無村民一問去路,又無人指引,如何是好?”廷貴說:“我們何不跑上前面高山看看,找了出路。
”衆人于是走上山頭,隻見山側松林下,有兩人在此擡頭張望。
五人一見,說道:“有了,那山上有人在此。
”狄龍說:“待我去詢問路途。
”催馬去了。
張忠對李義說道:“公子年輕,此去問路,山上人裝束不同,不知是好人是歹人?倘有失足,上他們的當了。
”二人即拍馬追上。
狄龍在前,張、李在後,三人隻往松林中走,相隔不遠。
山上兩人見三騎來近了,一回身,往松林中就跑走。
狄龍帶怒,拍馬已趕人樹林中。
忽聽得一聲響鑼,就地上拉起絆馬索來,将狄龍連人帶馬絆倒在地上。
兩旁跑出若于人,手持撓鈎将狄龍拿去。
張忠、李義一見狄龍拿住,心中着急,拍馬大喝。
衆人看看趕近,隻聞鑼聲震耳,松林内湧出一隊兵,當中一員蠻将,生得醜陋奇形。
二人大喝一聲:“野奴,你是何人,擅敢無故拿人?快快送回,下禮賠罪,就饒你不死。
”這員醜将喝聲:“你等莫非是宋人差來問道的?自到吾此山大膽橫行,還想要回被擒人,休想了。
”二将聽了大怒,槍刀齊刺,南将提刀相架,三人殺起來。
張忠、李義不是本事低微,皆因放出囚車,隻得小軍短刀,所以敵不過此将,又被拿住了。
焦廷貴與嶽綱二人在山下看見,忙跑上來追。
南将見山側又有二人殺奔上來,隻得勒馬以待。
二将看見這醜漢十分威武,怪不得他三人被擒,原來這賊兇惡武勇,遂大喊:“賊寇,一連擒我三将,是何緣故?”南将聞言不答,長槍又戳來,二将短刀架開。
三人戰了一回,二将抵擋不住,亦為刀馬不堪使用。
嶽綱想想三人被拿去,原因刀馬不合,如今再戰,難保不輸,即拍馬敗走。
焦廷貴看見嶽綱先走了,他亦拍馬跟随。
南将不來追趕,收兵回山而去。
嶽綱道:“吾五人出陣,隻道脫離虎口回營,誰知黑夜錯行,錯人此山,遇着蠻将擒去三人,未知生死,怎能回營見元帥?”焦廷貴說:“依着我言,找路回營,禀明元帥,興兵前來踏破此山,可救出三人。
”嶽綱無奈,依允尋路。
已交巳時,肚中肌餓,路上又無住家人,隻得忍饑而走不表。
又說蒙雲關段洪,此日打點開關投降,心中忽然想起:“兵法雲:‘以虛為實,以實為虛。
’又未曾與狄元帥面訂,若開關出投,宋兵殺入城來不準投降,那時一家性命難保。
不若命女兒前去,先獻了降書,果然應允,然後開關未遲。
”實時寫了降書,交與紅玉說:“女兒可到宋營獻了降書,倘宋師準降,即可回來。
”小姐領命,正要動身,有王蘭英思量:“這段紅玉去獻降書,一恐她不顧生死,一心要匹配着狄龍,必然此位小将軍生得相貌非凡,人才出衆,何不跟随她前去,看看這狄公子?”說聲:“姐姐慢行,愚妹陪你走走。
”段小姐說:“如此甚好。
”二人上馬,帶了數十名家丁,辭過段洪與段龍二位,徐徐而去。
走了二十多裡,已到了宋營,遂令家丁通報進營中。
狄元帥聞知,又驚又喜,說:“蒙雲關既願投降,因何不放五将回來?”低頭一想,問軍士:“此員女将有何人同來獻降書?”不知如何投降,段小姐有何答話,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