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七回 老南将真誠降宋 少蠻女私訂良緣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
南蠻老将降天邦,大宋當興氣運昌。
擇木而栖名烏德,揀君以事是臣良。
當下狄元帥見段小姐來投降,有降書納款,不見被擒五将回營,又見軍士回禀,隻同一員女将同來,兵丁數十人。
狄元帥聽了,低頭不語,王元帥便呼:“千歲不言,莫非疑着段紅玉有什麼詐處?”狄元帥說:“然也。
段紅玉既破了此陣,緣何不放五将回來?莫非段洪不降,他女兒私降的?”王元帥說道:“不如命人出營問她明白,然後準她投降相見。
倘若含糊有詐,搶關便了。
”狄元帥便問:“何人出去?”狄虎說:“孩兒願往。
”元帥說:“你去恐失。
盤诘敵人須要随機應變之事,你年輕智淺,哪裡參得他人面情虛實,豈不誤了大事。
”狄虎滿面羞慚而退,想道:“父王不叫我去,隻言我作事不牢,待我暗暗出營埋伏在蒙雲關大路旁,候段紅玉回時,截住這丫頭,将她生擒了,問她爹爹的消息,豈不是好!”主意打定了,悄悄走到帳後後喚了七八個家人,吩咐一番:“不要走漏風聲。
”說罷,提刀上馬而去。
當時,狄爺見狄虎退去,又問:“誰人前去?”有楊文廣上前說:“小将願往。
”狄爺說:“楊将軍前去更妙,須要謹細潔問他。
”楊文廣領命出營,帶了人馬一字排開,看見二員女将。
王蘭英便問紅玉說:“姐姐,宋營這員小将莫非是狄龍?”小姐說:“非也。
乃山後楊業的後裔楊文廣也。
他是一員骁勇小将,奴與他交鋒,險些喪在他手。
幸然有些法力。
但不知他因何帶兵出營?狄元帥如何主意?”王蘭英說:“何不前去問個明白。
”小姐說:“賢妹之言不差。
”即拍馬上前,呼聲:“楊将軍,今日領兵出營不知何故?”楊文廣早已看見兩員女将,生得美貌超群,一人是段紅玉,一個不知何人。
開言說:“我元帥聞你前來投降獻降書,特差本将軍問你:既然破了陣,因何不放我們五将回來?”段小姐說:“自從在富春山别了元帥,次夜即領兵攻打,破了陣殺死一萬和尚兵。
救出五将,正要訴說前情,豈知這五人反将奴拿住,幸得我有法力脫身,不然性命不保。
”楊文廣說:“既然放出衆将,因何不見回營?明明你害了他們性命,如今又來詐降,幸得我元帥參破機關,差我前來擒你。
”搶槍就刺。
小姐大怒,說道:“奴好意來投降你,隻為破此惡陣,費盡許多心神,殺了王和尚,勸谏父親多少方肯歸宋,誰知你難信我的,反面無情!救了五人,反說我詐降。
早知你們失信,奴枉為極力辛勞,今叫我如何回歸見父,豈不被他人恥笑?你是不知其緣由的,快請狄元帥出營,待奴問他,在武侯廟的言詞至今何在?”楊将軍說:“據你言詞,亦是真情歸降,但我五将不見回來,難以準信。
”小姐說:“黑夜中五人殺出陣,一定迷失路途。
既然将軍不信,且收了降書,限我二日,探聽五人消息再來回報如何?”楊文廣說:“小姐之言有理。
待我回去與你轉達元帥。
”說完,接了降書回營去了。
小姐見楊文廣回營,長歎一聲:“隻說前來獻了降書即姻緣兩合,豈知又是吉内成兇。
五将不見回營,狄元帥心疑不定,豈不活活将奴急殺。
”蘭英在後,見姐姐呆呆不語,雖不恥笑于她,卻也忍耐不住,跑到跟前呼聲:“姐姐不必如此着急。
此處不是望夫台,如何站立不動?古言: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姻緣乃前世所定,赤繩系足,豈能逃脫?若聽我言,何必去尋狄龍,他既與你無緣就罷了,倘若勉強而為,恐有關于性命,又防與你父兄傷了和氣,反為不雅。
”小姐聞言又羞又愧,低頭不語。
王蘭英見她進退兩難,當時隻得又勸道:“姐姐不必懮愁,如今事已至此,須要尋個計策方是。
”小姐說:“望求賜教,開奴茅塞。
”蘭英說:“依奴愚見,那五将走失了路途,必然在竹枝山。
此山離此不遠,其中路徑叢雜,想必誤走此山。
姐姐可速到彼找尋,奴今回關見段伯父,将前事說知,使他放心,就在關中等候。
”小姐應允,二人别了
擇木而栖名烏德,揀君以事是臣良。
當下狄元帥見段小姐來投降,有降書納款,不見被擒五将回營,又見軍士回禀,隻同一員女将同來,兵丁數十人。
狄元帥聽了,低頭不語,王元帥便呼:“千歲不言,莫非疑着段紅玉有什麼詐處?”狄元帥說:“然也。
段紅玉既破了此陣,緣何不放五将回來?莫非段洪不降,他女兒私降的?”王元帥說道:“不如命人出營問她明白,然後準她投降相見。
倘若含糊有詐,搶關便了。
”狄元帥便問:“何人出去?”狄虎說:“孩兒願往。
”元帥說:“你去恐失。
盤诘敵人須要随機應變之事,你年輕智淺,哪裡參得他人面情虛實,豈不誤了大事。
”狄虎滿面羞慚而退,想道:“父王不叫我去,隻言我作事不牢,待我暗暗出營埋伏在蒙雲關大路旁,候段紅玉回時,截住這丫頭,将她生擒了,問她爹爹的消息,豈不是好!”主意打定了,悄悄走到帳後後喚了七八個家人,吩咐一番:“不要走漏風聲。
”說罷,提刀上馬而去。
當時,狄爺見狄虎退去,又問:“誰人前去?”有楊文廣上前說:“小将願往。
”狄爺說:“楊将軍前去更妙,須要謹細潔問他。
”楊文廣領命出營,帶了人馬一字排開,看見二員女将。
王蘭英便問紅玉說:“姐姐,宋營這員小将莫非是狄龍?”小姐說:“非也。
乃山後楊業的後裔楊文廣也。
他是一員骁勇小将,奴與他交鋒,險些喪在他手。
幸然有些法力。
但不知他因何帶兵出營?狄元帥如何主意?”王蘭英說:“何不前去問個明白。
”小姐說:“賢妹之言不差。
”即拍馬上前,呼聲:“楊将軍,今日領兵出營不知何故?”楊文廣早已看見兩員女将,生得美貌超群,一人是段紅玉,一個不知何人。
開言說:“我元帥聞你前來投降獻降書,特差本将軍問你:既然破了陣,因何不放我們五将回來?”段小姐說:“自從在富春山别了元帥,次夜即領兵攻打,破了陣殺死一萬和尚兵。
救出五将,正要訴說前情,豈知這五人反将奴拿住,幸得我有法力脫身,不然性命不保。
”楊文廣說:“既然放出衆将,因何不見回營?明明你害了他們性命,如今又來詐降,幸得我元帥參破機關,差我前來擒你。
”搶槍就刺。
小姐大怒,說道:“奴好意來投降你,隻為破此惡陣,費盡許多心神,殺了王和尚,勸谏父親多少方肯歸宋,誰知你難信我的,反面無情!救了五人,反說我詐降。
早知你們失信,奴枉為極力辛勞,今叫我如何回歸見父,豈不被他人恥笑?你是不知其緣由的,快請狄元帥出營,待奴問他,在武侯廟的言詞至今何在?”楊将軍說:“據你言詞,亦是真情歸降,但我五将不見回來,難以準信。
”小姐說:“黑夜中五人殺出陣,一定迷失路途。
既然将軍不信,且收了降書,限我二日,探聽五人消息再來回報如何?”楊文廣說:“小姐之言有理。
待我回去與你轉達元帥。
”說完,接了降書回營去了。
小姐見楊文廣回營,長歎一聲:“隻說前來獻了降書即姻緣兩合,豈知又是吉内成兇。
五将不見回營,狄元帥心疑不定,豈不活活将奴急殺。
”蘭英在後,見姐姐呆呆不語,雖不恥笑于她,卻也忍耐不住,跑到跟前呼聲:“姐姐不必如此着急。
此處不是望夫台,如何站立不動?古言: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姻緣乃前世所定,赤繩系足,豈能逃脫?若聽我言,何必去尋狄龍,他既與你無緣就罷了,倘若勉強而為,恐有關于性命,又防與你父兄傷了和氣,反為不雅。
”小姐聞言又羞又愧,低頭不語。
王蘭英見她進退兩難,當時隻得又勸道:“姐姐不必懮愁,如今事已至此,須要尋個計策方是。
”小姐說:“望求賜教,開奴茅塞。
”蘭英說:“依奴愚見,那五将走失了路途,必然在竹枝山。
此山離此不遠,其中路徑叢雜,想必誤走此山。
姐姐可速到彼找尋,奴今回關見段伯父,将前事說知,使他放心,就在關中等候。
”小姐應允,二人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