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十二回 晨起望群雄設計 洞庭湖二友觀山
關燈
小
中
大
上可以飛下,前面老井最深,明日用繩系他下去淘井,待他下去,你可将繩取去,任二女有智計,也救他不出。
”象聽了大喜,又傳父母之命,叫他去淘井。
舜聞命,知其來意不善,又告知二女。
二女道:“父母命淘井,安敢不往?”因取一柄短錘,并數十長釘,叫他藏在腰間,為淘井之用。
舜因藏釘而往。
到了井邊,用繩系了下去,剛系下去,象就收了繩子,去報父母矣。
二女在上面看見,因撫井作歌道:滑滑深深,雖無路。
寸鐵分層,便可容步。
入穴升天,神就之度。
大舜在井中聽了,又忽有悟,因腰間取出釘錘,下釘一個立腳,上釘一個攀手,一步步釘了上來。
二女接着,忙忙逃了回宮。
象收了繩子,去報父母道:“今日功成矣。
”瞽瞍道:“舜雖在井,卻未曾死。
” 象道:“這個不難。
”因複到井邊,用土将井口填滿。
象大喜,遂走入舜宮,要來占他的宮中所有。
及走在舜宮,忽看見舜坐擁着娥皇、女英二妃,在那裡鼓琴作樂,吃了一驚,又甚覺無趣,心中十分忸怩,進不是,退不是。
大舜看見,忙歡歡喜喜迎他坐下,道:“賢弟何來?”象此時沒法,隻得說道:“因郁陶思君爾。
”舜聽見說個“思君”,便大喜不勝道:“感吾弟友愛之情,直至如此。
”因命二妃出酒食款之,盡歡方送他别去。
象歸,報知父母,以為舜有神助,便再也不敢設謀陷害于他。
堯見舜有許多聖德事迹,又見二女相安,心下大喜,遂與四嶽商量,竟将天子之位讓他坐了。
舜知堯帝倦勤是實意,遂受之不辭。
既為天子,因立娥皇為後,女英為妃,封象于有痹,盡孝以事瞽瞍。
舜見天下已為唐堯治得雍熙于變,十分太平,不敢更作聰明,每日隻恭己無為,完了朝政,就在宮中被袗衣鼓琴以為樂。
二女裸侍于旁,十分恭敬和悅,深得舜心。
舜凡有所行,皆謀于二女。
二女聰明貞仁,所言所行,皆合禮道,并無偏私妒刻。
後舜巡方死于蒼梧,二妃不能從,望而痛哭,亦死于江湘之間,世因号為湘君。
古今頌賢後妃,盡以二妃為首。
閑言少叙,書歸正傳。
且說智化與蔣爺議論救展南俠之事,水路不能進去,怕人家多有防備。
由旱路進去,一者為救展南俠,二則君山是大宋個大患,智爺的主意是先把君山破了,以後再定襄陽。
就将這個主意與蔣爺一商議,蔣爺說:“這個主意固然是好,怎麼進去法?”智爺用手一指北俠說:“我同他。
我們兩個人詐降,隻要哄信鐘太保,豈不把展老爺救出來了?”蔣爺搖着頭說:“不容易呀,不容易!”智爺說:“易固然是不易,除了這個主意,别無方法。
憑着我這一張嘴,憑着歐陽哥哥這一口刀,倘若被人識破機關,打裡往外一殺,讓丁二弟往裡一殺,憑着咱們的寶刀與寶劍,縱然萬馬千軍,也攔擋不祝此計如何?”蔣爺說:“我們都外頭聽信,倘有兇信,我們大衆一齊都殺将進去。
”智爺說:“不用。
你同三哥将古瓷壇送往上院衙去,你然後上五柳溝,總得要将柳青請來才好呢。
”蔣爺說:“據我看來,有他也不多,沒他也不少。
”智爺說:“倒不用他人,用他雞鳴五鼓返魂香要緊。
”蔣爺說:“不難,這件事全在我的身上,橫豎準有這個人就是了。
”智爺又對北俠說:“歐陽哥哥,方才這些話,你可聽見沒有?”北俠道:“我俱已聽見了。
”智爺說:“你老人家可願意?”北俠說:“為朋友萬死不辭,焉有不願意的?既然這樣,咱們就一言為定。
吉兇禍福,憑命由天。
”說畢,蔣四爺同徐三爺送古瓷壇往上院衙去了。
一路無話。
到了上院衙,也不用官人回禀,二人自己進去,見了盧大爺與韓二爺,連忙的将口袋放下,兩個人與大爺、二爺行禮。
大爺問被捉的情形。
三爺就将怎麼被捉,怎麼出來的話,細說了一遍。
大爺一聞此言,原來展南俠還在寨内幽囚着呢,說道:“可别不管人家呀!”蔣爺說:“主意已然定好了。
這就是老五的骨罐,現在這裡。
”盧、韓二義士放聲大哭。
公孫先生出來打聽,也就哭了一番。
有蔣四爺勸解,然後将骨罐壇請到裡面,面見大人。
大人一見,恸倒在地,哭的是死去活來,連主管也哭了個不了。
大衆好容易才将大人勸祝大人吩咐将古瓷壇放在大人的卧寝,每遇大人早晚吃茶、吃酒、用飯,必要在古瓷壇前邊供獻供獻,并且早晚間還要燒錢化紙。
若論朋友之交,也就是了;就是親胞兄弟,還怕不能如此。
大人見了古瓷壇之後,與先生商議:“五老爺雖死,王爺尚未拿獲,這個折本先不必入都。
”先生說:“正當如此。
”蔣爺又把定君山救南俠的事,回禀了大人一回。
大人說:“但憑你們諸位辦理就是了。
” 蔣爺告辭出來,見了三位哥哥說:“我上五柳溝去了,早晚之時,你們可要多加小心才好。
”盧爺說:“上院衙的事,你不用管,自有我們幾個人料理。
你
”象聽了大喜,又傳父母之命,叫他去淘井。
舜聞命,知其來意不善,又告知二女。
二女道:“父母命淘井,安敢不往?”因取一柄短錘,并數十長釘,叫他藏在腰間,為淘井之用。
舜因藏釘而往。
到了井邊,用繩系了下去,剛系下去,象就收了繩子,去報父母矣。
二女在上面看見,因撫井作歌道:滑滑深深,雖無路。
寸鐵分層,便可容步。
入穴升天,神就之度。
大舜在井中聽了,又忽有悟,因腰間取出釘錘,下釘一個立腳,上釘一個攀手,一步步釘了上來。
二女接着,忙忙逃了回宮。
象收了繩子,去報父母道:“今日功成矣。
”瞽瞍道:“舜雖在井,卻未曾死。
” 象道:“這個不難。
”因複到井邊,用土将井口填滿。
象大喜,遂走入舜宮,要來占他的宮中所有。
及走在舜宮,忽看見舜坐擁着娥皇、女英二妃,在那裡鼓琴作樂,吃了一驚,又甚覺無趣,心中十分忸怩,進不是,退不是。
大舜看見,忙歡歡喜喜迎他坐下,道:“賢弟何來?”象此時沒法,隻得說道:“因郁陶思君爾。
”舜聽見說個“思君”,便大喜不勝道:“感吾弟友愛之情,直至如此。
”因命二妃出酒食款之,盡歡方送他别去。
象歸,報知父母,以為舜有神助,便再也不敢設謀陷害于他。
堯見舜有許多聖德事迹,又見二女相安,心下大喜,遂與四嶽商量,竟将天子之位讓他坐了。
舜知堯帝倦勤是實意,遂受之不辭。
既為天子,因立娥皇為後,女英為妃,封象于有痹,盡孝以事瞽瞍。
舜見天下已為唐堯治得雍熙于變,十分太平,不敢更作聰明,每日隻恭己無為,完了朝政,就在宮中被袗衣鼓琴以為樂。
二女裸侍于旁,十分恭敬和悅,深得舜心。
舜凡有所行,皆謀于二女。
二女聰明貞仁,所言所行,皆合禮道,并無偏私妒刻。
後舜巡方死于蒼梧,二妃不能從,望而痛哭,亦死于江湘之間,世因号為湘君。
古今頌賢後妃,盡以二妃為首。
閑言少叙,書歸正傳。
且說智化與蔣爺議論救展南俠之事,水路不能進去,怕人家多有防備。
由旱路進去,一者為救展南俠,二則君山是大宋個大患,智爺的主意是先把君山破了,以後再定襄陽。
就将這個主意與蔣爺一商議,蔣爺說:“這個主意固然是好,怎麼進去法?”智爺用手一指北俠說:“我同他。
我們兩個人詐降,隻要哄信鐘太保,豈不把展老爺救出來了?”蔣爺搖着頭說:“不容易呀,不容易!”智爺說:“易固然是不易,除了這個主意,别無方法。
憑着我這一張嘴,憑着歐陽哥哥這一口刀,倘若被人識破機關,打裡往外一殺,讓丁二弟往裡一殺,憑着咱們的寶刀與寶劍,縱然萬馬千軍,也攔擋不祝此計如何?”蔣爺說:“我們都外頭聽信,倘有兇信,我們大衆一齊都殺将進去。
”智爺說:“不用。
你同三哥将古瓷壇送往上院衙去,你然後上五柳溝,總得要将柳青請來才好呢。
”蔣爺說:“據我看來,有他也不多,沒他也不少。
”智爺說:“倒不用他人,用他雞鳴五鼓返魂香要緊。
”蔣爺說:“不難,這件事全在我的身上,橫豎準有這個人就是了。
”智爺又對北俠說:“歐陽哥哥,方才這些話,你可聽見沒有?”北俠道:“我俱已聽見了。
”智爺說:“你老人家可願意?”北俠說:“為朋友萬死不辭,焉有不願意的?既然這樣,咱們就一言為定。
吉兇禍福,憑命由天。
”說畢,蔣四爺同徐三爺送古瓷壇往上院衙去了。
一路無話。
到了上院衙,也不用官人回禀,二人自己進去,見了盧大爺與韓二爺,連忙的将口袋放下,兩個人與大爺、二爺行禮。
大爺問被捉的情形。
三爺就将怎麼被捉,怎麼出來的話,細說了一遍。
大爺一聞此言,原來展南俠還在寨内幽囚着呢,說道:“可别不管人家呀!”蔣爺說:“主意已然定好了。
這就是老五的骨罐,現在這裡。
”盧、韓二義士放聲大哭。
公孫先生出來打聽,也就哭了一番。
有蔣四爺勸解,然後将骨罐壇請到裡面,面見大人。
大人一見,恸倒在地,哭的是死去活來,連主管也哭了個不了。
大衆好容易才将大人勸祝大人吩咐将古瓷壇放在大人的卧寝,每遇大人早晚吃茶、吃酒、用飯,必要在古瓷壇前邊供獻供獻,并且早晚間還要燒錢化紙。
若論朋友之交,也就是了;就是親胞兄弟,還怕不能如此。
大人見了古瓷壇之後,與先生商議:“五老爺雖死,王爺尚未拿獲,這個折本先不必入都。
”先生說:“正當如此。
”蔣爺又把定君山救南俠的事,回禀了大人一回。
大人說:“但憑你們諸位辦理就是了。
” 蔣爺告辭出來,見了三位哥哥說:“我上五柳溝去了,早晚之時,你們可要多加小心才好。
”盧爺說:“上院衙的事,你不用管,自有我們幾個人料理。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