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十八回
關燈
小
中
大
詩曰:日日龍樓生瑞彩,層層鳳閣吐金輝,皇家富貴真無比,共頌嵩山拜紫微。
話說漢王見李氏母子過來跪下請旨,便道:“爾夫李陵,為國盡忠,名留海外,加封為一等忠勇伯,世受此地香煙。
”李氏母子謝恩退下。
又叫聲:“番王聽旨:爾妹全節而死,令人可憐,封為貞烈仙姑。
”番王謝恩而退。
漢王又命李氏母子進廟祭奠一番,禦筆親賜“忠貞廟”三字匾額,撥軍中帑銀三千兩,交與番王,留為廟内修理之用。
李氏母子同番王謝恩已畢,漢王方同娘娘上辇回駕,一路進了番城,到得長朝殿下辇,番王在殿上擺宴,款待皇爺、皇後,直到更深,方回宮安寝。
次日起來,漢王旨下,發兵回朝,番王忙将傾國寶貝,裝了幾百車子,并降書降表報上。
漢王一一收下,吩咐番王:“從此休生異心,以安臣職。
”番王領旨,隻得率領滿朝文武、在宮嫔妃、滿城百姓,滿鬥焚香相送漢王。
隻聽三聲大炮,漢王上辇起駕,娘娘上馬,率領大小三軍,一路出了番城。
到得十裡長亭,漢王吩咐番王等回國,番王領旨,灑淚而别。
從此年年進貢,不敢犯邊不表。
且言漢王的大兵奏凱而回,一個個歸心似箭,恨不得插翅飛到家鄉。
在路歡聲震地,穿山過嶺,不覺其勞。
那日到了雁門關,守關軍士飛報李元帥道:“天子同娘娘奏凱還朝,請元帥速速迎接。
”元帥聞報,即吩咐關中大小三軍、百姓俱擺香花,跪接聖駕,一聲令下,誰敢不遵?霎時開關,家家結彩,戶戶焚香,伺候迎駕。
李元帥不用戎裝,隻穿朝服,大開關門,迎接漢王。
漢王駕到雁門,三聲大炮,進了關門。
漢王在辇上見百姓香花跪接,心中好不暢快。
到了行宮下辇,娘娘下馬,一齊入内坐定,李廣朝參已畢,漢王吩咐兵紮教場。
李廣領旨,一面擺宴為天子與娘姐洗塵,一面殺牛宰馬,犒賞三軍。
娘娘在酒席筵前對漢王道:“關中軍民屢遭番人兵火,受困多年,不可不加矜恤;随軍士卒,吃辛苦舍死忘身,總為漢家出力,今大功已成,不可不加獎賞。
”漢王道:“梓童之言是也,可将番邦貢物,分作三股,一股交與李廣,派分關中軍民,一股分給随征士卒,一股帶回朝中,分給有功之臣,優恤陣亡之将。
”娘娘聽說,點頭稱善,當時在席前,就命将貢物取來打開,派作三股,照旨而行。
分派已畢,在關歇馬三日,到了第四日,又放炮起身。
皇爺與娘娘才出行宮,軍民及随征将士,俱叩頭謝恩,齊呼萬歲三聲,又呼千歲三聲,正是:百姓不貧君亦富,一人有慶萬民歡。
漢王起駕,大兵随後,李廣送出雁門方回。
此刻兵離雁門,到了南方,一路緩緩而行,也是曉行夜宿,渴飲饑餐,大兵經過地方,少不得有文武官員接送。
漢王旨下,不許騷擾地方,官兵遵旨,秋毫無犯,在路行程非止一日。
那日漢王在辇上問兩旁軍士:“前面一座高嶺,樹木森森,這是哪裡?”軍士忙
話說漢王見李氏母子過來跪下請旨,便道:“爾夫李陵,為國盡忠,名留海外,加封為一等忠勇伯,世受此地香煙。
”李氏母子謝恩退下。
又叫聲:“番王聽旨:爾妹全節而死,令人可憐,封為貞烈仙姑。
”番王謝恩而退。
漢王又命李氏母子進廟祭奠一番,禦筆親賜“忠貞廟”三字匾額,撥軍中帑銀三千兩,交與番王,留為廟内修理之用。
李氏母子同番王謝恩已畢,漢王方同娘娘上辇回駕,一路進了番城,到得長朝殿下辇,番王在殿上擺宴,款待皇爺、皇後,直到更深,方回宮安寝。
次日起來,漢王旨下,發兵回朝,番王忙将傾國寶貝,裝了幾百車子,并降書降表報上。
漢王一一收下,吩咐番王:“從此休生異心,以安臣職。
”番王領旨,隻得率領滿朝文武、在宮嫔妃、滿城百姓,滿鬥焚香相送漢王。
隻聽三聲大炮,漢王上辇起駕,娘娘上馬,率領大小三軍,一路出了番城。
到得十裡長亭,漢王吩咐番王等回國,番王領旨,灑淚而别。
從此年年進貢,不敢犯邊不表。
且言漢王的大兵奏凱而回,一個個歸心似箭,恨不得插翅飛到家鄉。
在路歡聲震地,穿山過嶺,不覺其勞。
那日到了雁門關,守關軍士飛報李元帥道:“天子同娘娘奏凱還朝,請元帥速速迎接。
”元帥聞報,即吩咐關中大小三軍、百姓俱擺香花,跪接聖駕,一聲令下,誰敢不遵?霎時開關,家家結彩,戶戶焚香,伺候迎駕。
李元帥不用戎裝,隻穿朝服,大開關門,迎接漢王。
漢王駕到雁門,三聲大炮,進了關門。
漢王在辇上見百姓香花跪接,心中好不暢快。
到了行宮下辇,娘娘下馬,一齊入内坐定,李廣朝參已畢,漢王吩咐兵紮教場。
李廣領旨,一面擺宴為天子與娘姐洗塵,一面殺牛宰馬,犒賞三軍。
娘娘在酒席筵前對漢王道:“關中軍民屢遭番人兵火,受困多年,不可不加矜恤;随軍士卒,吃辛苦舍死忘身,總為漢家出力,今大功已成,不可不加獎賞。
”漢王道:“梓童之言是也,可将番邦貢物,分作三股,一股交與李廣,派分關中軍民,一股分給随征士卒,一股帶回朝中,分給有功之臣,優恤陣亡之将。
”娘娘聽說,點頭稱善,當時在席前,就命将貢物取來打開,派作三股,照旨而行。
分派已畢,在關歇馬三日,到了第四日,又放炮起身。
皇爺與娘娘才出行宮,軍民及随征将士,俱叩頭謝恩,齊呼萬歲三聲,又呼千歲三聲,正是:百姓不貧君亦富,一人有慶萬民歡。
漢王起駕,大兵随後,李廣送出雁門方回。
此刻兵離雁門,到了南方,一路緩緩而行,也是曉行夜宿,渴飲饑餐,大兵經過地方,少不得有文武官員接送。
漢王旨下,不許騷擾地方,官兵遵旨,秋毫無犯,在路行程非止一日。
那日漢王在辇上問兩旁軍士:“前面一座高嶺,樹木森森,這是哪裡?”軍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