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一回

關燈
着天上的明月,叫一聲:“月光菩薩,想奴生來這等命苦,何必當初生奴家!菩薩在月宮尚有玉兔,怎似奴在冷宮,孤單一人,好不凄涼。

    菩薩呀!你要與奴作主,保佑奴得見漢王,奴自當禮謝神明。

    ”一面祝告着月光,一步步過了牆陰,到了百花台上。

    但見月光映着石墩上,雪亮如銀。

    昭君将身坐下,又是呆呆地癡想了一會。

    想起當年列國時候,有一孟姜女,她與範杞梁成親,隻有三月夫妻,忽然杞梁一時不合吟詩,犯了時忌,捉到長城受苦當差,好好一對鴛鴦,平空拆散,丢下姜女在家,伴着孤燈,傷心流淚。

    到了寒天,手縫冬衣,要寄夫君,誰知杞梁已為長城之鬼。

    可憐姜女并不知道,等了三年五載,親到長城找她夫君。

    一路上吃了許多辛苦,受了若幹磨難,到了長城,不見夫君,就在城下放聲大哭。

    哭了三日三夜,把一座長城哭倒,然後撞死城下,完她節操,至今猶傳姜女美名。

    且住,若論姜女受的苦,不亞奴家,但姜女尚有三月夫妻,奴在冷宮一年,未見漢王,奴又比姜女苦十分了。

    姜女呀,非奴貪這性命,不能似你拼身。

    一則奴家尚有雙親,無兄無弟,望奴日後收成;二則漢王未曾見面,死難閉目;三則仇人毛延壽未曾報洩,焉肯甘心?故此苦守冷宮,且自忍辱偷生。

    姜女呀,奴雖愧對于你,你也要諒奴苦情呢!昭君贊歎姜女一回,又想在月下彈一回琵琶,訴訴心中的苦楚。

    站起身來,走進房内,取下琵琶出來,複在石墩上坐下,把琵琶對着月光彈出幾句曲牌名來,一陣悲切之聲,好不耐人細聽:日落西山生玉兔,月兒高照少人行。

     粉蝶兒花心去宿,黃莺兒樹底安身。

     下山虎歸山入洞,山坡羊到晚歸林。

     夜航船傍江兒水,杏花天布滿前村。

     牧童兒斜騎牛背,耍孩兒放學回程。

     懶秀才回歸書院,紅娘子剔起銀燈。

     傍妝台除頭脫腳,小桃紅親墊枕衾。

     迎仙客吹彈歌舞,香柳娘把盞殷懃。

     沽美酒且助詩興,醉扶歸尋覓佳人。

     孤雁兒成群作伴,點绛唇色比桃杏。

     太師引朝堂坐理,二郎神斬逐妖精。

     紅納襖披在身上,皂羅袍織就飛金。

     谒金門文官武将,朝天子萬歲齊稱。

     昭君将琵琶彈得凄凄涼涼,十分苦楚,況已更深夜靜,誰是知音?該因她災星已滿,冷宮外來一救命恩人,你道是誰?就是正宮林後。

    因用了晚膳,忽然眼跳耳熱,身子坐卧不安,心中十分詫異,道:“難道哀家坐在深宮,有什麼禍事呢?”又隻見外邊明月當空,打點出宮一遊,以消悶懷。

    便帶了使女嫔妃,掌了宮燈,出得宮來。

    有管宮内監接駕道:“娘娘深夜往哪裡去?宜早些安寝罷!”未知林後怎生回答,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