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二回

關燈
詩曰:遠望襄陽一座樓,征南征北幾時休。

     少年子弟江湖老,紅粉佳人白了頭。

     話說林後見内監相問,便回道:“哀家夜深無事,打點踏月一遊,以解悶懷,爾可引路。

    ”内監答應,便向前一路而行。

    行了一回,林後問道:“東邊是哪裡?西邊是哪裡?南邊是哪裡?北邊是哪裡?”内監道:“啟娘娘,南邊去有座漿襁房,北邊去有座銅雀台、朝陽宮、金銀庫,兩邊又有小高牆、萬花園、秋千架,西邊去有座望月台,東邊去有座鳳凰台、廣寒宮,并三十六院,不知娘娘到哪一處遊玩?”林後道:“哀家要到鳳凰台去走走。

    ”内監忙回道:“啟娘娘,此處去不得。

    ”林後吃驚道:“怎麼去不得?”内監道:“這台上時常有鬼出現,況夜靜更深,不當穩便,請娘娘别處去遊玩罷。

    ”林後道:“因這幾日坐卧不安,心驚肉跳,恐有受屈者在寒宮冷院,故此前去探聽一番,不妨事的,爾可向前引路。

    ”内監見說,不敢阻擋,隻得向前引路。

     娘娘踏着月色,一路緩緩行來,甚解愁煩。

    走的是紫微宮、逍遙宮、長樂宮、安樂宮、貴妃宮、望月樓、禦書摟、銅雀台、三十六院、一十二宮,都已走到。

    到了鳳凰台面前,遠遠望見一座高台,好不壯麗。

    怎見得?有詩為證:屹立崇台百尺高,周圍突兀勢沖霄。

     月光遙映玲珑石,一派精華謝玉飈。

     娘娘慢慢上台來,見月白如晝,心中十分暢快,遊玩一會,耳聽谯樓鼓打二更,正要下台回宮,忽聽琵琶一種悲切之聲,複轉身來停步不走,斜倚台上欄杆邊細聽着,聲聲抱怨,不知她怨何人。

    林後雙眸一開,靜聽琵琶,隻聽得琵琶聲中彈出一種苦調:昭君抱怨告蒼天,幽禁冷宮受苦煎。

     骨肉分離兩處地,漢王何日得重圓。

     林後細聽聲音,彈出昭君二字,心内十分詫異道:“昭君現在西宮,漢王十分寵愛,怎麼冷宮又監禁個昭君?好叫哀家難得明白。

    ”到了此刻,忍不住下得台來,順着琵琶之聲,尋覓蹤迹。

    到瞭望月樓前百花台下,隻見雙門緊閉,餘音未歇,便叫一個宮娥走到門前,連叩幾聲,高聲便問:“裡面歎氣者何人?”昭君聽見此刻有人詢問,倒吃了一驚,隻得把琵琶暫且丢下,回道:“外面問奴者何人?”宮娥道:“正宮娘娘遊玩,在此問你。

    ”昭君聽說,心中大喜,連忙将身站起,高叫:“娘娘救命!奴是越州王忠親生之女,名叫昭君,漢王選奴進京,許立西宮為妃,不知奴犯了什麼不公不法之事,貶入冷宮,将近一年,奴好苦也!望娘娘救出冷宮,萬代洪恩。

    ”林後聽得十分疑惑,叫聲:“住口,西宮既是昭君,怎麼你又是昭君?”昭君道:“西宮那是假的,奴是真的。

    ”林後道:“快喚内監,速速開門,相見便了。

    ”昭君聽說,心中大喜,急急轉身入内,喚醒張内監,說明原委。

    張内監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