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類
關燈
小
中
大
,屢年積得器物甚多。
前月攔得賊官七個杠,多有寶貝器玩。
今幸藏到貴縣,一時難以變賣。
尊府若能收當,願面估其值,以十分之一,先交與我。
待你賣後均分,其價每千兩,各得五百。
明年對月來支。
”店主曰:“願借貨物一看。
”賊曰:“貨物極多,共九大杠,外面難以開看。
今夜須吩咐守城者勿□□。
待人定後,你雇十八人在船邊來,擡入寶店。
當□□定,估計價值兩相交付。
先求些現,餘者明年找完。
店主曰:“可。
” 夜間吩付守城者留門,催十八人往江邊杠貨,果擡九杠入店。
赍發杠夫去訖,閉上外門,賊将鎖匙将九杠鎖都開訖,喝一聲曰:“速出來。
”每杠二人,各執短刀突出,将店主綁祝曰:“略做聲便殺。
”十九人争入内,把其男女都綁縛,然後将其鋪内貨物,盡數收入九杠内,十九人分擡出城,再囑守城者曰:“可鎖門矣。
”夤夜扛上船去。
半夜後,有漸解開綁者,因出解家人之縛。
趕至城門,門已閉矣。
問曰:“汝見扛杠者否?”守城人應曰:“扛杠者出城多時矣。
”五鼓門開,尋至江邊,賊夤夜開船,杳不知去向矣。
按:一人來店,其杠皆系自雇人擡入,誰知防之。
但彼既稱九杠,何不日間躬到其船,面察其杠内貨物,則賊計無所施矣。
顧聽其夜來,又囑守城者留門,以延之入,緻堕賊計,是開門而揖盜也。
諒哉,利令智昏矣! 京城店中響馬賊 董榮,山東人也,往南京廊下鄧鋪中,買絲綢三疋,價銀四兩四錢,以天平對定,隻差銀色,講議未成。
忽一人騎白馬,戴籠巾,穿青絹雙擺,亦來鋪買綢,鄧店以綢與看。
其人将董榮的綢來看,曰:“吾為你二家折衷。
”叫榮再添銀二錢。
榮意亦肯添。
其人接銀過手看,一跳上馬,加鞭而行,馬走如飛。
榮忙趕上,過一巷,轉一彎,其人與馬,俱不見蹤。
無奈,再至鄧鋪,謂其與棍相套,互争扭打。
忽巡街劉禦史到,二人皆攔街口告。
禦史帶回衙,拘其左鄰右舍來審。
鄰舍曰:“先是榮入鋪買綢,隻争銀色未成。
一棍忽騎馬至,亦稱買綢,自言為彼二家折衷,叫榮添銀,棍把其銀入手,一跳上馬而去,榮忙趕未見,以故二人争打,告在天台。
諒此棍正系響馬賊,必非通同店家作弊者。
”劉爺曰:“鄰右所證是實,此非店家通同者。
但在伊店,而遭失脫,合令鄧店補還銀二兩二錢,董榮亦自認二兩二錢。
”發出依處,彼此無罪。
按:響馬賊嘗在林路僻處,劫奪行旅,飛馬而去。
今在京城中行此,亦大奇也。
且彼衣冠既美,有馬在傍,其誰防之。
今後上店買物,或有異色人在傍,須當嚴防,勿使銀入人手,是亦老實照管之一策也。
前月攔得賊官七個杠,多有寶貝器玩。
今幸藏到貴縣,一時難以變賣。
尊府若能收當,願面估其值,以十分之一,先交與我。
待你賣後均分,其價每千兩,各得五百。
明年對月來支。
”店主曰:“願借貨物一看。
”賊曰:“貨物極多,共九大杠,外面難以開看。
今夜須吩咐守城者勿□□。
待人定後,你雇十八人在船邊來,擡入寶店。
當□□定,估計價值兩相交付。
先求些現,餘者明年找完。
店主曰:“可。
” 夜間吩付守城者留門,催十八人往江邊杠貨,果擡九杠入店。
赍發杠夫去訖,閉上外門,賊将鎖匙将九杠鎖都開訖,喝一聲曰:“速出來。
”每杠二人,各執短刀突出,将店主綁祝曰:“略做聲便殺。
”十九人争入内,把其男女都綁縛,然後将其鋪内貨物,盡數收入九杠内,十九人分擡出城,再囑守城者曰:“可鎖門矣。
”夤夜扛上船去。
半夜後,有漸解開綁者,因出解家人之縛。
趕至城門,門已閉矣。
問曰:“汝見扛杠者否?”守城人應曰:“扛杠者出城多時矣。
”五鼓門開,尋至江邊,賊夤夜開船,杳不知去向矣。
按:一人來店,其杠皆系自雇人擡入,誰知防之。
但彼既稱九杠,何不日間躬到其船,面察其杠内貨物,則賊計無所施矣。
顧聽其夜來,又囑守城者留門,以延之入,緻堕賊計,是開門而揖盜也。
諒哉,利令智昏矣! 京城店中響馬賊 董榮,山東人也,往南京廊下鄧鋪中,買絲綢三疋,價銀四兩四錢,以天平對定,隻差銀色,講議未成。
忽一人騎白馬,戴籠巾,穿青絹雙擺,亦來鋪買綢,鄧店以綢與看。
其人将董榮的綢來看,曰:“吾為你二家折衷。
”叫榮再添銀二錢。
榮意亦肯添。
其人接銀過手看,一跳上馬,加鞭而行,馬走如飛。
榮忙趕上,過一巷,轉一彎,其人與馬,俱不見蹤。
無奈,再至鄧鋪,謂其與棍相套,互争扭打。
忽巡街劉禦史到,二人皆攔街口告。
禦史帶回衙,拘其左鄰右舍來審。
鄰舍曰:“先是榮入鋪買綢,隻争銀色未成。
一棍忽騎馬至,亦稱買綢,自言為彼二家折衷,叫榮添銀,棍把其銀入手,一跳上馬而去,榮忙趕未見,以故二人争打,告在天台。
諒此棍正系響馬賊,必非通同店家作弊者。
”劉爺曰:“鄰右所證是實,此非店家通同者。
但在伊店,而遭失脫,合令鄧店補還銀二兩二錢,董榮亦自認二兩二錢。
”發出依處,彼此無罪。
按:響馬賊嘗在林路僻處,劫奪行旅,飛馬而去。
今在京城中行此,亦大奇也。
且彼衣冠既美,有馬在傍,其誰防之。
今後上店買物,或有異色人在傍,須當嚴防,勿使銀入人手,是亦老實照管之一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