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回 柏生發到了藏頭 老精鷹送寶三件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柏生發離了鑽雲洞,望藏頭山而去。果然那獸四蹄生風,不消一日,到了藏頭山下。正躊躇不知那是躲軍洞,忽有一老者打柴而回,柏生發即下獸來問曰:“動問那是躲軍洞?”老者答曰:“往前再走五裡之遙,門前有黑暗暗一林柏樹就是了。”柏生發又問曰:“此時卻有人住沒有?”老者答曰:“此時卻沒人住。十年之前來了一個小道童,姓享,名邑兩,遊方到此,他在這裡住了幾年。後來有一老鷹,常在洞裡打混他,他就去了。聽說他後來遊到積财山出放洞,得了道了,名為神鳔祖師:他門下有許多徒弟,他今日作了教主了。自他去後,再無人住。”柏生發聽罷,與老者作别,遂牽着盡勾獸,不一時就走到洞所。前後一看,隻見:
前有百躲山,後有千藏澗。峰上見了些赤屁猴,尋花覓果;澗下見了些疾溜鼠,飲露吸泉。
柏生發進的洞門,有一所不待廳。廳中有二柱:一柱名頂不住,一柱名支不柱。又有一個沒門坑,又有一條沒門路。柏生發看了,自思道:“祖師指我這個所在,也還罷了。”由是死心塌地,在這裡安身,飲食苦參,渴飲清泉,煉氣養性,春去秋來,已有一年有餘。
一日正養元氣,忽然洞後火光沖天,柏生發去看,乃是一個老鷹成精,兩翅扇動風火,望柏生發捕來。柏生發舉妝钿鏟照精鷹打去,那精鷹一道火光鑽入地下。柏生發說:“此即樵者所雲打混享邑兩之精鷹也,我不免用妝钿鏟掘起,看他成甚麼東西。”卻不料掘出來一石匣,内有三件寶貝:一頂光赤盔,一身不故甲,一根皮禅杖。柏生發看見,喜不自勝。自此以後,丢了妝钿鏟,耍起皮禅杖來了。
松月道士曰:藏頭山,躲軍洞,樵者引路入其中。下了盡勾獸,緩步不待廳,此處真堪煉氣養真性。忽的出精鷹,忽的出精鷹,送寶三件,恰使柏生發兒顯其能。他把那妝鈾鏟,丢在一邊,豈知道皮禅杖,惹起邪風?
江湖散人曰:盡勾獸上一陣風,盼望藏頭不暫停。洞後得卻三件寶,柏生發兒有法生。
前有百躲山,後有千藏澗。峰上見了些赤屁猴,尋花覓果;澗下見了些疾溜鼠,飲露吸泉。
柏生發進的洞門,有一所不待廳。廳中有二柱:一柱名頂不住,一柱名支不柱。又有一個沒門坑,又有一條沒門路。柏生發看了,自思道:“祖師指我這個所在,也還罷了。”由是死心塌地,在這裡安身,飲食苦參,渴飲清泉,煉氣養性,春去秋來,已有一年有餘。
一日正養元氣,忽然洞後火光沖天,柏生發去看,乃是一個老鷹成精,兩翅扇動風火,望柏生發捕來。柏生發舉妝钿鏟照精鷹打去,那精鷹一道火光鑽入地下。柏生發說:“此即樵者所雲打混享邑兩之精鷹也,我不免用妝钿鏟掘起,看他成甚麼東西。”卻不料掘出來一石匣,内有三件寶貝:一頂光赤盔,一身不故甲,一根皮禅杖。柏生發看見,喜不自勝。自此以後,丢了妝钿鏟,耍起皮禅杖來了。
松月道士曰:藏頭山,躲軍洞,樵者引路入其中。下了盡勾獸,緩步不待廳,此處真堪煉氣養真性。忽的出精鷹,忽的出精鷹,送寶三件,恰使柏生發兒顯其能。他把那妝鈾鏟,丢在一邊,豈知道皮禅杖,惹起邪風?
江湖散人曰:盡勾獸上一陣風,盼望藏頭不暫停。洞後得卻三件寶,柏生發兒有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