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十九回 詭計多端桃僵李代 人心叵測害命圖财

關燈
是芝珊的小厮,生得十分伶俐,因此顧忠認他做了幹兒。

    當初芝珊給他一個丫頭做了妻子,後來他那妻子有了外遇,活活的被長壽逼着死了。

    所以也看破了,不願意再娶,直到如今三十多歲了,還做着鳏夫。

    這會子慧兒到來,見他出落得和畫上美人一般,心中不免歆羨。

    慧兒又稱他做母舅,頗形親熱,他自然骨頭兒也輕了一半。

    因看慧兒面上,和企仁也十分投機。

    那魏企仁是走過道兒的人,知道長壽這個容易結交,有心要用着他,便憑任他和慧兒去親密。

    慧兒是出過洋的女學生,本來不在行迹上講究,見長壽愛着自己,越覺得自己容貌超群出衆,才會教人傾倒,益發放出手段,牢寵長壽。

    居然把這人玩弄在股掌之上。

    凡是慧兒講一句,長壽便如奉了聖旨一般。

     慧兒見時機已到,便把自己想做的那件事,告訴長壽。

    又說:“将來做到那個地步,咱們便好一輩子住在一起,包管你後半世的受用不了。

    ”長壽驟聽之下,愕呆了半晌,後來想想不禁笑了起來道:“果然好主意,包充得過去,隻是這老頭子精神正好,哪裡便會死去?日長久遠的等着,到叫人不耐煩呢。

    ”慧兒笑道:“終不然把他謀死。

    俗語說的好:‘有心不在遲,’‘欲速則不達。

    ’我這會子告訴你,不過叫你做個内應,把些田房産地留心記下。

    一等老兒轉背,你便趕緊通個信兒給我,我便好同着那一個轉來。

    ”長壽耳朵裡聽着,心裡卻隻轉念頭,因道:“你兩個不等在這裡嗎?”慧兒笑道:“這哪裡有日子好等的。

    我打算明後兒,仍和企仁往日本去。

    聽說秦寶珠的小舅爺葉魁在日本,咱們隻要碰到葉魁,提起自己本來姓顧,十二歲上赴揚州去時,翻了船落水,遇着姓魏的救起,做了兒子,帶到日本來,住到如今。

    因為家中隻有兩個堂姊,本來不甚相得,一個已是同時落水死了,一個又在廣東不知下落,所以不想回去。

    照此講給葉魁聽,少不得便會通知寶珠去。

    等他們來信叫咱們回國,咱們隻說不願意去,仍自住在日本。

    那時他們知道全哥還在,自然不敢動那家産。

    便要動時,也得留起一股,咱們隻要等到老兒轉背,回來享受就是。

    你說好不好?”長壽笑道:“好果然好,隻不知道等到幾年。

    這會子你那一個兒哪兒去了?”慧兒道:“他見你來了,大約到老兒那邊去了呢。

    ” 長壽便自去找那企仁,找着了兩人同到竹園裡去密談了一會。

    企仁答應他,事成之後,把所得的家産分給他三股之一。

    長壽滿口應允,卻要魏企仁寫一張字據給他,做個日後的憑證,企仁道:“這個哪裡可以形諸筆墨。

    ”長壽道:“那不行,回來我到白費了心,沒一點兒憑據,我又怎麼信得過你?”企仁想一想道:“也罷。

    停會子我寫來給你。

    ”長壽道:“說做便做,你快寫去。

    我到老兒那邊轉一轉,仍在這兒等你。

    ”企仁點首,便回到房内,見慧兒不在,便寫了一紙,袖好走到竹園。

    長壽已等着了,便伸手讨來,看他寫着是:“立證券顧全,予自髫齡,沉舟獲救,改姓魏氏。

    賴我同志扶助一切,緻有今日。

    歸宗顧氏之後,願以承襲所得财産割三分之一,畀我同志,以資報酬。

    倘食斯言,有券為證。

    ”長壽笑道:“這是代全哥兒出的,哪裡是你的?”企仁也笑道:“我若不做了全哥兒時,也沒得什麼财産好分給你呀。

    ”長壽想想也是有理,便摺好了,謹謹慎慎塞在褲帶上的袋子裡面。

    因悄悄的道:“話雖如此,到底該怎麼一個下手沒得形迹?”企仁四面張了一張,見沒人,因低聲道:“你可萬不能對慧兒講明!”長壽道:“我曉得,你放心。

    ”企仁因左右張望了一望,把長壽扯到牆角邊,叫他附耳過來道:“我明兒帶了慧兒便走。

    我到了上海,寄一瓶子東西給你,那東西叫作磷,是浸在水裡的。

    若出了水,遇了空氣,立時便會發出火來。

    你用一個大點兒的紙盒子,裡面盛了水,把磷倒在水裡,放在老頭子的後房草堆裡。

    你便自己進城去,等到晚頭,火着了起來,誰還想到你?隻是一層,你要記着,你要到上燈邊,才好把水盛在盒子裡去,不然怕滲漏的太快。

    你放這盒子到草堆裡去,要把盒子着地,上面蓋草方不滲濕了誤事。

    ”長壽領會,繼問道:“這法子我想不妥,萬一白燒了房子,老兒到不曾燒在裡面,反鬧的驚天動地。

    并且把付老骨頭葬在火裡,也不免有點兒問心不過,能夠怎麼樣叫他一無痛苦和睡着了去的一般方好。

    ”企仁想一想道:“那也有一種藥,便是外國醫生用的迷藥,叫做‘哥羅方’。

    多嗅了便會迷過去回不轉來。

    ”長壽道:“那麼用這個法子好。

    ”企仁點首。

    倆人就此議定,正是: 科學昌明添虎伥,家庭危難出鸩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