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七十五回 憶舊遊美姊感年華 求新學魁兒赴日本
關燈
小
中
大
兒去,你唱一個《袅晴絲》,請我們小姐聽聽。
”伶兒道:“咱們屋子裡人多着,不要說清唱,便是扮演起來,也不費事。
”因扯着美雲的衣角兒道:“小姐到我那兒去。
” 美雲本來沒有甚事,因便伸手将着伶兒,穿過吟秋榭,水流雲在堂,轉個彎兒,徑到春聲館來。
不道寶珠、婉香和愛侬、賽兒都在那裡,正滿桌子擺了笛子、鼓闆,嫩兒、香玉也在旁邊,見美雲和伶兒來了,大家站起,第一個寶珠開口道:“大姊姊難得到這裡來,我們不如唱戲的好,不要清唱。
”美雲笑道:“我就怕寶弟弟會吵,清唱最好,怎麼一下子見我來了,又改了要扮戲?并且我們這幾個人,冷清清的有什麼興緻?”寶珠一疊聲道:“那麼,嫩兒快着人去請了太太和三太太來,再叫人把姊姊妹妹一并請來。
我來起唐明皇,伶兒起楊貴妃,香玉起梅妃,大春奎起郭子儀,四喜子起安祿山,賽兒起高力士。
”賽兒笑道:“你做皇帝,我做奴才,我不來。
”美雲笑道:“不來最好,免的他着忙。
”寶珠道:“那麼改改,改唱《牡丹亭》如何?讓你做柳夢梅。
”賽兒說:“好。
”當下不由分說,早已滿院子鋪設起來。
寶珠怕美雲走了,囑托婉香陪着,自己便忙的和熱鍋上螞蟻一般,因人手不齊,竟自上台去扮天官。
眼看着柳夫人、袁夫人和藕香、漱芳、眉仙、軟玉、蕊珠、麗雲、绮雲、茜雲等陸續來了,便滿心歡喜,分外精神,唱的有趣到萬分。
大天官下台,寶珠因柳夫人喜歡熱鬧,便扮了一出《水漫》的雜劇,上台鬧出許多蝦精、蟹精、蚌殼精、烏龜精,引得柳夫人等笑個不了。
這也是秦寶珠舞彩娛親的慣技,無庸細表。
卻說沈左襄既把葉魁和美雲完婚之後,過了一個月,美雲歸甯去了。
便趁這個當口,選定二月二十四的喜期,通知親朋戚友,把葉魁做了贅婿,和瘦春結婚。
說明白是将來美雲養了孩子便是葉氏之後。
瘦春養了孩子,則歸宗沈氏。
此番的大賓,一個便是秦文,一個便是陸蓮史。
所以大家都說沈左襄的主意不錯,這頭親事,越見得義重如山,當少不得又是一番熱鬧。
不過,小說的體例最忌的是重複,所以略而不叙這些世故閑文。
想來看官也不耐煩細看,不如略過。
且說瘦春本來是個極灑脫的人物,曉得沈左襄的意思,不過為着葉沈兩姓宗祧一舉而得起。
見葉魁雖然非偶,隻是重于父命,也就無可如何。
嫁了葉魁,隻當完了前世的債務一般。
不過,不養一個孩子,這筆債總算不曾完清。
所以,他和葉魁心裡雖然不滿,眼面前總不肯傷了和氣。
在這半個月裡,一心隻想完清了孽債,所以和葉魁反倒比美雲好。
那葉魁本是個初出茅廬的人物,哪禁得起瘦春這樣操縱,不免醉心落魄,傾心在瘦春身上。
等到美雲回來,葉魁已和他隔了一個月,舉止之間少不得分出個親疏冷熱。
美雲益覺葉魁這人薄幸寡情到了絕頂,索性不把葉魁放在眼裡。
平時隻和尤月香去談天,幾乎也要參禅悟道的樣兒。
還是瘦春覺到美雲有些醋意,因歎道:“誰愛結這一重孽障,不過完我前世的冤欠罷了。
既這麼着,我又何苦來?”因此便對葉魁也冷冷的沒一些兒笑臉。
看官要曉得,一個人娶兩個妻子,是最難對付的,好了這邊,便惱了那邊。
寶珠娶着四位夫人,本來都是自家姊妹,又加着寶珠一種溫存手段,所以還不曾有甚口角。
便是蘧仙娶了浣花,他和浣花本來是從小的姊妹。
論起資格來,冷素馨是娶了過來才認得的,也免不了相形之下有些軒轾。
何況,葉魁是個不善于體貼女兒心性的人,怎麼能夠享受這些豔福。
閑話少表,且說葉魁娶了兩位夫人,滿拟消受些柔情豔福,誰知倒做了一個東憎西嫌的厭物。
當初葉太夫人還愛憐着自己,自從美雲嫁過來了,卻把全副精神注到了美雲身上。
動不動總說葉魁是得福不知,惹人氣惱。
那沈左襄更不必說了,總是愛憐自己的女兒,因此總覺得橫不是,豎不是,一行一動都要惹人讨厭。
他明知是自己不曾争到尺寸功名,所以妻子瞧不起他。
他要想考去呢,又自量未必取,多落一重痕迹。
想來想去,想出個好意思來。
原來,那時朝廷上已換了一班人物,極意求新。
把些青年子弟送出洋去就學,打算将來回國,替國家造福。
那些出洋學生,自然要比從前科舉出身,分外看重。
葉魁想到這條門路,心想:“若教我讀中國書時,便讀到髭須白了,也不見得出人頭地。
不如從大學之道讀起去,做出洋學生,好回來說幾句‘愛皮西提’或是‘阿以倭愛’,叫那些老前輩也懂不得一字,諒不穿我的學問,那時我豈不成了貫通中外的碩學鴻儒?”主意既定,便和沈左襄說明。
左襄見他成婚已三月,夫妻們又不和睦,趁着自己康健,落得讓他出去混混。
因便回明了葉太夫人。
替他央中丞出了一道咨文,咨送到日本欽差大臣那裡,給他送入一個什麼學校留學去了。
後來葉魁回國,正值革命軍起義,光複漢土的時代,葉魁倒做了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呢。
這是後話,且按下不表。
正是: 誠心自可開金石,志士何須戀家室。
”伶兒道:“咱們屋子裡人多着,不要說清唱,便是扮演起來,也不費事。
”因扯着美雲的衣角兒道:“小姐到我那兒去。
” 美雲本來沒有甚事,因便伸手将着伶兒,穿過吟秋榭,水流雲在堂,轉個彎兒,徑到春聲館來。
不道寶珠、婉香和愛侬、賽兒都在那裡,正滿桌子擺了笛子、鼓闆,嫩兒、香玉也在旁邊,見美雲和伶兒來了,大家站起,第一個寶珠開口道:“大姊姊難得到這裡來,我們不如唱戲的好,不要清唱。
”美雲笑道:“我就怕寶弟弟會吵,清唱最好,怎麼一下子見我來了,又改了要扮戲?并且我們這幾個人,冷清清的有什麼興緻?”寶珠一疊聲道:“那麼,嫩兒快着人去請了太太和三太太來,再叫人把姊姊妹妹一并請來。
我來起唐明皇,伶兒起楊貴妃,香玉起梅妃,大春奎起郭子儀,四喜子起安祿山,賽兒起高力士。
”賽兒笑道:“你做皇帝,我做奴才,我不來。
”美雲笑道:“不來最好,免的他着忙。
”寶珠道:“那麼改改,改唱《牡丹亭》如何?讓你做柳夢梅。
”賽兒說:“好。
”當下不由分說,早已滿院子鋪設起來。
寶珠怕美雲走了,囑托婉香陪着,自己便忙的和熱鍋上螞蟻一般,因人手不齊,竟自上台去扮天官。
眼看着柳夫人、袁夫人和藕香、漱芳、眉仙、軟玉、蕊珠、麗雲、绮雲、茜雲等陸續來了,便滿心歡喜,分外精神,唱的有趣到萬分。
大天官下台,寶珠因柳夫人喜歡熱鬧,便扮了一出《水漫》的雜劇,上台鬧出許多蝦精、蟹精、蚌殼精、烏龜精,引得柳夫人等笑個不了。
這也是秦寶珠舞彩娛親的慣技,無庸細表。
卻說沈左襄既把葉魁和美雲完婚之後,過了一個月,美雲歸甯去了。
便趁這個當口,選定二月二十四的喜期,通知親朋戚友,把葉魁做了贅婿,和瘦春結婚。
說明白是将來美雲養了孩子便是葉氏之後。
瘦春養了孩子,則歸宗沈氏。
此番的大賓,一個便是秦文,一個便是陸蓮史。
所以大家都說沈左襄的主意不錯,這頭親事,越見得義重如山,當少不得又是一番熱鬧。
不過,小說的體例最忌的是重複,所以略而不叙這些世故閑文。
想來看官也不耐煩細看,不如略過。
且說瘦春本來是個極灑脫的人物,曉得沈左襄的意思,不過為着葉沈兩姓宗祧一舉而得起。
見葉魁雖然非偶,隻是重于父命,也就無可如何。
嫁了葉魁,隻當完了前世的債務一般。
不過,不養一個孩子,這筆債總算不曾完清。
所以,他和葉魁心裡雖然不滿,眼面前總不肯傷了和氣。
在這半個月裡,一心隻想完清了孽債,所以和葉魁反倒比美雲好。
那葉魁本是個初出茅廬的人物,哪禁得起瘦春這樣操縱,不免醉心落魄,傾心在瘦春身上。
等到美雲回來,葉魁已和他隔了一個月,舉止之間少不得分出個親疏冷熱。
美雲益覺葉魁這人薄幸寡情到了絕頂,索性不把葉魁放在眼裡。
平時隻和尤月香去談天,幾乎也要參禅悟道的樣兒。
還是瘦春覺到美雲有些醋意,因歎道:“誰愛結這一重孽障,不過完我前世的冤欠罷了。
既這麼着,我又何苦來?”因此便對葉魁也冷冷的沒一些兒笑臉。
看官要曉得,一個人娶兩個妻子,是最難對付的,好了這邊,便惱了那邊。
寶珠娶着四位夫人,本來都是自家姊妹,又加着寶珠一種溫存手段,所以還不曾有甚口角。
便是蘧仙娶了浣花,他和浣花本來是從小的姊妹。
論起資格來,冷素馨是娶了過來才認得的,也免不了相形之下有些軒轾。
何況,葉魁是個不善于體貼女兒心性的人,怎麼能夠享受這些豔福。
閑話少表,且說葉魁娶了兩位夫人,滿拟消受些柔情豔福,誰知倒做了一個東憎西嫌的厭物。
當初葉太夫人還愛憐着自己,自從美雲嫁過來了,卻把全副精神注到了美雲身上。
動不動總說葉魁是得福不知,惹人氣惱。
那沈左襄更不必說了,總是愛憐自己的女兒,因此總覺得橫不是,豎不是,一行一動都要惹人讨厭。
他明知是自己不曾争到尺寸功名,所以妻子瞧不起他。
他要想考去呢,又自量未必取,多落一重痕迹。
想來想去,想出個好意思來。
原來,那時朝廷上已換了一班人物,極意求新。
把些青年子弟送出洋去就學,打算将來回國,替國家造福。
那些出洋學生,自然要比從前科舉出身,分外看重。
葉魁想到這條門路,心想:“若教我讀中國書時,便讀到髭須白了,也不見得出人頭地。
不如從大學之道讀起去,做出洋學生,好回來說幾句‘愛皮西提’或是‘阿以倭愛’,叫那些老前輩也懂不得一字,諒不穿我的學問,那時我豈不成了貫通中外的碩學鴻儒?”主意既定,便和沈左襄說明。
左襄見他成婚已三月,夫妻們又不和睦,趁着自己康健,落得讓他出去混混。
因便回明了葉太夫人。
替他央中丞出了一道咨文,咨送到日本欽差大臣那裡,給他送入一個什麼學校留學去了。
後來葉魁回國,正值革命軍起義,光複漢土的時代,葉魁倒做了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呢。
這是後話,且按下不表。
正是: 誠心自可開金石,志士何須戀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