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九回 賺巨款奴才捐官 赦小過主人積德
關燈
小
中
大
卻說藕香帶着銀雁、小鵲,打惜紅軒後面經寶珠樓上繞過下來,見隻有晴煙一個穿着白紗衫兒,低着頸兒在那裡穿茉莉花翹兒。
見藕香打樓上下來,因站起來道:“大奶奶好忙呢。
大爺回來了,不辛苦嗎?”藕香笑道:“也沒什麼。
三爺搬園裡去了,你到不冷靜麼?”晴煙道:“這屋子裡到比往常熱鬧的多呢。
往園子裡去的上上下下一幹人,多貪着路近打這樓上上去。
這屋子裡就像穿堂似的,樓梯上一天也響不了。
晚頭,樓上下一路又點了燈,到比茶館子還熱鬧呢。
”藕香笑笑,因道:“我剛打月台上來,見那月洞上的鏡子門推的松了,怕明兒脫了筍。
打将下來不打緊,倒是這樣大的鏡磚沒處配去。
你明兒索性叫人把他卸下來。
倘嫌晚間沒得關閉,你叫小厮們把那個冰蘭格子裝了上去就是。
”晴煙答應着,藕香便走出回廊上來。
因看看天井道:“這大熱的天,怎麼還不搭涼棚子?”晴煙道:“可不是麼。
咱們這位爺,因前兒到葉府裡去來,見他家的涼棚都是機器做的,說靈便的很。
用鐵杆子搭起來,上面用綢子做了篷。
可不用扯得,隻要把那杆子上的螺蛳旋兒一旋,那篷子飛風似的打開了。
再倒旋一旋,那篷子便也飛風似的卷做一卷兒了。
爺愛這個,所以連對面的小桃花館的舊篷子也不叫搭。
說已叫葉府上的什麼洋匠做去,明後兒就送來了。
”藕香笑道:“好便好,怕沒得百十兩銀子辦不下來。
回來開上帳去,又吃三老爺罵呢。
”晴煙道:“是呢,說八十兩銀子一座呢。
連太太院子裡共是三座,光景也得三五百塊錢。
不過太太準了,光景這錢是太太出的大面了。
”藕香點點首。
忽一陣風吹來,很熱烘烘的。
藕香道:“熱的很,這天要下陣雨才好呢!照這樣熱,我真一點兒事也幹不了。
”說着,便帶銀雁、小鵲出來到自己屋裡。
秦珍卻又被秦文喊去問話去了。
因走到房裡換了件茜紗衫兒,叫翠鳳打着扇,自己便拿張箋子開了個單子,叫銀雁拿出去。
喊帳房裡辦扇子去,賞給婆子丫頭們的。
又問小鵲道:“去年咱們府裡辦四十架洋風扇兒,秋天卸下來擱在那裡。
天熱了,早晚各房裡便要來領。
你去問聲沈元家的瞧。
” 小鵲應了聲出來,便找沈元家的去。
卻好剛撞着沈順家的進來。
小鵲因道:“媽媽來的正好,奶奶喊沈元媽媽呢。
可在外面麼?”沈順家的詫異道:“怎麼,奶奶喊沈元家的?敢是喊我你聽錯了。
”小鵲笑道:“媽媽又取笑來,這一點兒事我哪會聽差呢。
”沈順家的道:“那麼着奶奶忘了,前兒四月間,不是奶奶打發沈元家的往上海去了,到今兒還沒回來呢。
”小鵲道:“那光景是奶奶忘了。
”又道:“隻是我一晌沒聽講起這事。
”沈順家的道:“這事你自然不知道。
奶奶怕老爺知道,瞞得鐵桶似的。
我還是沈元家的私地告我的。
這會子什麼事,我去幹去便了。
”小鵲便把要洋風扇子的話講了,沈順家的道:“這個去年是我收下的。
我去找,回來送進來便了。
”說着回了出去。
小鵲進來回了藕香。
卻把沈元家的事,隐着不提。
怕戳穿了藕香生氣,所以不敢提及。
到晚後,秦珍進來,便一味子嚷熱。
藕香替他脫了長衫子,又叫小鵲與他打扇,銀雁替他抹個身子。
靜坐了一會兒,秦珍才舒服些。
因道:“你可知道,這裡本縣老爺壞了。
剛今晚子差官來摘了印去。
”藕香笑道:“我哪裡管這些事,自己府裡還管不周到呢。
”秦珍道你自然不明白,可知道是為着咱們府裡的事壞的。
今兒葛師爺也回複了,連瓊弟也被老爺捶了幾下。
”藕香詫異,問是為什麼?秦珍便歎口氣道:“本來也太胡鬧了,四月間瓊弟和葛師爺出去打戲館子,回來叫縣裡枷了戲園子的人。
還把戲箱封了去變賣充公。
這都是瓊弟借着老爺的名頭叫那官兒幹的事。
哪裡知道,這戲園子老闆是京城三王爺得意的人。
他便趕進京去哭訴了三王爺,連咱們府裡也告在裡面。
說怎樣的倚勢欺人,指使地方官壓詐小民。
因此我在京的時候,王爺還講我幾句不是呢。
照這樣鬧法,咱們府裡也不穩便。
剛老爺喊我出去,就為這個事兒。
”藕香聽了不語。
秦珍又道:“還有節兒事情。
昨兒吏部裡信來,問新捐大八成,在部候選的縣丞沈培元,在那裡求缺。
說是咱們府裡的門生,問究竟是否這事。
老爺問我,我也不知道。
及至查了冊子,才知道咱們房裡的陪房,沈元的原名。
這也奇事,沈元是幾時告假出去的?”藕香吃了一驚道:“吓!這怎麼講,沈元原不曾告假出去。
前兒跟爺進京,他四月初回來說爺在上海花空了。
乏了盤費,在什麼莊上挪了三千兩銀子進京去,特地打發他轉來把這筆錢彙去銷帳。
照這樣說,敢是他謊了銀子去捐官的麼。
” 秦珍跳起來道:“不必說了,一定是這奴才謊了去的。
我那有這件事兒。
我到上海的時候,他拿了封信來,說他家的病重,所以告
見藕香打樓上下來,因站起來道:“大奶奶好忙呢。
大爺回來了,不辛苦嗎?”藕香笑道:“也沒什麼。
三爺搬園裡去了,你到不冷靜麼?”晴煙道:“這屋子裡到比往常熱鬧的多呢。
往園子裡去的上上下下一幹人,多貪着路近打這樓上上去。
這屋子裡就像穿堂似的,樓梯上一天也響不了。
晚頭,樓上下一路又點了燈,到比茶館子還熱鬧呢。
”藕香笑笑,因道:“我剛打月台上來,見那月洞上的鏡子門推的松了,怕明兒脫了筍。
打将下來不打緊,倒是這樣大的鏡磚沒處配去。
你明兒索性叫人把他卸下來。
倘嫌晚間沒得關閉,你叫小厮們把那個冰蘭格子裝了上去就是。
”晴煙答應着,藕香便走出回廊上來。
因看看天井道:“這大熱的天,怎麼還不搭涼棚子?”晴煙道:“可不是麼。
咱們這位爺,因前兒到葉府裡去來,見他家的涼棚都是機器做的,說靈便的很。
用鐵杆子搭起來,上面用綢子做了篷。
可不用扯得,隻要把那杆子上的螺蛳旋兒一旋,那篷子飛風似的打開了。
再倒旋一旋,那篷子便也飛風似的卷做一卷兒了。
爺愛這個,所以連對面的小桃花館的舊篷子也不叫搭。
說已叫葉府上的什麼洋匠做去,明後兒就送來了。
”藕香笑道:“好便好,怕沒得百十兩銀子辦不下來。
回來開上帳去,又吃三老爺罵呢。
”晴煙道:“是呢,說八十兩銀子一座呢。
連太太院子裡共是三座,光景也得三五百塊錢。
不過太太準了,光景這錢是太太出的大面了。
”藕香點點首。
忽一陣風吹來,很熱烘烘的。
藕香道:“熱的很,這天要下陣雨才好呢!照這樣熱,我真一點兒事也幹不了。
”說着,便帶銀雁、小鵲出來到自己屋裡。
秦珍卻又被秦文喊去問話去了。
因走到房裡換了件茜紗衫兒,叫翠鳳打着扇,自己便拿張箋子開了個單子,叫銀雁拿出去。
喊帳房裡辦扇子去,賞給婆子丫頭們的。
又問小鵲道:“去年咱們府裡辦四十架洋風扇兒,秋天卸下來擱在那裡。
天熱了,早晚各房裡便要來領。
你去問聲沈元家的瞧。
” 小鵲應了聲出來,便找沈元家的去。
卻好剛撞着沈順家的進來。
小鵲因道:“媽媽來的正好,奶奶喊沈元媽媽呢。
可在外面麼?”沈順家的詫異道:“怎麼,奶奶喊沈元家的?敢是喊我你聽錯了。
”小鵲笑道:“媽媽又取笑來,這一點兒事我哪會聽差呢。
”沈順家的道:“那麼着奶奶忘了,前兒四月間,不是奶奶打發沈元家的往上海去了,到今兒還沒回來呢。
”小鵲道:“那光景是奶奶忘了。
”又道:“隻是我一晌沒聽講起這事。
”沈順家的道:“這事你自然不知道。
奶奶怕老爺知道,瞞得鐵桶似的。
我還是沈元家的私地告我的。
這會子什麼事,我去幹去便了。
”小鵲便把要洋風扇子的話講了,沈順家的道:“這個去年是我收下的。
我去找,回來送進來便了。
”說着回了出去。
小鵲進來回了藕香。
卻把沈元家的事,隐着不提。
怕戳穿了藕香生氣,所以不敢提及。
到晚後,秦珍進來,便一味子嚷熱。
藕香替他脫了長衫子,又叫小鵲與他打扇,銀雁替他抹個身子。
靜坐了一會兒,秦珍才舒服些。
因道:“你可知道,這裡本縣老爺壞了。
剛今晚子差官來摘了印去。
”藕香笑道:“我哪裡管這些事,自己府裡還管不周到呢。
”秦珍道你自然不明白,可知道是為着咱們府裡的事壞的。
今兒葛師爺也回複了,連瓊弟也被老爺捶了幾下。
”藕香詫異,問是為什麼?秦珍便歎口氣道:“本來也太胡鬧了,四月間瓊弟和葛師爺出去打戲館子,回來叫縣裡枷了戲園子的人。
還把戲箱封了去變賣充公。
這都是瓊弟借着老爺的名頭叫那官兒幹的事。
哪裡知道,這戲園子老闆是京城三王爺得意的人。
他便趕進京去哭訴了三王爺,連咱們府裡也告在裡面。
說怎樣的倚勢欺人,指使地方官壓詐小民。
因此我在京的時候,王爺還講我幾句不是呢。
照這樣鬧法,咱們府裡也不穩便。
剛老爺喊我出去,就為這個事兒。
”藕香聽了不語。
秦珍又道:“還有節兒事情。
昨兒吏部裡信來,問新捐大八成,在部候選的縣丞沈培元,在那裡求缺。
說是咱們府裡的門生,問究竟是否這事。
老爺問我,我也不知道。
及至查了冊子,才知道咱們房裡的陪房,沈元的原名。
這也奇事,沈元是幾時告假出去的?”藕香吃了一驚道:“吓!這怎麼講,沈元原不曾告假出去。
前兒跟爺進京,他四月初回來說爺在上海花空了。
乏了盤費,在什麼莊上挪了三千兩銀子進京去,特地打發他轉來把這筆錢彙去銷帳。
照這樣說,敢是他謊了銀子去捐官的麼。
” 秦珍跳起來道:“不必說了,一定是這奴才謊了去的。
我那有這件事兒。
我到上海的時候,他拿了封信來,說他家的病重,所以告